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最近在國內上映,雖然排片率不算太高,但是收穫的好評卻不少,豆瓣評分由原來的8.5上升到8.7,日式溫情似乎讓這部影片備受歡迎。
《小偷家族》在今年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斬獲金棕櫚大獎,日本票房不俗,成為年度本土真人電影票房紀錄打破者。日本觀眾也不吝稱讚,「再次認識到了人與人之間愛的』強大』與』脆弱』」「哪怕一個鏡頭都不可錯過地細緻描繪和表演」「《小偷家族》將只有電影才有的精髓和現實生活編織在一起,是留存心間的佳作」。
此外,該片在豆瓣電影的評分已達8.7分,在國外知名評分網站Metascore上,評分高達93分,在爛番茄上,影評人和觀眾評價新鮮度均達100%,國內外全平臺、來自專業影評人和觀眾的高分好評可見影片的確實力不俗,相信這部作品也將給上影節的影迷們帶來極佳的觀影體驗。
據了解,電影《小偷家族》講述一戶看似平靜過日子的普通家庭,卻靠犯罪來維持家計的故事。
影片聚焦一個生活在東京下町、以輕度犯罪為生的一個家庭。做短工的治(中川雅也飾)與妻子信代(安藤櫻飾)、兒子祥太(城檜吏飾)、信代的妹妹亞紀(松岡茉優飾)以及老母親初枝(樹木希林飾)依靠母親的養老保險,在破爛的平房中艱難度日。治與兒子祥太做扒手,亞紀打工補貼家用。
某一天,治帶回在住宅區被凍僵的少女百合(佐佐木美雪飾),加入了他們原本就貧困潦倒的家庭中。一件事打破了原本的平衡,每個人心中隱藏的秘密和願望也逐漸明朗。
《小偷家族》之所以能能引起影迷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它在2018坎城電影節的獲獎表現,也是因為導演是枝裕和個人的魅力。
對於坎城電影節來說,是枝裕和導演可謂是常客了。自他2001年的《距離》開始,它與2004年的《無人知曉》、2015年的《海街日記》都提名了金棕櫚大獎;2009年的《空氣人偶》與2016年的《比海更深》入圍了當年的「一種關注」單元。2013年的《如父如子》獲得了「評審團獎」。
《小偷家族》雖然缺乏是枝裕和在《幻之光》中具有的先鋒性野心,或者他1998年《下一站天國》中,發自靈魂的想像力。但是這部電影在創新上所缺乏的部分,被它粗糲原始的人性光輝所彌補了。
影片不求說教,也不夠勵志,但它是一部關於被遺棄之人的電影,它會縈繞在觀眾心裡久久不散。這部電影要求人們反思各自的所屬,以及他們的所得。
而且他的作品曾頻繁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備受國內觀眾喜愛,早在2006年,其代表作《無人知曉》在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展映,而後《步履不停》《奇蹟》《如父如子》《海街日記》《比海更深》……
是枝裕和片中生活化的場景,輕鬆不失幽默的家庭對話,平淡中流露出的歲月香氣,是打動影迷產生共鳴的關鍵。這種跨越世界、跨越文化的感動力,也在新作品《小偷家族》得到了延續。
原標題:小偷家族豆瓣評分8.7 爛番茄新鮮度百分之百
責任編輯:李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