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玉說教育
近幾年來《中國詩詞大會》掀起了古詩詞的熱潮,被稱為才女的武亦姝就是從詩詞大會中脫穎而出的。
也是在他們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古詩詞的學習。武亦姝是《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也曾在高考中以總成績613分考進了清華大學。而在2019年的清華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曾以點名的方式表揚了四位學生,其中就有武亦姝。
為什麼現在家長都重視古詩詞的學習?
詩詞一直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瑰寶,也是古代人智慧的結晶。隨著時間的流失,歷史的不斷更迭,詩詞不僅沒有被遺忘,反而原來越受人們的重視。
而學習古詩詞,從表面看可能就是增長學生的知識面,但實際上,它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健全學生的人格、滋養氣質,讓他們可以更加富有觀察力、感受力。
但是現在教材中古詩詞的比例增加,導致孩子壓力也變大
從去年開始,全國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詩詞的佔比開始增加,據調查數據顯示,小學的語文課本中,共有124首古詩,那麼平均每年就要學習20首;而初中語文課本中也有124篇古詩文。
這樣一數據跟之前教材相比較,小學增加了80%、而初中增加了52%,這也表示現在的教育對中國的文化傳統越來越重視,但是無形中也給學生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為古詩詞大多都是需要背誦的,很多學生表示學習古詩文太無聊,背誦更加是枯燥的。
康震老師:優美的古詩詞,就應該用快樂的心情拼讀
曾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康震老師用李清照的一首《如夢令》道出了,其實學習古詩詞並不需要死記硬背。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康震老師利用這首古詩的用意,其實是想表達,學習古詩詞並不一定是刻板的、沉重的,因為就算是在古代,李清照這樣的大家閨秀,也有著調皮、貪玩的一面,所以才能做出《如夢令》這首古詩。
對於這樣的解讀方式,很多家長表示認同,畢竟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確實很大,大部分的學生背誦古詩詞都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高分。
而康震老師說:「這樣其實已經忽略了詩詞本身的意義和樂趣,就算是學習古詩詞,也應該帶著快樂的心情進行品讀。」
武亦姝之所以可以被稱為「國民才女」,就是因為她把「腹有詩書氣自華」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可以在別人看見美麗景色感嘆「好漂亮」時,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說共長天一色」這樣的詩句。
這就是所謂詩詞的魅力,試問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這樣呢?
所以家長應該多多引導孩子學習古詩詞,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成績,更多的是為了修身養性,我們也要幫助孩子把學習古詩詞的「必修課」轉變成「興趣課」。
所以首先一定要讓孩子對古詩詞感興趣、有成就感之後,才能有堅持下去的動力。由於孩子感官認知和理性認知並存的記憶特點,所以單純的死記硬背是不推行的方法。
家長可以通過藉助簡單的圖畫來輔助孩子加深記憶,比如把古詩詞中的場景畫成圖,或者選購一些帶有圖解的書籍或者卡片,幫助孩子進行記憶。
「神童」不是天生的智力過人,大多都是家長的精心教育、培養、引導的結果。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小不能理解詩詞的含義,也不知道要使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去接觸古詩詞。
推薦給你們這套《飛花令》,它是運用一些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通過猜謎語、做遊戲等方式,讓家長幫助孩子輕鬆而又高效地學習古詩詞。
既能提高孩子的文學知識,還能增長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飛花令》最大的特點就是打通了中小學必備的古詩詞,具有清晰的條理,給孩子呈現了詩詞背後的故事和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