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有劇透。
周末和朋友去看了最近上映的《小偷家族》,本來還擔心自己會在影院睡著,畢竟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平淡又緩慢。
沒有想到,我全程都非常專注地看完這部電影,甚至到了結尾的時候,還忍不住流了眼淚。看完後和朋友討論了好久電影情節,一直不能平靜。
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臺灣的多元成家草案(點擊藍字即可閱讀),其中提到,多元成家草案包括三個部分,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而《小偷家族》中所展現的家庭形式,就是家屬制度的一次實踐。
什麼是家屬制度?
所謂家屬制度,指的是幾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依靠自主意願組成一個家庭。這些人居住在共同的空間裡,像家人一樣對待彼此,相互照顧,分擔生活的風險,分享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最初提出多元成家草案的組織伴侶盟表示,家屬制度是為了保障一群具有相同的生命處境、視彼此為家人的人,用法律保障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認可他們組成的「家庭」。
很多時候,他們都會是這個社會的邊緣人物。
比如《小偷家族》中的這幾位:被前夫拋棄的奶奶,被家暴而殺死前夫的媽媽,依靠打零工和偷竊生活的爸爸,和父母關係破裂而離家出走做援交女的妹妹,被父母遺棄在車裡的男孩,還有長年遭受母親暴力的小女孩。
他們中的沒有一個符合我們對日本「正常家庭」的想像。
符合我們想像的日本家庭,應該像亞紀的父母和妹妹組成的家庭那樣,一家人住在一間寬敞的公寓裡,丈夫掙錢養家,妻子溫柔賢惠,孩子可愛向上,他們謙和有禮,總會準備好吃的茶點來招待客人。
但這些不符合想像的人,卻真實地存在著每個社會。
社會當然可以像電影敘述的那樣,忽略他們的需求,否認他們組建的「家庭」的合法性,用模板式的解決方案拆散他們,然後宣告案件的破解。
我想我們看完電影後的那種失落和傷感,正是因為這一套解決方式打破了這個家庭帶給我們的溫暖和感動。
家屬制度是另外一種解決方式,給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一個自主選擇的機會,讓他們合法地以家人的身份生活在一起,不會擔心被拆散。
家庭的意義在於每一天,而不是某個關鍵時刻
《小偷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養老金,房子,被照顧,偷竊……
奶奶會定期拜訪亞紀的父母,目的是從他們那裡拿一筆錢;奶奶去世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找到她的私房錢,然後把她匆匆埋在了院子裡;祥太偷竊被發現後,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丟下他,帶著剩下的人離開這裡……
這些舉動,多少都會挑戰觀眾剛剛認可的這群人的「家人關係」。
我倒是很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麼多年的底層生活已經教會了他們變得「實際」,他們顧不得太多的禮節和顏面,甚至不敢太過在意自己的感受,怎樣做是最有利的,他們就會怎麼做。
就像祥太教會玲,如果對你好的奶奶死了,就忘了她吧。
這種行為方式當然是殘酷的。但這並不能成為否認他們是一家人的理由。
我一直都覺得我們過分誇大了生活中那些「緊要關頭」——好像只有這些「緊要關頭」可以證明我們對一個人的感情。
可是真實的生活中哪來那麼多「緊要關頭」,哪來那麼多「考驗」?如果有,那麼每一天都是緊要關頭,每一天都是考驗。家庭的意義在於每天,而不是某個「關鍵時刻」。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親生母親把玲丟在走廊,而信代把玲緊緊抱在懷裡,告訴她「喜歡你的人不會打你,會像我這樣緊緊抱著你」;每一天的生活中,奶奶和亞紀睡在一起,她甚至可以通過亞紀腳的溫度來判斷她今天的心情;每一天的生活中,柴田治和祥太吃可樂餅泡麵,柴田治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教給祥太;每一天的生活中,信代和祥太一邊喝汽水,一邊打嗝……
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能算是家庭嗎?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沒有婚姻制度的約束,沒有血緣關係的紐帶,家何以為家?
有血緣關係的家庭似乎天然具有合理性,可是《小偷家族》中的每個人,要麼被這樣的家庭遺棄,要麼選擇了主動離開。
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離開那個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家」。並不是每個原生家庭都會給人帶來溫暖和快樂,既然有血緣關係的家庭做不到,為什麼不能依靠自己的意願去組建一個新的家庭?
就像亞紀問男主人柴田治,你和信代是什麼時候過性生活的呢?一般的夫妻要麼依靠性,要麼依靠錢維繫關係,你們靠什麼維繫呢?
柴田治指了指自己的心說,我們這裡是連在一起的。
就像信代跟奶奶聊起父母能不能自己主動選擇這個問題,她說,也許主動選擇的父母好一些。
聽起來有些荒謬,父母怎麼能自己選擇呢?
但我想,即便玲沒有叫過信代一聲「媽媽」,儘管她之後還是回到了親生母親身邊,但在她的心裡,信代才是給她帶來愛和溫暖的媽媽。
一個人並不是生了孩子就會成為母親,也並不是一定要生孩子才能成為母親。
《小偷家族》通過這幾個社會邊緣人實踐的「另類」家庭模式為我們展現了家庭生活的更多可能。
在影片的結尾,奶奶去世,信代入獄,祥太被送往福利院,玲被「還給」了親生父母。似乎一切都回歸到了「有序」的狀態,社會運轉的齒輪輕易地掃除了這樣的「另類家庭」,按照它所設想的模式,把每個從血緣關係中「脫位」的人送了回去。
這樣不好嗎?為什麼不開心呢?
我看到現場的觀眾在抹眼淚。
往期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歡迎給野馬投稿或寫信哦~
yema@greenxxo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