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番順頻互動,共推「廣佛極核」建設

2020-12-27 東莞日報i東莞

在廣佛全域同城的大背景下,新一輪合作發展熱流正在廣佛邊界湧動。

6月1日,南海區黨政代表組團對廣州市番禺區進行了回訪,為了全面深化同城化合作,兩區籤署了《深入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戰略合作協議》,將從12方面加強協作;此前一周,南海和順德區黨政代表團進行了互訪,互相學習村級工業園改造和隱形冠軍培育經驗。

作為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之地,歷史上的「南番順」包括了如今廣佛兩地的主要區域,自古經濟發達,商貿繁榮,文教鼎盛;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佛同城的背景下,南海、順德、番禺三個區的密切交往合作,既是對歷史的傳承與發揚,也是搶抓「雙區驅動」發展機遇、推動廣佛極核建設的重要引擎。

為了推動協同發展,如今三地正以平臺建設、交通對接、產業協作等為抓手,互惠互利、共謀發展,全方位拓展同城化的外延,豐富同城化的內涵。

南番順合作的時代新命題

讓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走向現實

站在廣州南站商務區路福聯合廣場頂樓往西眺望,可以鳥瞰整個廣州南站及周邊地塊的發展現狀:在腳下不遠處,密密麻麻的軌道線路從廣州南站站臺延伸出來,逐漸匯合成幾條高鐵主幹線,每天都有大量高鐵班次從全國各地匯合到這裡,或者從南站開往全國各地。2019年,廣州南站旅客到發量接近1.9億人次,日均到發量達51.4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一。

在廣州南站以西廣州與佛山交界處,一個面積達618公頃的粵文化主題項目正在規劃中,項目將橫跨廣佛兩地,打造成為粵文化的重要文旅地標,其中,南番順作為粵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將成為主題項目其中一個重要板塊。

粵文化主題項目正是南海、順德、番禺三區深化區域合作的縮影。在6月1日南海區黨政代表團赴番禺區考察學習現場,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現場向番禺黨政代表拋出「繡球」,希望能夠加強與番禺在文化、產業、城市環境等領域的合作。

事實上,這也是南海黨政代表團對番禺進行的一次回訪。今年4月10日,番禺區黨政代表就到訪南海,走訪了季華實驗室、廣東金融高新區等重點平臺項目,南海和番禺雙方黨政代表就交通對接、產業合作、城市發展、公共服務同城化等議題展開了廣泛交流,為接下來全面深化合作奠定基礎。

無獨有偶,5月下旬,南海和順德區黨政幹部也進行了互訪,順德區重點走訪了南海的隱形冠軍企業,學習南海培育隱形冠軍企業經驗;南海則對順德的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進行了深入考察學習。通過這種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南海和順德兩個經濟強區得以促進,共謀高質量發展。

歷史上的「南番順」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之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南海、順德、番禺三區的頻繁互動往來,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成為廣佛同城不斷深化、廣佛極核建設加速的重要標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發揮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其中,「廣佛同城化」是唯一被提及的同城組合。

加快推進廣佛同城已經形成廣泛共識。今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加快推進「一核一帶一區」建設,推動珠三角核心區優化發展,形成帶動全省發展的主動力源。

在市級層面,廣佛同城在走過了十多個年頭後,正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根據廣州、佛山兩市政府此前籤訂的《共建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備忘錄》,兩市將圍繞197公裡邊界線聯合共建「1+4」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其中,「1」是指「廣州南站—三龍灣—荔灣海龍」片區,作為試驗區先導區,範圍約259平方公裡,涉及廣州荔灣、番禺,佛山禪城、南海、順德五個區,同時涵蓋南站商務區、白鵝潭中央商務區、海龍科創園與佛山三龍灣等重點平臺。

廣佛兩市圍繞197公裡邊界線聯合共建「1+4」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圖為萬博商務區。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南海、順德、番禺作為區級層面參與先導區建設的主要力量,正通過頻繁互動,全方位加強交流合作,突破行政區劃的藩籬,讓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從藍圖走向現實。

導入優質資源促進平臺對接

要把邊界地區變為城市中心

在佛山與廣州接壤的197公裡邊界線中,南海佔了將近一半,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南海任重道遠。如何推動同城化發展?閆昊波給出自己的答案,「在廣佛全域同城化背景下,廣佛邊界地帶將成為全域同城的核心帶、中心帶,希望通過合作把邊界變為中心。」

為了把邊界地區變為中心,南海和番禺雙雙把平臺建設作為同城合作的重要抓手,通過把最優質的資源導入平臺,強化協同發展。

其中,番禺依託廣州南站交通樞紐優勢,重點打造廣州南站商務區,規劃建設面積達36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4.04平方公裡。近年來,通過「政府+企業」「政府+商會」「村+企業」等創新招商模式,已成功引入恆大足球場、萬科世博匯、香港李錦記、華夏中璟基金、復星大灣區國際健康城等項目。

這其中不乏一批標杆性項目。毗鄰南站的廣州恆大足球場總佔地約1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200億元,可容納高達10萬人,計劃在2022年底前竣工並投入使用,建成後規模將超越西班牙巴塞隆納隊主場諾坎普球場,成為世界最大的頂級專業足球場。

從廣州南站商務區跨過海怡大橋,就來到了佛山三龍灣南海片區。作為南海對接廣州南站的重要抓手,當前南海正致力在三龍灣南海片區打造文翰湖國際科創小鎮。按照計劃,三龍灣南海片區將依託季華實驗室等高端科創平臺,規劃建設5平方公裡的文翰湖國際科創小鎮,將其打造為佛山東部門戶的城市標杆,以及佛山在大灣區的首個城市客廳,為連結新經濟、新技術等項目落地提供創新土壤。

在近期發布的文翰湖國際科創小鎮規劃中,科創小鎮核心區約2平方公裡,發展定位為「新技術大腦、新經濟引擎、新都市典範」,未來將集聚一批以網際網路、物聯網、5G技術、人工智慧、電子競技等為代表的新經濟產業,配套多條軌道交通緊密連接廣深港澳,全力打造廣佛科技城的極核,使其成為佛山科創資源集聚、高端人才集中、專業服務集約的地區之一。

為了更好地連結廣州等周邊區域資源,三龍灣南海片區內還規劃有佛山地鐵2號線、4號線、11號線、南海新交通等7條軌道交通,設有21個站點,密度比肩國際一線城市,全部與廣州接通。

南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海正大力推動三龍灣南海片區與廣州南站片區聯動發展,對接廣州南站的南海新交通有望年內通車,新交通延伸到廣州南站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地鐵2號線、番海大橋、魁奇路沿線改造等項目正加緊推進,季華實驗室、「香港城」「澳門城」「國際社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同時,廣佛兩市還在該片區共同謀劃了廣佛跨城綜合體、香港理工大學等一批項目。

同樣尋求「外聯內通」的還有順德,為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順德正加快路網和軌道交通建設,實現與珠三角主要城市及灣區樞紐60分鐘可達,與廣佛中心區及南沙自貿片區30分鐘互達;同時,實現內部跨片區之間30分鐘可達,鎮街之間20分鐘互達,中心城區之間10分鐘可達的目標。

對此,閆昊波表示,接下來南海在交通上要加強與順德的連接,增強互聯互通。

建立長效化合作機制

不斷豐富同城化發展內涵

除了通過平臺建設和交通連接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南海、順德和番禺正積極構建常態化合作機制,鞏固已有的合作成果,不斷豐富同城化發展內涵。

6月1日,南海和番禺兩區負責人就籤署了《深入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12方面全面深化交流合作。

具體來說,兩區將推動重大平臺共建共享,通過聯合制定試驗區先導區建設方案,推動生態共建、產業協同、服務共享,共同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和項目資源傾斜,積極參與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建設。

在規劃層面,兩區將全面加強區域規劃對接,包括加強兩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之間的協調銜接,在頂層設計階段體現廣佛全域同城化。

兩區還將在產業、科創等領域展開合作,深化產業協同發展,包括加強番禺區沙灣瑰寶小鎮、大羅塘珠寶小鎮和南海區平洲玉器珠寶小鎮的聯動,深化汽車製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先進裝備製造、金融服務、現代商貿等產業領域協同發展;強化科研創新合作,依託省級實驗室和科技創新資源優勢,提升高新技術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能力,實現科技創新資源共享。

在環境治理領域,兩區將加大交界河湧的綜合整治和保潔管養力度,在大氣汙染、固體廢物等方面加強聯防聯治。積極開展廣佛跨界聯合環境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汙企業,重點加強對腰鼓農場工業園內企業的監管和巡查。加強對交界區域的濱河景觀、生態廊道、城市綠道、碧道的設計與建設銜接,實現城市環境品質同城化。

此外,南海和番禺還將深入文化旅遊體育合作,深化政務服務同城化,繼續推出更多跨城通辦事項,優化社會公共服務對接,推進社會治理協作,加強基層黨建交流,探索政策創新疊加,全面推動同城化邁向縱深。

閆昊波表示,希望以戰略合作為抓手,加快兩地的優勢資源整合,促進互利共贏發展,推動南海、番禺同城合作邁上新臺階。

而作為兄弟區,近年來南海與順德的互動也日益頻繁,兩地黨政幹部幾乎每年都會組團互訪,相互取經。今年,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南海和順德更希望通過相互取經尋找差距,補齊短板,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機制。

在看完順德容桂的村改項目華騰工業城後,閆昊波連連點讚。「金屬表面處理存在較為突出的環保問題,一般要進行外遷。但華騰工業城項目創造了新思路,不僅形成產業園區,並將產業搬上樓,管道廢水等都進入管網處理,既改造了環境,又留住了產業,而不是將關鍵環節都趕走。」現場他馬上作出安排,要求南海區相關負責人帶隊再過來進行深入考察,學習產業上樓的先進經驗。

而在參觀完南海的智慧城市大腦後,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也現場給順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派題」。「我們也在建設智慧城市中心,信息高速公路已搭建起來,是跑1.0的車,還是跑3.0的車?這次來考察,要好好學習南海,找出差距在哪裡,明確下一步的發力點。」

■縱深

南番順:從文化細節走向區域一體化新未來

作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區域,歷史上的「南番順」包括了如今廣佛地區的主要區域,在珠三角乃至嶺南地區擁有著特殊的文化地位,這裡不僅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更是聯繫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重要文化紐帶。

雖然經過區劃的不斷調整,今天「南番順」的範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作為歷史的傳承者,南海、順德、番禺三地在時代的變遷中始終保持著敢為人先的精神,通過不斷開拓創新,在經濟發展的潮流中保持領先地位。

其中,順德和南海長期雄踞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兩位,地區生產總值均超過了3000億元,在國內諸多衡量區域發展質量的排行榜中長期名列前茅,是不折不扣的經濟強區。

截至目前,南海全區擁12個產值超200億元的製造業集群,市場主體數量超33萬戶;順德是全國最大的空調器、電冰箱、熱水器、消毒碗櫃生產基地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電飯煲、微波爐供應基地,湧現出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番禺區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了2000億元,並進入了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中前十,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中排名第七。

不難看出,南海、順德、番禺三個區在全國經濟版圖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隨著廣佛全域同城合作的推進,三地協同合作的不斷深化,未來在廣佛交界,將迸發出新一輪發展熱流。

「番禺與南海一衣帶水,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兩地從官方到民間一直有著非常良好的互動交流。」閆昊波表示。

具體來說,由於兩區合作的領域包括產業、城市、環境、服務、治理、黨建等各個方面,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雙方不斷溝通協調、深化完善各項合作細節。為了進一步建立完善兩區常態化的溝通協調機制,兩區主官原則上將每半年碰一次,共同協商推進一些重大合作項目。

而南海和順德作為改革尖兵,承擔著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和高質量發展綜合示範區的改革任務,兩區的交流合作不僅是促進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全市、全省探索發展新路徑的重要抓手。

從歷史走來,「南番順」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符號,熠熠生輝;站在新的時代起點,「南番順」作為最具活力的區域發展單位,其協同合作被賦予了推動廣佛全域同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改革探路的新內涵。

■關注

南海與番禺深化政務跨城通辦合作

近年來,為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破行政界限和政務藩籬,跨越區域限制,南海與番禺在行政審批標準化、信息化的基礎上,整合服務資源,打破地域界限,打破廣佛政務同城化的「行政壁壘」,實現「廣佛跨城通辦」。

在推進政務服務「一窗通辦」的基礎上,南海與番禺突破地域限制,兩地的綜合服務窗口提供納入「廣佛跨城通辦」的行政許可和社會服務事項的諮詢、接件、發證等前臺服務。企業和個人可任意選擇兩區行政服務中心就近申辦相關業務,不用再兩地往返跑。

2019年2月,南海與番禺開啟兩地行政審批業務的互通互辦,推出首批跨城通辦事項,涉及兩地6個部門共79個跨城通辦事項。主要涵蓋了工商、衛計、食藥監等部門,事項均選取了群眾、企業辦理量較大的內資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醫師執業證書(註冊)等事項。

此外,南海區與番禺區還通過「市民之窗」自助服務終端實現自助政務服務終端通辦,突破政務服務行政區域和辦事時間限制,建立起「24小時」跨城辦事新模式。市民可以通過「市民之窗」自助服務終端辦理南海區、番禺區已開通的功能業務,其中,南海區「市民之窗」終端已開通功能86項包括社保綜合查詢、稅務綜合查詢、不動產登記查詢結果列印等;番禺區「市民之窗」終端已開通功能30項包括社保清單列印、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完稅證明列印等。

截至2020年3月底,廣佛市民在南海區終端上累計辦理業務量超472萬件,廣佛市民在番禺區終端上累計業務量是9216件。而實體大廳方面,南海區代番禺區辦理了1件內資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跨城通辦業務。

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兩地將繼續深化廣佛政務同城化合作,將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擴充兩地實體大廳跨城通辦事項,探索在「市民之窗」加入更多便民服務功能,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更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

同時,兩地將加快合作,探索兩地數字政府互通,推動兩地政府部門辦事服務數據互聯互通,為城市大腦賦能。探索網上全流程辦理,以南海區「城市通」為載體,打通南海與番禺的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統一、開放、共享的合作模塊,推出更多可網上辦理的跨城通辦事項,努力實現跨城通辦紙質「零提交」、辦事「零跑動」。

在政府管理方面,推動兩地網格化基層社會治理經驗交流合作,提升番禺、南海兩地城市治理和社會治理。

【南方日報記者】孫景鋒

相關焦點

  • 佛山三龍灣:搶抓灣區機遇,打造創新極核
    在廣州、佛山的交界地帶,緊臨廣州南站,有一片橫跨禪城、南海、順德三大佛山中心城區的130平方公裡的土地,如今,這裡聚集了以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總部經濟、5G物聯網、現代服務業等為主的戰略新興產業,被稱為「佛山經濟極核」。這就是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 三龍灣是佛山應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而打造的高端創新集聚區。
  • 南番順最好玩的萬聖節,收藏這份攻略就夠了!
    南番順三地將有以下一大波的大派對刺激上演,調皮的「搗蛋鬼們」是時候出動徹夜狂歡啦!明天起,西樵山國藝影城將再度推出經典巨作「魔盜王之古城魔咒」,勇闖古城,打破詛咒,拯救不死人,搶奪寶藏.你會是那個無畏的勇士嗎?
  • 「十四五」順德將打造廣佛全域同城...
    今日上午,中共佛山市順德區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召開,會上公布了《順德區委關於制定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簡稱建議稿),建議稿提出,順德將深化與大灣區核心城市全面合作,打造廣佛全域同城化示範的同時,積極發揮順深優勢疊加效應。
  • 廣佛南環城際鐵路「運營車站名稱」新鮮出爐
    廣佛南環城際鐵路是指廣佛環線哪一區間段?「運營車站名稱」相較於「原設計車站名稱」有何變化?前後變化的依據是什麼?廣佛南環城際鐵路是指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段,設計開行時速200公裡。廣佛南環城際鐵路「運營車站名稱」依次為張槎站、順德北站、北滘西站、陳村站與番禺站,而廣佛南環城際鐵路「原設計車站名稱」依次為張槎站、東平新城站、北滘站、陳村站與廣州南站。由以上可以看出,前後共有三座城軌站名稱有所變化:東平新城站變更為順德北站;北滘站變更為北滘西站;廣州南站變更為番禺站。前後變化的依據為區域名+方位命名與區域內命名。
  • 廣佛同城一體化又多一個對接通道
    18日,記者從中鐵大橋局獲悉,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佛山市樂龍路龍江南坑跨線橋全線提前1年順利貫通,廣佛同城一體化又多一個對接通道。據介紹,樂龍路南坑跨線橋工程,北起龍江鎮南坑村廣州繞城高速以南,向南經南坑路、裏海大湧、南新路,南止於龍江鎮東頭村裏海立交以北,設計路線總長1.6Km,改造範圍全長1.089Km,其中跨線橋長473.2m,總共由110片預製小箱梁、三塊重達2000噸的鋼箱梁組成。總投資逾1.2億元,建設期限24個月。
  • 廣佛聯動「掃黃打非」收繳非法出版物,盜版光碟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通訊員荔宣12月5日,在激昂歡騰的醒獅表演《獅振荔南》中,2020年荔南「掃黃打非」區域聯防合作文藝展演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都市劇場拉開帷幕,廣州荔灣未來,荔灣、南海兩地通過輪流舉辦活動形式,不斷引導廣佛兩地群眾支持、參與「掃黃打非」工作,全面營造健康向上、規範有序的社會文化環境。
  • 「廣佛全媒體小記者」今天探秘鷺鳥
    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由廣州日報與佛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舉辦的「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在今天正式舉行,通過「廣佛頭條」徵集到的11組小記者家庭共30人,一起走進禪城南莊綠島湖鷺鳥觀測基地,探秘隱藏在城市中的「鷺鳥天堂」。
  • 映月新城:探索廣佛生活品質同城化新路徑
    從板塊來看,映月湖環宇城位於映月新城核心區域內,也是廣佛同城的熱點區域。今年1月隨著映月新城規劃的發布,該區域將打造成為一個面向市民、集聚活力、塑造品質的廣佛新都芯,具備高端居住、辦公、酒店、體育、藝術等多種功能,這令田健對板塊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從交通來看,映月湖環宇城位於佛山市南海區佛平四路與石龍南路交會處,緊鄰南海新交通康怡公園站,軌道交通的加持,可提高項目的通達性,增強吸客能力。
  • 廣佛核心區域對標一流城市 吸引「金鳳凰」東南飛
    2019年,北滘鎮通過菁英薈人才服務招才引智共347人,通過省區共建「廣東順德電子商務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易客工場、加利源等孵化基地,新增企業111家。  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落子北滘 投資額高達20億  3月5日,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披露後,三龍灣再次成了熱詞。
  • 最快5分鐘廣佛互通互達,記者率先乘車體驗廣佛牽手橋番海大橋
    最新公布的《廣佛兩市道路銜接規劃修編》透露,新一輪規劃沿廣佛兩地197公裡接壤邊界一共規劃布局了80條銜接道路,未來將實現廣佛兩市中心區30分鐘互達、重點地區與主要樞紐60分鐘通達。其中,廣佛在建的6條銜接道路中,廣東番海大橋是其中一座重要的牽手橋。
  • 「共引共育共享」 南京江北新區與南信大探索"雙聘制"模式引進高端...
    合作推行新型研發機構「雙聘制」試點是江北新區與南信大面向未來、共謀發展的又一項戰略性探索,對於建立新區與南信大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機制有重要意義。  活動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戴躍偉發布了南信大支持「雙聘制」試點基地建設相關舉措。
  • 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開工,將緩解金沙洲「出行難」
    記者獲悉,規劃中連接金沙洲地區與廣州主城區重要通道的大坦沙大橋更名為廣佛大橋,12月25日,廣佛大橋系統工程(一期 ,原名大坦沙大橋系統工程)舉行開工動員會,標誌著該工程順利落地並開工建設。據了解,首期工程白沙河大橋的工期預計約為3年。
  • 「3.0」,劇透你未曾見過的廣佛新版本!
    如今,廣鋼新城經過六年建設,房價突破7萬/㎡;千燈湖二十年築傳奇,房價突破5萬/㎡;三山新城造城十七載,硬氣打破4萬/㎡巔峰價。 在廣佛推動同城全域化的契機,眾多板塊乘風而起,南海桂城作為臨廣第一站,從千燈湖的「富貴逼人」,到文翰湖的「科技大腦」,同樣以醇熟的造城手法,為廣佛雙城一次次留下驚嘆一筆。
  • 南中高速今天開建!海珠灣隧道年內動工
    6月28日,在廣州市第14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潘雙明表示,為更好發揮交通先行作用,2020年市交通運輸局主管的市本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6個,年度計劃總投資約168.1億元。截至6月底,累計完成投資約114.4億元,完成比例約為68.1%。
  • 廣佛代言人⑧:馮原|中大教授穿「粵」廣佛,帶領學生用創意點亮鄉村!
    開篇語廣佛兩地,自古唇齒相依。在新花城「廣佛同城」頻道開通之際,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兵分多路,從無數廣佛見證者中優中選優,尋找到多位「廣佛代言人」。他們眼中的「廣佛夢」和「廣佛事」有著哪些精彩的內容呢?廣州日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新花城「廣佛同城」頻道、「網信佛山」微信公眾號聯合推出「廣佛代言人」系列報導,和大家一起感受廣佛同城的美好與感動。
  • 這個國慶,揭幕廣佛下一個十年!
    現在這對全國最近的「雙子城」要建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了,一時間,佛山的想像空間倍增。點亮千燈湖,一半地標保利造開啟佛山封面!早在2005年,保利華南就和南海結緣,那時的廣東金融高新區還沒成立,還沒有廣佛同城的概念,燈湖中軸的概念也提出不久。千燈湖需要一批拓荒者,關鍵時刻,保利華南挺身而出,作為第一批拓荒者落子千燈湖,開始了和城市共進化、同發展的造城時代。
  • 廣佛佛羅倫斯小鎮繽紛聖誕季,限定美景等你打卡
    除了節日專屬的裝扮,廣佛佛羅倫斯小鎮還將一座巨型的3D立體節日賀卡搬到了中央廣場上,裝置提取了藝術家雷磊為廣佛佛羅倫斯小鎮五周年慶典精心設計的卡通元素,並將每個小鎮所在城市地標和特色以充滿童趣的方式融入背景之中,打造時髦節日打卡裝置。與此同時,顧客們更可通過佛羅倫斯小鎮官方微信小程序「點亮聖誕心願互動遊戲」,線上點亮「賀卡」!
  • ZEEHO Tech Driven,以極核性能擁抱未來
    ​春風動力品質傳承,30年匠心賦能產品向上ZEEHO的極核性能背後離不開春風動力的品質支撐。依託集團272項專利研發技術,以及領先的設計研發、整車製造、數位化應用、環境測試全鏈路能力,ZEEHO將延續「以用戶體驗為先」的價值理念,推進智能協同與創新升級,以「極核思路」指導產品開發,為用戶提供高性能、高智能、高顏值、高品質的個性化產品及體驗。
  • 海墾神泉集團與金墾賽博公司共推農業物聯網建設 芒果穿上「智能衣」
    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訊 (記者鄧鈺 通訊員項磊 王玉香)5月25日,在位於三亞市海棠區南田居,海南農墾神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神泉集團)的南田現代農業示範區內,鬱鬱蔥蔥的芒果樹間,傳感器、氣象站等物聯網設備精準採集氣溫、溼度等各項數據並傳送至後方系統,工作人員可通過手機進行監控。  這得益於海墾神泉集團數字農業物聯網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