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活活地流著——王祥夫《黍庵集》序

2021-01-18 網易新聞

書話
    5年前我剛來大同,見大同日報「雲岡」副刊有個專欄「祥夫言事」,讀了《從畫說到肥皂》,旁批:「祥夫此文讓我想到張岱,散散漫漫,隨手寫著,一種氣息彌散開來。」
    不久張焯介紹認識了王祥夫,且熟稔起來,讀到他更多的新書、舊著。「祥夫言事」專欄也一路讀下來,大約已逾兩百篇矣。怎麼說呢,借用汪曾祺寫河南林縣紅旗渠的話,就是:「水在山腰的石渠中活活地流著」!
    王祥夫推崇的人不多,汪曾祺是一個。他和汪先生有些像,都以短篇小說見長,都擅長文人畫,畫的名氣也都不小。還有,都喜歡寫散文隨筆。汪先生寫紫薇:「根本分不清它是幾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王祥夫寫瓜子:「倭瓜子不像葵花子那麼碎叨,最碎碎叨叨的是那種黑色的小葵花子。」汪先生在張家口沽源下放過,王祥夫長年在大同,「碎碎叨叨」大概是壩上和塞上一帶民間的口語吧。倆人散文隨筆的語言、格調,都碎碎叨叨的,但又各是各。如果說汪先生是三秋樹,王祥夫就是三稜鏡:裡面有二月花,有三秋樹,也有六月雪。
    王祥夫平時愛看新聞,一次動了氣,將一杯茶水潑到電視屏幕上,但過後還是要看。他說:「多少年來,我心裡有很多的憤怒,只是這幾年,憤怒好像慢慢慢慢消淡了許多,而憂鬱卻像是多了起來。」他崇敬魯迅,半月前雲岡石窟研究院和北京魯迅博物館為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在雲岡美術館舉辦「朝花夕拾——魯迅的美術世界」展覽,我們一起參加開展儀式,他在致辭中鄭重地講:「魯迅先生……在我的心裡始終是一座山。」「魯迅先生即使不完美,在中國文學史上依然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熟悉王祥夫創作的人,知道他常用小說承載憤怒和憂鬱,在散文隨筆裡,那些憤怒的、憂鬱的碎片,會使舒緩的筆調峻急、凝重起來。金宇澄說王祥夫小說裡有一種「積壓在溫情背後的寒風」,我看散文隨筆裡也有。《避雨讀畫》本意是以畫家的眼光,談中國古典人物畫中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大小懸殊的問題,卻一再提到在高速路上親身經歷一件添堵的事,感嘆「時間過去了幾千年,什麼大,什麼小,到今日還真讓人不好說。」只是感嘆,沒有諷刺。王祥夫筆下多感嘆,少詼諧,無諷刺。讀《鄉村畫匠》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裡炕上鋪的一塊油布,墨綠的底子上開著幾朵鄉村畫匠畫的大紅牡丹,母親總是把油布擦得明光鋥亮,滿屋子喜氣。作家憂鬱的情緒在我心中激起漣漪:「美的時日竟是這樣譁譁譁譁水樣地流走!」幾天前看吳天明導演的《百鳥朝鳳》,影片演繹的也是這種無法排解的憂鬱。讀《井下騾子》我心裡堵得慌,作家悲憫的心,顯然被那匹在小煤窯斜井下拉煤、極度睏乏極度痛苦的騾子刺得很痛很痛,忘情地一遍遍呻吟著:「可憐的騾子!」
    古人寫廟堂,寫江湖,也寫家常。歸有光、張岱都是寫家常的高手,後者更是了得。王祥夫對柴米油鹽興味很濃,愛寫家常,文字裡有道也有禪。在他看來,「家常之所以好,是有人性人心在裡邊。」有一年他去湖南好長時間才回來,母親高興極了,炒了菜又問他喝酒嗎,他說喝,母親忙給他倒酒,才喝三杯,母親便說喝酒不好要少喝,他放下杯子,母親笑了,說離家這麼久就再喝點兒……母親「又怕兒子喝,又想兒子喝」,我含著淚笑著讀完,這個細節怎麼也忘不了了!他還寫過母親的假牙、母親的吊蘭、母親蒸的饅頭、母親做的春餅。《畫芍藥記》裡提到父親:「芍藥開花的時候家大人會搬一把藤椅坐在芍藥那裡喝茶,既然時已入夏,父親穿一條淡米色派力士褲子,上邊是白府綢襯衫,人坐在那裡真是爽然好看。」一處閒筆,使這位在日本長到18歲才回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常穿著棕色皮夾克、掛著望遠鏡、背著雙筒獵槍去打獵,又愛在家裡做枯山水的「家大人」靈光一閃。
    王祥夫筆下的家常,很博也很雜,學、識、才、情、趣味,糅合在一起。生活中許多名物,人們只是見過、吃過、聽過、玩過,知其一,哪知其二其三。王祥夫好厲害,知之多、察之也詳,寫過:桃、櫻桃、杏子、蓖麻、黑魚、蝦、螺螄、田雞灶雞、酒、醬、黍、黃米、山藥、冬瓜、藕、毛豆、豆腐、玉米、蕎麥、高粱、薺菜、寧武蘑菇、麻花、角黍、茄盒兒、漿水面、羊雜割、南北油茶、鹹菜茨菰湯。還有梧桐、棕櫚、菖蒲、沙棘、竹器、紅湘妃、六道木、鐵如意、手風琴、吉它、荷花、牡丹、丁香、山茶、芍藥、天竺葵、眼鏡、傘、香、香道、胭脂、梅瓶、山子、拔步床、竹夫人、駱駝、蛤蟆、螻蛄、蜣螂、知了、蟈蟈、麻雀、貓、紅蜻蜓、硨磲、紫藤、豬鬃、酒瓶、甩子(拂塵)、硯瓦、毛筆、玉臂擱、玻璃圪捧……玻璃圪捧晉南叫「圪捧捧」,我小時候也吹過,前年去古城一家民俗博物館,見到大同生產這種玩具的老照片,感到親切。讀了《玻璃圪捧》引用的《波斯工藝美術史》上「以玻璃做吹器也」,才知道這種玩具的製作工藝,早在公元四五世紀就從波斯傳到東方大都會北魏平城了,一時思接千載!王祥夫喜歡香,寫作時會燒一點點沉香屑,文士的優雅,民間的情懷,繚繞筆端。我佩服他說的「民間香道」:夏天的「晚上,點一根艾草,既燻蚊子又聞香,我以為這便也是香道,民間的香道」。他還從原生態琥珀裡邊「無限的不可知」,悟出短篇小說寫作的妙諦。
    和汪曾祺一樣,王祥夫也喜歡談吃。愛讀《隨園食單》《知堂談吃》《學人談吃》,在他眼裡,《隨園食單》比《隨園詩話》還要好。談吃的文章,有長篇散文《食小札》,隨筆集《四方五味:中國民間飲食文化散記》,新出版的《青梅香椿韭菜花》有不少也是談吃的。我和幾個朋友還品嘗過他燒的一道青鮮的馬蘭頭,那是南方一位朋友給他快遞的。
    在談吃談玩的文字裡,王祥夫常會寫到風俗,有世道人心在裡面,社會學、民俗學研究者會感到興趣。他又好收藏,賞玩藏品的時候留意古代風俗。他有一隻四個銀管絞成的遼代銀鐲,「霸悍好看」,千年前一位年輕的將軍戴著它戰死沙場。王祥夫買下後請金店的朋友用吹燈打理,結果吃了一驚:細細的銀管裡,居然塞著手抄的祈求平安的《心經》!於是寫了一篇包羅恣肆的《遼代銀鐲記》。他還在收藏的古鏡上發現,「五月端午,這一天在古時是做鏡子的時間,要用江心水,許多古鏡上都有 五月五日江心水做照子 字樣。」
    王祥夫是一位博物家,愛玩兒,也會玩兒。那麼多的名物到了他那兒,入眼、入手、入腦、入心,有些還能入畫,他的畫蔬果草蟲居多,玉米、穀子、蜻蜓、螞蚱……題款也有意思,畫白菜、菌子,喜歡題「山民清饌」而不是「君子清白」之類。他偶爾題在畫上的文字也是有趣的隨筆。
    要說王祥夫最喜歡的,我看還是梅花。他13歲跟著父親的朋友朱可梅學畫金農的梅花,十四五歲讀周瘦鵑《盆栽趣味》便喜歡上那裡面一盆宋梅,五六十歲推崇「文學老梅」臺靜農畫的梅花和《龍坡雜文》。梅花,數十年間他畫了多少,寫了多少,真不好說。僅文章標題帶「梅」字的就有,《友梅》《說梅花》《紙上的梅》《另一種梅》《〈臘梅山禽圖〉的細節》。難怪他對宋代那位「霸」梅為妻的林處士,表示過不滿。年年春節,他家的對聯都是:「春隨芳草千年綠;人與梅花一樣清。」他說做人要像梅花一樣,「一點一點從苦寒裡開出那最好的花」,又說「藝術」二字要從眼上過,再從心上來,做人做事也如此。

    王祥夫不愛往熱鬧的地方去,常年在黍庵,做陽臺農民,讀書、寫作、畫畫、品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南北幾家報刊給他開著散文隨筆專欄。他的文字都從心上來,從廣闊的大地來,從深厚的傳統來,平常中有詩意,散漫中有節律,一篇一篇,像掛在山腰的石渠中的水,活活地流著……
    (2016年6月30日夜改定,王祥夫《黍庵集》將由山西出版集團北嶽出版社出版)
  

衛洪平

(原標題:水活活地流著——王祥夫《黍庵集》序)

本文來源: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國風繪本《蘭亭序》出版跟著「水姑娘」,再來遊蘭亭!
    葉露盈十分喜愛江南的水,她在把千年前碎片化的人物形象捏合起來時,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水。她覺得曲水流觴與水有關,而「水」存於天地之間,在天地間的留存與轉化就像是「自然之母」,這也就成為了這本書開篇的講述者——一個柔美溫婉、調皮颯爽的「水姑娘」。她說:「我崇拜王羲之,很想達到的境界,我也很嚮往魏晉時代文人瀟灑恣意的人生。」
  • 《蘭亭集序》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雅集之地崇山峻岭,吐納雲霧,霏霧成蔭,文人墨客見之無不心神嚮往。 雅會的主人王羲之出身望族,從小便聲名在外,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這一天,王羲之邀約了四十一位好友,在蘭亭舉行修禊活動。按照習俗,每年春秋兩季,人們要到水邊嬉遊玩耍一番,從而消災解厄,這種活動就叫做「修禊」。
  • 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集序》賞析
    人們列坐曲水之旁,讓酒杯隨水漂流,漂到誰的面前,誰就取杯而飲。⑤次:近旁。⑥品類:萬物。【譯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行修禊活動。眾多名流賢士都到齊了,老少濟濟一堂。
  • 《蘭亭序》成也李世民,敗也李世民
    參會的有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眾人臨流做詩,抄錄成集,最後邀請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來記錄這次雅集,也就是當今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由來。《蘭亭集序》全文共324字,其中有二十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據說王羲之酒醒後又重寫了好多遍,但終究都不如原作。
  • 王祥夫:梅的好 | 《孺子牛》文學副刊5則
    梅的好王祥夫古人品花,梅為第一品。人人都知道冬天必將會過去,誰也沒見過留在那裡不肯走的冬天。山 子厚 圃吾鄉樟林有清代名園西塘,集住宅、書齋、庭園三者於一體,亭榭樓閣,蓮池白塔,主景為太湖石疊石造山,石壁上鑿著「秋水長天」四字,取自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少時若要照相,父母便把我們領至西塘取景。當初只覺得假山好看,卻不明白它所涵藏的真正意義。
  • 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蘭亭集序》的?
    這是《書法問集》677篇,原來題目這樣: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我是一人。這個是古代的傳統技法,只不過現在使用不到。【古代有很多傳統技法,馮承素使用的雙鉤描摹「複製」《蘭亭集序》。】書聖王羲之和《蘭亭集序》,可以理解成書法的代筆。說到書法家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說到帖子一邊都會想到《蘭亭集序》。
  • 【涉縣人文】溫健康:蘭亭集序
    數杯下肚,國棟君舉起一杯,站起來,又一飲而盡,清了清嗓子,開始給大家朗誦他參加決賽的《蘭亭集序》。但他還是在決賽中無緣上榜,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什麼不選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或《沁園春雪》,豪放,有氣勢,正能量!也可選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婉約纏綿,有情調。《蘭亭集序》文雖好,朗誦好卻難,其由樂轉痛,由痛轉悲,如果不經歷一番人生波折,其情感是不好把握的,即使你情感把握到位,但評委們誰能體會到王右軍「一死生為虛誕,齊殤為妄作」的死生觀?
  • 王羲之《蘭亭集序》——袁莎
    王羲之《蘭亭集序》節選【白話譯文】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著做禊事。眾多賢才匯聚於此。此地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修長的竹子。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此次雅集,即《蘭亭集序》。袁莎 | Yuan Sha       當代中國傑出古箏表演藝術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古箏碩士生導師。兩大國際和國內最權威古箏大賽第一名獲得者。所演奏的古箏獨奏曲《林泉》獲中國音樂「金鐘獎」第五屆作品獎唯一金獎。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曲流殤秒殺流陣容搭配方法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SR...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曲流殤秒殺流陣容搭配方法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時間:2020-12-25 13:59   來源:MyPrice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曲流殤秒殺流陣容搭配方法 是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 幻書啟世錄遊戲中的蘭亭集序曲流殤是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所以有很多的平民玩家都在使用
  • 看唐太宗堂堂天子如何把《蘭亭集序》搞到手的
    《蘭亭集序》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又稱《蘭亭序》、《蘭亭宴集序》、《禊序》、《臨河序》等。《蘭亭集序》,以短短三百二十四個字,描述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作者在浙江紹興市郊的會稽山陰蘭亭,與謝安等四十一位文武官員,飲酒賦詩,暢遊山水的歡樂心情。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曲流殤秒殺流陣容搭配方法 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曲流殤秒殺流陣容搭配方法 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時間:2020-12-22 13:29   來源: MyPrice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曲流殤秒殺流陣容搭配方法 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 幻書啟世錄遊戲中的蘭亭集序曲流殤是一個非常不錯的SR神卡,所以有很多的平民玩家都在使用
  • 取自《蘭亭集序》中文雅大氣的古風名字,美極了!
    《蘭亭集序》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名篇,並且這篇文章以簡淨而韻味深長的語言,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集會的樂水之美,從而來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而且在文章中,飽含了人生哲理,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飄逸大氣,給人一種文雅大氣的感覺,所以,從中起名很有意義。
  • 王祥夫專輯 | 短篇小說
    三個大灶,已經砌在了武國權家後門外的空地上,空地的後邊是那條河,河水在太陽下無聲而閃爍地流著。除了那三個大灶,武家還讓人從小學校那邊拉了三個門板放在那裡做案板,這真是夠排場,豬肉都是從外邊現買的,一共三片,白晃晃地放在那裡,血脖子是豔豔地紅。羊是兩隻,是活的牽回來現殺,還有二十多隻活雞,都給竹籠罩著,先已餵了兩天玉米,雞就在這兩天裡又猛長了些份量。
  • 日本新年號「令和」出爐 用典疑取自《蘭亭集序》
    日本官方介紹,「令和」年號的典故,出自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集《萬葉集》,其中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簡稱《梅花歌序》)的吟詠梅花之詩:「初春令月(吉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燻佩後之香」(初春の令月にして、氣淑く風和ぎ、梅は鏡前の粉を披き、蘭は珮後の香を薫す),意指春天的令月吉日,春暖花開、風和日麗,文化在美麗的心靈中孕育而生,希望日本國民開拓一個美好的新時代。
  • 暢銷書屋 |《蘭亭序殺局1:玄甲衛》:王羲之《蘭亭序》隱藏的驚天秘密!
    十六年後,玄甲衛郎將蕭君默奉旨追查《蘭亭序》真跡,意外捲入絕世謎局。《蘭亭序》的驚天秘密浮出水面,江湖與廟堂風起雲湧。奪嫡之爭愈演愈烈,盛世大唐面臨危亡……蕭君默能否在步步殺機中突出重圍,拯救大唐?多年精研中國歷史文化,通過查閱大量史料,潛心考證《蘭亭序》之謎,著成《蘭亭序殺局》一書。  演播人:圖特哈蒙
  • 王祥夫:婚宴 | 短篇小說
    三個大灶,已經砌在了武國權家後門外的空地上,空地的後邊是那條河,河水在太陽下無聲而閃爍地流著。除了那三個大灶,武家還讓人從小學校那邊拉了三個門板放在那裡做案板,這真是夠排場,豬肉都是從外邊現買的,一共三片,白晃晃地放在那裡,血脖子是豔豔地紅。羊是兩隻,是活的牽回來現殺,還有二十多隻活雞,都給竹籠罩著,先已餵了兩天玉米,雞就在這兩天裡又猛長了些份量。
  • 王祥夫:梅的好|《孺子牛》文學副刊5則
    梅的好王祥夫古人品花,梅為第一品。人人都知道冬天必將會過去,誰也沒見過留在那裡不肯走的冬天。但冬天尚未離開春天還沒到來的時候,就在這個小小的夾縫裡,梅花衝風冒雪地開了,花朵是小的,我認為梅花應該小,瘦瘦小小才見風致。
  • 【濮哥讀美文】| 王羲之《蘭亭集序》
    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文章首段記敘蘭亭聚會盛況,並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先點明聚會的時間、地點、緣由,後介紹與會的人數之多,範圍之廣,「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接著寫蘭亭周圍優美的環境。
  • 《滿江紅·東武會流杯亭》蘇軾 | 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坐上皆豪逸
    流杯亭:即諸城南禪小亭。⑵上巳(sì):農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為古時節日,習用三月初三日。⑶壅(yōng):堵塞。鄭淇:水名,由鄭河、淇河於密州城南匯集而成,東北流入濰河。⑻蘭亭修禊(xì):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時名士41人集合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祓禊之禮。眾人作詩,王氏作《蘭亭集序》。修禊,三月三日於水邊採蘭嬉遊,以驅除不祥。
  • 蔡昆廷的優秀只對郭旭,「蘭亭集序」cp崛起,徐律現場嗑糖
    而這對發糖正主就是蔡昆廷和郭旭,不知道有沒有同舉「蘭亭集序」cp大旗的胖友們啊!至於這糖是怎麼嗑起來的呢,就讓小編我來為大家講解(拉大家進坑)吧~ 還有多少小夥伴不知道「蘭亭集序」已經在一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