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創建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實

2021-01-09 人民資訊

2014年,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立足紅色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著眼傳承紅色基因的需要,在認真分析革命紀念館發展走勢的基礎上,決定創建國家定級博物館。六年來,他們以務實重幹的風範,滴水穿石的毅力,爭創一流的膽魄,團結拼搏的銳氣,定力如山,負重爭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2020年9月,按時通過網上申報、紙質申報和專家組現場抽檢評估,同年12月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定為第四批全國221個國家二級博物館之一,標誌著從此告別建館64年來一直處於非國家定級博物館的狀況,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國家在政策和資金等方面將給予傾斜,轉入快速發展軌道。

發揮優勢闢蹊徑,揚長避短開新篇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始建於1956年,1958年正式開館,是全國建館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現存明清時期豫南古建風格的青磚小瓦,重梁起架,爬磚扣頂,木門木窗結構房屋182間,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革命舊址之一。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竹溝革命鬥爭的烙印,嵌入了中原抗戰的烽火。尤其是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復原陳列,他們依據史料記載和革命前輩的回憶,突出一屋一品、一院一格特色,堅持文物價值與觀賞價值並重原則,展出牛車、條幾、方桌、太師椅、頂子床、梳妝檯、盆架、木桶、石碾、磨盤、汽燈、鐵質和陶質燈臺、硯臺、鑼鼓等革命文物1600多件,真實再現了劉少奇、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竹溝戰鬥工作生活的環境,讓觀眾回歸艱苦歲月,體驗抗戰場景,成為個性鮮明的「看點」和「亮點」,在全國革命紀念地中獨樹一幟,得到國家文物局專家的高度好評。該館還擁有刺園中原局安定醫院、斬龍廟中原局聯絡站、毛家棚中原局印刷廠、孤山衝革命舊址群、爬頭寨戰鬥遺址等革命舊址或遺址30多處,通過創建國家定級博物館促進紅色旅遊發展的前景廣闊。同時,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建有東西展廳各一座,陳展面積2200平方米,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國「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旅遊先進集體」、「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也是「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旅遊標準化示範景區」、「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幹部教育基地」等。上述優勢都為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創建國家定級博物館奠定了基石。

但是,由於受國家定級文物、館藏文物數量、陳列布展面積和水平及學術研究與科技等硬性標準限制,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建館60多年來一直難以申報國家定級博物館。為此,他們經過深入調研,認真分析優劣勢和紅色紀念館發展趨向,達成了實現大跨度、超常規發展的「出路在挖掘紅色資源,潛力在文物徵集,重點在學術研究與科技服務,關鍵在以人為本,核心在提升展陳水平、根本在管理和服務」的共識,響亮地提出了「以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創建國家定級博物館」的口號,決定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迎難而上,持久發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知恥後勇敢爭先,負重奮進創一流

創建國家定級博物館涉及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服務、陳列展覽與服務三大項1000多個子項,總分為1000分,專業性強,涉及面廣,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化文物工程,不僅需要資金支持,還必須有業務精通的人員全程參與。同時,創建國家二級博物館評估得分必須在550分以上,由於受同級別指標數量限制,負責評審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對達標博物館採取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認定的辦法,指標數量滿後降級認定。為此,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成立了館長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工作人員專長科學分組,精細分工,組織業務骨幹反覆研究國家文物局公布施行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和《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多次邀請省、市文物局專家來館進行業務培訓,對照《評分細則計分表》,發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逐項逐條加強軟硬體建設,持續提升創建標準和創建質量,在八大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科學決策與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為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該館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制定了《理事會章程》和《監事會章程》等,修訂了30多項工作制度,對決策程序、管理制度、服務內容、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實行網上公開,自覺接受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為突破長期以來管理設備和管理方法落後的瓶頸,該館招商引資189萬元,安裝了閘機管理系統、後臺監控系統、疫情防控測溫系統、語音導覽系統等,為創建國家二級博物館提供了前提和條件。

文物徵集工作取得新突破。創建國家二級博物館館藏文物必須達到5000件/套以上或國家定級文物達到1000件/套以上。為不斷豐富館藏文物,他們本著「緊缺文物抓緊徵集、珍貴文物長期徵集、一般文物擇優徵集」的思路,採取到革命後代家中徵集、進村入戶摸排徵集、網上發布公告徵集等多種辦法,使國家定級文物由原來的231件/套增加到1546件/套,館藏文物由原來的734件/套增加到5988件/套,並開通了網上「在線展覽」,建立了紙質和電子檔案。同時,完成了文物庫房提升方案的制定、評審和提升經費的申報工作,為改善藏品環境和做好文物研究、修復等工作奠定了基礎。

學術研究與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全面強化了竹溝革命鬥爭史和館藏文物的研究等工作,先後承辦《劉少奇研究述評》、《劉少奇與中原局》等國家級學術研討會3場次。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審稿,公開出版發行了《劉少奇與中原局》學術專著,先後在《黨史研究》、《黨史博覽》等國家級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6篇,有4篇論文被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收錄學術專著。同時,強化了國家定級文物研究與修復工作,先後委託有資質的公司修復鄂豫邊紅軍遊擊隊使用過的拐把子手槍、豫南邊區幣等鐵質和紙質文物4件,實現了文物研究與修復零突破。

陳展提升工作取得新突破。爭取國家陳展提升經費420萬元,以時間為徑,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緯,分別編制了《竹溝革命鬥爭史陳展大綱》和《中原抗戰搖籃陳展大綱》,特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紀念館等權威專家,對《大綱》進行了論證和修訂,並從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獲取了一批文物價值較大的圖片和影像資料,採取「板面 文物 油畫 場景 聲光電」等生動直觀的展示手段,對《竹溝革命鬥爭史展覽》進行了局部提升,對《中原抗戰搖籃展覽》和《竹溝英名展覽》進行了全面提升,做到了重點突出,脈絡清楚,讓觀眾看得明白,聽得亮堂,提高了展陳水平。在此基礎上,大力提升陳列展覽和社會服務水平,每年都根據觀眾調查和「博物館之友」意見舉辦臨時展覽和巡迴展覽,僅近三年就舉辦《老一輩革命家廉政故事展》、《老一輩革命家題詞題名展》、《抗戰老兵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巡迴展》等特色鮮明的展覽16個,觀眾320多萬人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社教工作取得新突破。組織研究人員製作了PPT,赴市縣委黨校、電力培訓中心、竹溝中小學校、駐確部隊、企事業單位講授《竹溝精神內涵》、《竹溝革命鬥爭簡史》、《論共產黨員的修養》180多場次,講解員為社會參觀黨組織講授微黨課1200多場次,使近20萬觀眾受到深刻教育和啟迪。配合中央電視臺拍攝了電視連續劇《共產黨人劉少奇》和記錄片《劉少奇的故事》、《劉少奇的軍事生涯》等,開發了《紅色竹溝郵票珍藏冊》、紀念幣、首日封、明信片等旅遊紀念品。在此基礎上,對網站進行了更新,開設了景區概況、電子商務、媒體竹溝、參觀指南、最新動態、網上預約等專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先後發布各類信息110多條,擴大了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講解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講解員隊伍中持久開展了「在展廳當好講解員、在辦公室當好研究員、在圖書資料室當好管理員、在文物庫房當好修復員、在接待室當好服務員、在觀眾中當好宣傳員」六大員活動,實行半年評比,年終總評,優勝劣汰,分級管理,工資與級別掛鈎,極大調動了講解員工作積極性。現有5名講解員均為參加市級以上講解員大賽獲獎選手,其中講解員柳源榮獲2017年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紅色故事會」講解大賽三等獎和2020年全市講解員大賽一等獎。講解員段金玲、周霞、段雯雯、李思雅在省、市講解員大賽中多次獲獎。近三年發放調查問卷統計結果表明,遊客對講解工作滿意率達99.8%。

志願者服務工作取得新突破。建立了志願者常態化工作機制,設立了志願者服務站,登記註冊志願者18名,積極為觀眾提供掃碼預約、諮詢引導、免費講解、幫助殘疾人等服務,在社會上和觀眾心目中樹立了文明服務、熱情服務、細緻服務新形象。與黃淮學院旅遊系籤約了畢業生實訓基地協議,定期開展導遊導覽志願者活動。每年都與竹溝小學聯合開展「小小講解員」培訓工作,先後培訓「小小講解員」22名,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為觀眾免費講解280多場次,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

員工培訓工作取得新突破。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實施人才興館戰略,採取外派培訓、專門培訓、以會代訓和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先後派員參加了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管理幹部培訓班、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陳展提升培訓班、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講解員培訓班和河南省文物安全及旅遊安全培訓班、河南省文物庫房管理人員培訓班、河南省講解員培訓班等60多次,培訓幹部職工和講解員90多人次,有力提高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為創建國家二級博物館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務實重幹講奉獻,立足崗位建功勳

在創建國家二級博物館過程中,該館面對人員少、任務重的困局,全體員工把幹好本職當作一項事業,而不是職業來對待,分工負責,通力協助,犧牲星期天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務實重幹,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團結奮進,表現出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和奉獻精神,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全體班子成員在創建工作中身體力行,垂範在先,雷厲風行,重抓落實,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概念,帶頭加班加點工作。在申報國家二級博物館的關鍵時期,館主要負責人連續五天五夜通宵達旦加班,當第五天黎明走出辦公室時,因疲勞過度暈倒在地,稍事休息後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這種忘我工作的精神,極大激發了全體員工的創建積極性。2018年,文物徵集員許縣亮放下剛出生的女兒,採取深入老革命後代家中徵集、進村入戶摸排徵集、網上發布公告徵集等辦法,開著私家車跑遍了湖北、安徽、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歷時200多天,從56位在竹溝戰鬥工作過的老革命後代家中徵集珍貴文物360多件/套,通過其他渠道徵集革命文物2280多件/套,豐富了館藏文物數量和中原局舊址復原陳列。在網上申報國家定級博物館中,講解員段雯雯連續60多天加班到凌晨,餓了泡包方便麵,困了趴在辦公桌上休息一會,消瘦近3公斤。段雯雯寄宿在竹溝街姥姥家,姥姥不放心外孫女走夜路,經常在凌晨前後開著摩託三輪車在紀念館門口等待外孫女下班。據統計,全體員工在6年來的創建工作中,共加班21600個小時約900天。正是靠家庭成員的支持,全體同志的辛勤付出,共同創造了紅色竹溝的今朝輝煌。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憑藉全體員工眾志成城,團結拼搏,銳意開拓,爭創一流,無私奉獻,建功立業的崇高境界,從普通的縣級博物館一步步跨入「河南省優秀縣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實行了歷史性跨越。這種境界已成為紅色竹溝人的精神豐碑,必將歷久彌新,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綻放更加光輝奪目的異彩。(文圖:王月紅 劉波 許靜 魯金亮)

責編:葉壯

相關焦點

  • 慶陽這兩家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快來參觀吧!
    喜報 熱烈祝賀第四批 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中 慶陽市博物館 南梁革命紀念館 被定級為 國家二級博物館
  • 孝感市博物館榮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侯伶俐 通訊員方暉)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門戶網站公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221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孝感市博物館也位列其中,另有雲夢縣博物館成為三級博物館。
  • 我市4家博物館晉級國家一二級博物館
    日前,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平津戰役紀念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其中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是我市非國有博物館中首家國家二級博物館。
  • 「決勝2020」河南確山提琴演奏小康樂章
    11月25日,中央網信辦「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了革命老區確山縣,探訪這裡脫貧攻堅中那些動人的故事。確山縣位於河南省南部,處於鄭州與武漢之間,歷史上被譽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是紅色革命老區,抗聯英雄楊靖宇將軍的故鄉。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幫血脈相連的竹溝人,走出確山,陸續到北京的提琴廠打工,步入了提琴製作領域。由於嚴把原材料進口關和工藝製作關,確山竹溝人生產的提琴產品工藝精良。通過20多年的拼搏,在北京得到較大規模的發展。
  • 四渡赤水紀念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四渡赤水紀念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是四渡赤水紀念館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博物館質量評價體系,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 寶山這兩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寶山這兩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經過綜合評定,申城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6家國家二級博物館和1家國家三級博物館。6家國家二級博物館中包括有寶山區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以及上海大學博物館,你之前都去過嗎?詳見↓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 哈密市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4日電(李旭光 古麗簡 熊潔)12月22日,記者從哈密市博物館獲悉,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國家文物局評定, 哈密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這一殊榮是哈密市博物館經過不懈努力,深耕哈密文博事業取得的優異成績。  12月21日,從中國博物館協會傳來喜訊,哈密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青啤博物館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島14家博物館全部晉級
    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材料審查、現場評估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我市14家博物館全部通過評估定級,分別晉升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通過率100%。其中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山炮臺遺址展覽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等5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等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
  • 武漢新增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21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組織開展的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發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我市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等2家單位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我市迎來首家綜合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我市贛州市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于都縣博物館、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至此,我市共有國家一級博物館2家、二級博物館3家、三級博物館1家。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建設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實!
    就在剛剛不久,逸夫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為湖北省高校中首個獲此稱號的高校博物館,這既是對逸夫博物館發揮陳列展覽與科普文化服務功能的肯定,更是對博物館未來建設的鞭策和激勵。  傳承優秀地學基因 講述滄桑地球故事  逸夫博物館前身可以追溯到1957年11月7日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1982年武漢地質學院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物館,2003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逸夫博物館位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區校園南側,坐落在風光旖旎的武漢市東湖之濱、南望山麓。
  • 天津市再添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
  • 浙江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據悉,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第四批7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中,浙江7家博物館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包括西湖博物館總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寧波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南湖革命紀念館
  • 青島14家博物館通過國家評估晉級
    為推進我市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優化博物館城布局,我市組織推薦14家博物館參加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材料審查、現場評估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我市14家博物館全部通過評估定級,分別晉升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
  • 山東新增1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青島這兩家上榜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湖北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王晶晶)12月22日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 【喜報】我省16家博物館被定級為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確山「琴二代」:拉響父輩做的提琴
    目前,確山有各類提琴企業122家,年產量40萬把,產值4.5億元。  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90%的小提琴是中國生產的,而國內80%以上的中高端提琴都出自確山一群農民之手。在900公裡外的北京馬駒橋地區,曾經存在著多家確山人開辦的小提琴廠,確山師傅製作的小提琴在中國制琴業佔據半壁江山。王金堂16歲到北京打工,後來開辦了自己的提琴廠。
  • 山西博物館最新定級,最大贏家是誰?勝出的15家博物館長這樣!
    大同市博物館 山西地質博物館 臨汾市博物館 5家博物館 入圍國家二級博物館。 山西三級博物館共17家 (標註紅色者為新晉三級博物館) 馬邑博物館 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 祁縣晉商文化博物館
  • 青島再添兩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 魏本報12月23日訊 記者今天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經過中國博物館協會材料審查、現場評估和綜合評定,並報請國家文物局備案,我市14家博物館通過評估定級,分別晉升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