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討好的姿態去面對愛情與婚姻,終究是慣壞了對方,害苦了自己。
愛情是兩相情願、是兩兩相悅,而不是討好。
用一種卑微與乞求的態度,是不可能獲得對方的尊重與珍惜的。
一位女士無奈講述自己失敗的感情過往,稱:「姐弟戀五年,讓自己輸得一塌糊塗。」戀愛腦的女人,結局有多苦?
看過她的經歷,大家便知道了。
01
楊逸仙,今年已經41歲了。曾經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24歲與前夫結婚,32歲的時候因為對方出軌而結束。
之後單了4年,因為兒子判給了前夫,她就獨自生活。
36歲的時候,通過朋友聚會,認識了比自己小四歲的戀人裘振銳,兩人開始了一段長達5年的姐弟戀,當時這個男人32歲。
對方的情況是:有過短暫的婚史,離異一年。與前妻育有一個女兒,判歸了他。
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看好他們能在一起走多久。覺得也就是短暫談個不用負責任的戀愛罷了,新鮮感過了,也就散了。
但其實呢,這兩個人還是挺認真的,至少一開始的時候是這樣。
只是相處的過程當中,因為女方姿態擺得太低,總是以一種卑微的樣子小心翼翼捧著對方。
結果,越處得後來,她越感覺自己不像是對方的戀人,而像是他們父女倆的保姆。
02
是因為這個男人比自己小,所以楊逸仙才缺乏自信,把自己當成戀愛關係當中的弱者嗎?
其實也不全是,她的這種個性,是從小到大逐漸養成的,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實際情況,導致她形成了討好型的人格。
她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
自從懂事之後起,就發現父母只疼愛弟弟,對她不是太關心。
她得想方設法討好弟弟、討好父母,才能獲得家人的和顏悅色,才能看到家人對她展現出一些笑模樣。
時間一長,便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性捧著別人生活、以別人的感受為主的態度,認為這樣自己才會有好日子過。
她的前夫,也是被她慣得過於膨脹,最終不拿她的愛與奉獻當回事,邊享受著她的無私照顧邊還出了軌。
也不顧她的苦勸,還堅持跟她離了婚。
有過一次失敗的經驗與教訓,她還沒有反思一下自己,反而認為自己遇到了渣男,是對方不懂得珍惜她的付出。
在遇到裘振銳之後,她以為只要自己加倍對對方好,便能長久留住對方的人、對方的心與對方的愛。可是結果再次打臉,讓她痛苦不堪。
03
兩個人相處五年,裘振銳始終也沒有想法要娶她。
而她呢,就無怨無悔給他洗衣服、做飯、帶孩子。錢方面也是對方無論用什麼樣的理由朝她開口,她也是有多少便給多少。
說是借,從來也沒見還過。本來這個男人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挺在意她的,可是過著過著,發現自己在對方心目當中的地位像是皇帝一般,自信心也逐漸膨脹。
不再在意她的付出與緊張,這個女人的魅力與優點,也隨著她的這種一味討好的態度、雙方之間的神秘感與新鮮感而失去。
娶她的想法沒有了,但是利用她的付出,讓自己過得輕鬆快樂一點的意識,卻佔了主導。
從這種意識成型之後起,她便由女朋友,變成了對方的保姆與傭人。
最終分開的原因與她與前夫分開如出一轍:5年後,她發現這個男人在外面又有了新歡,不忠於她。
長著一副戀愛腦,以為愛一個人就是無底線對他好的她,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些男人就是捨得次次都辜負她、傷害她呢?
是她命不好總是遇渣男,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呢?很想有人能夠告訴她答案。
結語:
這個問題相當好回答:在愛情面前,沒有歲數大小之分。
合拍,才是剛剛好。也就是說,如果對方不能接受女人年齡比自己大,那麼,就不要給彼此這種湊合的機會。
天下何其大、人何其多,彼此都能遇到更適合的異性,沒有必要非得逼另一方勉強。
這樣一來,有可能讓你自卑的因素,也就消失了。但是從這位女士前後兩段感情的無疾而終來看,也不完全就是年齡的原因才讓她如此自卑,而是習慣性討好的人格,成為了阻礙她正確對待愛情與婚姻的元兇。
相戀的人、夫妻之間的確是要對彼此好,一定程度上,自我犧牲的精神是需要存在。但前提是相互,而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與犧牲。
不費吹灰之力能得到的東西,從來不會受到尊重與禮遇,再珍貴的愛,只要以一種打折的嘴臉出現,那麼便註定會被人低看一眼,疏忽以待。
男女情感當中,千萬記住平衡原則:有付出,有回報,彼此珍惜與重視,這段感情才能健康維繫。
否則的話,無盡的付出只會換來無盡的苦,這絕非虛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