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天命是生兒育女」,「女德課」死灰復燃,還走進了大學課堂

2021-01-10 雅雅媽咪說育兒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朝著進步改變,許多落後思想已經漸漸被淘汰了。

然而,卻有大學生在網絡上「爆料」,大學課堂裡竟然也開展了「女德」課。

從大學生們拍攝下來的課件可以看到,這些「女德」課的內容可謂是讓人又氣又怒。

「女德」課上,先是講了女孩的天命是生兒育女,又要求女孩「守身如玉」、「性格不許暴躁」、「逆來順受」等等。

這些內容讓廣大網友們憤怒地表示,封建糟粕居然走進了大學課堂,都2021年了怎麼還有人不懂男女平等。

01宣講糟粕的女德課會給孩子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1)會打亂女孩對自己人生的規劃

大學是孩子快速成長的階段,孩子從大學畢業之後,就要走向社會,到時候每個孩子的人生就會走向不同的分岔路。

由於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女孩雖然具有生育孩子的能力,但是在現代社會,並不是每個女孩都早早地將「生兒育女」做進自己的人生規劃中。

如果宣講封建糟粕的女德課程走進大學課堂,那麼難免會有女孩受到這些落後內容的影響,導致她們原本的人生規劃被打亂,甚至出現真的去遵守這些針對女性的愚昧要求。

2)會讓男孩錯誤地理解女性

既然現代社會講究的是男女平等,那麼要想真正實現這一美好願景,就需要男性和女性共同為之努力。

在大學階段,男孩的價值觀人生觀等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但是這些稍顯稚嫩的三觀還是有可能會被外界的影響所改變。

如果在大學課堂中光明正大地宣講這些糟粕的女德課,那麼男孩們對女性原有的了解可能會被誤導,從而導致男孩錯誤地認知和理解女性角色。

說到底,所謂的女德課程所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了現代社會所提倡的男女平等。然而許多網友也提出,現在有少部分人對男女平等的理解已經有失偏頗,需要父母們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行。

02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男女平等呢?

首先,不要從小給孩子貼上性別標籤。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男孩總是更剛毅一些,女孩總是更溫柔一些。

其實,這種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恰恰不利於孩子從小意識到男女平等。

父母需要注意,不應該從小給孩子貼上性別標籤,例如可以告訴孩子,男孩可以喜歡洋娃娃,女孩也可以喜歡小汽車。

只有讓孩子不被性別的刻板印象束縛著,孩子才能正確地認識到男女平等,就是做事不用被性別所限制。

其次,提醒孩子不要隨意使用性別優勢。

由於男性和女性在先天上確實存在一些明顯差異,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時候可以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獲得一些便利。

父母要從小提醒孩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隨意使用性別優勢來達到目的。

比如父母可以提醒男孩,不要因為自己體格比女孩更健壯,也比女孩更有力氣,就用性別優勢來欺負女孩。

而父母也要提醒女孩,雖然比不上男孩有力氣,也無需時刻用「示弱」來獲得男孩的謙讓。

只有男孩和女孩認識到自己的性別不是「保護傘」,才能真正地理解男女平等的涵義。

再者,教導孩子要尊重與自己不同性別的人。

男女不平等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部分男性沒有給予女性應有的尊重。

父母需要告訴孩子的是,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誰壓過誰一頭,而是男孩和女孩互相尊重。

所以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看待與自己不同性別的人時,都不能自認為比對方更「高貴」。

只有男孩和女孩發自真心地尊重對方,才能體會到男女平等所帶來的的舒適感。

03總結

男女平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去實現,父母教導好自己的孩子,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有能力去真正實現這一美好願景。

每日一問:還有哪些方法能讓孩子理解男女平等呢?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陳婷逆襲的人生,19歲放棄大學,為張藝謀生兒育女
    優秀的女孩瞬間吸引了張藝謀的青睞,兩人日久生情。在熒幕上觀眾們還想著張藝謀和鞏俐是否能破鏡重圓,重修舊好。可就在這時,陳婷以默默的為張藝謀生兒育女,照顧家庭。不僅重新休息了專業,考了瑜伽老師資格證,每周還和女兒一起練芭蕾。
  • 生兒又育女?韋德重走魔術師的辛酸之路?
    雖然目前體型還偏瘦,但在父親的親自指導之下,技術卻愈發成熟,已經受到了大學的邀請。但二兒子錫安可不像自己的哥哥或者聯盟裡另一個錫安一樣,擁有極高的籃球天賦,韋德二兒子卻表現得十分女性化,喜愛穿暴露的衣服,十分喜歡做指甲,甚至公開自己的同性戀傾向。雖然兒子如此另類,韋德的表現卻讓人吃驚。
  • 張幼儀和羅子君都生兒育女卻慘遭拋棄,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真相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告訴我生兒育女絕不是女性唯一的成功標準。活到現在才真切明白,有時候不是你不夠好,不夠優秀,而是對方的要求變了,對你的期待變了。1、婚姻從來不是女人的護身符.一個年僅23歲的女孩子,就給我上了一堂非常深刻的人生課。她說,在大學裡談過幾次戀愛,每一個戀愛對象都是高顏值男生。
  • 謝娜官宣懷二胎喜訊:那個為你生兒育女的女兒,請拿命來珍惜
    但也有很多網友表示,希望張杰能夠更多地寵愛謝娜,畢竟一個女人生兒育女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可以說都是在為了一個新的小生命,自己都在冒著生命危險去迎接孩子的到來。之前,應採兒和陳小春也選擇了生二胎寶寶,當初在綜藝節目中,應採兒表示過想要生個女兒陪伴陳小春。只不過當二胎寶寶出生時,依然還是一個男孩。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為了生寶寶應採兒也是付出了不少的心酸。
  • 說什麼「女德」不過是教人苟且
    這個四處宣揚「女德」的「專家」,把廣大現代女性都給氣壞了。  自行體會一下,一個面相還算親切的老阿姨,聲情並茂地教育你,衣著暴露容易得病,克父母克丈夫克子孫,經常挨打的妻子不容易鬧病,不知道的,還以為誤入了「走進偽科學」的節目錄製現場。看到「貞操是最好的嫁妝」的時候,我不由得瞅了一眼日曆:沒錯,現在是2017年。
  • 楊麗萍被懟,戚薇李若彤聲援,女人的問題不止是生兒育女
    一向直言直語的戚薇發聲: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時至今日,還在給我們「女人」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作我們女人唯一的成就看的出來,這個網友的一番言論惹怒了無數自立自強的女人,其實,說實話,這個網民很可能自己就是一個女人,她把自己的人生成就定位於生兒育女兒孫滿堂,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她錯在拿自己的經驗去適用到所有女人身上,這就成了可笑的荒謬結論。
  • 一堂「有溫度」的思政課走進大學
    當天,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教育廳主辦,河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出彩河南人」楷模發布廳進校園活動走進河南師範大學,為河南師範大學及其附中、附小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活動以一堂「有溫度」的思政課為主線,貫穿了整場活動的5個環節。
  • 【社會新聞播報】【北方民族大學回應「傳統文化課教女德」:已成立...
    >2020-10-11 11:26:35來源:FX168 【社會新聞播報】【北方民族大學回應「傳統文化課教女德」:已成立調查組】日前,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在北方民族大學通識課《中國傳統文化》上,有老師連續3節課向學生宣講「女德」等內容。
  • 新時代:女性意識覺醒不易,「女德」糟粕應及時摒棄!
    近年來,女德學堂裹著傳統文化的外衣,高舉公益文化事業的旗號,在全國各地大肆興辦。他們口中所倡導的所謂「女德原則」竟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而蒙正國學館的館長黃城曾在課堂上,將「德行」解釋為三道:姑娘道、媳婦道、老太太道,並稱「每道都有女人要守的本分」。
  • 馬蓉喊話王寶強:十年家庭,生兒育女,問心無愧!
    對於艾特王寶強離婚聲明中,闡述的內容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輿論,作為一名年輕但不但不妄為的母親,我在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聲嘶力竭的去捍衛自己的尊嚴,我想做的只是竭盡一切能力去減少這件事情對兩個孩子的影響,因為這是一個媽媽最基本的責任與本能……」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是一名母親,面對離婚風波,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減少對兩個孩子的影響……」最後馬蓉說到「對於過去的十年婚姻,我只想說一句:十年家庭,生兒育女
  • 黨外人士直播課走進湍口溫泉小鎮大課堂
    黨外人士直播課走進湍口溫泉小鎮大課堂 2020-08-27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產劇中的生育執念:女人生來就是要生兒育女
    然而下面的評論卻讓人大跌眼鏡,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一個兒女,這條評論還得到了上萬人的點讚。從古至今都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生育觀念,很多人都相信「養兒防老」,期望「子孫滿堂,承歡膝下」。但是用有沒有兒女來評價一個女人是否成功合適嗎?女人必須要生孩子嗎?
  • 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楊麗萍沒有生兒育女被嗆」引熱議 | 小南早報
    發改委回應「海南會否替代香港部分功能」;香港向18歲及以上居民每人派1萬元;女子用自行車撞擊並掌摑女童,系母親打罵女兒;作弊被抓後墜亡大學生家屬發聲;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楊麗萍沒有生兒育女被嗆
  • 沈殿霞女兒接受專訪,表示凍卵希望結婚生娃,生兒育女是女人使命
    沈殿霞女兒接受專訪,一直希望早日結婚生子,生兒育女是自己使命。10月6日,據港媒報導,鄭少秋和沈殿霞的女兒鄭欣宜接受林珊珊的專訪,並且談論到一系列的關於家庭和自身感情的問題。鄭欣宜也是一一回應自己的看法,以及和林珊珊討論到一些關於孩子和感情的問題。
  • 邀你一起走進清華大學「雲上」課堂
    ……本周《新聞調查》欄目一起走進清華大學「雲上」課堂任何情況下,教學不能中斷周一早晨七點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電機系教授於歆傑早早來到辦公室。每周六,是張禮和胡嘉仲在本學期增加的線上答疑課。張禮說,這麼多年來,自己的課件製作和寫書都是在電腦上完成,但是通過微信等工具與學生交流這種方式用得比較少,這個學期過後,他決定多多嘗試這些新的工具。「我特別滿意,線上交流還真不錯。」張禮說,「我喜歡這個答疑課,過去下課了學生不懂會問我,或者到辦公室問我、問助教,現在他們發微信。
  • 生兒育女到老享不到清福,反而成了「奴隸」?世道人心都變了
    「文/養娃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生兒育女基本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段旅途,從十月懷胎到牙牙學語再到長大成人,長輩為兒女所付出再多,自己都不覺得苦。烏鴉尚會反哺,可現如今社會又有幾人能做到孝道呢?
  • 「有風景的思政課」系列報導引發化學反應,視頻、彈幕亮相課堂...
    從走讀「兩山理論」,到尋訪「紅船精神」26堂校園思政課視頻,風景這邊獨好3個月前,在浙江安吉魯家村的小火車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老師給學生上了一堂「兩山」理論課,還邀請兩位當地村民現場講述村子這幾年的變化。這是「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發布的第一期「有風景的思政課」。隨後,浙江各高校和中小學紛紛加入進來。
  • 臺豬農批蔡英文:不用生兒育女,不知人間疾苦
    他就是臺雲林養豬協會理事蔡德福,他嚴厲批評民進黨當局,表示其「不用生兒育女、不知人間疾苦!」可見民進黨當局「買豬求榮」的做法不得人心,甚至引起臺灣民眾公憤,臺當局犧牲的是臺灣民眾的健康。民進黨當局「越走越遠」民進黨當局不顧民眾反對,堅持「討好」美國,這讓大陸十分不滿。民進黨當局在「和平統一」的道路「開倒車」,讓兩岸處於緊張狀態。
  • 我潛入女德戒色群,差點沉迷到無法自拔
    我一邊覺得荒謬,一邊冥思苦想:2020了,連樓下賣煎餅的大娘都是丁克一族,女德咋就能死灰復燃,一呼百應?這種感覺就像興奮地點開「一女大戰七個露奶男「的avi,結果是《葫蘆兄弟》。
  • 生兒育女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孩子?李雙林
    官殺代表小人,也是壞人,在女命中代表異性,但官殺多為忌神,就等於是異性不善,故易因為異性感情而受到傷害。 年幹乙木為正官星,但乙木挨著戊土,為比肩+正官組合,屬於爭奪的意思。這樣的組合,就暗示早年的感情非常不順,易遇到有家室的男人,因為有爭奪,故而對方是有對象的,或有婚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