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那一夜》肯定會勾起不少人的回憶吧。現在肯定還能張口就來:「那一夜,我傷害了你,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
2005年,由謝軍作詞和作曲發行的歌曲憑藉著聽上一遍就能哼副歌的旋律,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許多80和90後青春的回憶。
我們說如果要評價一首歌究竟火不火,就看大眾能不能張口就可以來上一句。《那一夜》發行後不久就出現了這種盛況,當時,就連正在上小學的孩子都能隨口就唱:「那一夜……」
誠然,說它火遍大江南北一點兒也不誇張!
時任中國音協副主席徐沛東:「這些歌曲,有的淫言穢語、宣傳色情;有的痞話連篇,充斥著語言暴力;而像《那一夜》、《狼愛上羊》等主題空洞,矯情做作……」
著名詞作家閻肅:「我今年77歲了,可是象《那一夜》這樣低俗、沒文化的網絡歌曲,就是在西方也很少見。這些低俗的歌曲簡直是對音樂、對人心靈的一種褻瀆和糟蹋。」
2007年某網站評選出十大惡俗網絡歌曲,《那一夜》位居榜單首位。同年,中國音樂家協會召開「抵制網絡歌曲惡俗之風」座談會,《那一夜》遭到與會代表的痛批。
2015年8月,文化部發布了近期排查內容違規文化產品的結果,共有120首網絡音樂產品被列入黑名單,要求集中下架。《那一夜》包含其中,但是不包括謝軍的《那一夜》。(以上資料來源百科)
謝軍這首歌受到了樂壇很多創作者的抨擊。不過樂壇爭議再大,也不影響聽眾的喜愛。在旋律面前,大多聽的人並沒有去揣摩歌詞,畢竟歌好聽才是正道,所以這首歌的播放量沒有受到影響。
也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謝軍在發行《那一夜》之後,2006年又發行了一首《又一夜》,這首歌的唱法、歌詞以及旋律與《那一夜》極為相似,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來看看那一夜裡幾句洗腦的歌詞
我想呀想
盼呀盼
盼望回到我們的初戀
我望呀望
看呀看
再次重逢你的笑顏
那一夜
你沒有拒絕我
那一夜
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
你滿臉淚水
那一夜
你為我喝醉
那一夜
我與你分手
那一夜
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
我舉起酒杯
那一夜
我心兒已碎
就拿歌詞中的初戀來說吧,如果回去聽那首歌,你會明顯的發現,他唱得似乎是「chuye」……確實太過直白和惡俗。
然後就是接下來的歌詞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但又傷害了你,還與你分了手,你為我哭為我喝醉我還是與你分了手……關鍵是「我」居然後來還在期盼和回味……
這恐怕有點狼虎之詞的意思了,而且確實是渣得很……
對於謝軍創作這首歌的意圖,我也去找到很多資料,只是對於這首歌真正的背景,這樣的資料幾乎沒有,一些相關的專訪視頻雖然總會提到這首歌,但謝軍的回答也比較官方,基本就是一筆帶過,有些資料的真實性不高,不能隨意用去給這首歌加背景。
不過時代進步到現在,這首歌自然不能用惡俗來形容了。過去了10來年,返回去看,這不過是謝軍創作的一種風格,它反映了都市文化進程下的某些感情,將靈與肉的衝突直白的寫進了歌詞中。
當年你在哼唱這首歌時,有想過這歌詞背後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