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小腳偵緝隊、知心大姐」是社區工作的代名詞,社區工作者扮演著「偵查眼」的角色,關注誰家院裡進陌生人、誰家婆媳又拌嘴了。而20年後的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年輕、擔當、創新、活力」則成了新時代社區工作的關鍵詞。隨著基層幹部的年輕化,不少80、90後幹部擔起了社區工作的重任,為轄區治理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
「即便戴著口罩離老遠我都能認出他,這就是我們宋莊路第二社區年輕的書記馬禹,小夥子年輕有想法還肯吃苦,看把我們社區治理的多好!」,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映天朗小區2號樓的梁大爺喜笑顏開的說。前不久,馬禹帶著社區幹部巡查時發現梁大爺在樓下底商處著急地說著什麼,上前一問才得知老人家中臥室有積水,懷疑是一牆之隔的商戶存在漏水問題,溝通過幾次都沒結果,實在著急。馬禹一邊安撫老人情緒,一邊攙扶老人一起回到家中查看情況,經反覆確認,斷定相連底商的洗手間管道存在漏水現象,汙水通過牆體滲透至老人臥室中,造成臥室地板及部分家具的損壞。
馬禹作為社區書記,責無旁貸的擔任起調解員的角色,積極與商戶負責人協商,幫助其儘快維修管道,同時還協調商戶對老人家造成的損失進行了賠償,最終事情得以圓滿解決。梁大爺說他始終忘不了馬禹為解決他家問題而汙水滿身的那一幕,為表示感謝,老人送來錦旗和感謝信,讚揚了年輕幹部吃苦耐勞的精神,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優良作風。
宋莊路第二社區是個典型的複合型社區,轄區中有既有棚戶區、老舊小區,也有新建高檔住宅小區。作為東鐵匠營街道最年輕的80後社區書記,他始終秉持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逐步掌握工作方法的同時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分析新情況,能夠有計劃、有對策的處理各類問題。
疫情期間,轄區內的一處新建高檔小區因物業管理問題,導致業主多次反映該小區防控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宋莊路第二社區也多次協調物業方儘快予以解決,但工作效果一直不理想。該小區屬新建小區,目前還未移交社區管理,物業不願配合的態度,讓社區防疫工作面臨巨大挑戰。但在疫情防控和居民生命安全面前沒有商量的餘地,馬禹立即轉變思路,主動出擊,利用加入業主微信群的方法,了解物業管理漏洞,安撫業主情緒,將防疫工作的政策宣傳到位,正面引導;同時他還主動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報告,積極協調物業召開防控會議落實四方責任。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該小區各類防控設施均已符合防疫標準,保證了疫情期間居民安全及防控穩定。
馬禹帶領社區年輕幹部組建「青年突擊隊」,不畏困難,勇挑重擔,在疫情防疫工作中始終奮戰在最前線。90後幹部方玉在馬禹書記的帶領下主動請戰,承擔起接轉湖北、境外返京人員的工作;強烈要求參與居家隔離人員生活物資配送工作,為小區居民創造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而不懈努力,始終用實際行動證明著新時代青年是堪當大任的。馬禹常說「北京的發展看豐臺,豐臺的發展看我們,未來有多輝煌,肩上的擔子就有多重,青春賦予我鋒芒,我定不負眾望」。
來源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豐臺報》
圖文由東鐵匠營街道提供
編輯製作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