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已開學一周,不少家長帶著因上課看不見黑板的孩子前來檢查,大部分孩子因為超長假期呆在家,活動量變小、不良用眼過度,最終導致視力飛速下滑,很多已演變為真性近視,需要配鏡。
據教育部對9省份14532人的最新調研顯示,與2019年底相比,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視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視率增加了3.8%。
迷信近視治療儀 治了7個月後更近視了
家住新洲的李女士介紹,她的兒子樂樂(化名)這學期上小學六年級,今年元旦時在醫院檢查時發現左眼近視275度,右眼近視300度,她花了近千元通過微商給孩子買了近視治療儀。因疫情只能「雲端」上課,李女士還對自己的購買決定頗為自得,「剛好不怕上網課,孩子的近視增加了。」
沒有想到的是,經過7個月的使用,剛開學樂樂就說看不清黑板,著急的李女士,開學第一周的周末就帶著兒子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通過檢查發現,樂樂左眼的近視度數增長到了400度,右眼近視425度。原來,樂樂在使用近視治療儀後,更加「放心」地去玩電腦、看平板,反而加大了用眼的強度,導致近視度數快速升高。
「青少年、兒童的眼球處於生長發育期內,由於長時間的上網課,看電腦、平板,缺乏必要的戶外活動時間,眼球一直處於『看近』狀態,會造成遠視性離焦量的增大,加速了眼軸的生長,這就是青少年近視不斷加深的主要原因。 」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視光中心周超主任介紹道,市面上說的近視治療儀是通過訓練,提升大腦對模糊脫像的識別能力,無法改變近視的實質,裸眼視力的提高跟近視度數沒有關係,這種訓練既無法治療也無法延緩近視的加深。
青少年兒童配近視鏡的年齡不斷前移 需及早進行科學防控
據了解,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視光中心連日來日均接診量達800人次,其中有8成患兒都有視力問題,需要配鏡治療。
近年來,青少年兒童配近視鏡的年齡不斷前移,呈現「三化」趨勢,即低齡化、高速發展化、高度數化。不少孩子近視提前出現在6至8歲,低齡化傾向越來越明顯。還有不少幼兒園的孩子視力檢查雖有1.2至1.3,但遠視儲備已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周超主任提醒,每一次眼部檢查,都要看看孩子的遠視儲備是否被過度消耗。學齡前孩子應有150度到175度的遠視儲備,如果幼兒園期間就把遠視儲備用完了,孩子上小學就肯定會近視,家長就必須要警惕了。
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斜弱視及小兒眼科戴鴻斌主任也建議道,家長應該帶著孩子多從事戶外活動,少看電視電腦,多看、遠看綠色植物,養成正確用眼習慣,定期進行眼睛檢查。一旦發現近視,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
目前,愛爾眼科已搭建起「預防-檢查-控制」三位一體的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體系,包括健康教育、用眼行為監測等預防幹預手段;遠視儲備檢查、屈光系統發育和雙眼視功能檢查等檢查技術;以及控制視網膜周邊離焦技術、改善雙眼視功能異常技術和後鞏膜加固術等控制方案這三個方面。不僅能全面檢查、科學預測近視發生發展,還能提供個性化診療,幫助青少年兒童遠離近視。(通訊員 裴霓裳)
免責聲明: 「健康板塊旨在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多信息,不對所刊載的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所載文章、數據等內容僅供參考,參考本站信息進行任何行為所造成的任何後果與本網站無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