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十三年的一天,直隸永平府樂亭縣縣令陳金駿剛起床洗漱完畢,忽然聽得門外有人擊鼓鳴冤。陳縣令急忙穿好官服、戴好官帽來到大堂,只見堂下早有兩人在等候,一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一人則怒目圓睜,心中似乎萬分悲痛。
陳縣令一拍驚堂木,怒問堂下所跪者何人。站立著的男子自稱趙宗聖,跪著的叫劉四,趙宗聖擊鼓鳴冤要告劉四殺了他家裡的4個女人。陳縣令一聽出了命案,而且是4條人命,於是便問劉四事情原委。
劉四是個挑水夫,靠給別人家送水掙幾個小錢。今天上午,他和往常一樣去給趙家挑水,叫門時沒有人回答,便如同往常一樣推門進去。把水倒入水缸之後,來到正房打招呼領錢,只見正房大門緊閉,於是便從窗戶看去,發現趙家4個女人都吊死在了屋子裡,於是便叫來鄰居搶救。
眾鄰居一番搶救,終於把趙家4個女人都放下來了,但4人都已經沒有了氣息。戶主趙宗聖回來後,見到家中女眷都同時吊死屋中,又聽說劉四最早發現屍體,於是便懷疑是劉四所為,趙宗聖於是便和鄰居們抓了劉四,一大早就趕來縣衙報案。劉四說完之後大呼冤枉,請求縣令老爺為他做主。
陳縣令聽了二人的話,一時間難辨真偽,於是決定先去現場驗屍。在趙家,劉四挑水的桶還放在門口,正屋的房門是被人撞開的,屋裡有很多人的腳印,屍體有被人移動的痕跡,但上吊的繩子還在。
經過檢驗,死者是趙楊氏、楊王氏、張王氏、銀姑四個人,趙楊氏30多歲,上吊的繩索系在窗欞上,身上還蓋著被子,死在了土炕之上,屍體尚未被移動。楊王氏60來歲,上吊的繩索在房梁上。張王氏20來歲,銀姑10多歲,上吊的繩索拴在一把柳木椅子背上,一左一右而死,屍體尚未移動。
四個女人都穿著新衣服,張王氏和銀姑還刻意化了濃妝。集體穿新衣、化濃妝自殺,四個女人同時吊死在家中,這種情形看了令人覺得詭異可怕。陳縣令做了10多年縣令,從未見過這樣的情形。
從房屋中的情況來看,屋中沒有男人留下的東西,所以不會是情殺。家中財物沒有丟失,所以不會是盜殺,女人身穿新衣、化濃妝上吊自殺,也不會是因為吵架氣憤自殺。陳縣令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斷定此案是鬼神作祟,也就是中了邪,這4個人想必是為了到極樂世界生活,於是才集體自殺的。
陳縣令當場釋放了挑水工劉四,讓趙宗聖把4具屍體埋葬就行,便打道回府了。
陳縣令如此草草結案,趙宗聖自然不服。一直控告到了府衙、巡撫衙門,最後一直告到刑部。刑部於是將趙宗聖再次提審,以裁定地方府衙、縣衙的判決是否公正合理。在刑部衙門裡,趙宗聖告訴會審官員,他是一個商販,家裡雖然不是很富有,但生活也算是很安逸。
死者趙楊氏(30歲)是他的妻子,多年來一直沒有生育孩子,於是便從姐姐那裡過繼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銀姑。銀姑自小在趙家長大,母子二人關係勝似親生。趙楊氏後來突然患病無法照顧銀姑,於是便接來自己的母親楊王氏照顧家裡。
楊王氏就是趙宗聖的丈母娘,楊王氏60多歲年紀,照顧了趙楊氏和銀姑幾天之後,自覺體力不支,於是便把22歲的侄女張王氏也請來家中,一起照顧病人,料理生活。這4個女人,有趙宗聖的妻子、養女、丈母娘、丈母娘的侄女,一家人相處得很和諧,趙家又不愁吃喝用度的錢財,自然沒有必要選擇自殺,去那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
但是當時案件已經經過縣衙、府衙核驗,刑部會審的官員認為此案有疑點,但無法找到兇殺的證據,又擔心翻案後縣衙、府衙、總督和刑部官員都要受到辦案不力的牽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便下結論道:趙楊氏忍受不住疼痛,所以選擇上吊自殺,其母楊氏痛失愛女,銀姑痛失母親,張王氏痛失姑母,所以也跟著一起上吊自盡。
此案就此打住,刑部讓趙宗聖回去將死者收埋,就此結案。趙宗聖不服,但也無可奈何,只得回家先把死者收埋了事。
三年之後,樂亭縣發生了一起謀殺親夫案,死者的弟弟把嫂嫂柳氏告上縣衙,聲稱嫂嫂與人私通謀殺了他的哥哥。陳縣令再次前去驗屍,結果發現屍體並無傷痕,沒有找到任何證據,於是便將嫂嫂釋放,杖責弟弟誣告。弟弟不肯善罷甘休,於是便又告到府衙。
新任的知府大人單芳讓仵作驗屍,仵作也說沒有發現傷痕,無法斷定是否被謀殺。單芳認為仵作可能漏檢,於是親自上陣檢驗屍體,結果發現死者的右邊耳朵有水痕,便命令仵作檢查右邊耳朵,從右耳孔裡取出了半斤多水溼棉絮來。
單知府當即重新審案,很快就抓到了一個叫張從玉的男子。張從玉與鄰居柳氏私通,為了能長相廝守便設計打暈柳氏的丈夫,隨後用棉絮沾水強行從耳朵塞入腦中,半斤溼水棉絮塞入耳朵中之後,柳氏丈夫就這樣被害死。這樣的殺人手法,讓仵作無法查驗得到傷痕,自然無法破案。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單知府多了一個心眼,發現了這一秘密。
單知府破了這一起殺夫案,隨後又想起了三年前那起4女上吊案來,當他抓到張從玉時就想起了這個名字出現在三年前的卷宗上,張從玉就是死者之一張王氏的丈夫。
單知府審問張從玉是否是三年前那起案子的兇手,張從玉知道案子早已經結案,於是便說與自己毫無關係。單知府對張從玉進行拷打,張從玉也不肯多說一句。按照大清刑律,張從玉和柳氏私通殺人,企圖騙過仵作和官府審查,雙雙判處斬首之刑。
張從玉被判處斬首,在押赴刑場之時抱著僥倖心理,供出自己殺害4 人的真相,期望單知府能從輕寬大處理,饒恕他一條小命。張從玉於是說出了三年前那起案子來:
原來,張從玉與柳氏私通之後,被妻子張王氏撞見,張王氏多次勸說丈夫不成,在爭吵中稱要把丈夫的醜事告訴柳氏的丈夫。當趙宗聖的妻子趙楊氏生病後,丈母娘楊王氏請來22歲的侄女張王氏一同照顧家裡。
張王氏到了趙家之後,張從玉害怕妻子把自己的醜事告訴趙家人,於是便悄悄跟過來查看。結果真的發現妻子把醜事說給了幾個女人聽,張從玉心中害怕,決定殺了妻子。那天正好過節,按照習俗女人們都穿上了新衣服,張王氏、銀姑兩個年輕的女人還化了濃妝,吃過晚飯之後,她們在房中閒聊。
天黑之後,張從玉從後門悄悄叫出妻子,將妻子張王氏勒死在後門外。此時聽到動靜的銀姑出來看到了這一幕,張從玉見狀追進了家門用繩子勒死了銀姑,年老的楊王氏見銀姑和侄女被殺,舉起木棍去打張從玉。張從玉拿起繩子,毫不費力就把楊王氏吊死在了房梁之上。
躺在床上的趙楊氏,原本就已經病得下不來床,只能眼睜睜看著家人被張從玉殺死。張從玉殺了三個女人後,又用被子捂死了趙楊氏,然後用一根繩子纏住她的脖子,繞到窗欞之上,做出吊死的假象。又搬來椅子,把妻子和銀姑用繩子套在椅子上,做出二人相互自縊身亡的假象。
由於當地縣令陳金駿昏聵,知府大人被蒙蔽,一直報到刑部,刑部又不想翻案得罪人所以此案就被認為是自殺案,並非兇殺案。好端端4條人命,就這樣慘遭橫禍,趙家家破人亡,最為可憐。若不是單芳抓住了張從玉,此案將成永久疑案。
最後,單芳將張從玉的供詞上報,刑部認為此案若一直追究下來,縣令陳金駿可能小命不保、前任知府要被追責、巡撫、總督都要被革職查辦,打擊面實在太廣。最後刑部讓單芳以私通殺人罪將張從玉斬首,並將其家產抄沒充公。
張從玉說出了案件真相,換不來他活命的機會,他活著對其他人來說就是一個汙點。由此單芳迅速將張從玉以私通殺人罪斬首,並將其家產充公。這樁奇案被稱為「四女上吊奇案」,此案在今天看來依然傳奇,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自此,清代四女上吊奇案,宣告結案。
清代傳奇:有趣的故事
此案出自清代傳奇,清代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很多故事都包含著人生哲理,清代是一個很有趣的朝代,閱讀能夠增加知識、增長閱歷,好的書籍能開啟成功的人生。
有網友私信留言請我推薦書籍,現在推薦一本《清朝其實很有趣兒》,網友反饋書籍很不錯,價格便宜且文風幽默風趣,讀起來輕鬆,在輕鬆之中學習歷史,在輕鬆中感悟人生智慧。
有意向的可以查看下頁,自選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