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沙河擁有「中國玻璃城」的美譽,日前在京舉行的沙河玻璃產業升級暨項目招商推介會上,河北省沙河市市長曲斌表示,沙河市把玻璃產業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大力淘汰落後工藝,在穩定優質浮法玻璃產能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特種玻璃、功能玻璃等產品,強力推動玻璃產業由低端普通玻璃向高端升級轉變、由玻璃原片向深加工轉變、由建築玻璃向電子光學玻璃升級轉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沙河市此番舉措為正在前行的玻璃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5月初,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分別對煉鐵、煉鋼、水泥、電解鋁、玻璃、造紙6個行業做出產能淘汰具體要求。
在沙河市副市長興連根看來,沙河市走在此輪國家行業調控的前面。該市始終把淘汰落後產能作為事關玻璃產業「生死」的重大工程,堅持「上大淘小」、「上新淘舊」,2007年以來綜合運用市場、行政、法律等措施,對日熔化量100噸以下的194條落後玻璃生產線進行了全部關閉和拆除,共淘汰落後玻璃產能4268萬重量箱,全市有20餘家玻璃企業完成了電機變頻技術改造,不僅提前一年完成河北省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優化了產業結構,也為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沙河中國玻璃城的跨越式發展
沙河市積極實現引力發展、借智發展,把「政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作為提升玻璃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助推產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目前,已與中國建材聯合會、武漢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建材國際工程公司等國家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立了玻璃研發中心、特種玻璃研究所、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中心等科技平臺,為沙河玻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特別是今年投資4900萬元,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組建了河北省沙河玻璃技術研究院,不僅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課題研究任務,也通過建立玻璃產品質量檢測平臺和玻璃產品缺陷快速診斷與分析平臺。
沙河市依託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關係,在新能源、功能性玻璃產品領域積極實施了一批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並在全市骨幹企業進行建設投產,有力地促進了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目前,總投資7.8億元的Low-E在線鍍膜玻璃已建成投產。總投資29.5億元的迎新集團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研發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作為該市玻璃產業戰略支撐項目,已成功進入產業化階段,一期工程於去年開工建設。同時,該市正在積極與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研發紫外線截止玻璃、透明導電玻璃、高硼矽玻璃、高鋁玻璃、熱反射玻璃、低輻射玻璃、光伏玻璃、太陽能聚光系統、200W以上投影儀用聚光波塊、電熔彩色玻璃等一批新能源、功能性玻璃產品,這些成果的轉化為低碳經濟做出貢獻。2009年,沙河市還通過與中國國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開展合作,聯合籌建了節能減排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玻璃產業強制推行和建設了玻璃窯爐富(全)氧燃燒、餘熱發電、脫硫除塵、電機變頻技術改造等一批尖端節能減排工程。目前,已投資1.74億元,完成了迎新、長城等6家窯爐餘熱發電和富氧燃燒改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