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裡的「泥」又黑又難聞,能摳掉嗎?

2021-02-08 常笑健康

在我們的身體上,有一個看似不起眼的「隱秘角落」,卻經常能聽到關於它各種各樣的神秘傳聞,那就是肚臍。小時候摳肚臍鬧著玩,總被大人這樣教訓:肚臍眼不能亂摳,否則肚子就會漏氣,甚至腸子還會爛掉!小小的肚臍,到底有著怎樣的「魔力」?

 

 

小時候對肚臍充滿了好奇,總想知道這個「小黑洞」的另一端連接著什麼,其實肚臍原本是胎兒連接胎盤的臍帶被剪斷後,所遺留的「疤痕」,通常的直徑為1-2釐米,肚臍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個傷疤。

 

肚臍並沒有直接連著內臟,所以摳肚臍會摳破腸子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形狀的肚臍,有的圓如龍眼,有的彎如新月,有的凹陷深邃,也有的明顯突起,這些千姿百態的形狀,也是醫生「一剪子」決定的嗎?


其實肚臍的形狀,是由我們自身決定的。醫生剪臍帶是從臍帶中間剪斷,臍帶殘端自己會逐漸萎縮脫落,再癒合成肚臍最終的形狀,至於有深有淺,則與自身體質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相關。

 

 

從西醫角度來看,由於肚臍是一個天然的疤痕,所以也成為許多手術的絕佳切口,如單孔腹腔鏡下微創手術,手術器械由臍部進入體內,創口就在臍部,術後康復快且更為美觀。

 

而在中醫裡,肚臍可是一個「必爭之地」。中醫將肚臍稱為「神闕穴」,這也是唯一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也被譽為防治疾病的「長壽穴」。

 

中醫認為,肚臍是連通五臟的穴位,「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任脈經過臍部並與督脈命門相對應,而任督二脈控制著全身經絡氣血運行,所以臍部養生有著「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功效。

 



 

肚臍雖小,但也是一個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在這個小洞中總會出現一種黑黑的泥,有時還有一種難聞的臭味,讓人忍不住伸手去摳,這是如何形成的呢?

 

肚臍眼裡的「泥」,就是皮膚在新陳代謝時脫落的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汗液和灰塵等雜質形成的混合物,與洗澡時搓出的「泥」是一樣的。

 

然而,這些黑黑的肚臍泥,算得上是細菌的「樂園」了,據研究表明,肚臍中能被辨識出的細菌就有1400種,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細菌滋生腐敗,可能會導致炎症。

 


 

肚臍附近的肌肉組織非常薄,而且非常脆弱,但毛細血管很豐富,如果經常用手摳肚臍眼,輕則破皮引發臍炎、出現發紅髮臭,重則導致腹痛或消化道不適。如果感染擴散,還會形成腹壁感染和膿腫,甚至引發腹膜炎。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市民熊先生有一個2歲的小兒子,玩耍時喜歡摳爸爸的肚臍眼。某次,熊先生的肚臍眼被摳破了一個小口,不久就結了痂,但結痂後還時常疼痛,就診後才發現,肚臍眼上方腹壁內長了一顆鴨蛋大小的膿腫,只能做手術進行摘除。

 

肚臍的環境相當脆弱,細菌又容易聚集滋生,一旦局部皮膚破損,細菌侵蝕穿透腹膜,還會導致腹腔內感染等更嚴重的後果。儘管肚臍雖小,但臍部的清潔與健康是不容忽視的。

 


 

對於肚臍來說,少量的分泌物反而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如果肚臍泥產生異味時,可以進行清潔,一般頻率在1個月2-3次即可。

 

在清理肚臍時,可以用蘸水的棉籤輕輕擦拭乾淨,或者直接用清水進行清洗。儘量不要用手摳肚臍,如果實在忍不住,下手一定要輕,而且要保證手的乾淨。


此外,肚臍非常怕涼,肚臍處有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神經反射,如果受涼容易出現腹瀉和腹痛等症狀。所以在溫度較低時,儘量不要穿露臍裝,電扇和空調等冷風也要避免對臍部猛吹,睡覺時可以在腹部蓋一張薄毯。

 

 

可將雙掌揉搓至熱,左手覆蓋在肚臍上,右手放在後腰與肚臍相對的位置輕輕按摩;再雙手交疊,將掌心對準肚臍稍稍使力按揉,達到腹部微熱為宜,可以促進身體氣血循環。

 

南懷瑾先生在《我說參同契》中,就提出了一個調理胃腸、補益心脾的秘方——臍療。以桂圓肉,花椒,艾絨,搗爛,睡覺時敷在肚臍上可以散寒。對於易腹瀉的老年人,可用藥敷肚臍,也可以藿香、茴香、丁香、花椒製成花香貼貼於肚臍,激活經絡之氣並調理肺腑。


艾灸肚臍也是比較推薦的養生方法,便秘人群可嘗試每天在臍部燻艾10分鐘,而腹瀉人群可將艾灸時間延長至30分鐘,艾灸都需要由專業人士操作,避免發生燙傷。

 

 

對於愛美人士來說,許多人都會選擇肚臍紋飾和貼飾,作為裝飾的亮點,但紋飾顏料可能會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化學成分,臍周毛細血管豐富,共用紋針會增加傳染性疾病的風險。而肚臍貼飾也會影響臍部皮膚的呼吸和新陳代謝,可能引發溼疹等疾病。


臍部情況也是健康的「晴雨表」,每次護理臍部時應該注意觀察,如果有臍孔紅腫、滲血和分泌物增多的現象,應該加強消毒。如果臍部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並伴有異味,或者臍周皮膚紅腫、臍孔溶血,則應當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

 

儘管肚臍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個小小的孔洞如同通向健康的「秘境之門」,不僅與胃腸健康息息相關,也具有牽一髮動全身的健康價值,更是中醫養生裡的長壽要穴,作為守護健康的細節,更加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肚臍眼裡的黑泥是什麼?可以摳掉嗎?解答你多年的疑惑
    很多人在清潔身體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肚臍眼上面出現了黑色的汙垢。那麼,肚臍眼上面的黑色汙垢到底是什麼呢?肚臍上面黑色的汙垢,其實就是代謝產物,灰塵以及皮脂混合之後形成的。這些是汙垢堆積之後就會在肚臍部位慢慢累積,從而形成了黑泥。因此,留意到自己的肚臍上面有這種情況說明局部已經有較多的垃圾汙垢堆積了,可以採取合理的方式改善,以免汙垢越來越多。
  • 肚臍眼又黑又臭的「泥」是什麼東西?能摳掉嗎?看完不再糾結
    一位粉絲來信說:妙姐,我發現我肚臍眼上時常有黑黑的泥,感覺特別髒又特別難看,每次我都忍不住摳掉。可我的朋友告訴我,肚臍眼不能隨便摳,肚臍眼裡的「泥」也不要摳,因為常常摳肚臍眼會有細菌從肚臍進到身體裡,輕則會肚子疼,重則會病毒感染,請問這是真的嗎?一、肚臍眼兒的泥能摳嗎?
  • 肚臍裡黑乎乎的泥到底是什麼東西?能摳掉嗎?今天終於明白了
    部分人在清潔身體時會發現自己的肚臍眼裡面有黑色的汙垢,這些黑色的汙垢長時間累積,可能還會產生特殊的氣味。很多人察覺到這些黑色汙垢時,不知道是否能夠用手去摳掉,在解除疑惑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這些黑色的汙垢具體成分是什麼。
  • 肚臍眼裡的泥,用手摳掉會怎樣?別不當回事,或會惹來麻煩
    在生活中,人們渴望身體健康,展現出乾淨的一面,尤其是皮膚上,希望沒有灰塵、沒有泥,在洗澡的時候,如果發現搓出泥,直到把皮膚搓紅了才罷手。皮膚上有泥,確實不太好,但也有例外,有個地方的泥最好還是應該避免用力搓,一旦很任性摳掉,後果不堪設想,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肚臍裡的灰垢很難聞,不摳痒痒的,摳掉又怕有問題,怎麼辦?
    寶寶肚臍裡的灰垢很難聞,不摳痒痒的,摳掉又怕有問題,怎麼辦?1、孩子摳肚臍,我的第一反應是制止我告訴他肚臍不可以摳,容易不舒服,反正小時候我媽是這麼跟我說的,並且實踐發現摳肚臍太久會有點噁心的感覺。肚臍的位置,剛好是腸胃的位置,雖然沒有與腸胃相連,但是與腸胃的位置是最近的,如果處理不當,則會引發腹痛,甚至是腹腔感染。2、孩子的肚臍,不摳,但是要及時清理不過雖然如此,但是肚臍也應該及時的清理,因為肚臍中的細菌有兩千多種,平均每個人攜帶的也有六十多種,所以如果長期不清理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 肚臍裡的「泥」可以摳掉嗎?沒想到錯了這麼多年!
    人的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不信?如果你用膠帶把肚臍貼上,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1、向上形肚臍: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形成一個上尖下寬的三角形,不論男女,多半他們的胃、膽囊和胰臟的情況不佳。 2、向下形肚臍:形狀與向上形相反,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亦要注意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疾病。
  • 肚臍眼裡「臭臭」的泥是什麼?摳掉會怎麼樣?對此,醫生有話說
    當發現肚臍眼裡有臭臭的黑泥時,直接摳掉可以嗎?肚臍眼裡的臭泥到底是什麼呢?01肚臍裡「臭臭」的黑泥是什麼?相比起探究肚臍眼裡的黑泥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更加好奇,為什麼位置如此隱蔽的肚臍,可以說是全身被保護得最好、最難和外界接觸到的地方,怎麼還會出現又黑又臭的「髒」東西呢?這是由於肚臍裡發黑髮臭的泥灰,其構成成分大多是由我們的身體力行產生,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相對來說較小。
  • 肚臍裡黑色的泥,能摳掉嗎?清潔身體前,先注意這2點
    很多人在洗澡的時候會十分疑惑,不知道肚臍眼裡面的黑色汙垢是否能夠去除掉。那麼,肚臍眼裡面的汙垢是否可以去用手摳掉呢?很多人在洗澡的時候發現肚臍眼裡面有一些黑色的汙垢,就想要用手去摳掉,沒有清潔的情況下會感覺到渾身難受。
  • 肚臍眼裡的泥,用手摳掉會怎樣?或早或晚,身體會受到教訓
    一些女性會將肚臍眼裡的泥給摳掉,然後在肚臍眼上放些裝飾品,乾淨又美觀。可這樣做,真的對身體好嗎?肚臍眼的泥,成分很複雜,其中混雜有皮膚角質、汗液、油脂、灰塵、洗髮水殘留物、衣服纖維。眾多的物質混雜在一起,難免發生反應,使得肚臍眼裡有異味,顏色發黑。這些物質中,有些是人體自身的代謝物,屬於無害的。
  • 人肚臍眼裡的黑色「髒東西」,究竟能不能摳掉?答案出乎意料
    人肚臍眼裡的黑色「髒東西」,究竟能不能摳掉?答案出乎意料人的身體結構是非常巧妙的,對於一些閒來無事的人,就會經常研究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就比如肚子上的肚臍眼。一般來說,人的肚臍眼從凹陷狀裡面會藏有很多的汙垢和黑色的髒東西,而有的人就會時不時地用手去摳。那麼人肚臍眼裡的黑色髒東西,究竟能不能摳掉呢?答案出乎意料。其實對於這樣的行為,一些小孩子好像更過於好奇,而對一些大人而言,他們覺得這些髒東西在裡面真的是太噁心了,不光會用手去摳掉,甚至還會藉助一些工具去摳掉。
  • 肚臍裡的泥是什麼,到底能不能摳呢?或許看完就知道了,別瞎摳
    我們在平常的時候脫衣睡覺,總會去看一下自己的脾氣,而且在洗澡的時候,也會去用手去摳肚臍裡的一些泥垢,其實很多人都覺得,比起你實在是太髒了,因為哪怕身體中沒有太多的泥垢,但是肚臍裡面的泥垢卻非常的多,而且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堆堆的泥,讓人看起來特別的不衛生,甚至有人特別的排斥,總是用手去摳
  • 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能不能摳呢?或許看完文章就知道了,別瞎摳
    導語:人的身體既複雜又神奇,雖然許多人認為自己對自己的身體非常了解,但是對於身體的一些器官及功能還是存在許多誤區的,就好比肚臍眼。我們時常發現肚臍眼中會出現一些泥,而自己用手摳掉的話就會引起腸胃不適,因此許多人也非常好奇肚臍眼裡的泥是什麼?為什麼摳掉時會引發身體不適?
  • 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能不能用手摳呢?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
    儘管您經常面對自己的身體,但您可能沒有意識到一些小秘密,尤其是我們肚臍上的泥巴。 這到底是什麼?也許許多人在年輕時就有摳肚臍眼的習慣,那麼可以摳肚臍上的泥巴嗎?也許很多人做錯了。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能不能用手摳呢?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肚臍上的泥是什麼?
  • 肚臍眼藏著「生老病死」的秘密!肚臍裡的「泥」究竟能不能摳?
    肚臍,它的「前身」其實就是連接胎兒和胎盤之間的那條臍帶。孩子在出生的時候,醫生會剪斷臍帶並結紮,這時候,肚臍就出現了。那麼,肚臍裡為什麼會有髒東西呢?儘管肚臍有這麼大的作用,也抵擋不住小時候媽媽教育不能摳肚臍的「畏懼」心理,摳了肚臍真的會肚子疼嗎?肚臍到底能不能摳?有人說,肚臍眼連著內臟,摳了會透風,甚至會肚子疼,這讓不少忍不住摳了肚臍眼之後肚子疼的人嚇壞了。
  • 肚臍眼裡黑黑的「髒物」是什麼?居然還有作用?看完你還摳嗎?
    在洗澡時總能發現肚臍眼裡有黑漆漆的髒物,正是這些髒物的存在,使得很多人喜歡在洗澡時摳肚臍眼。在摳肚臍眼時還會有一種欲罷不能的舒適感,越摳越上癮。摳肚臍眼一時爽,可結果未必令人滿意。當你知道肚臍眼裡黑漆漆的東西是什麼,並且知道它的作用後,也許就不會無情地摳掉了。
  • 肚臍眼裡面的泥到底能不能摳?
    (圖片來自網絡)在眾多同事好奇圍觀的時候作為辦公室的鋼鐵直男菜哥果然不負眾望地問了一句:「這還怎麼摳肚臍裡的髒東西啊?」emmmmmm問題來了肚臍到底能不能摳呢?小時候經常被大人恐嚇:肚臍眼不能摳,不然腸子會爛!
  • 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能不能用手摳呢?不清楚的最好了解一下
    儘管人們經常面對自己的身體,但是其中一些小秘密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尤其是肚臍裡的泥。它是什麼?也許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摳肚臍的習慣,那麼您能摳肚臍嗎?也許很多人做錯了,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肚臍裡的泥是什麼?人們的肚臍裡的泥,就是一些細菌。
  • 肚臍裡的泥巴是啥呢?可以用手摳嗎?或許多數人都搞錯了!
    比如我們肚臍眼裡面的黑泥,這些黑泥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可能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摳肚臍眼的習慣,那麼肚臍裡面的黑泥到底能不能摳嗎?或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肚臍裡的泥巴是啥呢?可以用手摳嗎?或許多數人都搞錯了肚臍裡的泥是什麼?
  • 肚臍眼裡黑泥是什麼?能不能扣掉?中醫提醒:肚臍是養生要穴
    不論是哪一種形狀的肚臍,每當我們想起它來,準備做做清潔時,它就像提前收到信號似的,積攢了黑色泥垢等你清洗,每次都不讓你「空手而歸」。那麼,這些肚臍眼裡的黑泥到底是什麼?其實,肚臍裡的黑泥與皮膚表面的泥灰一樣,也是身體代謝的產物。
  • 肚臍眼裡面的泥,到底能不能摳?聽聽醫生咋說,解開你多年的疑惑
    小時候對什麼事情都會感到好奇,尤其是自己的肚臍眼,有時候家裡大人跟自己說,千萬不能去扣自己的肚臍眼,不然肚子會疼,小時候不聽話,還偷偷摸摸的用手去摳肚臍眼裡面的泥,結果肚子沒疼,但是不停的流出黏液,當時去看醫生還不敢說自己扣了肚子,怕被家長打,不過還好不是什麼大問題,醫生給開了藥,吃了幾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