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2025年園區產值千億的目標,東江科技園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信息通信和持續消費四大產業十個細分領域,目標就是打造產業集群領先、城市功能完善、人才集聚領軍、要素利用高效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園區和千億園區。
四大重點產業
高端裝備、新材料、信息通信和持續消費
5月30日上午,位於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的旭然鋰離子電池溼法隔膜項目、科萊德年產100萬套車載智能中控系統項目、華科東江新能源產業孵化園項目三個項目正式動工,3個項目總投資達10億元。記者從東江科技園獲悉,今年園區續建和新建工業項目40個,項目總投資172億元,預計達產產值353.1億元,稅收18.8億元。
「項目是東江園區的根基,效率是東江園區的命脈。」仲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東江科技園管委會主任傘金福說,圍繞市委全會提出的「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部署要求,結合東江科技園實際,從規劃、徵地、招商、服務、履約、環境六個方面抓項目,從簡化流程、提升本領、考核激勵、示範帶動四個方面提效率。
首先從規劃編制抓起,明確產業發展方向。目前編制了《東江科技園「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確立東江科技園的目標就是打造產業集群領先、城市功能完善、人才集聚領軍、要素利用高效(土地利用率高、產業投入產出高、科技創新效率高)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園區和千億園區。
圍繞「十四五」末、即2025年園區產值千億的目標,結合國家和區域產業導向、市場需求空間和園區產業基礎,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信息通信和持續消費四大產業十個細分領域,其中高端裝備細分為模具及精密製造、智能製造,新材料細分為鋰離子電池及材料、電子材料,信息通信細分為汽車電子、智能物聯、5G通信、新型顯示及照明,持續消費細分為綠色食品、健康醫療、智能玩具、智能家居等領域。
契合全市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園區著手編制《東江科技園中期空間發展規劃》,奠定未來10年發展的空間基礎。編制完成《東江科技園東南片區土地開發研究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和仲愷區規委會審議,正在公示,該區域規劃為新能源產業基地。
東江科技園內企業艾比森的生產車間。
創新招商模式
在全市率先提出「工業綜合體」
近年來,東江科技園瞄準深圳產業溢出,主動出擊,由園區主要領導帶頭招商,把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部門的火力主要壓到招商一線,引進了拓邦電子、超頻三光電、九州風神、艾比森、雷曼、贏合、信宇人、固爾琦、怡豐自動化、同為數碼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據悉,今年園區續建和新建工業項目40個,項目總投資172億元,預計達產產值353.1億元,稅收18.8億元。其中今年新建工業項目有28個,涉及總投資115.8億元,預計達產產值266.9億元,稅收15億元。
目前新建項目已開工的有8個,分別為中鐵十五局、鑫迪科技、益柏科技、旭然、科萊德、鑫裕達、江豐電子、華科明珠孵化器。今年續建投產工業項目有12個,項目總投資56.2億元,預計達產產值86.2億元、稅收3.8億元。新投產項目4個,分別為和宏、晶泰、維爾康、益柏科技。
這些項目的主要特點:
一是項目投資強度大,如拓邦智能控制產業園項目投資30億元、投資強度1.36萬元/平方米,華電燃機熱電項目投資18億元、投資強度2.56萬元/平方米。
二是技術水平高,如江豐電子的金屬提純技術,材料的純度可達到5N(99.999%)以上。
三是建設投產意願強,九州風神散熱器項目摘地一個月即將開工,一年建成投產。四是項目投資主體為行業領軍企業,具備上市潛力和條件。
東江科技園通過多年的招商工作積累,在全市率先提出「工業綜合體」創新招商模式。利用園區直屬國企建造的「5G訊谷」工業綜合體這一平臺,按照籤約落戶企業需求,集中建設工業標準廠房,裝修到位後再提供給入區企業使用,為企業和項目提供「拎包進駐」的服務,滿足了中小型企業希望減少固定資產投入、壓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時間的需求。
工業項目服務
推行「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
項目談回來了,就要抓落地服務,提供用地保障,抓履約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不僅抓續建投產項目和購地新建項目,同時注重抓利用原有空閒土地和廠房擴產新建項目、閒置土地盤整新建項目、原有廠房騰籠換鳥項目。通過抓這五類項目和逐家約談、倒逼企業兌現摘地時承諾來整治低效用地、提高土地單位產出。
在盤整空閒土地方面,東江科技園今年已盤整收回特納3.2萬平米、鴻和1.4萬平米閒置土地,正在盤整中科高能、勝諾達的閒置土地。空閒廠房再利用方面,今年將實施「騰籠換鳥」高效利用廠房30萬平米。
在項目服務上,東江科技園制定出臺《東江科技園工業項目落地「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工作方案》。按照專人對接、集體研究、部門跟蹤服務、規範操作的思路,推行東江科技園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並結合項目籤約落戶、土地摘牌、施工報建等流程及時間節點制定《工業投資項目落地全流程跟蹤服務圖》。
通過這套科學的工業項目服務機制,在項目從籤約落戶到建成投產的每個階段由對口職能部門跟蹤服務,明確各部門工作責任,提供的報審材料清單和辦事指南等流程清晰明了,實行包幹跟蹤服務制度,責任落實到人,直到項目階段性周期結束,依序進入下一階段,確保落戶工業項目走上建成投產的綠色通道。
傘金福說,在宣傳貫徹上級政策時,梳理出《東江科技園政策彙編》,線上宣傳推送,線下逐家企業講解輔導,讓企業能聽明白、及時報,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提升環境
拓寬改造惠澤大道東段
為了使項目順利落戶,東江科技園也努力抓環境提升,促使項目投產達效。為提升園區出行大動脈的通行能力,年初惠澤大道東段拓寬改造工程開工,投資3.7億元,預計2021年9月完工。園區東新大道景觀提升工程,投資7428萬元,預計2020年8月完工。此外,通過與惠州一中聯辦、引進優秀師資、引進民營學校管理新機制,提升東江學校教學質量,引進品牌商業、餐飲機構,解決園區消費環境短板,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主要內容。
為加快千億園區建設,東江科技園打造新能源產業發展平臺,組織實施新能源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預估投資6.1億元,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約90萬平方米場地平整、10條市政道路、綠化、排水等工程建設。其中,東新大道南延機場路工程1公裡,實施內容包括道路、橋涵、交通、排水、電氣、綠化等工程。
同時,打造5G通信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東江科技園5G通信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和5G訊谷工業綜合體。該項目預估總投資10.2億元,主要包括5G通信產業基地基礎設施(投資4.6億)和5G智谷工業綜合體(投資5.6億)兩個項目。
來源 | 南方都市報
整合 | 仲愷發布
●精選歷史推送
①
②
③
④
了解疫情信息和仲愷權威信息
請關注「仲愷發布」微信公眾號
▼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
原標題:《今年總投172億元!東江科技園將續建新建工業項目40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