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湧現出了大量聲名顯赫的武將。諸如王翦、蒙恬、章邯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能獨當一面將星。但是古代冷兵器戰爭的勝負主要是依靠士兵的數量、素質、士氣;陣型的排列和純熟運用;後勤補給的流暢精準。這些導致勝負的基本因素都需要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來運籌帷幄,秦國國尉─尉繚正是這樣一個對大秦統一功不可沒的優秀軍事家。
入秦
公元前237年,秦國發現鄭國渠工程是消耗國力的陰謀,嬴政下令驅逐客卿,李斯上書《諫逐客書》,勸導秦王收回成命。尉繚正是在這一年入秦遊說,初始他認為嬴政無仁德之心而不願輔佐,秦始皇產生了殺心,又是李斯為其求情,並建議將國尉之職授與他,才使他真心服務於秦,為秦國開創統一之局面立下了赫赫功勞。
功績
一、尉繚從人性論的角度,考察了人們的心理,提出正義和非正義之戰,製造理由,使秦國出兵站在道義制高點。二、採用嚴苛的治軍手段,賞罰分明的軍功制度為秦國訓練出了素質高明、鬥志昂揚的百勝鐵軍。三、明確軍事和經濟牢不可分關係,指出沒有強大的產能就沒有強大的軍隊,建立完善的補給系統給出徵軍隊穩固的後勤保障。四、重視指揮官的個人魅力對軍隊的凝聚作用,要求指揮官以身作則、為軍表率、恩威並施、獎懲分明。五、在戰術上排布、訓練領先時代的戰陣,用錯落有致、職位分明、變化多樣的陣法將軍隊的效率最大化。六、將戰鬥設施、臨戰資源的對比作為評估戰鬥勝負的依據推廣開來,做到戰必勝、攻必克、守必固。七、對各國進行賄賂、遊說、拉攏、離間等暗戰方法降低敵對國家的軍事抵抗力。
以上都是尉繚為秦朝統一做的貢獻,如河流般長久滋潤而名聲不顯,遠沒有戰場明星那麼耀眼奪目,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功績。從尉繚晚年學生韓信的軍事成就,也可以側面反映出他在古代軍事上的卓越成就。
結語
武將的名聲來源於強盛的軍隊,軍隊的威能取決於完善的保障,補給的充足依靠強大的產能。每一個傑出銷售都離不開優質的產品,公司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因為給百姓創造了價值,並不是個人能力有多強。如果因為一點成就沾沾自喜,盲目地脫離了成長的土壤,將結局難測。
本文由只曬網不打魚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成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