詩詞大會「男神」王立群康震酈波曬詩,誰更有水平?薑還是老的辣

2020-11-19 騰訊網

愛看詩詞大會的朋友肯定知道,節目組有兩大女神:蒙曼和楊雨,三大男神:王立群、康震、酈波。5位導師的點評都各自有自己的風格,蒙曼的點評生動有趣,楊雨永遠帶著江南女子的雅致,王立群金句頻出,康震很有氣勢,酈波則永遠翩翩君子的模樣。

蒙曼和楊雨的詩作,前幾期已經和大家分享了,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三大男神寫的詩作,誰的作品更有水平?我們先看酈波的:

秋瑾一番家國恨,任公幾許少年吟。

此生雲水青山去,萬古滄溟赤子心。

了解酈波老師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三位男神裡最愛曬詩的一位。一般送選手詩作時,其它老師都愛借用古人的經典,只有他經常微微一笑,說道:」我就口佔一絕」。以上這首七言詩就是酈波眾多詩作中的一首。這首詩提到了兩個人,一個是鑑湖女俠,一個是梁任公。全詩用這二位的赤子心作比,以雲水青山為喻,鼓勵所有人當有家國情懷。

我們再來看康震的:

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競芳菲。

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與酈波的詩相比,康震的作品寫得也是挺有氣勢的。不足在於詩中多是化用他人的經典,首句「大江東去」用的是蘇軾,第三句「雄雞高歌」化用的是李賀的詩。

兩位老師的作品,雖然算不上完美,但在今人寫的古體詩中,都算是翹楚了。不過筆者最喜歡的還是王立群老師的詩作,有網友讀完這首詩都表示:薑還是老的辣。這個話,筆者覺得說得沒錯。讓我們來看看王立群的詩作:

王立群比康震和酈波都年長了不少,也是三人中成名最早的。他於2006年就登上了《百家講壇》,被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他講的《史記》深受觀眾喜愛。這首詩是他為宋太祖所寫,後被譜成了曲子,成為歌詞。在這首詩中,王立群引經據經,化用多個詩詞名句,讀來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不缺氣魄。

全詩可分為4小節,每一節以時間順利來寫就。第一節寫的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事,王立群對宋史是十分有見地的,這一節中「陳橋驛站披旒冕」為我們生動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同時「五十年」、「定江山」等字眼,也是大氣磅礴。

第二節由「南徵北守定宏圖」起句,寫的是宋太祖南徵北守,攻下後蜀的情形。其中最出名的應該是「十四萬人齊解甲」一句,這一句直接引用花蕊夫人的名句。當年花蕊夫人見蜀國不戰而降,心中憤懣不已,寫下了這個千古名句。很多人在解這句詩時,都是從蜀國懦弱的角度來理解,王立群用在此處則是從宋國的角度來理解當時「十四萬人齊解甲」的不抵抗行為。正是為宋太祖的威懾力,才讓後蜀國如此。

第三節寫的是宋太祖平江南、奪幽燕的事。公元976年,宋太祖與弟飲酒後於第二日清晨暴亡,這正是「燭影搖,斧聲亂,壯志未竟人已遠」。王立群用十分生動的語言,寫出了這一段歷史。第四節的落筆,寫得頗為耐人尋味。特別是「韶華成殤笙歌散」一句,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縱觀王立群這首作品,數行內就將宋太祖的一生的寫盡了,無論是遣詞還是意境的渲染,都是很有水平的。與康震和酈波的短詩比,個人認為薑還是老的辣。不過品詩是見仁見智的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這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大家更喜歡哪首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康震、王立群、於丹、蒙曼,誰的傳統文化根底深?答案一目了然
    康震、王立群、蒙曼、於丹這幾位都是古代文學的大咖。尤其是康震、蒙曼和王立群幾位老師,更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做點評嘉賓,他們四位也都在《百家講壇》做過節目,都能顯示出過人的文化底蘊,看得出都有很厚的積累,厚積才能薄發嘛! 這幾位老師,誰的文化根底更深一些?我覺得非康震莫屬。
  • 李白蘇軾900多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這番討論,很透徹
    但是兩個人誰更厲害呢?900多年難分高下。關於這個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詩詞大會上,康震和王立群的一番討論,是我聽過最透徹的答案。康震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宋神宗讀了李白的詩作後,很是讚美,便問大臣說:我朝中誰可以和李白相比較呢?大臣說:蘇軾可以。神宗說:「你說得不完全對,李白有蘇軾的才氣,但卻沒有蘇軾的學問。」康震老師非常認可宋神宗的看法。
  •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評委,有人說他是徒有其表,你怎麼看?
    自學成才者,亦可根據其實際所學,稱其具有不同的文化水平。就康震而言,他是大學教授,有學術專著且擔任了詩詞大賽的評委,因此宜稱之為學者。作為學者,要看其教學與著作學術水平的高低而作出判斷。但這兩方面,我們都無從知曉,不便妄下結論。我們所能判斷的依據,只是他在詩詞大會上的點評。就他的點評而言,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講解清哳、流暢而準確,較好地傳達了詩詞的意蘊及技巧,作為評委是合格的。
  • 北師大教授康震,在詩詞大會上即興創作,一首七絕讓自己跌落神壇
    ,節目還捧紅了四位妙語連發的評委老師——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還捧紅了一批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參賽選手,例如陳更、武亦姝等等。尤其武亦姝,簡直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但最近康震即興創作的一首七絕卻讓人大失所望,直呼不過如此康震這位老師向來和其他的文學教授們有所不同,他本就不是「獨上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的傳統學者」。2005年他就參加了《百家講壇》,講起了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等等以往的詩詞大家。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即興寫下一首七言絕句,暴露真實水平
    唐詩宋詞流傳了千年之久,至今盛況仍是雲蒸霞蔚,充斥著我們詩性的耳膜,隨意翻折一卷詩書,都有驚鴻一瞥飛來,都有氤氳紫氣歸去。《中國詩詞大會》秉著重振詩詞之風的目的,自開辦以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與關注,受到了大量詩詞愛好者的熱烈追捧。
  • 彭敏最終奪得詩詞大會冠軍,陳更曾為其加油,康震稱讚其實至名歸
    昨晚,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收官之戰在激烈廝殺中落下帷幕,帶給了觀眾緊張刺激的非凡感受,看得出來題目難度也有所加大,畢竟能走到最後的幾位選手都是詩詞界裡的「老油條」了,不加大難度怎麼能篩選出其中的「巔峰王者」?
  • 老教授怒斥學術明星:蒙曼胡亂解讀詩詞,康震一味吹捧古人作品?
    隨著《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熱播,一些在故紙堆中鑽研學者,也從幕後轉移到臺前,用他們廣博的學識和優秀的口才,徵服了許多的觀眾,而他們也由此成為矚目學術明星。 像易中天講的《三國》,康震講的《唐宋八大家》,於丹講的《論語》,至今還在耳邊迴響。
  •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因「停車坐愛楓林晚」引專家質疑,他真錯了?
    前一陣看到一篇文章,說唐詩專家孫紹振發文批評央視當紅詩詞節目「專家水平良莠不齊,對詩詞的解讀帶有任意性」,矛頭直指在節目中因解讀唐詩走紅的康震教授。因為康震在一次節目中,參加了一個遊戲環節。那個環節要求他將杜牧《山行》繪成圖畫,再讓現場觀眾來猜出詩名。敢問,「停車坐愛楓林晚」是什麼意思?是「坐下來」欣賞傍晚的楓林嗎?
  • 詩詞大會考到《木蘭詩》,王立群耐心講解,重點部分都不方便多說
    看了幾季詩詞大會後,筆者發現臺上的幾位導師在解析古詩詞時,其實有時候也不是什麼都敢講清楚。比如在解析李之儀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時,康震老師說了幾大段,卻硬是沒敢說這是李之儀寫給小自己40歲的歌姬的。
  • 中國詩詞大會:好機智啊!比起康震老師的幽默,我更欣賞他的嘚瑟
    所以這篇文就不扯康老師和董卿的話題了,我想說一下康震老師的「機智」!對,你沒有看錯,是說「機智」,康老師不但風趣幽默,他還機智。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二期裡,他在朱彤的自救環節裡的表現,真是機智到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朱彤因為不知道「萬方樂奏有于闐」這句詩,導致也不知道「于闐」盛產什麼,所以她蒙了個「駿馬」。董卿說,其實「于闐」就是和田,它那裡盛產美玉!
  • 詩詞大會:露天場地溫度低,錄製時間長達三小時,節目剪輯混亂
    《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在許多觀眾的期盼中終於回歸。但是和前四季播出的時候有很大的區別,無論是主持人還是從環節的設置上。什麼節目播出到第5年再好看也會有一些改變,今年最大的改變有兩個部分,一個就是由央視財經頻道的年輕主持人龍洋接替董卿擔任主持人。
  • 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錯用辛棄疾的千古名句,康震皺眉,觀眾質疑
    當然,對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與這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古典詩詞的魅力和價值卻幾乎無人質疑。這是為何?根本原因在於,與《弟子規》等一家之言的書相比,古典詩詞的範圍顯然更廣,自第一首詩歌開始到現在,詩歌歷經先秦詩、樂府詩、唐詩、宋詩等多個階段。所以,你可以說某一首詩詞好或者不好,卻無法質疑古典詩詞的魅力,這也是其成為文化瑰寶的原因。
  • 詩詞大會牛人康震,自己的寫詩水平如何?一首七言詩開篇就驚豔了
    因為《中國詩詞大會》,火了北師大的牛人康震老師。與一般嘉賓的點評相比,康老師的點評十分接地氣,他總是能找到觀眾感興趣的點,將傳統文化講解得深入淺出。不過,喜愛康老師的觀眾們給他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點評了這麼多詩詞,您自己寫詩嗎?」其實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確實有些為難人了。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即興作詩一首,卻遭到網友強烈質疑
    公眾們覺得康震的講解既有風度,又有深度,康震至此康震的公眾知名度一路攀升,成為了響噹噹的「學術明星」。《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知名度最高的詩詞節目,節目以傳揚中華傳統文化為根本宗旨,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 詩詞大會4位嘉賓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僅蒙曼理解欠妥
    詩詞大會捧紅了不少選手,也讓幾位嘉賓為觀眾所熟知,他們是:王立群、康震、酈波、蒙曼、楊雨。在這5位中,王立群老師應該是成名最早的,他在《百家講壇》中對《史記》的解讀,令人印象深刻。康震和酈波算是師兄弟,兩人年齡相當,康震穩重不失風趣,酈波老師很有風度。
  • 聽董卿、酈波、康震、蒙曼、王立群解讀詩詞中的悽美愛情故事
    康震:李之儀寫的這首詞,還有一小故事:李之儀有一段時間特別背時,他不僅被貶到現在的安徽當塗縣,當時叫太平州,他被貶之後沒過多久他女兒死了,他兒子也去世了。康震:它蘊藏了不僅對時光的感慨,還有一種情感上的愧疚,還有一種感恩。人常說老妻如母,對於王國維來講,他在外面做了很大的事業,但家裡邊有一個瘦弱的女人,在支撐著這一切。他回來後感慨是非常深沉的。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董卿首次缺席,網友表示遺憾,沒有她就沒有...
    近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但是接連主持了四季詩詞大會的董卿卻缺席了第五季的播出。最令人驚豔的還是董卿知性端莊、清雅高潔的氣質,那沉穩的自信來自於"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底氣。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決賽,點評嘉賓用詩詞送去祝福
    這句話說得好,詩詞大會的風景吸引了無數人,詩詞大會上這些選手也吸引了無數人,他們也是最美麗的風景。美麗的風景誰都喜歡看,我們想要在社會上生活得更好,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讓自己成為一道風景,讓自己能夠給別人帶去幫助,能夠發光發熱,溫暖別人。
  • 《詩詞大會》總決賽,王立群帶來的兩聯詩,是歷代文人的不懈追求
    每一個人看《詩詞大會》,都會有自己的人生感悟,也會有自己的側重點。有人喜歡點評主持人的風格,有人欣賞選手的才華、性格甚至顏值,小珏則更愛從所請嘉賓中,收穫更多的啟迪。比如王立群老師在總決賽的開場白和結束語,餘音繞梁,就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 康震能書會畫,現場作詩遭群噴,才華被質疑,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一場《中國詩詞大會》,掀起了一股國學熱潮。作為兩位導師之一的康震,也是表現滿滿。但是在一些評論裡,康震卻受到很多人的質疑,懷疑他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 從更有一些喜歡詩詞的網友點名聲稱,康震根本不會詩詞、不懂絲毫的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