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家人的意義

2020-08-11 bigfun畢方

文丨me王@bigfun社區

序:

《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所執導和編劇的一部家庭片,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提到是枝裕和,我們通常都會在他的電影中看到他對現實問題的平靜思考。像《無人知曉》中對棄子的思考,《如父如子》中對血緣的思考。而這次的《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則向我們提出,對家人的思考。

也許你還不太了解是枝裕和這位導演,他的電影通常都能用平靜如水來形容,電影中的節奏很慢,步調樸素,情感細膩,即便是悲傷的離別也顯得波瀾不驚。

我相信所有看完了這個電影的人都會帶有些許的疑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解讀一下這部出色的電影。


溫馨提示,目前在B站就可以看到這部出色的影片

我所概述的劇情可以說是十分簡陋,有大量的劇情沒有提及,

希望各位能夠花2個小時的時間,來好好的觀看這部影片,我想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感動。


# 劇情簡述

在東京不為人知的角落處,有一棟破舊的房子,生活著柴田一家人。

家中的爸爸阿治是在工地當臨時工的工人,媽媽信代是洗衣店裡的洗衣工人,除此之外家中還有奶奶初枝、兒子祥太以及姐姐亞紀

就是這樣的一家5口人,擁擠的生活在這間破房子裡。

由於家庭的貧困,所以柴田家基本都靠奶奶初枝的養老金度日。

兒子祥太自然也沒有好好的上過學,並且還認為,只有在家學習不好的人才去學校上學。

正如片名《小偷家族》一樣,平時爸爸阿治都會帶著兒子祥太去超市偷盜生活用品,以幫補家用,。

祥太在偷盜前通常都會做個手勢以保平安。

姐姐亞紀則在外面的一家風俗店工作,為客人提供特殊服務。全家人中只有奶奶初枝知道這件事情

一天,阿治和祥太在回家路上遇到了被父母獨自留在室外的四歲女孩由裡。由於看著女孩可憐,阿治就把她帶回了家。本想著讓由裡吃完晚飯就送回去,但聽到由裡父母的爭吵,阿治不想讓再讓四歲的由裡回到從前的環境生活,於是就收留了由裡。

這位女孩由裡也自然的成為了祥太的妹妹,就這樣,柴田家變成了一家六口人。

2個月之後,女孩由裡的失蹤才被警方發現。也就是說,由裡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失蹤居然整整2個月都沒有給警方報案

柴田一家人看到了這則新聞,在爭得了由裡留下來的同意後,決定剪短她的頭髮,並給由裡改名。以此逃避警察的搜索

面對由裡的自願留下,信代說了如下這般話,如果孩子能選父母的話,的確是比較好啊!

在之後的一天中,奶奶初枝去拜訪了一家人時我們才得知,原來姐姐亞紀是這家人的女兒。

原來是奶奶初枝一直收留著亞紀,而亞紀的家人還一直還以為亞紀在外國澳大利亞生活。

同樣,祥太也不是爸爸阿治和媽媽信代的兒子,祥太也和由裡一樣,也是被阿治救下來的孩子。

而奶奶初枝只是將房子租給他們居住,他們和奶奶初枝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也就是說,這一家6口人,是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存在。而他們卻生活的和家人一樣平和幸福。

之後的日子裡,一切都是那麼的稀鬆平常。

幫由裡偷新的衣服,

一起去海邊玩,

這一家人的日子,過的溫馨愜意。

可惜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奶奶初枝去世了。為了不暴露由裡,他們決定將奶奶初枝埋在後院。

阿治也告誡祥太和由裡,不要將這件事情說出去,要統一和外面說,家裡只有5口人

本以為日子還會像以前一樣過下去,但祥太也在一次偷盜行動中被抓了。警方也順藤摸瓜的發現這一家人並將他們迅速抓獲,並逐一審訊。

在審訊中,帶走由裡的事情被定性為綁架

最後,信代將所有的罪名都攬到了自己身上,由裡回到了原生家庭中,祥太被送去了福利院開始了上學,亞紀和阿治則回歸了社會。

就這樣,完好的一家人就此完全解散了。

影片的最後,回歸到原生家庭的由裡又被獨自一人留在了室外,她站在窗臺上,望向遠方,對於她來說,到底誰才是家人呢?


《小偷家族》中各個主要角色的身份背景

這部影片於2018年上映,導演是枝裕和依舊用他那細膩柔情的風格來為觀眾講述了一個家族的故事。

在影片中的敘事其實是比較混亂的,各個人物的出身和關係也沒有交代明確,因此我先對這一家6口做個詳細的人口普查,講清楚他們在影片中的關係和自身的背景故事。

  • 1 亞紀

片中的姐姐亞紀出生的原生家庭看起來並不貧窮,畢竟能將自己女兒送出國去,並且亞紀的家中還有個妹妹沙耶香。

但是看起來幸福的家中好像對亞紀並不關心,家中的關注的焦點都放在了妹妹沙耶香身上。

就是因為在原生家庭中的失寵和長期感受不到愛,所以亞紀才選擇了離家出走,投靠奶奶初枝。

其中的證據就是亞紀出國的謊言居然一直沒被發現,還有亞紀在風俗店中的別名取得就是自己妹妹沙耶香的名字,可見她對妹妹的嫉妒和恨。

在這種情況下的亞紀還曾經自己打過自己,所以她才會對風俗店中和自己一樣缺愛的客人產生惻隱之心,真的是十分心疼這位姐姐呀

  • 2 初枝

奶奶初枝的丈夫早就已經去世了,準確的說,是初枝的前夫早就已經去世。而初枝和亞紀的關係還有點複雜,亞紀是初枝前夫的兒子生的女兒。

初枝就是在與丈夫離婚,膝下無一兒一女的情況下,獨自度過了漫長的一段時間,直到阿治他們的到來。所以說初枝的心中也是缺愛的,她沒有自己的情感寄託。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明明是自己已經去世的前夫,初枝卻還將他的遺照擺在家中,每日供奉。

家中的遺照和亞紀家的遺照一模一樣

亞紀媽媽在責問,這裡很明顯的提到公公的前妻

  • 3 由裡

妹妹由裡是唯一一個我們能從電影中看到她人生經歷的角色,完整的講訴了她到這個家中來的過程。

由裡的父母一直在爭吵不休,父母對待由裡的態度又很惡劣,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由裡的心中肯定也是缺乏愛的,這點在電影中體現的非常明顯了。

但即便是這樣的原生家庭,由裡還在不停的為之辯解。

但是在之後的劇情中,我們可以知道,由裡的媽媽不但給由裡買衣服,還會打由裡

信代給由裡買泳衣,由裡問信代會不會打她

  • 4 祥太

在被阿治救出前,祥太一直獨自生活,他被自己的父母給遺棄了。原生家庭的缺失讓祥太也缺乏愛,但阿治和信代填補了這份愛。

  • 5 阿治和信代

信代原本生活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裡,家裡的丈夫一直對她施行暴力。後來信代和阿治認識並相互產生了感情,信代和阿治開始了不正當的第三者關係。

但不知怎麼回事,丈夫知道了這件事情,一氣之下,丈夫想要幹掉他們,但卻被阿治和信代反殺。隨後阿治和信代將丈夫埋了起來。

在這之後,法院判處他們為正當防衛,而他們則在這件事情國過後,隱藏自己的姓名,告別過去,開始了新的生活。

由此可見,每個主角的原生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滿和缺陷,而正是這些缺陷讓他們相互擁抱,抱團取暖,好讓這種關係來化解心中對愛的渴求。


奶奶初枝是為了錢才收留亞紀的嗎?

亞紀被抓時,警察告訴她奶奶初枝會定期到亞紀家拿錢。

亞紀聽完後十分震驚,並提出奶奶收留自己只是為了去自己家拿錢嗎?這樣的疑問。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所有人,奶奶肯定不是為了錢才收留亞紀。

首先,奶奶每次去亞紀家收的錢都是3萬元

之後,在奶奶死去時,阿治和信代從假牙盒裡拿出一疊的信封,裡面裝著錢。

你可以發現這裡信封裝的錢全都是沒有開封過的。

並且全部都是3萬元

也就是說,奶奶初枝收的3萬元從來沒有用過,全都放著保存了起來。

我個人認為,奶奶定期到亞紀家拿錢應該是為了亞紀,拿回屬於她的那份錢。畢竟亞紀的父母從來沒有主動聯繫過亞紀,給錢就更不可能了。

還有一點,奶奶都當面對亞紀報出了自己的銀行密碼,這還能是為了錢嘛。

希望想通這些的亞紀能夠理解奶奶吧。不過在我看來,當亞紀回到奶奶家時,就說明她已經理解了。


祥太和阿治最後的關係變得如何?

事情結束後,去了福利院的祥太定期來到了阿治這裡玩。

晚上,阿治和祥太睡在一張床上,祥太問阿治,當初是不是想要拋棄他自己逃跑。

在沉默了一陣後,阿治承認了。

緊接著又說,爸爸要恢復大叔的身份了。

在這裡,阿治在這本來完全可以狡辯一下,說自己是先逃走,然後再想辦法救他之類的說辭。但阿治卻直接承認了自己逃走。

因此,我認為,阿治首先是不想讓祥太感到內疚。畢竟阿治他們被抓完全是因為祥太偷竊失誤被抓而導致的,阿治這麼回答可以減輕祥太對他們的內疚心理。

還有最重要的第二點,留在阿治身邊的祥太,是沒有任何前途的。阿治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直接承認當初拋下了祥太,並且還說自己要恢復大叔身份了,換句話來說就是不當他爸爸了。

其實這在前面就有鋪墊。

在審訊時,警察詢問阿治,為什麼要教祥太偷東西時,阿治這樣回答。

原來教壞小孩的理由有千萬種,這絕對是最令人無奈的一種了。看到這句話的我,直接淚崩了。

後來在帶著祥太去探監時,信代對阿治說的話。

正是這兩點事實,讓阿治打算徹底放下祥太,讓祥太自由成長。

在後面,祥太要回福利院等公交車的那一幕,祥太也對阿治坦白了,說自己是故意被抓的。阿治聽到後重重拍了拍祥太

同樣的,祥太本來可以隱瞞,但他卻說出來了。

因此我認為,阿治也在為自己當初拋棄了祥太而內疚,所以祥太說出來的理由也是為了不讓阿治內疚。

而阿治的重拍,可以看出他內心的些許責備和如釋重負。

以下是《小偷家族》小說版的節選內容。

阿治的話剛要出口。 「我是故意被抓到的……」 祥太開口道。 「欸?」 阿治不解地反問。 「我是故意被抓到的……」 祥太又說了一遍。 阿治馬上反應過來了,真是善良的祥太。 決定結束這一切的不是自己,而是祥太。 「不是叔叔的錯。」 眼前的少年,他是這麼說的。 ——《小偷家族》

總之,不管怎麼說,祥太是愛阿治的,阿治也是愛祥太的。


對警察的不滿和對現實的無奈

在這部影片中,唯一引起我不滿的就是警察這一角色,實在是非常討厭。其特點表現為在抓捕完他們一家後,對其進行離間一樣的審訊。

先是告訴祥太,阿治他們將他拋棄了,真正的家人可不是這樣的。

看到這我就想說一句,祥太第一次就是被自己的親生家庭給拋棄了,這就是真正的家人。

然後又引導亞紀,讓亞紀以為奶奶都是為了錢才收留她的。

在不了解內情的情況下直接斷定他們一家遺棄了奶奶初枝

而信代則對這條懟了回去

不了解實際的情況下對信代無法生孩子的缺點進行攻擊。

更令人生氣的是,他們居然還將由裡送回了原生家庭那,回到原生家庭的由裡,又一次被自己親生父母給關在了窗臺外

面對2個月女兒失蹤都不報警的父母,警察居然還將由裡送了回去,實在無法理解。

正是以上警察的種種斷章取義和負分處理問題的方式,我才會對《小偷家族》中的警察完全沒有一點好感。

但當我冷靜下來想想,警察所代表的,其實就是現實。

因為在現實面前,犯罪就是犯罪,無論他們怎麼真情流露,也不會影響法律對他們的判決

現在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在新聞上看見這樣的一家人,我還會對他們產生情感嗎?

在現實面前,只要名不正言不順,他們就會被處以最壞的遐想。反過來,只要是名正言順的東西,都會被大眾所接受。

比如由裡的父母解釋道,2個月沒報警是以為犯人會打電話過來。再結合後面由裡回到家的情況來看,警察是信了這一套


如果愛,就大聲的說出來吧

再影片中有兩次直接表達愛的話語,但這2次表達愛的方式都是以口型來表達的,沒有實際說出來。

第一次是奶奶初枝隔空對他們說的謝謝

第二次是祥太隔空對著阿治喊的父親

這兩次所代表的含義都清楚,那就是離開。奶奶初枝在謝謝完後離開了,祥太在喊了爸爸後也離開了。

並且都帶著遺憾,沒有當面說出口的遺憾。

我在看的時候就一直在想,為什麼不說出來呀,明明就在幾步的距離裡,卻要通過這種無聲的方式表示愛。有些話語,不說出來誰會明白呀。

因此,各位,在愛對方的時候請大聲的說出來,別等到快要離開時才輕聲的訴說。既然看電影裡的人如此難受,那就別讓自己的現實生活難受。如果愛,就大聲的說出來吧

我想,這也是是枝裕和想對觀眾們說的話吧。


最後,你會發現,我並沒有如標題那樣去探討家人的意義之類的話題,因為在編輯了數十行字之後。

我發現答案,都在這部電影之中。

相關焦點

  • 電影《小偷家族》:「小偷」敘事與家族神話的「褶皺」
    某種意義上說,是枝電影已然成為「日本電影」的代言,甚至可以誇張地說,其繼小津安二郎電影之後再一次把日本的「東方美學」推至世界。在是枝的整個電影中,2018年上映的《小偷家族》無疑成為了他電影序列中的「集大成之作」。
  • 影評|《小偷家族》:家庭的意義
    和大部分日劇一樣,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沒有血緣關係的祖孫三代六個人:柴田奶奶、大治叔叔(爸爸)、信代媽媽、亞紀姐姐、祥太哥哥、玲妹妹,因為各種機緣,構建成了一個臨時家庭,表面上溫暖和諧,實際上靠著各種上不了臺面的臨時工作為生,比如援助交際,比如偷盜販賣。這大概就是電影題目的來源——「小偷家族」。
  • 從《以家人之名》看《小偷家族》:家人是血緣關係決定的嗎?
    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曾今我們也看過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拍攝「人間三部曲」最後一部的電影,電影中融合了是枝裕和對社會的思考和解讀。從《以家之名》到《小偷家族》我所看到的這一幕幕溫馨的家人畫面場景,讓觀眾陷入對「家庭關係
  • 從《以家人之名》看《小偷家族》:一家人憑什麼生活在一起?
    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曾今我們也看過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拍攝「人間三部曲」最後一部的電影,電影中融合了是枝裕和對社會的思考和解讀。從《以家之名》到《小偷家族》我所看到的這一幕幕溫馨的家人畫面場景,讓觀眾陷入對「家庭關係
  • 《小偷家族》:家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日本電影《小偷家族》講述的便是6個毫無血緣關係的男女老少組建起的一個新型家庭的故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有年邁的老奶奶,有劣跡斑斑的中年人,有從事風化行業的年輕女子,有輟學無依的小孩子,他們是社會最底層的公民,是日本人稱作的「無緣之人」(血緣、地緣、社緣)。為什麼原本沒有任何親情聯繫的6個人能夠成為一家人,並且顯得如此的溫馨、和諧?!
  • 《小偷家族》8月3日上映丨家人是溫柔的羈絆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小偷家族》在坎城電影節放映結束後該電影獲得了觀眾長達9分鐘的鼓掌!
  • 《小偷家族》小偷家族。
    1.零錢看的電影,現在回味的時候就覺得那個家族真的太溫暖了.哪怕身處在最不堪的底層,哪怕都是一群不認識毫無血緣關係的家人,要全家傾巢而動去為了溫飽不得不去偷東西的這樣的一個小偷的家庭.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制約可彼此組成在一起,那就是愛呀 這是個奇奇怪怪的家庭,爸爸是靠偷竊為生的扒手,媽媽是這兼顧多份工作的臨時工,母爸而奶奶則是一個騙保的婦人,大女兒是一個援交的少女故事
  • 上海統考重點新增電影——《小偷家族》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一片,獲得了2018年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是枝裕和的電影主題包括家庭、社會與死亡,不過,在改編一些真實的悲劇故事時,是枝裕和經常會淡化戲劇性的衝突,用冷靜、克制的敘事風格來講述。
  • 《小偷家族》:多元成家的一次實踐
    周末和朋友去看了最近上映的《小偷家族》,本來還擔心自己會在影院睡著,畢竟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平淡又緩慢。沒有想到,我全程都非常專注地看完這部電影,甚至到了結尾的時候,還忍不住流了眼淚。看完後和朋友討論了好久電影情節,一直不能平靜。
  • 《小偷家族》映射現實的一面鏡子
    2018年《小偷家族》(「萬引き家族」)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時候,我曾經去電影院觀看過一次這部電影。當時便很喜歡這一部電影,只是並沒有把自己的感受梳理並寫成文字。今日有幸在嗶哩嗶哩動畫上發現了正版的片源,便重溫了一下這部電影。
  • 《以家人之名》海報抄襲《小偷家族》創意?網友態度很雙標
    目前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以溫馨親情風打動了無數觀眾,卻也突然陷入抄襲風波。不過《以家人之名》不是被指劇情抄襲,而是海報創意與電影《小偷家族》撞型了。17日《以家人之名》釋出了一組全新人物海報,以「陪伴」、「治癒」、「溫情」、「細膩」、「羈絆」、「溫暖」、「鮮活」、「輕鬆」、「真實」為主題,放出了9張海報。
  • 《以家人之名》海報照搬《小偷家族》,製作班底抄襲不止一次
    ​近日,《以家人之名》的評分逐漸走向低迷,從開播時的全員期待現在也變成了全員嘲諷,19號更新的劇情中,兩個剛回國的哥哥都向李尖尖表白,還要求李尖尖與現在的男朋友分手,網友紛紛吐槽:「狗血三角戀要開始了」、「難以接受這樣的兄妹情」等等。
  • 《小偷家族》:它令人笑著心碎
    (資料圖/圖)全文共1754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是枝裕和讓我們笑著穿越了一部令人心碎的傑作。」《好萊塢報導者》這樣評價《小偷家族》。故事一開始,溫暖的黃昏時分,一對父子出場。他們步入一家超市,父親掩護兒子,兒子完成了偷竊任務。兩人歡喜離場。鏡頭一轉,父子二人回到家。這是一個生活極為窘迫、居所狼藉的五口之家——父母、兒子、姐姐和奶奶。很快,家裡了迎來第六個人,父親撿來的一個被親生父母虐待的小女孩。
  • 《小偷家族》和「溫情」無關
    這也許是市面上各大自媒體中最不同的《小偷家族》影評。
  • 是枝裕和本人對《小偷家族》的解讀
    柴田一家坐在門前讀過了夠多的解讀,筆者開始好奇,是枝裕和導演本人對於《小偷家族》的解讀又是什麼呢? 《小偷家族》以一場偷竊行為開始,「父親」阿智帶著「兒子」祥太進入超市行竊,相互掩護,配合默契,還透著俏皮。一場成年人指導下的少年犯罪,帶著冒險片的刺激感完成,當父親領著兒子回家的路上,因為忽然迸發的同情心,領回了一個小女孩友裡,遭到「媽媽」信代的強烈反對。
  • 《小偷家族》,沒有商業片套路的佳作,「家人」的羈絆讓人淚目!
    《小偷家族》《小偷家族》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日本社會最底層的家庭,他們似乎「三代同堂」,但礙於經濟和能力的原因,一家人都貧苦度日著。殊不知就在送別到家門口的時候,意外的聽聞到了百合家人「對其家暴」的情況,心生憐憫之下,便做出了「長期收養」的決定,當然,這也是小女孩百合的自願選擇,而非是單方面的強迫要求哦。好了,窮,現在還加上了不期而至的累贅,那將會得到什麼呢?答案是沁人心扉的---一如既往的「溫情」。而這,也是《小偷家族》一以貫之的主旨理念。
  • 家人的意義:從電影《小偷家族》談"多元成家"法案
    在《小偷家族》電影中,就是一個多元成家的縮影。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基本的配置,祖母、父親、母親、三個兒女,但他們之間不因為血緣而結合。這個結合來自個人意願,就像一份契約,也可以因為個人意願而撤銷。某個角度來說,多元成家是小偷家族成員們,保持原來狀態活下去的解答。
  • 《小偷家族》影評
    《小偷家族》影評作者:李子季圖片:網絡《小偷家族》延續了導演一貫的風格,用不緊不慢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聚散,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與情感。電影講述的是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家庭,依靠奶奶的養老金艱難度日。當養老金不夠支付日常生活時父親與兒子就會去商店,順手牽羊一些生活必須品。《小偷家族》情節處理簡單而高級,故事溫暖而樸素。可樂餅、 麵筋 、汽水、 堆砌成零散的生活。
  • 撿來的家人和偷來的錯位時光 | 小白菜的觀影推薦《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才能建立更牢靠的羈絆」本期讓我們來看一部獲得71屆法國坎城金棕櫚獎的日本劇情片《小偷家族______《小偷家族他們「偷來的」更有家人,看似蝸居在一起,生活艱難,卻愉快幸福的家庭,同時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 《小偷家族》小偷家族——唱給邊緣人的哀歌
    相信喜歡電影的朋友都有聽說過是枝裕和在18年推出的電影《小偷家族》,影片成功在坎城電影節斬獲金棕櫚獎,還在日本票房突破60億日元,引進中國後,在豆瓣評分高達8.7,作為一部文藝片,難得的在商業與口碑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