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逐步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父母雖然重視教育,但也不再要求孩子死讀書,而是更加關注娃的天性發展。但有些教育方法本身就是好的,一旦用得過多,反而會引起人們對它的誤解,甚至耽誤孩子一生的發展。清華教授也提醒家長們,有些「雞湯」看起來很鼓舞人心,其實卻含有「毒」,也希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能避開這幾類「毒雞湯」。
健康雞湯1:快樂教育。
許多父母總覺得教育應該更快樂,而自己的孩子卻總是受著學習的折磨,於是開始呼籲「快樂教育」,「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等等。但如果父母盲目地為娃爭取「快樂教育」,一定是好事嗎?當今社會壓力如此之大,如果讓孩子一直住在「蜜罐」裡,對他來說還是一件好事,將來進入職場,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在社會上也難以生存。
毒雞湯2:放手去做。
很多家長都聽說過「放手去管孩子的天性」這句話,其實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在對娃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確實應該保持孩子的天性,比如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但也有一些父母會過分解讀,認為放縱天性就等於溺愛孩子,不管是好是壞,都不去管教孩子,這樣孩子就容易養成許多壞習慣,反而對自己將來的發展不利。
毒雞湯3:學歷沒有什麼作用。
小孩學習不好,有些父母會對娃說:「沒關係,有些人連小學都沒上完,長大了當老闆也不一樣。」相信這些話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覺得學歷的用處不大,反正以後也可以找工作。但現在社會與以前不同了,學歷在很多工作中都是一塊敲門磚,而且學歷也代表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所以父母不能用這樣的話誤導孩子,讓他好好學習才是硬道理。
毒湯四:一味地鼓勵。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會進行誇獎式的鼓勵。但對孩子的誇獎也要適度,適當的誇獎可以給娃自信,如果過分了就不好了,容易讓娃養成傲慢自大的心理。此外,孩子還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誇獎之中,時間久了也會失去榮譽感,所以家長要注意,適當的「吝嗇」一下自己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