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美方聲稱被制裁的中國實體有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
消息公布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泛化國家安全,不斷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企業、機構和個人持續打壓,已經對國際秩序和貿易發展造成嚴重破壞,中方堅決反對並將採取有效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對此,中國說到做到,在美國制裁中國實體後的第二天,便公布了對等反制措施。
12月19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共同發布了《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據悉,該法規已經在11月27日通過,經國務院批准,將從2021年1月18日開始施行。
未來中國有關部門將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者和投資行為,加大安全審查力度,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該法案也是繼今年9月中國商務部公布的《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之後,又一項旨在加強管理外資的法規,可謂是打到了美國的痛處。
除中國官方回應之外,受制裁影響的中國企業也紛紛發聲。大疆表示對美國商務部的決定十分失望,但是美國的客戶可以繼續正常購買和使用大疆的產品,大疆也將一如既往地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售後服務。
今年一月美國宣布,將停飛約800架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同時限制美國採購此類無人機。路透社表示,雖然大疆在美銷售業務可能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採購美國的核心部件,依舊會受到限制。
與此同時,受此次禁令影響的另一家中國公司中芯國際,其處境要比想像的困難許多。作為中國半導體和晶片代工領域的領跑者,中芯國際剛宣布實現14nm製程工藝的突破,開始進入量產。
但是此次美國決定限制其對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使用,尤其是10nm及更先進的工藝技術,嚴格禁止提供給中芯國際。這不僅是對中芯國際的打擊,更是對中國整個半導體行業的打擊,當天制裁消息公布後,中芯國際的股價應聲下跌。
今年10月份,美國放出制裁中芯國際的風聲,認為中國正在迅速推進軍民融合,而中芯國際和中國軍方可能有業務往來。對於此次美國商務部的決定,眾多美國媒體並不認同該做法。彭博社認為,美國的制裁短期內可能會對中國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美國的做法反而會倒逼中國進行技術創新,逐漸擺脫對美國產品和技術的依賴。
建國之初,中國一窮二白,同樣也面臨著嚴峻的技術封鎖。但是中國人不服輸,通過自力更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轉變。正所謂「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新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