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最火爆的時候,似乎每個人都在談論這部電影。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放下了手機,給自己2個小時完全安靜的時間,想要細細品味一下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全片看下來,濃濃的是枝裕和風格,從家庭生活中展開,沒有大風大浪,但是日常生活中每一點變化都像石子一樣擊起你心中的漣漪。
導演並沒有刻意去隱瞞這一家人的身份背景,儘管沒有直接點明各自的身份,從他們略顯生份的交流中我們也能感覺到他們應該並不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片中奶奶多次提到血緣關係,安藤櫻飾演的女主無法生育,都在或提前暗示或強調提醒這一家人沒有血緣關係。
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為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被遺棄的人。女主被前夫家暴,殺死前夫和自己在做sexshow時候遇到的客人在一起;奶奶被丈夫拋棄,只能孤獨的面對晚年;亞紀因為自己的親生父母更偏愛妹妹而離家出走;兩個孩子一個被遺棄,一個被虐待。這樣一個個孤零零的碎片因為各自的私心走到了一起,卻在相處中莫名的燃起溫情,不得不讓人感嘆生命的奇妙。
所以被遺棄的人更適合抱團取暖嗎?
我想並不是這樣的。之所以他們能夠和諧的相處,一方面是因為各取所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共情。被遺棄的人更能理解那種絕望與失落,所以他們在面對其他困難時能更加從容篤定,畢竟最可怕的事情都經歷過了,其他事又算的了什麼呢?
所以他們更難和溫室裡的花朵生活在一起,會厭煩他們遇到丁點小事就要死要活的樣子,會更加仇視普通家庭中的溫馨日常,會天然的把自己與他們劃傷分界線。
這條分界線,或許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分界線。
看完《小偷家族》,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社會上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那些無人贍養的老人,那些被家暴的弱勢群體,如何給予他們真正的幫助與關懷或許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情。正如導演是枝裕和所說,他想通過《小偷家族》來反應一種社會現象,看上去這些被遺棄的人還在用自己的方式活著,但他們那顆陽光的心可能早在被遺棄的瞬間就已經死了。
如果說因為被遺棄而心死已成定局,那他們再活一次的機會就看我們怎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