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離世!根據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精彩片段回顧

2021-01-18 社會青年

這兩天,名人相繼離去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

著名前央視主持人李詠病故的報導還沒有涼下來,接著又傳出金庸辭世的消息。

金庸走了,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江湖!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離世,享年94歲。

他的人生是圓滿的,也是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他在武俠小說方面的造詣幾乎無人可及,堪稱一代武俠大師。

他是被世人公認的武俠小說泰鬥,有幾代人是在看著他的武俠小說或者根據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商劇、電影中長大的。像《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等經典名著幾乎是婦孺皆知,廣為流傳。

而有人將金庸的小說變成了一句順口溜,那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每一個字都是代表他的一部作品的第一個字,你能說出這十四部作品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吧。

飛——是指《飛狐外傳》,經典版的電視劇劇照如下圖:

而大陸拍的聶遠版的《飛狐外傳》劇照如下:

雪——是指《雪山飛狐》,實際上《雪山飛狐》內容包含《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兩部作品,由聶遠、朱茵、鍾欣桐、安以軒等主演。是香港導演王晶首次執導內地版金庸劇,電視劇劇照如下圖:

連——是指《連城記》,這部作品拍成影視劇的不多,在這裡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我們轉到下一部著作。

天——是指《天龍八部》,這是金庸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小說,被翻拍了不知道多少次。這部巨作是金庸從1963年開始創作的,歷時4年創作完成,前後共有三版。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這部著作是金庸創作高峰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其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以及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庸武俠小說之最。下面是不同版本的《天龍八部》劇照:

射——是指《射鵰英雄傳》,這堪稱金庸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其中郭靖黃蓉的形象深深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而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更是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這也是被翻拍的最多的金庸劇之一,有黃日華版的,李亞鵬版的,胡歌版的......被翻拍了很多遍,而最經典的還是第一版,那就是黃日華版的。

白——是指《白馬嘯西風》,這部作品在金庸眾多經典的武俠巨著中,可能不是那麼突出,受到的關注比較少,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熟悉,在這裡也就不多說了,如果大家想了解可以去百度搜索。下面是劇照:

鹿——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鹿鼎記》,一提起韋小寶,幾乎無人不知,這也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這也是武俠愛好者必看的金庸著作之一,該劇以清代康熙年間的社會歷史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經歷的故事,被拍成影視劇的版本也很多,陳小春、梁朝偉、黃曉明等等都拍過,下面是部分劇照:

限於篇幅,今天就先說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前半句,也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而後半句「笑書神俠倚碧鴛」我們將在下篇進行詳細的論述。

金庸離世,根據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精彩片段回顧獻給大家,權作是對一代武俠小說泰鬥的懷念, 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焦點

  • 江湖夜雨十年燈:金庸離世,武俠翻拍影視劇將何去何從?
    1958年香港峨嵋電影公司將金庸先生在《香港商報》的連載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拍成了2集的粵語長片。從這部影片開始,金庸武俠的IP改編正式開始。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8年,金庸小說改編電影36部、電視劇66部、動畫1部、漫畫11套、電腦遊戲33部。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著作改編的經典遊戲 金庸群俠傳囊括了金庸筆下...
    ­  2018 年 10 月 30 日,"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的金庸去世了,這位影響了一代人的巨擘,在近半個世紀裡以 14 部武俠小說,書寫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江湖情仇,也為影視界、遊戲界帶來了不可多得的經典 IP。
  • 3本精彩好看的武俠小說,曾被改編成電視劇,其實原著更精彩
    說起武俠小說,大家都會想到金庸古龍的小說。而在電視劇方面,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也是被改編最多的。只要是提到武俠劇,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這兩位作者的武俠。當然了,除了金庸古龍,還是有不少別的武俠作者的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的。
  • 梁羽生被改編為電視劇的7本武俠小說:劇版蠻不錯,原著更精彩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創者,與金庸、古龍合稱「武俠三大宗師」。雖然說現在武俠小說沒落了,只有金庸的小說較為暢銷了。但對老武俠迷來說,梁羽生的影響力未必遜色於金庸。當年很多人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就是梁羽生的小說。有的朋友看梁羽生小說,還不是直接單行本,而是在雜誌上看到的連載。那種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的感覺,真是難以忘懷。
  • 金庸古龍之外,被改編為電視劇的3本武俠小說,精彩值得一讀
    而大量武俠劇都是改編自武俠小說。這其中,金庸和古龍兩位武俠大師的小說,被多次改編為武俠劇,產生了大量螢屏經典。當然,除了金庸和古龍,還有不少武俠作者的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被改編為電視劇的3本武俠小說,精彩值得一讀。第1本,溫瑞安《逆水寒》。
  •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逝世 享年94歲
    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
  • 被改編成電視劇的3本武俠小說,不是金庸古龍的作品,卻也很好看
    說起武俠小說,大家都會想到金庸古龍的小說。而在電視劇方面,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也是被改編最多的。幾乎大家耳熟能詳的武俠劇,都出自這兩位泰山北鬥的武俠宗師之手。而除了這兩位的武俠小說,其實也有不少武俠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呢。
  • 宗師隕落,經典不朽—金庸著作影視改編作品回顧
    自1955年起筆至1972年封筆,金庸先生僅用17年時間便完成了15部家喻戶曉、廣為流傳的武俠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句膾炙人口的對聯點出了14部金庸武俠經典巨作,外加一部短片作品《越女劍》。這15部作品為幾代中國人提供了精神食糧,半個世紀後,劇中人物、精彩片段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 TVB版金庸武俠小說改編劇集盤點
    金庸大師去世了,享年94歲。「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個鐵骨柔情的俠義時代就此終結。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承載承載著我太多的青春記憶,因為最初接觸金庸作品是從83版《射鵰英雄傳》開始的,所以我一直認為TVB版金庸的武俠劇集才是最正宗的,最能把握金庸小說的神髓。大師遠行,經典永存。
  • 《尋秦記》作者黃易去世,昔日的傳統武俠小說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2006年,TVB拍攝的第三部根據黃易小說改編的武俠劇《覆雨翻雲》,由林峰、佘詩曼、黃宗澤、郭羨妮領銜主演。昔日的武俠經典可能就此衰落黃易的離世可能會對武俠小說界造成巨大的衝擊,現在的「金古黃梁溫」之中,三人離世,一人封筆,另一位年歲已高,而在如今玄幻小說泛濫的現象下,傳統的武俠小說經典幾乎已經消失殆盡。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 金庸寫完後,又寫了13年的武俠小說,他為什麼不能超越金庸?
    如果我們要研究武俠小說,許多人必然會把金庸和古龍相比較視為武俠小說的優秀作品,然而從地位和影響力,古龍似乎已經無法超越金庸。現在,我們來談談為什麼金庸在某種意義上比古龍「更勝一籌」更好?酒和茶金庸於創作了武俠第一部作品《書劍恩仇錄》,他的最後一部武俠作品《鹿鼎記》於問世,他繼續寫了江湖,加上《越女劍》,一生創作了15部作品。從開始,他開始出版武俠小說,那時,他還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孩子,從那時起,他不斷地寫作,逐漸確立了自己的風格。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大俠,走好!
    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 金庸十五部武俠巨作,史上最全影視劇版本,回顧經典,致敬經典!
    金庸,原名查良鏞,被譽為武俠小說的「武林泰鬥」,其作品的深厚意蘊非古龍、梁羽生所能及。他不僅是現代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代名家,與古龍,黃易,梁曉聲,溫瑞安並稱為新武俠文學五大宗師。簡單介紹了金庸老師,我們主要今天說一說,金庸老師的大多武俠小說作品被拍作電視影視劇成為經典佳話!
  • 【紀念金庸】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他的關於中國武俠小說的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中這樣寫道。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離世,讓人們的視線又一次聚焦回了武俠小說。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為大家梳理了武俠小說的源流歷史、當今現狀,讓我們一探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 【文泉薦書】《射鵰英雄傳》及金庸武俠小說
    金庸後來居上,超過了梁羽生的名氣,成為武俠泰鬥。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
  • 金庸武俠小說到底有什麼價值?這是我見過最中肯的回答
    提起武俠,我想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都是金庸,繼而順口道出那句流傳甚廣的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幅對聯是金庸先生根據其生平所著十五部武俠小說中的十四部的書名串成的,雖不十分工整,卻朗朗上口,成為武俠界最膾炙人口的對聯。
  • 李詠與金庸,不論生與死,道一聲精彩的人生
    這兩天頗不寧靜,幾個著名的人物,相繼離世。讓我最為感觸的是李詠與金庸老爺子的離去。他把陽光的一面留給了觀眾,病痛難受的一面卻隱藏了起來,不讓關心他的人知道。這才是難能可貴的。無論是他主持的幸福52還是非常6+1, 看他的節目,我們都是以一種愉悅快樂的心情去看的,雖然病魔奪走了他,但他快樂的主持風格是永遠無法磨滅的。所以他的人生是精彩的。
  • 他是與金庸齊名的武俠小說大師,國內還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學獎……
    雖同為武俠小說大家,相比之下,梁羽生比另外兩位要低調許多。寫出了 《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等作品的梁羽生,不少作品還被改編成了影視劇。1954年,本名陳文統的他第一次以「梁羽生」這個筆名發表《龍虎鬥京華》。和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和打打殺殺不同,梁羽生強調武俠「寧可無武,不可無俠」。他筆下的主角是名士風流,名士要吟詩作對,他就趁機將自己的詩詞融入其中。
  • 【中國通俗文學】楊雷力丨金庸武俠小說的市場拓展
    將來在坊間能見到的文字版本,恐怕只有新修版;而後來的影視或其他改編,也只會是根據新修版而來了。 (二)從華文到翻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這句話說的是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否每個華人都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呢?顯然不是。然而,誇張也是一種修辭手法,用來表達金庸武俠小說的受歡迎程度並無不可。
  • 10款根據金庸同名小說改編的遊戲 武俠深入人心
    原標題:10款根據金庸同名小說改編的遊戲 武俠深入人心 【編者按】 1924年3月10日的海寧,查良鏞出生。 隨著金庸武俠深入人心,各路遊戲廠商也看中了這塊市場,把起伏跌宕的武林故事帶到了電腦遊戲玩家的眼前。從1990年代起,金庸的小說就被頻繁改編為電子遊戲,類型有單機遊戲、網路遊戲、手機遊戲等等,足見金庸武俠的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