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熊中溪小朋友就要4歲了,他已經會背誦很多首古詩了。我數了數,大概有100-120首。
最開始知道果果會背誦古詩,是他兩歲多的時候。具體什麼時間忘記了,只記得那時他剛學會說話,奶聲奶氣的,發音「劉」、「牛」不分。一天晚上下班回來,熊奶奶跟我說:果果會背詩了。我感覺有點不可思議,跟熊奶奶說:他連說話都說不好,怎麼可能會背詩?
熊奶奶說:今天下午,果果的手背上被蚊子咬了個包,他問我:奶奶,這是什麼?我跟他說:這是蚊子咬的包,像不像紅豆?果果就開始念叨: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我還是不太相信,覺得熊奶奶過分解讀了。
吃完晚飯,我和熊果果一起玩「抬杆-通過」遊戲。我躺在床上,用腳頂著衣櫃門,熊果果想要通過必須回答對我的問題,答對了問題,杆才能打開——就像汽車從門口出入一樣。問了他一些數字和字母的問題,他都答對了,順利通過。我忽然想起來熊奶奶跟我說起的果果背古詩的事情,我就向果果提問:《紅豆》這首詩會背誦嗎?
果果烏拉烏拉的說了四句,雖然不清楚,但是能聽出來是紅豆。
我吃了一驚,又讓他嘗試背誦《一去二三裡》、《畫雞》等一連幾首,他都能對答如流。
這時候我才相信,熊奶奶說的,也才意識到,我們平時給他讀的書、聽的音樂,反覆幾次他就能記住了。雖然他不識字,但聽覺很靈敏,記東西很快。
這以後,我們就很重視幫他學古詩詞。一方面是陪他多讀,另一方面就是讓他多聽。讀著讀著,一本書就讀爛了,寶寶巴士詩詞兒歌也都聽膩了。
我給他用手機播放寶寶巴士古詩詞兒歌的時候,果果總是把我手機搶過去看。翻著翻著,他就發現其實播放的界面有古詩詞的正文,他就對著兒歌看這些文字。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少看手機,我就把每一頁都下載下來,列印出來。果果看到這些列印出來的古詩詞開心極了,聽的時候就找是哪一張,然後邊聽邊看。
會背詩之後,果果還能準確的用。有一次熊媽媽我們三人從地下車庫出來,地庫風很大,熊媽媽感嘆:好大的風!果果聽了,就念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還有一次,我們在公園玩,看到了老爺爺放風箏,我告訴果果,風箏在過去還叫做「紙鳶」。果果聽了之後就開始念叨: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景,我都對小孩子的記憶力和聯想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
果果還會拿這些紙做很多遊戲,比如碼成一排,說這是地鐵。我們就做停站的遊戲,到哪一站就要讀一下這首詩。
我們還會來個爸爸-果果大PK:我快速的拿出一張來,誰最快讀出來,誰得分,這張紙就放到誰旁邊。經過緊張的PK,結果當然是他那邊的紙很厚,我這邊的很薄。這時候他就會很自豪的說:我贏啦!
為了配合果果學習的熱情,我還會給他找一些有關古詩詞的流行歌曲聽,比如王菲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紅豆》、胡夏/鬱可唯的《知否知否》等。果果經常邊聽、邊唱、邊跳,開心的在屋子裡轉來轉去。
有時候,我感覺我學習的速度都快追不上熊果果了。有天晚上,果果突然跟我唱了一首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上網查了才知道,這齣自詩經的《詩經·小雅·採薇》。為了配合果果的進步,我趕快買了葉嘉瑩和施蟄存先生的書籍,補習古詩詞知識。
因為總是對著文字讀,果果在不知不覺間他已經認識了很多漢字。也是在不知不覺間,他就從那個奶聲奶氣的小孩子,變成了「伶牙俐齒」的小孩子。從始至終,我們都沒有正式的教熊果果學習什麼,他卻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在我們遊戲、歌唱、打鬧時,把這些東西吸收了。
3歲前是孩子啟蒙的黃金期。這個階段,孩子的腦袋裡放進去什麼他就能吸收什麼。古詩詞是國學的精華,被古詩詞浸潤的孩子,會有一顆乾淨、快樂、純淨的心。古人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願果果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和古詩詞成為好朋友,能有經典的陪伴。
一天晚上,我和果果讀古詩。讀到《尋隱者不遇》時,果果搖著腦袋、若有所思的說了一句:妙,真是妙啊。
我被他講出不和年紀的話逗得哈哈大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他讓我們捧腹、給我們驚喜了。
父母的愛都是指向分離的,我深知孩子會背對著我們越走越遠。但陪他學習、陪他成長的這段日子,一定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