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顧慮得越多,機會就越少

2021-02-15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第一批奔三的90後:比失業更可怕的,是30歲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你拿命換來的孩子,連1萬塊錢都不值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

思考得越多,你預想的阻礙就越多,束縛就越多。

作者:曼之恆(富書籤約作者),轉載請加微信fushunamei

富書主播:依文

主播荔枝號:依文even(FM1390689)

一位哈佛教授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魔術師,名叫喬尼,他的絕活是無論多麼複雜的鎖,他都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開,且從未失手過。


 他曾為自己定下一個富有挑戰性的目標:要在60分鐘之內,從任何鎖中掙脫出來,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在旁邊觀看。


有一個英國小鎮的居民,決定向喬尼開一個小玩笑,他特意打制了一個堅固的鐵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複雜的「鎖」,請喬尼來挑戰能否從牢裡出去。


喬尼接受了這個挑戰,當他走入鐵牢中,牢門關上之後,他取出特製的工具,開始工作。


30分鐘過去了,喬尼的耳朵緊緊貼著鎖,專注地工作著;

一小時過去了,他頭上開始冒出豆大的汗珠;

兩個小時過去了,喬尼始終聽不到期待中的鎖簧彈開的聲音。


他筋疲力盡,打算認輸了。

失望地靠在牢門上坐下來,結果牢門卻順勢而開。


原來,這扇牢門根本沒有上鎖,那把看似很厲害的鎖也只是個樣子而已。

因此,小鎮居民成功地捉弄了這位逃生專家喬尼。


門並沒有上鎖,自然也就無法開鎖。


真正上了鎖的,是喬尼的內心。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都會認為喬尼有些愚蠢,無論多麼堅固的鎖都能打開的他,竟然被自己的「心鎖」禁錮住了。


但是,仔細想一想,自以為經驗豐富卻被經驗所束縛的人,還在少數嗎?


經驗,是我們在奮鬥中得出的方法論,並且可以在我們遇到相似困難的時候指引著我們前行。但是,它也會成為束縛我們進步的枷鎖。

 

拉羅什富科說過:「妨礙人們進步的,往往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有時候,很多先入為主的想法往往會束縛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我們自以為自己經驗夠豐富,思想夠成熟,在行動之前往往考慮太多因素,卻往往忽略了有時通往成功的道路,恰恰就是最近最直接的那一條。

有一個孩子,從小膽子很大,兩歲的時候就敢在外面放鞭炮,三歲的時候敢在幼兒園裡教訓小朋友。

她嗓音不錯,小學的時候敢當著全校的面放聲歌唱,一點都不怯場,初中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大膽舉手提問,管別人怎麼看自己呢,問題弄懂了就好。


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所有的行動,都按照最本真最直接的方式去做,而成果,卻往往是顯著的。


她敢當著全校的面引吭高歌而不打怵,所以獲得了唱歌比賽一等獎,還被同學們稱為「麥霸」;

她不害怕別人的嘲笑而當面問老師問題,因此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獲得過幾次獎學金。

 

那時,小小的她,體內似乎有著無與倫比的勇氣和力量。

 

可是等到長大了,她的勇氣,卻開始一點點地減退。

 

她顧慮得越來越多,因此變得膽小了,她不敢再接觸像鞭炮一樣危險的東西,因為總是有一股「畏懼」在把她往後拽,她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再暢所欲言了,因為她害怕被人議論和嘲笑。

 

這個孩子就是我,可又不僅僅是我,我相信,一定還有同樣的孩子,和我一樣感同身受。

 

牛奶咖啡有一首歌《越長大越孤單》,裡面有一句歌詞「越長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夢想的翅膀被折斷……」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被現實所打敗,而是被自己所打敗。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所以生活得無憂無慮,無論想要什麼,哪怕撞得頭破血流,也一定要去爭取。所謂的「無知者無畏」,就是這個道理。

 

長大後的我們,要考慮的東西太多,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束縛在一個行動的牢籠中,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的眼光……

 

對於很多事,都是考慮再三,然後淡淡地說一句:「算了吧。」

太多的夢想,就這樣被壓抑得不了了之了。

 

還沒開始行動,首先就被自己預想的困難所打敗。

很多的悲劇,都是從自己不堅定的信念開始的。

越是考慮得越多,越會把人陷入焦慮之中,心理學將這種情況稱之為「過度思考」。

 

如果對某件事情「過度思考」,就會讓人陷入思維的死胡同中,一些原本不會出現的不利因素也會在頭腦中接踵而至。

 

思考得越多,你預想的阻礙就越多,束縛就越多。

 

然而,那些讓你感到畏懼的事情,或許實際上並沒有你想像的那般嚴重,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嚇唬自己罷了。

 

去年,我的朋友小涵想考公務員,在網上瀏覽了好幾個崗位,後來看中了深圳的一個職位,我鼓勵她去試試,可她卻猶疑不決:

 

深圳會不會很熱啊?蚊蟲之類的會不會很多啊?我的體質適不適合居住呢?

我喜歡的崗位,也許還會有很多人喜歡,競爭壓力會不會很大啊?

算了,還是報一個穩妥的比較好,萬一爭不過別人呢?還是報小城市的吧……

 

結果,她就報了家鄉周邊的一個小城市。

 

結果國考分數下來之後,我們都驚呆了。

以她的高分,去深圳那個崗位完全沒問題,還超了分數線好多分,而後來,她卻以超過第二名很高的成績被那個小城市的崗位錄取了。

 

我們都為她惋惜,因為她的畏懼和不自信,她失去了去大城市闖蕩的機會,失去了被喜愛的崗位錄用的資格,對此她自己也很懊惱和後悔。她說:

如果我當初沒有那麼多的顧慮,沒考慮那麼多的不利因素,而是從自己的本心出發,可能我的人生就會不一樣吧。

 

心理學家發現,適度思考是有益的,但是如果過度思考的話,就會降低身體性能,並且容易導致焦慮或抑鬱。

 

人們都說生活是複雜的,其實複雜的並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看待生活的視角,生活,遠遠沒有你的思想複雜。

 

很多時候,你完全可以想辦法跨過一條路上的水坑,可卻因為知道這條路上有水坑,就直接繞開了這條路。

 

想做的事情,就放開了大膽地去做,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比起困難的不利因素,你更要相信能夠解決困難的自己。

 

懷特·黑德曾說過:「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

害怕失敗,必定失敗;畏首畏尾,必定平庸。

你不去試一試,怎麼就知道自己一定不行?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人們煩惱迷惑,實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如果做任何事之前都過於權衡利弊、審時度勢,那麼這個習慣會阻止你採取行動,它會消耗你的能量,削弱你的決策能力,並使你陷在一個循環思考的怪圈中,無法自拔。

 

少一些顧慮,就會多一些機會。

 

很多機會都是在殫精竭慮中悄悄流失,顧慮的人過於優柔寡斷,當他們陷在推敲和迷茫中不知該怎麼做時,別人已經搶佔了先機。

 

諸葛亮事事都要「三思而後行」,這種行為雖然是思慮周全的表現,同時也自食苦果。

 

魏延出兵子午谷奇襲長安本來是條妙計,奈何諸葛亮顧慮太多,將對手想得太聰明,「三思」之後,最終放棄了計劃,使得大好機會就此溜走。

 

以致六出祁山而無功,多次討伐中原而無果,憾死在五丈原軍中,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慨嘆。

 

因此,有時候,當機立斷,抓住機遇,就會成功;猶豫不決,坐失良機,就會失敗。

 

少一些顧慮,就會多一些勇氣。

 

世界著名導演卡梅隆面對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演員們對他的埋怨和人們的種種質疑聲,並沒有被顧慮所牽絆,而是聽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地去做,所以有了《鐵達尼號》的成功。

 

可他準備花巨資拍攝《阿凡達》時,再一次廣受爭議,懷疑之聲紛湧而至:投資這麼大,能否獲得高額票房等等……

 

可他仍舊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為外界所動搖,他唯一的顧慮,就是怎樣將電影做到盡善盡美,於是,在《阿凡達》上映之後,不到九個月,全球票房累計超過27億,打破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

 

正是他無與倫比的勇氣和信念,造就了這兩部電影的輝煌,也造就了他「第67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的殊榮。

 

卡梅隆的行為,很好地踐行了但丁的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如果他聽取四面八方的建議,並全部納入考慮的範圍,那麼他就會很容易被這些客觀不利因素所嚇倒,從而失去判斷力,很難會有這類好電影作品的產生。

 

華羅庚說過:「不要顧慮什麼,面對懸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縫來,但用斧子鑿能進一寸就是一寸,能進一尺就是一尺,行動起來,突破隨之。」

 

因此,要勇於捨棄思想的包袱,衝破顧慮的牢籠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曼之恆,富書籤約作者,95後中文系女生,熱愛文學、寫作、音樂和舞蹈,理性與感性並存的雙重人格,外表高冷,內心熱情,願與你共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微博(簡書、頭條號)@曼之恆。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商務合作微信:fushusz(備註品牌),微博@富書創始人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投資的一般規律是:出手越多,賺得越少或賠得越多
    而且在股票市場裡面,沒有貴賤之分,不管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學歷是高還是低,收入如何,這個市場都不管,多少錢都可以玩,少到幾百,多到上億。所以,股票市場對於有頭腦的人是提款機,對於沒有主見,跟風追熱點的人,最後都成了股票市場裡面的韭菜。咱們怎麼才能在股票市場裡面掙到錢呢?投資的一般規律是:出手越多,賺得越少或賠得越多。
  • 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小心三大陷阱,做事可適當留白
    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已然成為職場潛規則,雖然話不能說死,但大部分情況就是這樣,無數職場人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這三個道理:事情做得越多,留給自己思考復盤的時間越少;事情做得越多,離自己規劃的目標越遠;事情做得越多,出錯的可能性越大,被別人算計的機會越多。
  • 你懂得越多,懂你的越少
    懶癌患者、銷售精英和老油條統統被嚇得虎軀一震。其中,一個叫白洲美加的極品奇葩成功引起了霸道女總裁的注意。這貨代表了職場裡最為好吃懶做的一批人。他們沒有業績,上班只會摸魚,對業務一竅不通,卻心安理得地拿著薪水(咦感覺自己中槍了。總之,佔著茅坑不拉屎的白洲美加成了第一塊靶子。
  • 做人要「五忍」,越「忍」,禍患越少,福氣越多,人生會越來越順
    做人要「五忍」,越「忍」,禍患越少,福氣越多,人生會越來越順《易經》記錄了中華上下六千五百年的人文故事, 使人們的行為合乎文明禮儀,並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 大化 」。 《易經》不僅能幫助人們逢兇化吉,還能幫助人們積德向善。當然,學《易經》不僅僅只是為了逢兇化吉,還能幫助人們明白真理。
  • 房子越多,孩子越少!社科院發布藍皮書:未來5年,該放開生育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所有人都是一個起跑線,養孩子的「門檻」很低,當你身邊的人都傾盡全力把孩子培養成「牛娃」,無形中抬高生孩子的「相對成本」,使更多低收入者、年輕人對生孩子這件事望而卻步。一句話:「房子越多,孩子越少」。如果僅僅只是放開三胎,未來5年逐步放開生育政策,還遠遠不夠,正如社科院藍皮書裡提到的:不斷降低生育、養育、教育子女的家庭成本,逐步打造生育友好型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 做人要「三軟」,越「軟」,福氣越多,禍患越少,人生越來越順
    以下分享做人要「三軟」,越「軟」,福氣越多,禍患越少,做人,在這三件事上「軟」一點,人生反而會越來越順,真奇怪!一、在說話的時候,語氣儘量要「軟」一點,以和為貴與人說話時,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沒有人願意撕破臉皮,與人爭一個面紅耳赤,這時候,即便你再辱槍舌劍,再威風八面,把話說得再硬氣,也只會讓彼此的關係破裂,有害無益。
  • 調韭菜餡,調料放得越少越好,只放兩樣就夠了,餃子鮮香美味
    餃子,中國人幾乎都愛吃,就連一些外國人也對餃子念念不忘,可見餃子的美味程度,現在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餃子成了我們日常的主食,想吃了就吃,不受時間限制,不用非要等到過年過節。
  • 管理越少,公司越好
    管理越少,公司越好——通用電氣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管理越少,公司越好。」這是通用電氣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的一句管理名言,他認為事必躬親,只會累壞自己。通過委任、授權、觀察,你不斷增加個人籌碼。作為一個聰明的領導,你身邊將圍繞著優秀的人。
  • 人越多越孤獨,淚越少越悲傷
    ,就可以握在手中慢慢地玩味什麼是溫軟如玉啊他在國家和你之間遊刃有餘 一會兒是家國事大一會兒是兒女情長焦頭爛額時,你是一帖他貼在胸口的清涼劑安寧無事時,你是他纏綿心頭的一段柔腸 昌政→ 寫玉,從其小的角度入手,卻與國家之大作對比,由此產生張力;
  • 工作中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學會反思,把錯誤變成成長的墊腳石!
    文/天籟凡影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01職場中經常是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受到的批評也更多樂樂發現領導總是給他布置大量的工作,反正就是比部門上其他人都多。最近,他聽到有人和他說,你是不是傻,做得越多,錯得越多!於是他感到很委屈,經常在想自己是不是錯了?應該學學別人故意少做點?但是他又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因為他是真的喜歡現在這份工作,很多事情不願意推出去!
  • 神奇新發現:吃得越少 活得越久!
    本文專家:張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講師研究發現,吃得越少,活得越久。俗話也說,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可見,吃那麼多也不見得是件好事。最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節食對壽命的影響。「輕斷食」、「健康飲食」一時間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國產紳士香皂火了,深受動漫迷喜愛,用得越多白霧消失得越多!
    說起來這幾年周邊出得越來越奇怪,日本甚至推出了什么女高中生味、辦公室白領味的香水,怎麼可能會有那種味道? 最近就有比較神奇的二次元日用品火了起來,那就是紳士香皂,我一開始都沒聽說過這種東西,最近在社交網站上瘋傳才了解到的,原來這種香皂中間印著二次元角色,前面有白霧遮擋,你肥皂用得越多
  • 職場潛規則:幹得越多事情越多,不想再做「快牛」該如何破局?
    水牛問農夫:「我已經盡心盡力地幫你拉犁了,為什麼還要打我?」農夫答道:「黃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你跑快些,什麼時候才能犁完田?」挨了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機會也越多。而黃牛卻在旁邊悠哉悠哉地吃草。水牛感到極度不公平,最終掙脫犁枷跑了。這則寓言,後來逐漸就演變成了這種極為常見的職場現象:鞭打快牛。
  • 指甲月牙越少,身體越差?沒有月牙,代表什麼?是時候知道真相了
    關於指甲上的月牙,有種觀點是月牙反映健康,月牙越多越明顯,身體越好,月牙越少,身體越差,沒有月牙,說明身體很不健康。那麼月牙究竟是什麼?能不能反映出健康?月牙越少,身體真的越差嗎?不妨來一探究竟。指甲上的月牙是什麼?月牙越少,身體越差?
  • 人越成熟穩重,為什麼話就越少
    很簡單就是要經受住生活中各式各樣挫折的磨練,經歷挫折越多,心裡感觸也越深,經歷事情多了,人會越成熟穩重,心智也成熟穩重。這樣成熟穩重的人說話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少。因為這樣的人知道自己說出去的話是要負責任的。不負責任地到處瞎說亂說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厭惡的。
  • 住建部秦虹:房產稅收得越少說明試點越成功
    按目前試點城市的方案來看,房產稅收得越少說明房產稅試點越成功,並認為因多種原因導致房產稅全面開徵難度很大。按目前試點城市的方案來看,房產稅收得越少說明房產稅試點越成功。如何評價試點城市房產稅是否成功呢?根據目前試點方案看,兩個城市的房產稅抑制高價房的政策意圖很明確,而替代目前的土地收益還不可能做到。
  • 你知道嗎?貧窮的人也有這幾大優勢哦,所以我們得借勢而為
    智力投資第二大優勢:有創造力,你擁有的越少,你的創造性就會越高。你錯失了很多的機會,就象這個社會教給你的,你沒有更好的教育,沒有更好的資源,也沒有更好的身體。但恰恰就是這一切,讓你懂得機會的可貴,你會比家庭條件優厚的人更加珍惜每一次機會。你會為了這個機會,去好好的把握,不讓這個機會從自己的指縫中溜走,從而去努力拼搏。
  • 做人越大方,朋友越少
    做人越大方,朋友越少。第一是表面朋友很多,其實真心朋友沒幾個,好多人都是衝著你大方而來,嘴上一句好話,心裡卻想獲得些什麼。
  • 吃得越少越容易胖,靠運動減不了肥?專家公布減肥方法,來試試
    古時候唐朝都是以胖為美的,然而到了現代社會,很多人對胖都非常的厭惡,卻以瘦為美,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了減肥的行列當中,他們也明白了一胖毀所有的這個現實,那生活中真的是吃得越少就容易胖嗎?靠運動真的減不了肥嗎?
  • 為什麼你被摔打越少,就越脆弱
    在我以前的工作生涯裡,遇到過很多次非常大的變化,包括:公司被兼併、產品被賣掉、原本單獨運作的產品忽然決定要跨公司合作推廣……而五年之內換了五個老闆的事,也只算是家常便飯。如果你不能接受這些變化,受不了變化後的工作環境和新老闆的風格,內心自然十分痛苦,剩下的選擇也就只有辭職了。我的確也這樣幹過,而且不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