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一到辦公室
就發現wuli口水廠的弄潮兒微微
罕見地穿了露臍裝
而且肚臍上有個東西在閃閃發光
我定睛一看
才發現她居然打了臍釘!
(圖片來自網絡)
在眾多同事好奇圍觀的時候
作為辦公室的鋼鐵直男
菜哥果然不負眾望地問了一句:
「這還怎麼摳肚臍裡的髒東西啊?」
emmmmmm
問題來了
肚臍到底能不能摳呢?
小時候經常被大人恐嚇:
肚臍眼不能摳,不然腸子會爛!
很多人牢牢記住了家長的話
就算洗澡也小心翼翼地避開
其實家長的話只說對了一半
我們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
肚臍確實曾經連接著腸道
但隨著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發育
腸道和膀胱啟動了「自我封閉」程序
動靜脈也藏進了腹腔裡
在嬰兒出生後
肚臍就完成了使命
除了能進一步分清身體的正反面
沒有特別的生理功能了
可以說肚臍本質上
就是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而已
然鵝,人類的肚臍眼因為比較深
像一個掛在身體上的小口袋
所以很容易藏汙納垢
例如皮膚脫落後的皮屑、灰塵
還有衣服的纖維雜質等等
這些東西在肚臍裡形成一種泥狀物
聞起來還臭臭的…
講一個有點重口的新聞
一個叫做 Graham Barker 的宅男
就是一個「摳肚臍」愛好者
他從 1984 年開始
就一直保存著
自己從肚臍裡取出來的汙垢
也是沒sei了…
一般情況下呢
肚臍眼裡的泥塊是不需要取出來的
這些髒東西基本不會影響健康
甚至還能為肚臍「遮風擋雨」
很多人摳了肚臍之後會肚子疼
那是因為肚臍是腹部最薄弱的地方
雖然它的功能已經退化了
但是內臟的神經反射還存在
用力摳的話容易摳破
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
甚至導致腹腔感染…
不過講道理,肚臍也不是不能摳
畢竟泥太多也會影響美觀
尤其是對於喜歡穿露臍裝的小姐姐們來說
簡直不能忍~
如果你實在控制不住
輕輕摳幾下問題不大
前提是要洗乾淨手、動作儘量輕柔
也可以拿蘸水的棉籤輕輕擦一下
注意千萬不要摳破!
本 36 發現
很多人的肚臍形狀都不一樣
先來康康你是哪款肚臍:
大部分人的肚臍是內凹型
還有些人是外凸型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肚臍形狀難看
全怪醫生的手藝不精?
其實這還真不能怪醫生…
畢竟醫生無論以什麼方式扎臍帶
哪怕打個蝴蝶結
臍帶的殘端都是同樣經歷
脫落、壞死、凹陷
所以呢,臍帶的最終形狀
跟嬰兒的身體狀況
還有結紮後是否感染
以及長大後的脂肪厚度有關
其實嘛,有個肚臍眼還是挺好的
比如:手術肚皮不留疤
對於需要開腹的手術
例如腹主動脈瘤
外科醫生優先考慮腹腔鏡手術
這是一種微創手術
肚臍眼當然就是最佳佔據地
btw
「腹主動脈瘤」跟基因遺傳也有關哦
受 DAB2IP基因的影響
有腹主動脈瘤家族病史的人
患這種病的概率更高
說到這裡,還不快來康康你的報告?
有學者曾在肚臍裡發現了 2368 種微生物,堪比微生物博覽會…還有人曾通過分離肚臍裡的細菌,製造出了 11 種奶酪,想嘗嘗是什麼味道嗎?
不得不說
肚臍之間也存在審美鄙視鏈
在古代,圓肚臍是審美主流
不信你看世界名畫中
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圓圓的肚臍
然鵝到了以瘦為美的現代
細長型的肚臍成了美的標準
不少藝人還做了肚臍整形
日本甚至還舉辦過肚臍選美…
本文來源:WeGene微基因 作者: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