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影視點161|《小偷家族》:偷來的美好也真實可貴

2021-02-20 廣東省電影家協會

「南方電影視點·青春視點」(總第161期)

《小偷家族》:偷來的美好也真實可貴

 大學生評論員

甘敏詩

主持人語:今年暑期檔好片連連,8月3日,是枝裕和影片《小偷家族》帶著新出爐的坎城金棕櫚獎桂冠進入院線,引起了文藝片影迷的狂歡。要知道,上一部獲得金棕櫚獎並在國內公映的電影還是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小偷家族》目前票房已經達7000萬元,有望突破億元大關,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的日本真人電影。當然,影片也引起了人們的各種熱議。

——周文萍(廣州大學副教授  碩士導師)

《小偷家族》講述一個6口之家靠在超市小偷小摸維持家庭日常吃喝的故事。信代是洗衣店女工,治是工地臨時工,亞紀是風俗館裡軟色情服務人員,祥太和由裡是治撿來的孩子。一家人生活在奶奶矮小逼仄的屋子裡,依靠奶奶微薄的退休金勉強度日。即便日子過得拘束緊張,但還是溫馨快樂。

《小偷家族》並不從法律和道德審判的角度講述故事,批判這個家庭日常小偷小摸的行為;而是完全以這個小偷家族的視角看待世界,讓觀眾嘗試進入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


   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治和祥太二人在超市偷東西的行為,治負責觀察周圍情況,打掩護,祥太負責偷日常用品。治從小教育祥太,超市裡的東西不屬於任何人,所以他們拿走超市裡的東西不給錢,不算「偷」。治一直給祥太灌輸小偷思想,把小偷行為合理化。等祥太慢慢長大,看的課本越多,學到的知識越多後,他漸漸意識到「偷」是不正確的。所以當祥太看到治教育由裡做小偷時,內心十分苦悶。為了阻止治教壞由裡,祥太說這種事情他們兩個男人做更好,由裡還小,太礙事了。但治反駁說,讓由裡加入他們,為家出一分力,只是想讓她更心安理得地生活在家裡。

治不但把偷東西這種行為合情合理化,還把它儀式化。祥太和由裡被教育每次偷東西前,都要獨自雙手比劃下手指,然後用嘴親吻一下偷東西的手。做完這個充滿儀式感的動作後,人就好像進入一個神聖的世界,「偷」不再是違法不道德的行為。特別是,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享用治和祥太偷來的食物時,於他們而言,「偷」失去了不得而為之的羞恥感,反而多了一份責任和義務。


   這6口之家其實沒有一丁點血緣關係,因為無依無靠,只能抱團取暖,組成一個家庭一起生活。信代跟治偷情被丈夫發現,為了不被丈夫毒打致死而先下手為強把丈夫殺了;被丈夫遺棄的獨居老奶奶選擇了讓這對走投無路的情侶跟自己住在一起;被父母冷落的亞紀放棄富裕生活而投入奶奶溫暖的懷抱中;治砸車窗偷東西時,意外發現車內有個男孩並把祥太帶回家;信代和治把孤苦伶仃的由裡「誘拐」回家。這個家庭的組成從一開始就跟違法犯罪緊密聯繫著,它註定是短暫、不穩定的。

所以,奶奶過世了,他們不能叫救護車,因為他們的蹤跡不能被曝光,也不能舉行喪禮安葬,他們只能偷偷地在家挖個洞,將奶奶埋了,然後立刻去銀行取走奶奶的退休金;再把家翻個底朝天,拿走奶奶的私房錢。當祥太在超市偷東西被抓後,他們又拋棄還在住院的祥太,深夜出逃。當警察抓到他們後,這個家就立刻四分五裂,各人重回各自的生活。

然而,偷來的家就只有利益關係,沒有愛嗎?

奶奶臨終前,一家六口到海邊踏浪,就像真正的幸福之家一樣。奶奶看著名義上的兒子兒媳、女兒、孫子孫女在沙灘嬉戲,嘴裡默默地說一句「謝謝你們」,溫馨感人。夜晚,城市上空放起煙花時,他們一家擠在小庭院那裡,仰望天空,「欣賞」煙花。雖然高樓大廈阻擋了他們的視線,但一家人擠在矮小的平房裡,聽著煙花盛放的聲音,想像煙花的美麗,也很幸福快樂。由裡和信代一起洗澡時,由裡用小手輕撫信代手上被燙傷的傷痕;洗完澡後,信代緊緊地抱著由裡,說:「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一樣緊緊地抱著你,而不是打你。」祥太心情鬱悶,夜不歸宿時,治清楚知道祥太躲在哪裡,並拄著拐杖在雪夜裡尋找祥太,跟他談心聊天,勸他回家。

這個重組的臨時家庭雖然沒有血緣關係,雖然彼此只是無依無靠才聚在一起抱團取暖,雖然存在利益關係,但彼此都是真誠相待,充滿愛的。只是在生死存亡前,他們必須做出取捨。


   《小偷家族》帶給我們最大的反思是:何為「家」?是跟親生父母住在一起就算家,還是自己選擇,跟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住在一起,算一個家?究竟是什麼維繫著一個家?是血緣,還是愛?如果是愛,難道有血緣就有愛,沒血緣就沒愛了嗎?如果不是信代和治的照顧陪伴,奶奶的晚年生活可能是孤苦無依的;如果不是奶奶把亞紀帶入這個破舊的家,亞紀可能會在父母長期疼愛妹妹而冷落自己的妒忌和自責中自暴自棄;如果不是治砸車窗偷東西,同時把車內的小孩救出來,祥太可能會窒息而死;如果不是治和信代堅持把由裡帶回家照顧,由裡可能會在那天夜裡冷死或餓死或被其他人拐走,或者只是一直等待冷漠無情的父母回家.

面對大是大非的問題,我們總是可以輕而易舉地進行法律和道德的審判。但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它很複雜,有很多灰色地帶,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周文萍:

靜水流深、自然流暢的一部片。以一群被遺棄者所組成的家庭展現了人性的溫暖和嚴峻的社會現實,溫情脈脈又發人深省,內容滿而不溢,情感又暖又虐,表演不著痕跡,不愧是金棕櫚影片。

 

謝世明:

是枝裕和導演一如既往地用死水微瀾的方式,講述一如既往的題材——家族(庭)戲。要探討的東西很多很深也很有社會學意義,比如血緣與親情的非必然關係;比如何為善惡,偷東西、「誘拐」小孩就是惡麼?不過在表述過程中,導演是表述相當地冷靜客觀、內斂克制,甚至留白也較多,臺詞較隱晦,需要觀眾獨自揣摩,慢慢思考。

 

江冰:

日本文學一向細緻入微,近乎病態另類表達時常戳心。《小偷家族》大致如此,故事結構平常,但勝在態度與沉著。編導並不跳到前臺,只用音樂表態——此類「克制」,大陸編導與表演多未達成。

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南方電影視點」專欄以「促進中國電影發展,表達南方電影之聲」為宗旨,就當前中國電影現狀、電影市場營銷、廣東電影發展、微電影的興起等熱點問題,刊發電影理論家、電影實踐者、電影學者、影評人及普通電影觀眾的原創評論文章。2018年,「視點」設置了「新片熱評」「好片慢評」「經典精評」「青春視點」「市場觀察」「域外精選」等多個欄目,在推介當前熱門國產影片的同時增加對經典影片及外國優秀影片的評述。

專欄文章還將在年底組織專家進行評選,年度優秀文章將結集,並頒發證書及給予相關獎勵。

專欄長期徵稿,文章字數千字以上,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專欄歡迎有關合作。

合作及投稿郵箱:939684362@qq.com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從塵世 偷來愛
    有趣的是,那位不世出的臺灣電影巨匠,正是是枝裕和藝術上的恩師。現如今,作為學生的是枝裕和憑藉文藝片《小偷家族》捧回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這姑且算是一個「絕境逢生」的籌碼。在這個大背景下打撈《小偷家族》的珍貴,亦使人忍不住嗟嘆未被眷顧的遺珠順流而下的命運。
  • 《小偷家族》:偷來的錯位身份會瓦解,但愛永遠不會
    「小到零食,大到家人,都是可以偷來的。」-----《小偷家族》一.電影簡介《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的電影作品,豆瓣評分8.7,獲第71屆坎城金棕櫚獎。《小偷家族》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由六人組成的竊盜家庭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故事,同時以「家庭」這個架構為底,探索日本社會「孤獨死」、「遺棄兒童」、「虐童」等社會問題。
  • 《小偷家族》,偷來的「永恆之愛」!
    1995年《幻之光》,女人在對丈夫自殺真相的思考中探尋生與死;2004年《無人知曉》,被母親拋棄的四個孩子要獨自挑戰生活;2013年《如父如子》,報錯孩子的家庭將要面對倫理的困境;最後就是最近的《小偷家族》了,可以說是枝裕和的每部作品,發生地都是一個問題家庭
  • 小偷家族:偷來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不同的經歷
    一部優秀的電影就像一杯茶,越品越香香氣一直瀰漫在周圍,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小偷家族》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小偷家族》曾在第七十一屆坎城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在第66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上獲得榮譽獎。當我真正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才覺得它所獲得的榮譽的確是實至名歸。
  • 上海統考重點新增電影——《小偷家族》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一片,獲得了2018年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是枝裕和的電影主題包括家庭、社會與死亡,不過,在改編一些真實的悲劇故事時,是枝裕和經常會淡化戲劇性的衝突,用冷靜、克制的敘事風格來講述。
  • 撿來的家人和偷來的錯位時光 | 小白菜的觀影推薦《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才能建立更牢靠的羈絆」本期讓我們來看一部獲得71屆法國坎城金棕櫚獎的日本劇情片《小偷家族如同前段時間大火的奉俊昊的《寄生蟲》,人們似乎對於真實的窘迫會更加在意。影片延續了大部分日系電影一貫的特色,令人舒適的色調,以及對於細節的把控,影片中的季節變化,透過人物的狀態,比如皮膚上沁出的汗水,冰水裡的涼麵,夏季獨有的雷雨,會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真切感。
  • 《小偷家族》影評
    《小偷家族》影評作者:李子季圖片:網絡」是枝裕和所有的電影一直在圍繞這個主題發問。他把角色設定成最甚至最底層的人。體現的也是最日常的生活。因為這類人在生活的重壓下,很多親情淡薄。《小偷家族》延續了導演一貫的風格,用不緊不慢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聚散,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與情感。電影講述的是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家庭,依靠奶奶的養老金艱難度日。
  • 《小偷家族》偷來的不僅是物質,還有情感
    想來可笑,在我看這部電影之前,憑著那張一家人笑得超開心的海報,就滿心以為這是一部類似於家庭溫情喜劇的電影。但這樣難免落入俗套,好在導演賦予了它更深層次的意義。看完整部電影,內心很沉重,片中偶有的幾處溫馨情節似乎更加劇了這份沉重。
  • 終於看了《小偷家族》,沒讓人失望!
    因為真的很少有一部兩小時的電影,可以把人性的美好、陰暗、複雜、矛盾拍得這麼透徹。生活狀態是《無人知曉》式的,但是枝裕和想在《小偷家族》中探討的主題與《如父如子》有銜接性。後者要探討的是維繫親情的是血緣還是共同度過的時間,所以,導演給兩對家庭製造了抱錯孩子的難題,也用兩個家庭的貧富差距增大了戲劇衝突。《小偷家族》更進一步,直接奪走了這個家庭的血緣關係。只是和《如父如子》相比,《小偷家族》的呈現更細碎、日常,除了家庭關係,整部電影還在社會性上有所提升。
  • 《小偷家族》特殊家庭裡的一絲羈絆
    今天特意看一部具有深度的電影《小偷家族》,很早前是已經有留意該部電影。那我們就以簡單的經典語錄來回憶起,電影裡值得我們回味的片段。1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一樣緊緊的擁抱你。7、她們偷來的,只是親情。8、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愛。9、生下孩子就自然成為母親了嗎?10、我們是在撿起別人丟棄的東西。11、不是生下孩子的人就有資格做母親的。
  • 《小偷家族》我本是一名小偷 我本沒有家
    我是一名小偷 我沒有家我有一張「床」 一張昏暗狹窄深嵌在衣櫃裡的「床」我有一個「叔叔」 一個英語不懂 語文不會 靠著偷竊為生的「叔叔」 有一個「有前科」的「阿姨」和在風俗店工作的「小姐」 還有一個靠著養老金度日的年邁「老太婆」後來還多一個「拖人後腿」的礙事「跟屁蟲」除此之外 我一無所有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但我卻不把它稱之為家 因為我們沒有血緣 所以我們並不是家人但是老太婆說
  • 《小偷家族》有哪些值得稱道的細節?「啞劇」的元素運用令人震撼
    有趣的是,在坎城同臺競技的《小偷家族》也出現了一個意蘊頗為相通的場景:一家人在狹窄的門外望向天空,共同「觀看」遠處的煙花表演——他們只能聽得到聲音,而煙花的絢爛卻需要他們自己想像。這部電影講述了:東京的都市叢林中央,殘存著一棟古舊寒酸的老房子,這裡侷促地生活著柴田一家五口人。
  • 《當代電影》| 生命在銀幕上流淌: 從《幻之光》到《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對談錄
    是枝:這次的《小偷家族》,最初想到的,實際上是看了一則新聞。有一個一家人偷東西被逮捕、被審訊的新聞。那個家族,在超市裡,孩子偷了東西跑走,家長就在超市外面開了門等著他,小孩就拿著東西從那裡逃跑了的新聞,與其說是小偷不如說是盜竊。這個家族把偷來的東西全部轉賣了,但是只有釣魚竿沒有賣,留在了家裡。然後暴露了偷盜的事實被逮捕了這樣一個事件。
  • 【影視匯】《小偷家族》那些偷來的時光,本該是家庭最原始的樣子
    高清看有線 今天電影《小偷家族》講述了一個沒有血緣的大家族住在一起,以偷竊為生的故事。電影的開頭是男孩祥太和他的「父親」治在超市偷竊,夜晚歸來的途中,治發現了大冬天被關在陽臺外的小女孩樹裡這看似不幸而又快樂的一家人,其實都是「偷來的」:初枝偷來了亞紀、阿治和信代
  • 《小偷家族》:偷來的幸福生如夏花……
    我並不是這種日式家庭電影的受眾,但看過是枝裕和的電影卻不禁想提筆將自己的一些感想記錄下來,其中的緣由是什麼呢?《小偷家族》是我看過的是枝裕和第四部電影,記錄觀後感的第三部。難道是因為年紀越來越大,曾經的年少輕狂逐漸被脈脈溫情所代替,內心變得柔軟了嗎?
  • 第十課 | 《愛的羈絆》:電影《小偷家族》觀後感
    倒是電影中的家族,他們一無所有,只剩下愛,那是羈絆。風輕吹,蜂正鳴。奶奶與媽媽和兄妹二人在白色立交橋上散步。媽媽側身對奶奶說:「自己選擇,這樣不是更牢靠嗎?」奶奶問:「什麼更牢靠?」「羈絆。」媽媽帶著淺淺的笑意,像看著親人一般。我們無法改變血緣關係,無法對抗死板而冷酷的法律,無法與社會壓力進行抗衡。
  • 《小偷家族》帶給了太多人絕望的感受
    是枝裕和的電影,是適合在春天裡看的。都是關於家族和親情,雖不迫切,卻有著淡淡的溫暖。這部電影帶給了太多人絕望的感受。 4個孩子被母親遺棄在東京一間小公寓裡獨自生活。尤其在妹妹無意中死掉時,成了很多人的淚點。有這麼絕望的人生?當時就覺得。當然我要重申一遍,個人最喜歡的是枝裕和還是《海街日記》。
  • 偷來的「愛」是奢侈還是羈絆,《小偷家族》背後有多殘酷?
    但是有這麼「一家人」,他們可不是一般的打工人,他們這一家人互相之間沒有一點血緣關係,但各個「身懷絕技」,他們就是——《小偷家族另外的兩部曲便是《小偷家族》和《比海更深》。,我並沒有第一時間去關注,直到它獲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直到在各大社交軟體上都能看到這部電影的推薦時,我才打開這部影片。
  •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導演鏡頭下的家庭烏託邦
    《小偷家族》這部影片也是同樣,將近兩小時的電影圍繞著一個小偷家族的悲歡離合展開敘述。身份各異、年齡差距大、被各自家庭拋棄的的三代人,因為渴望親情的溫暖聚在一起,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鮮為人知又真實存在過的荒誕悲劇。影片開頭,一個小男孩跟著父親模樣的男人在超市購物,隨後只見男孩動作嫻熟的把食物扔在書包裡,父親為他打掩護,兩人若無其事的走出了超市。
  •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網友:非常沉重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 網友:非常沉重之前朋友推薦我看《小偷家族》一直沒時間看,最近剛把這部電影看完,看完之後,又看看一下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無人知曉》,第一次看到這種風格的日本電影,看完之後,讓人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又覺得現實社會的無情和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