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難,做父母更難;做了父母,才知父母難。
媽媽,兒子,愛了一生,卻換來兩敗俱傷。
媽媽,兒子,疼了一場,卻換來持刀相向。
12月13日,令人不寒而慄的的弒母案又雙叒叕地發生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13日,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發生了一起惡性兇殺事件:
受害人徐某46歲,兇手是年僅17歲的高三男孩。二人是母子關係。
經過警方調查:
該名男孩在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讀高三,徐某為了照顧兒子,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
12月12日上午,母子二人因學習問題引發矛盾,後演變成肢體衝突。
兒子盛怒之下,悲劇發生。
青春叛逆的兒子。
忙碌焦慮的母親。
厚重嚴苛的家教。
每一個主題背後,都有值得深思的意義。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那些似曾相識的悲劇。
比如,2020年11月12日晚,在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不服母親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執,致其死亡。
再比如,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北大弒母案,兇手吳謝宇因母親對其管教太過嚴苛,殘忍將其殺害。
雖然,這些只是個例,但每一場悲劇的背後,都有著錯位的教養和叛逆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期望被理解,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被看見。
據心理學家講,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只不過,多數孩子的叛逆程度都在可控範圍。只有少部分孩子表現出的會讓人感到頭疼。
其實,孩子所有的外在行為,都隱藏著其真正的內在需求。
所以,正確看待孩子叛逆的問題,有助於父母以輕鬆平和的心態來應對。
(1)希望獲得關注
叛逆的孩子,總是變著花樣給父母製造各種麻煩,給父母出各種難題。其實,那是他們在向父母暗示:
媽媽,我不要被忽略,快來看看我
(2)希望獲得尊重
有時候,孩子會有意無意的頂撞父母,偶爾還冒出一兩句的髒話。家長切忌反應過分強烈。那是孩子在告訴你:
媽媽,你也是個大孩子了,我需要被尊重
(3)希望獲得理解
當孩子表現的總要和父母唱對臺戲,也總喜歡自作主張,不聽父母勸告的時候。那是他在試圖讓父母明白:
我長大了,很多事情我可以處理,請你們相信我
家庭,作為孩子成長的主陣地,對孩子的情緒、性格和行為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盧梭在《愛彌兒》中寫到:「孩子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正所謂,最好的教育是感染,最好的管理是示範。
但現實情況卻往往差強人意: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孩子埋頭看著手機,打著遊戲的時候,會控制不住地從心底發出一聲嘶吼:「別再玩了,趕緊寫作業去。」
有時候,眼看著上學就要遲到了,可孩子還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會不由得燃起怒火:「別磨蹭了,動作快點。」
有時候,孩子會為了一個玩具,在你身邊磨上幾天的時間,搞得人心煩意亂:「看看你都多大了,成天就知道玩。」
......
這樣的有時候,可以列出很多。每當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出於慣性,就是把孩子指責一番。
但是,有多少家長能從心底真正認識到,孩子的諸多不是,追根溯源都是父母長期埋下的種子。
」愛之深,責之切「,愛的太濃,難免會矯枉過正。換言之,愛得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尺度,這才是做父母該有的智慧。
近幾年,弒母案頻發,透過孩子的外在行為問題,值得我們探究一下家庭教育該有的表達。
3個方法,和更多的父母探討、分享:
(1)以正面教育為主,多誇獎孩子
現在,正面管教被作為「黃金準則」頗受推崇。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這樣解釋:
正面管教是充滿關愛的教孩子的方式。
它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們在充滿關愛和支持的氛圍中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培根曾說:「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感情當家。」
這裡的感情,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父母之間的愛;二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如李玫瑾教授所講,「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
只有長期生活在有愛的家庭中,人心才會更有溫度,感情才會更加豐富。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愛就是成長的養分。如同養花一般,只有施該施的肥,澆該澆的水,花兒才會嬌豔的綻放。
(2)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來自《最強大腦》「科學判官」魏坤琳的《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文章,裡面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近九層的受訪家長認為,養好孩子,陪伴比「砸錢」更重要。
對孩子,他們內心正真需要的,不是奢華的享受,而是寂寞時有人陪伴,喜悅時有人分享,悲傷時有人傾聽,僅此而已。
所以,想要孩子更健康,請好好的陪伴孩子吧!在關愛中長大的孩子,永遠不會令人失望!
(3)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培養
這裡所指的心理健康,換句話講,也可以叫做「心理彈性」。
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時代。人的心裡難免會有一絲絲的緊張和焦慮。孩子,同樣會有。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對孩子來講,一個健康的心理,勝過一百個一百分。」
所以,父母真正的成功,不是你的孩子飛的多高,而要看他走的多穩!
今日互動話題:對孩子表現出的叛逆行為,您通常是怎麼應對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