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紅蔓"↑免費訂閱本微信
▲ 黃英
年4月30日,黃英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行了一場獨唱音樂會。演出滿座,當晚聽眾的反應之熱烈,並不誇張地說,哪怕當今國際上最紅的歌唱家來唱,也不過如此了。本人作為聽眾之一,深深感到接受這樣的歡呼,黃英是完全當之無愧的。▲ 黃英進行獨唱表演
上半場以亨德爾的清唱劇與歌劇選段開始,兩首莫扎特歌劇中的詠嘆調,後接四首比較冷門的藝術歌曲,再以《塞維亞理髮師》中的名段收尾。下半場以拉威爾和福雷的歌曲開始,然後是理查·施特勞斯藝術歌曲中的名作兩首,接著是三首中國的藝術歌曲,再唱格什溫的《夏日時光》,收官曲目是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
▲ 黃英在維也納表演
由第一個層面看,黃英展現了她對五國語言的把握——英語(亨德爾清唱劇與格什溫)、義大利語、法語、德語(兩位施特勞斯)和漢語。而從更深的層面來說,她是在明確自身界限的情況下,對自己提出了很高的挑戰。她確實勝任這樣的挑戰,因此演出才顯得精彩紛呈。▲ 廖昌永與黃英在演唱
表現抒情性的詠嘆調,相當分量的藝術歌曲,以及花腔女高音的功力,這對一位歌唱家修養的考驗非常全面。而與此同時,黃英又完全沒有勉為其難,演出並不適她聲音條件的重抒情女高音唱段。稍後在訪談中,歌唱家自己也承認,儘管她是從《蝴蝶夫人》開始走紅,但那實在不是她的角色;自己的定位大致在抒情女高音和(較輕的)花腔女高音之間,音樂會偶爾唱點更「重」的詠嘆調,但只能是一兩段。
▲ 黃英出演歌劇《白蛇傳》劇照
針對此次演出,她更是完全順應自己的特點來設計曲目,我認為是特別可貴之處。畢竟,尊重聲音是歌唱家的第一要務。有唱不壞的嗓子,譬如萊昂婷·普萊斯、尼爾森這樣的奇才,但是唱壞的更多。有人指出,華爾街的投資大家在成「家」之前不少都有破產的記錄,然而歌唱家一旦「破產」(唱壞了聲音),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為了一時的激情,或討好聽眾,付出的代價是難以估量的。
▲ 黃英出演歌劇《魔笛》劇照
不是避重就輕,而是在正確的領域挑戰自我,展現非凡的技巧和修養。首當其衝是亨德爾和莫扎特的抒情詠嘆調。這些作品不需要很大的音量,也沒有花腔的技巧,要唱好卻是極難。如果說第一首清唱劇選段還有熱身的感覺,那麼其後的《讓我哭泣吧》(Lascia ch'io pianga)就是直接將聽者帶上情感體驗的高峰。它是亨德爾歌劇中的名曲,旋律哀婉而又優美絕倫,歌唱家需要將這樣的美充分表現出來——旋律之美,意境之美,要唱出真情,自發而感人;可與此同時,又切忌表情太過,破壞旋律本身的線條,將境界拉低。黃英的發音純淨而有深度,吐字講究,旋律線條的把握無可挑剔——刻畫出如此真摯的表情,卻沒有任何刻意的「波動」。▲ 黃英獨唱
她既不刻意追求「本真」的清淡,也沒有混入「浪漫」的熱情,一切僅是恰如其分。聽她的演唱,我不僅感到自己完全進入作品深邃的意境,也感到自己面對的就是該作一種理想的呈現。真正技藝超群的演出並非讓人的眼光專注於技巧,而是應該呈現這樣的說服力。對比弗蕾明演唱同一首詠嘆調的錄音,儘管後者是大明星,目前相對接近Diva的歌唱家,我還是認為黃英更勝一籌。兩位歌唱家的發音可平分秋色,弗蕾明在吐字和線條的把握方面卻更明顯地想要做出一些東西,音樂表現就不似黃英那麼自然,感染力反而稍遜。
▲ 弗蕾明
我對黃英坦言自己的感受,她很高興,表示亨德爾的那首詠嘆調「確實是我的東西」。當代歌唱家裡面,她特別推崇的是喬治烏、巴託麗,還有自己的同門師姐,凱薩琳·巴特爾。
▲ 凱薩琳·巴特爾
黃英這次選了大量的藝術歌曲。她在福雷的歌曲中抓住了法國音樂雅致的韻味,演唱理查·施特勞斯的《奉獻》(Zueignung)能夠放開原作的激情,細節方面又做到一筆一划有功底,殊為不易。而更成功的演繹,是義大利作曲家的冷門作品,及中國的歌曲三首。
▲ 理查·施特勞斯
貝利尼、羅西尼等人的歌曲受到聽眾的關注不多,卻是學習歌唱的學生的必修課。出人意料的驚喜是中國的三首歌,丁善德創作的《愛人送我向日葵》(詞:鄒荻帆)真是一首很不錯的愛情題材歌曲,即便不是舒伯特Lieder那樣的不朽之作,這樣的作品也實在應當在國內舞臺上多多被聽到。《鳥兒在風中歌唱》未必被視為「古典」,但作品由哀婉轉為激切,曲調、內容皆不失佳作的規模。黃英唱得真摯感人,刻畫悲劇氛圍扣人心弦。由這樣一首歌曲構成下半場的高潮原本是無法想像的,但事實證明,傑出的演繹還是能觸發聽眾的共鳴。
▲ 黃英音樂會
末了,說說花腔女高音的曲目,這是黃英最為本色的行當,她也分別以此結束上下半場。上半場羅西尼的詠嘆調《我聽到美妙的聲音》是花腔女高音最膾炙人口的唱段之一,歌唱家們常會加入一些裝飾音以求更華麗的效果,在不同的年代,裝飾的手法也有所不同。領略過黃英風格純淨的演唱後,我猜想她可能走刪繁就簡的路子,不料她唱得極為華麗。
▲ 黃英獨唱音樂會
場聆聽如此花團錦簇的演唱太享受了!《春之聲》,歌唱家自己稱為每場必演,果然有精妙處。那種從容、華貴的維也納風韻,足可一醉。《紅蔓》雜誌為雙月刊,中英雙語,設計時尚,是一本全方位聚焦海派文化的雜誌,郵發代碼4-905,中國郵政網和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上海1000多家東方書報亭皆有零售。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電話:021-62255812
掃描《紅蔓》二維碼加關注
或長按二維碼來識別
歡迎關注「紅蔓雜誌官方微店」!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可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