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火了顧佳,也火了「完美人妻」這個人設。
一直以來我們對全職太太的認知,都停留在羅子君那個層面上:花著丈夫的錢,卻和丈夫沒有共同話題,每天最擔心的就是丈夫變心;或者是停留在金智英那個層面上:辭職帶孩子,一天下來沒有一點喘息的時間,害怕自己被時代拋棄、和周圍的人沒有共同話題,卻還得不到丈夫和家人的理解。
而我們對女強人的認知,也一直停留在唐晶那個層面上:在事業上能和伴侶勢均力敵甚至超過對方,但是在感情和婚姻方面卻終究落了下風,不是因為年紀太大嫁不出去,就是因為太過強勢而導致夫妻離心。
總而言之,事業和感情對於大多數女人來說,就像天平的兩邊,不管傾向於那一邊,最終都會是人生失衡的結局。
但《三十而已》這部劇,卻給我們勾勒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完美人妻」形象——顧佳。她在外能幫老公開公司拉客戶管理員工防範小三,在內能搞定家務照料小孩堅持自律,沒有因為當上全職太太而與社會脫節,更沒有因為能力出色而變得過分強勢。她唯一的缺點,也許就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太高,有時候會讓周圍人喘不過氣來,跟不上她的腳步。
但就是這麼完美的顧佳,老公最後還是出軌了。
於是有網友調侃道:這部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不管女人多優秀,男人都還是會出軌的。
但事實上卻是,如果我們硬要活成「顧佳」,那最後的結局,很有可能是把自己逼feng,然後什麼也沒做成。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三十而已》的那些毒雞湯,有多少反智的地方。
劇中顧佳一家之所以能實現階層躍遷,就是因為顧佳像一個女諸葛一般地鼓勵老公辭職開公司,而且還幫他指點江山,拉客戶找投資管員工,樣樣都不在話下,沒過幾年,就把一家創業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
前提是,顧佳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都出身於普通家庭,沒有資源沒有後盾,也不懂得創業當中的門門道道。
所以她看似殺伐決斷的「壯舉」背後,其實每一步都是風險。
我們只看到了顧佳一家成功實現階層躍遷的結局,卻沒有看見決定創業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在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創業的一般都是男性,而且是他們主動的選擇,要麼是因為對某項事業有著極大的熱愛,要麼是因為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很少有男性是因為受到妻子的鼓舞,而貿然選擇創業的。
其次,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幻山是一個野心不大的男人,他對創業這件事一直都是可有可無的態度,遇見難搞的客戶,也都是像燙手山芋一樣第一時間丟給顧佳去處理。
那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顧佳在決定和許幻山一起創業之前,難道就只看到了他設計煙花的才華,卻沒有看到他不擅長經營管理、應對風險的性格嗎?
如果看不到,那只能說明顧佳識人不明,連自己的丈夫和未來的合伙人都不了解;如果看到了而選擇視而不見,那麼只能說明顧佳在投資創業這方面很不理智,畢竟沒有一個好的合伙人,90%的創業最終都是會失敗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盤點一下許幻山和顧佳開始創業時的資源:許幻山是小有成就的煙花設計師,有技術,可能也有一部分認可他的客戶,顧佳則是外企員工,精通人情世故,可能也略懂一些經營管理之道,但畢竟剛剛畢業,在創業這方面經驗為零。除此之外,兩個人在上海也沒有什麼人脈和資源,更沒有家族背景做支撐,創業的資本很可能就是許幻山工作多年來的一些存款,再加上貸款。
在這種情況下,顧佳還選擇了開煙花公司這個有著極大風險的創業項目,理智嗎?可行嗎?
且不說煙花這個產品太小眾,客戶基本上都是一些樂園的經營者,更多的是需要靠關係才能拿下單子;就說煙花本身高風險的性質,就很不適合成為創業者的首選,更何況是顧佳和許幻山這樣抗風險能力比較差的創業者。
所以顧佳鼓勵許幻山創業的做法裡面,有很大一部分「盲目」和「熱血」的成分在裡頭,就像很多創業的人最開始都對自己信心滿滿,覺得不久以後就能賺的盆滿缽滿,而忽視了現實中的種種限制和風險一樣,顧佳最開始鼓勵許幻山創業,更多的是抱著一種實現階層跨越的野心。如果放到現實中來看,沒有選對合伙人也沒有選對行業的她,失敗的概率會更大。
所以如果廣大女性朋友在看劇的時候怪自己怎麼當初沒有讓老公去創業,我只能說:醒醒吧!那些都是毒雞湯。
接著上面的話說,假如在萬幸的情況下,許幻山和顧佳創業成功了,但是公司日常管理過程當中的矛盾和問題,真的只有我們看到的那一兩件嗎?
像這種需要依靠客戶關係才能獲得穩定收入的行業,一般來說都少不了應酬,在應酬的時候,推杯換盞,假意奉承總是少不了的,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酒桌文化」和「面子文化」。
但是按照許幻山骨子裡清高的性格來看,在這種場合當中,他肯定是不招客戶喜歡的,很有可能還會經常得罪人。連幼兒園入園比拼家長實力都看不過去的人,真的能習慣酒桌上那些虛偽的客套嗎?
所以真的放到現實中,顧佳這個太太為許幻山做的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在這種時候,你認為顧佳還能每天有時間陪子言玩、學習烘培插花練習瑜伽,和閨蜜喝下午茶嗎?
不為了生存而忙得暈頭轉向,就已經不錯了。
在劇裡面,當顧佳被萬總揩油之後,她面對許幻山毫無怨言,一句指責的話都沒說。但是放到現實中,有多少妻子能擁有這麼強的情緒管理能力?
且不說顧佳為許幻山解決了這麼多麻煩,就算是普通的雙職工家庭,妻子每天回到家裡精疲力竭,看到丈夫在沙發上玩遊戲,有哪個能忍住不發火?
但是我們卻很少看到顧佳跟許幻山發脾氣的時候,她付出了那麼多,受了那麼多氣,卻還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人前人後給足許幻山面子,這種超強的自律以及情緒管理能力,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說,只能是一碗毒雞湯。
在這部劇當中,不管是拒絕萬總揩油,還是手撕木子媽媽、果斷和出軌的丈夫提離婚這些橋段,基本上都是在給我們呈現一個又颯又獨立又堅強的女性形象。
但是在現實中,又有多少女性能做到這麼非黑即白,從不忍氣吞聲呢?
顧佳和許幻山一起奮鬥了十年,在許幻山身上投注了多少青春和精力,但卻在發現丈夫離婚的時候,二話不說就提離婚。
也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面對渣男,離婚當然是理想的選擇,但對於當事人來說,起碼會和對方周旋一陣子,也必然會在心理上經歷極大的情緒崩潰,因為離婚這件事對於顧佳來說,等同於「這麼多年來的情愛與時光都錯付了」。所以又有哪個女人可以在短時間內輕易放下呢?
但是顧佳再一次做到了,她把婚離得那麼果決和漂亮,但放到現實當中,她卻不足以成為一個參照物,因為一段十年的婚姻當中有著無數的利益聯結,也有著無數的情感投入,離婚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離開這個人,而是剔骨換血,把自己人生當作最重要的人和事從自己的生命當中挖出來,逼著自己重新開始。這不僅僅是一種對於個人的極大打擊,同時也是對於自我的無情否定。
對於現實當中很多將自己的價值和丈夫的價值捆綁在一起,「活在丈夫的價值半徑」裡的女人來說,何其難。
所以我們活不成顧佳那樣,卻又只能幹了這碗毒雞湯。幻想著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女人,活成了我們理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