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社區工作者——「小孟」書記和他的同事們

2020-12-24 西安日報

#聯防聯控 西安在行動#

「小孟,我們在家隔離,生活上有點困難,家裡攢了幾天的垃圾沒辦法扔下樓,咋辦啊,還有我們老兩口手機電話欠費,也不會用手機交費,把人急的」,「姜師傅,你別急!社區馬上安排工作人員到你家門口取垃圾,隔離這段時間你每天把垃圾放門外,我們工作人員定時幫你扔垃圾,還有電話費我先幫你先交上,有啥問題隨時聯繫我」。

這位老人口中的「小孟」,就是豐園社區黨委書記孟平安。他在收到在家隔離居民的求助後,因不放心居家隔離的老人,第一時間和工作人員去取垃圾,並對垃圾進行了消毒。幫兩位老人墊付了電話費後詳細詢問了他們的身體情況和生活情況。

這就是孟書記和他同事們的一天,當哪戶居民家中遇到困難,他總是衝在第一個。當了解到有居民因隔離不能出門買菜時,他第一時間送菜送飯。同時安排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詢問隔離人員的生活健康狀況,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

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眼中,「小孟」書記幹工作總是親歷親為。每天與社區工作人員忙到凌晨,任勞任怨。在入戶排查中,他與同事加班加點,以平均每日500戶的入戶數,完成了全部戶數的排查,累計1550戶。

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孟書記帶領豐園社區工作人員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居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社區工作人員積極行動,多措並舉,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以戰鬥姿態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讓廣大居民安心、放心、有信心。

編輯:王少穎

相關焦點

  • 江蘇最美人物:社區書記孟家園的「家園夢」
    「進民居,近民心」,他以實實在在的服務,贏得了群眾的信賴。他是江蘇「最美基層幹部」——鎮江市京口路社區黨委書記孟家園。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家園夢」。 「孟書記知道以後,就帶米帶油上門看望我,還幫我介紹到社區打小時工,平時也經常關心我的近況。」提到孟家園,閆兆萍就豎起大拇指,「真的是個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的好黨員,頂呱呱的好書記!」   進小區、進樓棟、進家庭,聽民意、聽困難、聽需求——這是孟家園的六步工作法。但是他深知,要讓社區百姓過上好日子,路子只有一條——發展社區經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
  • 社區工作:出工不出力,難再混日子 康健街道探索社區工作者退出機制...
    「每天進來上班,就開始玩電腦,刷手機,讓他去小區裡巡視,他就推說報表還沒填、臺帳也沒做。」  按照規定,在居民區的社區工作者除了值班接待居民,其餘時間都應在社區巡視、走訪居民,並且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但有的社區工作者經常遲到早退。有一名社區工作者為了接小孩放學,經常3點不到就「溜號」。有的純粹為了方便帶孩子、「交四金」才到社區應聘,或者把社區崗位當作「跳板」,暫時過渡一下。
  • 社區工作者疫情防控先進典型人物事跡-京城小洋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黨員是衝鋒陷陣的先行者,作為花園路街道志新村二號院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入黨積極分子,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洋同志考慮到所在社區女性同事居多,他積極主動的承擔了疫情防控中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工作上的每一分鐘,都是「搶」著過的。
  • 晉安區新店鎮:社區工作者撐起聯防聯控網
    社區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也是疫情防控的前線。來自社區基層的工作者和黨員幹部,他們和時間賽跑,和病毒較量,才換來了千家萬戶的平安。「書記,什麼時候理髮店能開門啊,我這頭該理啦。」最近,鬥頂村黨總支書記陳力權接到不少著急的詢問。陳力權和村幹部商量,決定送理髮服務上門,讓居民繼續安心「宅」家。黨員徐振東主動提出,讓開理髮店的兒子義務幫忙。看到公告,當過理髮師的居民吳華也主動找上門:「沒想到還能重拾老本行,能幫到大家我覺得非常開心。」
  • 碧景園90餘名社區工作者、志願者舍小家,衝上...
    碧景園社區位於市中心,共有 3600 餘戶,常住人口近 8000 人,居民多,成分雜,租客多。1 月 6 日小區閉環管理、全民居家「抗疫」 以來,碧景園社區 90 餘名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舍小家、顧大家,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1 月 6 日,是全民核酸檢測第一日。
  • 若有戰,我必在——江陽區南城街道白招牌社區書記葉健
    四川新聞網瀘州2月9日訊(王誠岍 顧贊標)他,曾是一名保家為國、多次立功受獎的軍人;他,是一名基層服務的社區工作者;他,是一位戰鬥在抗擊疫情戰線的戰士,踐行著自己退伍時的莊嚴承諾——「若有戰,我必在」。
  • 肯德基-4℃送溫暖,社區工作者我們來了!
    >新北街曉鎮家園社區和杭州道街治國裡社區的工作者們就是這麼一群不平凡的平凡人「我們每三個人一組,一組站三個小時,包括中午午休的時候都有人站崗。」在新北街曉鎮家園社區防疫的團隊裡,有4位和她一樣的寶媽,她們心裡滿滿都是掛念,但心中始終只有一個信念,大家安,小家才能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每用心多堅守一分鐘,將最新防疫政策和知識向轄區居民多宣傳一次,都會讓疫情發病率降低。「孫子說是要來住幾天,我看就甭讓他來了。」
  • 孟宏偉部長和他的格蕾絲·孟小姐
    背對著鏡頭,她哽咽的請求記者幫助她尋找丈夫:「為了我深愛的丈夫、為了我年幼的孩子,為了我的祖國和人民,雖然見不到我的丈夫,但我們始終心靈相通······我丈夫為祖國工作了四十年,十五年來參與國際合作,受到國際同行的尊重。我們在國外銀行沒有帳戶,沒有私藏財富」圖源:格蕾絲·孟
  • 社區工作者工資低?沒發展?
    一、社區工作者是幹什麼的?社區工作者一般都是基層崗位,主要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與社區居民相關的社會治安、公共衛生、就業服務、幫扶救助等工作。要知道公務員考試中不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崗位競爭比動不動就幾百比一甚至是上千人競爭一個崗位,而社區工作者的崗位競爭壓力不會這樣的大,社區工作者考試只要先通過第一步的審核,進入筆試,筆試及格後按照排名就可以進入下一輪。小編整理了北京市豐臺區招考社區工作者的報考條件,從下圖可以看報考條件並不高,如果你想報考社區工作者不妨大膽的嘗試一下。
  • 「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 名單來了!
    城鄉社區工作者是生活工作在基層,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人民公僕。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廣大城鄉工作者撲下身子幹事業,深入一線帶領社區居民、農村村民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創建、脫貧攻堅、城鄉環境整治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河北秦皇島:社區「麻辣書記」張紅彬憑「三心」築起防控安全線
    河北新聞網訊(李越)她是居民口中的「麻辣書記」;她是同事心中的「操心大姐」;她是秦皇島市優秀黨務工作者——西港路街道橋東裡社區黨委書記張紅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紅彬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團結一心、不畏艱險,築牢社區防控安全線。「您好,通行證出示一下!請配合測量體溫!」
  • 深圳寶安石巖街道上屋社區黨委書記尹華穎:疫情一天不結束 工作一...
    ;在疫情最吃緊、防控最緊張的階段,社區裡有了確診病例,一系列棘手的工作擺在面前時,她對同事說:「最危險的事讓我來!」她走訪了每一位從疫情重點地區返回社區的居民,給他們量體溫、做疫情防控宣教;同時,為確診患者的家人做隔離,每一天都把生活物資送到他家門口;此外,社區裡所有發熱患者都是她從頭到尾跟進。她總對同事說:「最危險的事情讓我來!」
  • 把心臟驟停的社區書記搶救回來的,是這些石家莊醫生
    1月13日上午,河北省石家莊市建北街道國赫紅珊灣社區書記到核酸採集點巡查時突發猝死,心跳呼吸驟停!幸好遇到當時在該社區採集居民核酸樣本的河北省中醫院建北街道核酸採集隊,兩次心肺復甦後,社區書記終於恢復了心跳、呼吸。
  • 黃浦區發布「口袋書」, 社區工作者有了「法律小助手」
    徐定珠高興地說:「順天村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社區,這本『法律實務指引』將成為我們社區工作者依法管理社區的好幫手,無論是日常工作中預防和控制風險,還是遇到矛盾糾紛需要解決,都可以更便利地看看法律『怎麼說』!」在「法律實務指引」首發儀式上,市司法局副局長宋烈表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基層是國家治理的基礎。
  • 社區工作者是什麼編制,工資待遇怎麼樣
    社區工作者是什麼編制,工資待遇怎麼樣 目前的社區工作者,是沒有編制的。社區工作者屬於街鎮社區工作者服務站聘用的工作人員,不屬於公務員編制也不屬於事業編制。社區工作者是指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與街道(鄉鎮)籤訂服務協議的工作人員。
  • 「90後」武漢社區書記:從慌亂到有序,武漢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李騁是武漢珞南街道最年輕的社區書記,今年剛剛三十歲。近半個月來,每天平均要接一百個電話的他,面對嚴峻的疫情和繁雜的工作,一直在接電話和運送病人的路上。 作為基層幹部,站在抗擊疫情的「前線」,他和同事們是如何從無序到有序,如何確保物資的通暢,如何確保對於疑似病人的排查能夠覆蓋到轄區內三千多戶居民,而不能有遺漏?
  • 南昌:社區書記大病初癒 又上防汛一線
    「書記,雨大,你快回去吧!」「書記,這裡有我們,你放心好了!」面對突然出現的張錦珺,五坊社區的幹部們都勸她回家休息。「我住院的事沒幾個人知道,今天的雨下得這麼大,很多地方都漲了水,每次下雨我都會去居民家查看漏水,我們要持續讓老百姓信任。」說話的人叫張錦珺,是南昌市西湖朝農街道五坊社區的黨支部書記。連日暴雨,贛江水位暴漲,防汛形勢嚴峻。張錦珺一直衝鋒在前。
  • 潛江紅廟社區書記李煥森 心繫社區情系居民
    潛江市園林辦事處紅廟社區分管4000多戶8000餘人,涉及到十六、七個部門,140多項事務工作,十分繁瑣。然而54歲的李煥森是潛江市園林辦事處紅廟社區書記、主任,把轄區內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14日,記者走進紅廟社區,跟隨李煥森體驗社區書記日常又忙碌的一天。
  • 社區工作者李杭澤:作為一名黨員,我一定要為居民站好崗
    在瀋撫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早早結束假期,返回崗位,在各個社區進行著統計排查、宣傳走訪、病毒消殺工作······值守在新區防疫一線的每一個崗位上,他們就是新區的社區工作者們。
  • 社區工作者值不值得去?看看薪資待遇,心裡就有數了
    近日,不少考生關注重慶江北社區專職工作者招聘,特別是他的薪資待遇問題。今天,小編就針對小夥伴最關心的薪資問題,一起和大家聊一聊。按照江北區專職工作者的簡章要求,本次公開招聘的社區專職工作者與相應街鎮籤訂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