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部關於我國數以萬計的農民工真實生活寫照,《生存之民工》熱播各地電視臺。引起了全社會人們的關注。
這部電視劇把農民工揮淚別離妻兒老小、背井離鄉的無奈,汗珠子砸腳面、辛苦勞作的辛酸,展現的淋漓盡致。
農民工人拋家舍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夜晚睡覺時,生活沒有一點樂趣。
然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掙取微薄的血汗錢來養家餬口。
但是,你付出了辛苦勞動,就能得到賴以生存的薪酬嗎?
《生存之民工》也讓我們看到了農民工悲哀生活的另一面,就是所有的拼搏都枉然白費,所有的願望與夢想都付之東流、灰飛煙滅。
陶澤如、馬少驊、王毅、黃渤、等為我們展示了各式各樣的農民工家庭背景與生活面貌。
他們雖然都是文藝工作者,與生存於底層的農民工風馬牛不相及,但個個身入工地,與他們朝夕相處,長達兩個多月,深深體驗到了他們的困苦生活。
真實經歷,給了這些演員們充足的資本,在電視劇中的表演才得以惟妙惟肖。
但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過於理想化。
雖然《生存之民工》中,陶澤如、黃渤等飾演的角色也經歷了工頭捲款私逃與承包商賴帳不給的困擾,但最終在國家法律法規的維護下,討還了公道。
在現實生活中,情況遠比電視劇所體現,複雜的多。
我曾接觸過很多農民工朋友,他們之中經歷過討薪無門的不在少數,有的甚至不僅一次、兩次。
儘管法律武器給了他們追債的權益,但拖欠者依然能夠花樣百出的來為自己找藉口,讓拒付工錢變得名正言順。
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化為泡影,會給農民工精神帶來極大傷害。也許那是子女上學是必須費用,也許那是家人看病的救命錢------他們不可或缺。
我想大家都有所耳聞,2012年,在廣東打工的農民黃髮忠,因為2100塊錢,向老闆多次討要無果,而跳樓自殺。然而,這並不是個例。
在剛剛過去的8月23日,雲南農民工小夥向萬斌也走了黃髮中同樣的道路。
向萬斌本是一個小包工頭,承包了貴州省,桐梓縣的某工程。完工後多次因結算工程數目與項目方發生爭執,並且討薪結果也如石沉大海,最後竟被對方指責偷賣工地施工材料,且聲稱報警抓他。
向萬斌身負眾多民工兄弟的血汗錢,無力償還,感覺無顏以對,又突然蒙上不白之冤,頓然生出輕生念頭,想以此來表達內心對弟兄們的愧疚,和對項目老闆的不付薪酬反而栽贓的抗議。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項目方也是另執一詞,說的頭頭是道。
但向萬斌用行動向大家已說明了一切,他以死來捍衛自己的尊嚴,也博得了人們的一致同情。
普天下的農民工,都是以工作的報酬為精神寄託,他們的工資掙之不易,又彌足珍貴。希望那些給予他們生存空間的人,多一些良知,切莫把剋扣、拖欠工資,強壓到他們頭上。
更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督,不要再讓向萬斌、黃髮中的悲劇重演。
農民工是我國建設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讓我們一起,向普天下的農民工致敬,為身遭不幸的向萬斌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