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作文 7(觀影《辛棄疾1162》)

2021-02-21 侯玲小散文


1《辛棄疾,男子漢》高一七班 王斌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一隻白鴿要飛越過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灘上得到安眠?            —題記

      辛棄疾,你是走過千山萬嶺的男子漢,也是飛越過無數片海後找到棲息地的白鴿。

      你文武雙全,經率領五十騎兵殺入敵人十萬大軍,活捉叛徒,親自奔馳千裡押赴臨安。你的軍事才能一次次的顯露出來,可沉浸在歡樂中的南宋王朝卻收回了你的軍隊,只給了你一隻柔弱的筆。你這隻猛虎,受盡了打擊,你只能吶喊「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時光在不經意間過去,你的青春也被時光替換,可你的意志經過歲月的洗禮卻絲毫不變,你渴望再次回到疆場,卻報國無門。「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龍虎。」可朝廷的腐敗容不得你的心思,你只得感嘆「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這是來自猛虎內心的感慨。

     辛棄疾,你的赤子之心,讓我震撼;你的愛國情懷,令人感動。你想要「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殺敵報國,因而你組建了「飛虎軍」,一直所向披靡的隊伍,一支定令金人聞風喪膽的隊伍。可誰又曾想到,你當初可是冒著殺無赦的危險地上請呈;誰又能記得,你當初在期限二十天的時間裡而做出的努力。你這麼做又是為了什麼?是為民,是為家,更是為國!

     辛棄疾,你的愛國情懷無論是在下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時,還是在「單騎闖敵營,午仞數殺敵」的豪放風採中,都是那麼真摯。你晚年政治上很不得意,且身體虛弱,任心繫國家。在九月十日你憔悴的臉上,忽然現出了一些神採,他此時如同又飛騎在戰場上,對著金人砍殺,馬兒不停地奔跑著,身後成千上萬大軍跟著自己向北衝鋒,旌旗飄揚,殺聲震天……

      辛棄疾,你的愛國情懷讓世人震撼,你的以天下為己任,你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你的赤子之心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才是精忠報國!辛棄疾,真正的男子漢,我崇敬你。

 「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代表作。這句詩也是我最喜愛的。是這句詩改變了我對中國古詩詞的認知,在它之後,我便尋找這首詩的作者。一首好詩值得我們一讀再讀,這樣的作者當然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與了解。辛棄疾的一生——悲壯而輝煌。這樣偉大的詩人值得我們去走近他,了解他。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他曾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手中所飽受的屈辱與折磨。他在少年時就立下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二十五歲時,宋高祖任命為江陰籤判;淳熙十五年與其友陳亮鵝湖之會,之後又陸續出山兩次做官。開禧三年秋,朝廷再次啟用他為樞密都承旨,但他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同年九月初十病逝,享年68歲。未曾親眼目睹中原平定,成了他畢生的遺憾。
辛棄疾的文學成就很高,辛詞現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水調歌頭》《破陣子》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精神的讚揚。還有《水龍吟》《賀新郎》等,表現對南宋朝廷的不滿。這些在文學史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個悲劇式命運的人總叫人難忘。又一次夢回那吹角連營;又一次嘆息那國事未了;又一次為白髮新生落淚;又一次揮筆寫壯志難酬。
走近你,我懂得了你,一個硬漢,一個王者。付出無悔,不懂的人不會了解。
在語文老師的安利下,我觀看了電影《辛棄疾1162》。在金軍的入侵下辛棄疾心懷收復故土,一統山河的偉大抱負。從率鄉親起義到投靠起義軍,從一介書生到馳騁疆場的將軍,他始終堅持報國信念,心存家國情懷。
我知道的辛棄疾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詩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諡忠敏。影片中的辛棄疾起義,投靠耿京,追殺義端,聯繫南廷,張安國殺耿京投京,辛棄疾率50騎闖入敵軍營壘,活捉張安國。歷史上,在1162年的辛棄疾22歲,帶領起義收復故土,是多麼讓人欽佩的勇氣,自小立志收復故土,一統山河,在途中他表現出了自己的勇猛,再1162年,辛棄疾在北歸途中聽說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的消息,辛棄疾率50騎兵衝入5萬人的大營之中,將正在飲酒作樂的張安國捉拿。辛棄疾率領50騎兵衝入5萬人的大營之中時,他沒有怕過嗎?或許有或許沒有。但是他率領的騎兵無不以一當千,甚至以一當萬。其實,真正的辛棄疾文武雙全,在文方面,詞開一代豪風,與蘇東坡齊名,在武方面,他單槍匹馬入萬軍之中,取人首級 如入無人之境。他投靠了耿京,此時的辛棄疾,身披軟甲腰佩長劍,高頭大馬,自是威風凜凜。 本欲沙場秋點兵,了卻君王天下事,能文能武,才高八鬥,但有壯志難酬,生不逢時,他的詞在中國詩壇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生成其身後都享有極高的壯舉。辛棄疾,你是的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遺產的瑰寶,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我就當你只是一名詞人。再把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題記
直至一支利箭如流星,如飛光,破空而來,轉瞬之間,雷霆乍響,書生一馬當先,踏鐵騎,執長劍。刀光像破裂人間的星辰。五十人馬不停蹄,火焰般掠來,流水般逝去,當金人回過神來,那個漢族的叛徒已被擄走。可惜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書生空有一腔熱血,終是無用武之地。那個曾經睥睨千軍的豪士,最初還能在南方練兵,如今只能賦閒在家,陪伴他的只有一盞孤燈,和那把名為」光復「的青鋒。兩鬢間生起的白髮,也暗示了他與沙場無緣,英雄遲暮。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一個詞人以武人的身份闖入詞壇,舉起如喙的大筆,酣暢淋漓地書寫愛國的炙熱胸懷和憤慨。辛棄疾是一個武人,是被奪了利劍剛刃,只能在華胥夢裡回沙場的武人。無法沙場秋點兵,他便不停的上書,磨痕如涕如淚,筆鋒如槍如戟。可,抵不過朝廷的苟安。縱使男兒心死如鐵,也沒能等來朝廷試手補天裂。南宋朝廷怎捨得打破精雕玉琢的籠牢?只把粉飾的太平也算作太平。梁衡先生說的好:」辛棄疾的詩不是寫出來的,是用刀刻出來的。「是的,那南宋,滿朝無一是男兒。那整個宋朝,只剩下辛棄疾的脊梁了。也是這根脊梁,壓的契丹,女真抬不起頭來。若說以往大秦將士禦敵必喊大風二字,以展秦之大勇,辛棄疾死前高喊殺賊二字,是否是想喚醒南宋的勇猛?月光還是恆古的月光,在那孤燈下垂眸低吟的詞人也是恆古的詞人。您見青山多嫵媚,可,見您豈不如見青山?辛棄疾的戰場是沒有硝煙的,一顆拳拳的愛國之心是他唯一的武器。他是被一顆赤誠之心推向南方的。南方,那個叫做「南宋」的國度,當他豪放的棲居被入侵者的鐵騎恣意踐踏時,他選擇了「南飛」,去做一隻夢想收復失地的帶著鄉愁的鳥兒,他相信,他滿腔的熱血可以燎原,終有一日,山河收復,失雁北歸。他是數著步子踏上那塊宮臺紫殿的,他站得筆直,兩眼急切的望向北方。他不知道,他曾經魂牽夢繞的家鄉只是空中樓閣;他夢中千千萬萬次的奔跑,只沉睡在那個喚作幻夢的地方;他絮絮念叨的戰場容不了他閃著金光的鐵戟。一個人的怒吼抹不開一個時代的蒼涼。他倒下,又爬起來,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彎,背弓的生疼,他被壓在人群中,壓在故鄉厚重的泥土下,無法行走。不是走不動,而是不願意走,他沒想過離開嗎?可他分明在濃的化不開的筆墨裡追隨季鷹的鱸魚而去,他不願走,因為他愛著這土地,因為他的戟沒有斷,他北飛的信念已經深深植入土地,他明白,他和許汜不是一輩,他是一隻孤獨的鳥兒。武器只剩下詩,然而他仍在詩中堅持戰鬥,即使落日西斜,斷鴻悲鳴,他仍看得見劉郎才氣,感嘆流年飛逝,在詩中,他看見沙場清秋,夢見點兵的勝景,我想他是抹乾眼淚踏上戰場的。落日餘暉下,他看見自己縱馬揮鞭,馳騁沙場,他看見,十萬,百萬,千千萬萬的鐵蹄踏過那塊夢中的土地,揚起的飛沙穿過吹角的連營,直撲向北方落日斜照的天幕。他流著淚,光影婆娑中訴說著抗敵的豪言壯志——這是他一個人的戰場,沒有寶刀,沒有戰馬,沒有隆隆聲,他孤獨得走過那塊土地,手中的戟茫然的望著不知所措的他,然而他沒有輸,分明的,他是戰場上剩下的最後一位戰士。辛棄疾——他的詩,他的壯志,他的不屈,無不獻給了他嚮往的地方,那一個人的戰場。你從彎彎曲曲的800多年前的小路走來,你從狼煙四起的南宋走來,凝望著破碎的河山,灰色的天空,仰天長嘆:你的心只有一顆呀,卻能釋放出那麼多憂國憂民的情絲。你希望聖上至明,你渴望祖國強盛,你追慕人民安居樂業。然而,你的夢一般的理想,你的嘔心瀝血的努力,經不住金兵的戰火,你沉默了!你不解,你憂慮,你彳亍,你彷徨。你把眉頭緊鎖成珠穆朗瑪峰,眼睛裡射出耀眼的光芒。你向蒼天發出無休止的怒問,你把血淚凝固成振人心魄的詞篇。「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你為國事憂愁,極端痛苦,竟然不能對人訴說,你「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你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卻道『天涼好個秋』」。你為了你心中勤勞的人們的祖國,你的憂愁只能在你的心中流淌。「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投筆從戎,棄家投南,你指望當朝厲兵秣馬,揮戈北徵,收復失地,你怎會想到當朝不思恢復,只圖偏安,不念國破,只頌月圓,一新粉飾太平,燈節靡費無度。你指望不上當朝,你便想到了「她」,你的「她」呢?「眾裡尋她千百度」卻尋不見,當你意興闌珊的時候,發現「她」就在「燈火闌珊處」。「她」是多麼超出你的想像而與眾不同。你像「她」一樣,享受著冷清寂靜,是在焦灼的等待?還是在沉靜的思索?時間一年年過去,你虛度光陰,恢復無期,國事依舊不可收拾,你的夙願依舊不能實現!夜很靜,耳邊又傳來了你的聲音: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辛棄疾,少年胸懷壯志,立志要趕走金人,報國雪恥。中年時期,立志疆場,卻多次被皇帝罷官。老年時期,隱居山水田園,最終因未能報國而病故。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年少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是愁的滋味,喜歡登上高樓,為寫一首新詞沒有愁苦而硬要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最終沒有說,只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悠悠歲月,杳杳年華。經歷了時間的滄桑,辛棄疾的詩詞伴隨著他的愛國精神,猶如一件精雕細磨的工藝品,沒有因時光而褪色,而是越發地產生了一種民族色彩,令人誦讀起來,震撼了又感慨了,感慨而又震撼,爾後回味悠久。
辛棄疾一生的夢想就是收復中原,他寫出了許多傳世名篇,其中《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凸顯了他收復中原的決心壯志。「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裡,我仿佛處在一個恢弘的戰場上:將軍把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士兵們,同他們一起分享,軍樂隊演奏著高亢激昂的邊塞戰歌,以助軍威,在秋風凜冽的戰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準備出徵……我仿佛看到一支驍勇善戰的隊伍,將士們騎著駿馬飛奔,快如「的盧」,風馳電掣,拉開強弓萬箭齊發,響如「霹靂」,驚心動魄。做人崩潰了,失敗了,他率領將士們終於完成了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偉業贏得了生前身後名。到這裡,我們被那個意氣昂揚、抱負遠大的忠勇將軍徵服,然而,一句「可憐白髮生」又把我們帶回現實,訴說著多少的鬱悶、痛苦和憤怒啊!歷史的風雲隱隱淡去,我依然聽見他內心的鏗鏘吶喊,依稀看見他披甲上陣衝鋒於刀光劍影之中。

  

《歷史的辛棄疾》 高一八班   趙悅

      宋朝時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崛起。極富野心的金人佔領宋朝北方,導致宋朝國土盡失,山河破碎,朝廷昏庸無能,當局者也懦弱不堪。但正是在這樣的艱難境況,造就出一位偉大的詩人——辛棄疾。

      辛棄疾,出身於行伍之間,以武起事卻終以文為業。他自小苦練劍法,在國家飽受磨難之際,22歲的他便拉起一支數千人的義軍抵抗金人。

      他,本欲大展抱負,為國而死,卻最終被困於一方天地之中。失去了手中的鋼刀利劍,辛棄疾只能被迫拿起羊毫軟筆。在我的理解中,辛詞是用刀和劍混著心中的抱負和血淚刻成的,讀他的詞能聽到字裡行間的無聲哭訴,能感受到心有不甘的無奈,能看見沙場上的浴血奮戰。比如他這一首著名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在夢裡都夢見自己馳騁沙場,大殺金人,可見他即使是在被棄用之時,照樣也心繫國家。

      本想保衛國家,守住自己的一身功績,可憐的卻是自己已有白髮長出,但辛棄疾又怎會向命運低頭。「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這是何等的愛國情深啊!

      「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成災」,辛棄疾太愛國家、愛朝廷、愛百姓了,但愛得太深就成災招災。40年間,辛棄疾被不停地使用、閒置,但他卻毫無怨言,每每得到為國家效力的機會便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即使在被閒置期間也時時刻刻關注國情民生。「過,則成災」他終於招來許多誹謗,南宋朝廷也總共閒置了他近20年,辛棄疾無奈,只好自我嘲笑道「君恩重,且教種芙蓉」!

      辛棄疾,對待國家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的心,抵抗金人有一股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貪圖小利,不重權貴,也不謀名利,但,卻求為國效力,守衛江河,體恤民生。

      當胸中的抱負難以實現之時,就只能將其在腦海中翻騰、激蕩,最終化作一縷縷詞魂注入進詩詞之中,而這就歷練出了真正的詞人。

      歷史產生了辛棄疾,歷史也將記住辛棄疾。                                                         

     評語:

     觀後感,寫《辛棄疾1162》是假前布置的一部觀影作業。從收到的作業看,倆級分化嚴重,好的尤好,差的甚至是抄襲網絡文章。

     這次所選的8篇文章,各有千秋,有的重在構思奇巧,有的妙在思考深刻,還有的好在角度獨特。它們從不同的方面給所有同學以參考啟迪,看這些文章,對照自己所寫,是不是發現了一篇觀後感需要的角度和深度?看後不思等於白看,思了不寫也是白思。一定要勤動筆,哪怕選一點簡單寫,也要養成習慣,這樣堅持下去,獲益匪淺。

      這八篇文章共同的優點是引用辛棄疾詩詞豐富,為文增色,也顯積澱。我們認識的辛棄疾首先是一位詞人,我們就要熟練運用辛詞。學習詩詞要知人論世,這也是我推薦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辛棄疾1162》《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夢西遊4》……網絡...
    受疫情影響,熱門電影紛紛撤出春節檔。院線春節檔儘管不復存在但春節猶在,為響應疫情防控號召,民眾改變了以往走親訪友、娛樂消費的傳統過節方式,精神食糧需求的缺口更亟待填補。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即可實現觀影的網絡電影,憑藉其天然優勢成為民眾在這個春節最好的看電影渠道。
  • 《辛棄疾1162》《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夢西遊4伏妖記...
    據觀察,各地因疫情防控紛紛延長假期、影院先後停業等,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即可實現觀影的網絡電影,憑藉其天然優勢成為民眾在這個春節最好的看電影渠道。天時地利人和諸多有利因素,《辛棄疾1162》《毛驢上樹》《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大漢十三將2烽火邊城》《大夢西遊》《大夢西遊4伏妖記》《拯救悟空》等一大批彰顯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的優秀電影湧現出來,成為為社會大眾提供電影精神食糧的中流砥柱,也產出積極的社會效益和市場價值。據電影市場人士觀察,網絡電影曾被打上粗製濫造的標籤,但近年來得到國家主管部門的引導和扶持,逐步健康發展。
  • 《辛棄疾1162》新春第一猛人辛棄疾,在1162年到底幹了啥牛事?
    話說,瘟疫只是辛棄疾火起來的一個緣由。另外一個是網劇《辛棄疾1162》最近比較火,一起帶起了辛棄疾的話題。尤其是,春節檔7部大片全部撤檔。這就使得這個春節期間,一下就鬧起了劇荒。更何況,人人宅在家裡,恰恰需要好劇來填補。這種情況下,《辛棄疾1162》就不由得不火了。本來極少看網劇,但無意間看到《辛棄疾1162》 ,就忍不住掃了一眼簡介。辛棄疾,身為中國詞壇上與蘇東坡並列為「蘇辛」的豪放派大家,是後輩詞人心中的泰山北鬥。同時,他又與李清照合稱為「二安」(辛棄疾字幼安,李清照字易安),都是山東濟南人。
  • 《辛棄疾1162》辛棄疾的1162年
    一、有關於宋金戰爭中的1162年大遼與北宋之間的戰爭使雙方國力衰亡,這使女真族有了崛興與建國的歷史機遇。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建立大金。1120年北宋、金國訂立「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朝。約定雙方出兵各以長城為界限:金兵攻取遼的中京,宋兵攻取遼的南京,夾攻勝利之後,燕雲之地歸於北宋。
  • 不一樣的網絡電影,不一樣的《辛棄疾1162》
    ——寫在愛奇藝2020開年大片《辛棄疾1162》上線前夕愛奇藝2020開年大片、歷史英雄網絡電影《辛棄疾1162》明天下午4時就要隆重上線了!在影片表達上,《辛棄疾1162》跟《葉問》、《一代宗師》等院線電影無本質區別,都選取大眾英雄IP作為創作素材。《辛棄疾1162》打破大家對辛棄疾固有的「文人形象」,書寫少年辛棄疾鮮為人知的驍勇善戰、俠義熱血的傳奇故事,引起觀眾的高度好奇、追逐和共鳴。過去幾年,網絡電影製作水平參差不齊,歷史英雄題材的精品更是鮮有。
  • 《辛棄疾1162》?
    中原百姓不堪嚴苛壓榨,奮起抗金,年方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聚集鄉眾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戰功赫然。1162年,力主驅逐侵虜、收復失土、實現統一的辛棄疾,奉命南下說服南宋朝廷北伐,在他完成使命歸來,卻見主帥耿京被叛徒殺害後義軍潰散的亂狀。俠義所使、激憤所驅和再凝義軍士氣所謀,辛棄疾率五十多騎突襲數萬人金軍大營,生擒叛徒南歸,寫就一段悲壯的崢嶸歷史。
  • 《辛棄疾1162》愛國名將辛棄疾
    人們所知道的辛棄疾,大多是那位「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辛棄疾;是與李清照並稱為「南宋二安」的辛幼安;是「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稼軒居士。然而這是不完整的辛棄疾,是無可奈何的辛棄疾,是遺憾的辛棄疾。 公元1162年,金主完顏亮率軍大舉南侵,天下肖煙四起。
  • 《辛棄疾1162》:一代儒將的熱血與理想
    其中,歷史英雄題材更是逐漸顯露鋒芒,如近期上線的歷史英雄題材網絡電影《辛棄疾1162》一上線便贏得了好評。該片以英勇無畏、保家衛國的一代英豪辛棄疾作為創作內核,開創了古代英雄人物創作的新思路,既為當下影視市場注入一股清流,又實現了一次春風風人的愛國主義教育。
  • 《辛棄疾1162》爛片
    「明明已經坐實」=我只知道他寫詞「現在又冒出」=同上「千古奇將」=剿賴文政,啊不,照這電影應該是在敵人的大軍裡砍來砍去毫髮無損如入無人之境(抗金神劇)「寶藏男孩」 :這都能聯繫上飯圈是我萬萬沒想到的衝著辛公去看的,但這《辛棄疾1162》著實令人失望強行安排了一個女主。安排女主也就算了你說找誰不好找一個網紅來演?女主死的時候我內心毫無波瀾巴不得她死。結局女主詐屍(?)和老年辛棄疾相見。
  • 推薦一部電影《辛棄疾1162》
    今天看了《辛棄疾1162》這部很不錯的電影,講述了辛棄疾輝煌的前半生。辛棄疾的一生是傳奇的,是一個情感細膩,鐵血柔情的人物。
  • 《辛棄疾1162》好吧,讓你英雄六分鐘
    觀影前的好一陣子,擁躉們就熱情洋溢地警告,看這片能矯正你的三觀,尤其是那種邪惡的韃虜觀。顫抖吧少年。哈哈,好正。於是,洗手刷牙正襟危坐,來接受這片子的正能量感化。於是,掃碼付款續時。手機放那自行充值,先從電腦大屏上的這六分鐘開始吧。我的天。開場震撼,片名《辛棄疾1162》的金字招牌,從泛著金光的雲彩中撲面而來。哇,這要是做成3DiMAX的,得多震撼。不過,那也+10分。
  • 電影課: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1162》
    學完辛棄疾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我們在教室裡一起觀看了電影《辛棄疾1162》。
  • 《辛棄疾1162》:網絡大電影突起之異軍,人物塑造成功之典範。
    謝苗、南笙主演的網絡大電影《辛棄疾1162》即是這異軍中的一員。1162》是一個驚喜。打鬥行雲流水、毫不阻滯,真實感強;戰鬥畫面恢弘壯麗,令人感同身受;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矛盾衝突多而不膩,觀影體驗佳;最令人稱道的是,電影塑造的歷史人物多面立體,真實且富有變化,其手段之高,值得細心體悟與學習!電影對人物的塑造堪稱成功之典範,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配角性格鮮明,人物弧光佳。何為人物弧光,通俗來講,就是人物的轉變。
  • 《辛棄疾1162》算是良心網劇
    不過,劇裡還是有不少瑕疵的地方,比如開頭老者的旁白不夠「老」,聽著感覺太「年輕」;又比如,1162年的辛棄疾差不多是二十一二歲,但是讓36歲的謝苗來演感覺有些老成,不過謝苗功夫了得;再比如,500人搶軍糧的時候,那個火球稍稍有一點五毛特效;還有就是末尾辛棄疾入金營生擒張安國,史料上50對5萬應該是「夜襲」吧?!大白天的50個人還就金營集合的時候來殺進去,這不完全送人頭嗎?
  • 電影《辛棄疾1162》殺青,唱響歷史英雄傳承之歌
    《辛棄疾1162》劇組擁有年輕而又龐大的五百人團隊,每天都以高強度的拍攝、一絲不苟的態度行進。許多奮鬥在一線的無名英雄流過的汗水我們都不曾忘記。黑暗中,燈光組為電影點亮了一道一道的明燈;寬闊的無人區,主創人員親自上陣上演驚心動魄的馬背大戰;炙熱的太陽下,飛揚的黃土中,攝影師追逐捕捉每一個精彩的鏡頭。在這個團隊中,有幾位別具匠心的大伽工匠成為《辛棄疾1162》電影閃光的中流砥柱。
  • 《辛棄疾1162》必須評價五星
    《辛棄疾1162》是屬於年輕人的,導演才30歲出頭,尊重歷史,內容紮實,演出本色,製作精良,無遜院線!這樣的網絡電影,本是觀眾所需,社會所需!誠懇推薦!當我們不沉默於善良的審美,必定要把電影的火與光展現給觀眾,不虛偽,不虛飾,不虛言,這就是電影的影響力。相信這部電影走得更遠,票房分帳劍指2500萬元。
  • 《辛棄疾1162》:在武俠與歷史之間,也在娛樂與嚴肅之間
    《辛棄疾1162》:在武俠與歷史之間,也在娛樂與嚴肅之間 文 和運超 《辛棄疾1162》是2020年初上線的一部古裝動作新片,在反映歷史人物故事的國產電影中,讓人眼前一亮這一次的《辛棄疾1162》算是繼承過去的種種優點,把古裝歷史動作類的影片繼續打磨出些許品質。
  • 《辛棄疾1162》:在武俠與歷史之間,也在娛樂與嚴肅之間
    這一次的《辛棄疾1162》算是繼承過去的種種優點,把古裝歷史動作類的影片繼續打磨出些許品質。1162》包裝出娛樂化的形象,但首要優點還是故事內容貼近史實。這一義軍的動機才嚴重脫離事實,看起來好像和人物塑造無關,其實這一點對辛棄疾形象也是大大削弱的。正如電影名字,完顏亮南徵是1162年,距離靖康恥辱開封城破已經30多年。
  • 《辛棄疾1162》醉夢沙場,稼軒搵淚!
    愛奇藝看完《辛棄疾1162》,評價滿分。影片根據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公元1162年前後北上伐金的歷史背景,將詞人渴望建功立業、恢復中原、九州一統的豪情壯志通過加入義軍,奪取泰安、兗州等四城,百萬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英雄事跡表現出來,於千古詞闕中走到愛國陣營面前,讓我們真切感受南宋苟安江南時,中原故土烽煙瀰漫、山河破碎風飄絮的危如累卵之勢,同時,也締造了南宋文人幼安、放翁類的錚錚鐵骨,與山河共冷暖的愛國情懷。
  • 快訊|《辛棄疾1162》在京舉行首映會,歷史深度和思想厚度獲點讚
    作為網絡電影《辛棄疾1162》的獨播平臺,提及將該片作為開年大片的緣由,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經過一年多的調整與發展,網絡電影行業顯著提升,內容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同時更加關注主旋律題材。通過《辛棄疾1162》這段傳頌近千年的歷史往事再現傳揚,讓國人了解這一段充滿民族氣血的故事,感受華夏民族從未熄滅、代代傳承的沸騰熱血和精氣神,相信足以在整個市場燃起一團火。2014年愛奇藝率先提出「網絡大電影」概念,「網際網路+電影」正式進入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