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曾多次上了熱搜,雖然後面因為三人感情戲而導致豆瓣評分急劇下降,但是前幾集因為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彼此之間相互依靠,相互照顧,用彼此的愛撫平了各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而他們這樣的溫情暖暖的愛,一開始就吸睛很多眼球,所以一開始獲得豆瓣不錯的評分。
親情關係是否要以血緣關係作為紐帶呢?關於這個主題的討論,曾今我們也看過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小偷家族》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拍攝「人間三部曲」最後一部的電影,電影中融合了是枝裕和對社會的思考和解讀。
電影講述了生活在日本底層的柴田一家,這個家庭有奶奶祝枝,有爸爸柴田治,有媽媽信代,有妹妹亞紀,有兒子祥太,有女兒由裡,看過去這是個幸福的三代家庭,他們依靠奶奶的微薄的退休金,還有爸爸媽媽打臨時工維持著家裡基本開支,同時通過小偷小摸生活用品等來補貼家用,雖然生活很清貧,但是並沒有阻止他們快樂和幸福。
隨著「小女兒」由裡融入這個家庭,我們逐漸了解了這個家原來都是一群非血緣關係的人,彼此之間相互依靠,相互關愛才組建了這個「家庭」。
從《以家之名》到《小偷家族》我所看到的這一幕幕溫馨的家人畫面場景,讓觀眾陷入對「家庭關係」、「親情」的思考,不禁讓人去想下面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決定,一家人可以生活在一起的呢?是血緣關係?是錢》還是什麼……?
在我們慣性思維中,認為只有血緣關係的人,才能成為家人,但是《以家之名》三個不同家庭,三個孩子各自在原生家庭中缺失了愛,但是在新組建的家庭中找到了愛,他們用彼此的愛修復這童年時候給予各自的傷害,或是找尋缺失的愛。故事證明了不是同一個姓,也能為一家人。
電影中《小偷家族》隨著小女孩由裡融入這個家庭,我們看到了這個家庭中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傷心的故事,都有被傷害的經歷,奶奶祝枝被兒子遺棄,媽媽信代被前夫家暴,後因錯失殺了丈夫,但由爸爸柴田治埋了屍體,後頂替了信代而坐牢了。妹妹亞紀是因得不到家人愛,而離家出走的孩子,兒子祥太是被家人虐待丟在車裡,後被柴田治救的孩子,小女兒由裡是被原生家裡虐待,沒有飯吃,被柴田治撿回來的孩子,這裡6個人都曾被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傷害,有時候血緣賜予的傷害,唯有愛是良藥。在這個家雖然生活壓力大,但是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熱騰騰的飯,還有一起聽遠方的煙火,周末一起去海邊衝浪,在這個家大家放下了傷痛,學會了彼此珍惜,相互慰問,相互關愛,相互取暖。
沒血緣關係又怎麼樣,不姓一個姓又怎麼樣,也是一家子。在電影的最後20分鐘,這個組建的家庭,因為祥太被抓,而逐漸被世人所知道,當警察問媽媽信代時候,
「不能生孩子就可以是媽媽嗎?」對,又是一個慣性思維,不能生孩子就不可以是媽媽嗎?那麼那些生了孩子又遺棄他們的父母是什麼,是家人嗎?那些生了孩子又一味虐待他們的父母是什麼?那些生了孩子又活生生摔死的父母又是什麼?
父母生了孩子,帶給他們是肉體,但是給他們愛了嗎?給了他們家了嗎?而這些孩子如果有幸長大,他們所期盼會是什麼,對這個社會又意味著什麼?
電影《小偷家族》這個非血緣關係的6口之家,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奶奶前夫的退休金,還有全家唯一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屋也是奶奶的,當奶奶走了時候,媽媽信代決定不上報奶奶已經死亡的信息,想繼續冒領奶奶的退休金,還有當信代和柴田治在家裡柜子裡發現還有奶奶留下的大量錢,一臉顯示出的興奮高興心情。
以及奶奶生前每個月定期都會到前夫兒子家領一筆關於亞紀的錢,有人問這難道不是為了錢嗎?
當看到電影背後,我們知道了奶奶的心甘情願,知道奶奶雖然每個月固定去領錢,可是錢都存放著,不僅沒有叫亞紀為這個家出錢,而且還時時關心著亞紀。信代為了保護家人,一人承擔下所有問題……
我想從大家淚水中,從大家的感觸中,也許很多人在自己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我想當奶奶祝枝在海邊望著遠方玩耍的家人,所說出來的「謝謝」,還有祥太在坐上開往福利院的公車時候,回頭對著遠方,輕輕叫的「爸爸」……這一切答案都告訴我們,金錢並不是維繫這個家的存在,而是愛和責任才是維繫這個家庭的圓滿的重要元素。
什麼是家呢?
是亞紀躺在奶奶的腿上,奶奶問亞紀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因為你的腿比平時涼。」
是亞紀問治,是什麼將你們聯繫在一起,治把手輕輕地放在自己的心上。
更是女孩由裡第一天被帶回家的時候,信代看到由裡身上有傷痕的時候,抱著她說:「他們打你不是因為喜歡你,喜歡你,應該像我這樣抱著你。」
在《論家庭》一書中,作者安德森和丹尼斯·格恩奇說:「無條件的愛為家庭提供了基礎。基於這個原因,家庭的意義遠超過血緣關係……家庭是你可以無條件地被愛,甚至在你最不配得到愛時,還可以指望被愛的地方」。
什麼是家人呢?
是信代的自我犧牲,是奶奶在海邊那一句沒有發出聲的「謝謝你們」,也是祥太在公交車上那一句一樣沒有發出聲的「爸爸」。
什麼樣的家庭才是好家庭?
影片的最後一幕,由裡還是被送到親身父母的身男孩邊,然而失蹤2個多月,親身父母沒有選擇尋找,孩子回來也並沒有學會珍惜,還是依舊對孩子會虐待,但是你發現,那個由裡,已經不是曾經的由裡了,她依然會經常念誦柴田家的童謠,被媽媽無端指責後不再自責地道歉,默默一個人玩哥哥留下的彈珠,從陽臺仰望外面的世界,目光中仍懷有憧憬。
什麼樣家才是好家庭,心會告訴你答案,好的家庭是即使孩子已經遠行,即使分開,但是對家還是有一種強烈念想,催促著自己常回家看看。
好的家庭有一種情感牽絆,這就是愛的,愛可以讓一個卑微的人,學會了分享,學會了犧牲,學會了成全,學會了承擔責任,學會了善良,變成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家人的角色,不僅僅是幾個不同性別、年齡的人聚在一起,而是因為彼此之間承擔了家人的使命,才得以成為「家人」,而維繫的紐帶是愛,正如電影宣傳語所說:「縱然是短暫的溫暖,卻是一生的羈絆,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還有《以家人之名》中的一段旁白,也感動了許多人:「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依靠、用心對待的,一定可以。」所謂家人,絕不僅是割捨不斷的血緣,更是風雨同舟的陪伴。
餘味,獨立婚禮匠一枚!專注於婚後你我成長,追求自我實現和辣媽修養之道!同時搜索分享一切和
美好有關的事情,這裡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在後臺溝通、交流有關婚禮、心理、育兒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