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本人對《小偷家族》的解讀

2022-01-14 電影雜誌 MOVIE

導演是枝裕和片場照

是枝裕和導演的新片《小偷家族》8月3日上映以來,3天突破五千萬票房,這部帶著文藝氣息的日本劇情片電影票房勢頭不減,除了今年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之外,電影不帶任何宣傳點。

 

沒有大牌卡司、不是IP改編,就靠著「是枝裕和導演」這六個字,朋友圈、豆瓣掀起了一場小資青年和文藝青年的狂歡。不僅無數的大V和公眾號發表頭條文章讚譽這部電影,還有觀眾因為對電影不同的理解而爭吵不休直至聲音哽咽。

柴田一家坐在門前

讀過了夠多的解讀,筆者開始好奇,是枝裕和導演本人對於《小偷家族》的解讀又是什麼呢?

 

《小偷家族》以一場偷竊行為開始,「父親」阿智帶著「兒子」祥太進入超市行竊,相互掩護,配合默契,還透著俏皮。一場成年人指導下的少年犯罪,帶著冒險片的刺激感完成,當父親領著兒子回家的路上,因為忽然迸發的同情心,領回了一個小女孩友裡,遭到「媽媽」信代的強烈反對。這個家庭還有「奶奶」初枝、「姐姐」亞紀,至此,一個家庭全貌展現在觀眾面前——一間破舊而狹小異常的老屋,擁擠不堪的一家人,卻圍坐在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泡麵周圍。

妹妹友裡

隨著劇情進展,這家人的關係慢慢曝露——除了「妹妹」友裡是從外面被帶回來的,祥太和亞紀也並非阿智和信代的親生,他們跟奶奶初枝也全無血緣關係。這是一個由於某種原因隨意拼湊的家庭。

 

「我認為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你從哪裡找到一個家庭真正的紐帶。血緣關係的確很重要,但我想要提出質疑,有沒有除血緣關係之外的紐帶可以維繫家庭。」是枝裕和在採訪中說:「我在《如父如子》中探尋的是一個家庭中血緣關係如何牽絆成員之間的關係,而在《小偷家族》裡,我把這個主題更近一步,我們可以超越血緣關係建立家庭。」

白天,祥太和亞紀各自從事著體力勞動的工作,時不時小偷小摸一把,亞紀做著出賣色相的工作,友裡在祥太帶領下四處遊蕩,也在祥太「指導」下學習如何行竊。雖然日子貧窮而困苦,但這樣一家人,也在某種意義上,活得多姿多彩,充滿快樂。

 

就像一家人去海邊,走在最後的信代和初枝之間的那段對話——自己選擇的羈絆,才能長久啊!在某種並非血緣的羈絆下,家庭成員們自主選擇了彼此。如果是枝裕和就此結束了他的討論,那麼這部電影也許會成為一部不錯的溫情電影。然而大概從《無人知曉》開始,是枝裕和就註定不是一個僅僅把視角放在家庭親情上的導演。

父親柴田治和「兒子」柴田祥太

我拍過像《如父如子》那樣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這部《小偷家族》不僅僅是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我想要找尋家庭和社會之間的聯繫。我不知道家庭主題是不是投射日本社會最好的題材,但對於《小偷家族》,我希望能將範圍擴大到社會層面,這部電影相比我之前的電影更具社會性,但我並不希望討論日本社會,我只是希望討論日本社會中的家庭。過去的五六年我講述的故事都是從更為親密的視角出發,而這部電影我選擇了更廣的視角,我探尋的不僅僅是個人在家庭中的意義,還有家庭在社會中的意義。」是枝裕和在採訪中如是談起。

 

於是,隨著故事的進展,這個臨時家庭面臨的危機不斷出現,這種自主選擇形成的「羈絆」也顯得脆弱,直到最後那致命危機的出現,我們才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正是這些秘密,讓這個家庭從第一天開始就充滿離散的可能,不由唏噓,人性和感情是這樣不堪一擊。

亞紀與奶奶

社會層面,是枝裕和看到日本存在的大量貧困人口的現狀,其中很多人冒領養老金的社會現實。他開始創作劇本,當時他不確定故事是怎樣的,三個月完成初稿劇本,腦子中明確的形象卻只有莉莉·弗蘭奇飾演的父親和樹木希林飾演的奶奶,至於其他角色,是枝裕和形容,「我挑選了我認為那個年齡段最棒的演員。」

 

 「在現場,這個家庭的「化學反應」特別強烈,這部電影可能是我拍攝的這麼多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中,「家庭感」的化學反應最強烈的一部了。」是枝裕和談道。最令他動容的,還是樹木希林現場的兩次「即興」——正是這兩句即興臺詞,讓是枝裕和一下子明白了這部電影的內核。

第一句臺詞是,當初枝在海邊看向信代說,哦,你可真漂亮!

 

第二個瞬間是,當其他家庭成員都在海邊快樂地跳著,初枝一個人坐在海灘,默默地念著,謝謝你們。

 

「這兩句臺詞原本並不在劇本裡,但是成為整部電影的亮點,成為電影中心價值的表達。多麼美妙!她(樹木希林)說她並不知道為什麼導演喜歡用她,但作為一個導演,我非常需要可以演出複雜角色的演員,我也必須知道我給演員的角色她是不是能駕馭,這是非常微妙的感覺。」在坎城的主創採訪中,是枝裕和談到樹木希林是這樣說的。

 

母親信代緊緊抱住由裡

拍攝了這段夏日裡海灘上一家人最後的幸福時光之後,是枝裕和修改了百分之三十的內容。之後,隨著每天演員們給出的「化學反應」,是枝裕和晚上回到酒店,都會繼續修改第二天要拍攝的戲份。

 

在這部電影裡,是枝裕和試圖為一群「被前面家庭拋棄」的人,營造一個小小的「烏託邦」。

 

一家人所居住的小屋雖然簡陋,卻充滿了生活的質感和細節,這也是是枝裕和故意為之。他希望能用豐富的色彩,表達這家人之間特殊的紐帶和他們在犯罪和放縱下,敏感和細膩的情感。所以,當影片的最後,亞紀回到小屋,那深深的一望,才會那樣動人。

信代、玲玲、治

「這樣的家庭在日本是真實存在的,一群罪犯組成這個家庭,共同過著地下生活。這是一部把曾經在之前家庭經歷過失意的角色帶到一起的電影,這些角色經歷過失敗後,想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重新建立家庭,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裡的喜劇和感動點都很不同……我更願意將這個家庭看做是一群被社會拒絕的人,被別的家庭遺棄的人。成為社會的一員很重要,而社會卻遺棄或者拒絕這個家庭裡的一些成員,他們對我們這些被社會接納的人也有質疑,因為家庭裡的某種情感我們這些『社會中的人』無法達到,儘管他們是罪犯。」

 

這就是是枝裕和想通過社會這個顯微鏡來放大的日本家庭。一如他的偶像楊德昌在《恐怖分子》裡,用冷峻的鏡頭描述了一個中產如何從社會帶給他的不安中走向滅亡,是枝裕和用同樣克制的鏡頭,通過一個孩子的成長描繪這樣一個家庭如何維繫、如何瓦解。

「兒子對爸爸最後的態度,我不會用『背叛』來形容,他對爸爸感到了失望,這個爸爸並不是一個靠得住的人,也不是一個好人,他不能指望爸爸,這也是所有孩子都會經歷的失望。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帶來的失望就是每個孩子成長中必經的過程,而正是成長,讓這個『家庭』最終分崩離析。」

 

「電影中的特殊家庭經歷了特殊的幸福,這種幸福會被社會這個大環境撕碎,當然,這不是一個理想的烏託邦式家庭,他們聚在一起的初衷並不很好,只是為了獲得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但形成了某種綁定關係。而這一切都被社會給毀掉了,是個悲劇。但同時,經歷了這樣的一段關係後,『家庭』裡的每個成員都獲得了一些東西。」

 

是枝裕和在坎城記者會說,「我三十幾歲第一次來(坎城電影節),現在五十幾歲了。我總是有電影在坎城首映,但是昨晚(《小偷家族》的首映)卻是非常特殊的,掌聲在放映結束後經久不息讓我感到很溫暖,也很欣慰,是對我二十年從業生涯的獎勵。」

相關焦點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小偷家族》2018年5月8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兩周後,韓國導演樹木希林在是枝裕和電影裡多次出演&34;類角色,《小偷家族》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等到奉俊昊騰挪出時間觀看《小偷家族》時,樹木希林已經離開人間。恍若隔世之感,對於電影導演來說則更有感觸。樹木希林與是枝裕和合作多部電影。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2018年5月8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兩周後,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開拍。2019年5月14日,《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為奉俊昊頒獎的恰為是枝裕和新作《真相》的女主角凱薩琳·德納芙。連續兩年,金棕櫚獎均被東亞電影摘得。
  • 深度影評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式的「憤怒」,讓我們淚流滿面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從《步履不停》、《如父似子》、《海街日記》、《比海更深》,一度以為是枝裕和在溫情感人的家庭戲裡出不來了。然後他又拍了《第三度嫌疑人》,犯罪題材,反映一般。就當我們以為是枝裕和要沉寂幾年,沒想到高產的他,今年5月突然一部《小偷家族》登頂金棕櫚。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伸出的溫柔一刀
    對於表現人性中的汙點,和糟糕的部分,Lily先生真的非常擅長。」但7月31日,在北京某酒店,記者見到了這位擁有演員、小說家、插圖畫家、無線電導航員等多重身份的中川雅也,已完全找不到是枝裕和電影中那個「糟糕父親」的痕跡。●Vista:這次扮演的父親和此前《如父如子》中有什麼不同?
  • 是枝裕和摘走金棕櫚,白開水一樣的《小偷家族》為何直擊人心
    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領獎臺上,55歲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穿著黑西裝,打著黑領結,羞澀地捧起金棕櫚獎盃時,顯得坦誠又可愛。他在社交網絡上寫,《小偷家族》在坎城首映當天,自己很緊張,直到兩小時後電影結束,現場響起9分鐘的掌聲,他才鬆一口氣,「午夜吹起的風那麼溫暖和悠長,這樣的夜晚真是太美好了。」是枝裕和獲獎的消息很快刷爆了中國影迷的朋友圈。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家庭宇宙」 盡顯溫情與殘酷
    今年三月底在為《第三度嫌疑人》國內宣傳接受採訪時,是枝裕和導演說他希望中國觀眾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更多的作品。而是枝裕和的這一希望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僅僅四個月後,為他帶來了導演生涯首座金棕櫚的《小偷家族》便正式登陸內地大銀幕。儘管礙於特殊國情導致了有四分多鐘的刪減,但能如此短時間內看到坎城獲獎作品依然相當難得,更何況這還是深受廣大中國影迷喜愛的是枝裕和作品。
  • 《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十年風格蛻變
    2018年,一部《小偷家族》為是枝裕和帶來了坎城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這是繼黑澤明的《影武者》、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和《鰻魚》後,第四部獲得金棕櫚獎的日本電影。該片講述柴田家靠犯罪來維持家計,在一家之主柴田治撿回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的秘密漸漸曝光的故事。
  • 《小偷家族》首映日|大家到底愛是枝裕和什麼?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給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小偷家族》創作靈感來自於日本媒體報導的一則有關養老金欺詐的社會新聞,家中的老人去世後,家庭成員隱瞞了老人的死訊,繼續違法領取老人的養老金。「過去五年,在日本階級分化越來越明顯,對那些生活沒有保障的人群,我認為應該給他們一個發聲的機會。」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導演鏡頭下的家庭烏託邦
    2018年8月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中川雅也、安騰櫻等主演的家庭劇情片。影片上映後贏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也成為2018年口碑佳作之一。故事內容具有極高的話題性,講述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六口,蝸居在破舊老屋,靠著偷盜、欺詐維持生計,相依為命的故事。
  • 《小偷家族》裡的奶奶去世了,誰還能成為是枝裕和的「御用奶奶」
    樹木希林本名為內田啟子,經常出現在日本的電影和電視劇中,並以扮演奶奶或母親的角色被觀眾所熟知。不久前,在國內上映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中,樹木所扮演的奶奶的角色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樹木希林2003年因為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左眼失明,後於2005年1月發現罹患乳癌,接受手術摘除右乳,未料癌症卻仍復發轉移至全身。能夠堅持拍完《小偷家族》,據本人來說已經是奇蹟了。
  • 是枝裕和為什麼能拍出《小偷家族》?
    值得二刷、三刷的《小偷家族》正在國內全面上映,口碑與話題度都表現不俗,6000塊銀幕的公映規模更足足是日本的20倍之多,真為是枝裕和感到高興。電影描述的是超越血緣關係之外的家庭故事,被「偷」來的家人、被遺棄的過往、被社會無視的面孔、被扭曲的人生.
  • 【個人意見】《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家庭宇宙」 盡顯溫情與殘酷
    今年三月底在為《第三度嫌疑人》國內宣傳接受採訪時,是枝裕和導演說他希望中國觀眾能在大銀幕上看到他更多的作品。而是枝裕和的這一希望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僅僅四個月後,為他帶來了導演生涯首座金棕櫚的《小偷家族》便正式登陸內地大銀幕。儘管礙於特殊國情導致了有四分多鐘的刪減,但能如此短時間內看到坎城獲獎作品依然相當難得,更何況這還是深受廣大中國影迷喜愛的是枝裕和作品。
  • 看《小偷家族》前,了解是枝裕和的5件小事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最新作品《小偷家族》8月3日開始,在國內上映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
    @阿牧是誰看到對於《小偷家族》這部經典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主題來解讀。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
  • 周四木曜日之推薦-枝裕和《小偷家族》
    「 えいがの推薦 」 「EIGA」枝裕和-《小偷家族》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日本家庭情感捕手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電影大師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整部電影講述了用悲憫戰勝生而為人的殘酷,引人遐思。小偷家族 裡,臨時家庭如此構成:搬磚的父親和做女工的母親,拿著養老金的奶奶,做膝枕師的姐姐。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看完了電影之後,為什麼還要看小說
    在小津安二郎那裡,靜物即時間,而在是枝裕和這裡,靜物即人情,本色天然,又無所依傍。秘密的藏匿與懸疑的展開,是枝裕和非常節制地僅僅使用了懸念「三S原則」中的保密原則,秘密成為小偷家族賴以生存的要素,又成為擊垮它的最後那一顆子彈。
  • 【福利】 是枝裕和金棕櫚獲獎電影《小偷家族》原著中文版免費贈!!!
    本次帶來小說版《小偷家族》,文尾有福利。初枝和亞紀參拜完水神,隨手順了兩隻籤,初枝奶奶抽到的是末吉,亞紀看了一眼那神籤,上面寫著:「所等之人,現身遲。」初枝奶奶邊嘟囔著「哪個都不算太好」邊粗魯地將神籤揉成一團塞進上衣口袋。
  • 《小偷家族》將登陸中國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梅開二度」
    是枝裕和將罕見地成為一年內有兩部影片在中國公映的外國導演。繼《第三度嫌疑人》後,他的新片《小偷家族》將於8月3日起登陸中國。影片今年5月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無人知曉》悲,《小偷家族》喜,是枝裕和拍過得底層日本現狀
    《無人知曉》拍攝於2004年的早春時節,但劇中的場景卻涵蓋了一年四季,為了看雪,是枝裕和帶著劇中的幾位孩子去了幾次有雪的地方,拍了幾場外景戲,而除此以外的多數時間,是枝裕和都把鏡頭給到了劇中的那個「小屋」。
  • 以《小偷家族》為例,解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美學及觀影方法
    @阿牧是誰看到對於《小偷家族》這部經典影片,很多朋友都是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主題來解讀。阿牧今天就換種新方式,我會是結合電影內容,並結合是枝裕和的電影元素與風格,進一步來解讀他的整個電影美學的傳承與發展。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體驗,分享看懂看透一部電影的三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