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20年春季學期
註定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被記住
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所有清華師生和家長
經歷了一次特殊的教學實踐
95歲高齡老教授迎來線上授課「人生初體驗」
體育教師要在方寸屏幕之間「親授」排球技巧
學子在家聽網課也總想「摸魚」
「網紅」老師為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出各種「招數」
「男神」老師直播時三次哽咽……
因為疫情,散落在各地的學生們無法返校
而在線教學卻把學校、老師、學生、家長
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也把曾經遙遠、封閉的課堂傳播到更遠……
本周《新聞調查》欄目
一起走進清華大學「雲上」課堂
任何情況下,教學不能中斷
周一早晨七點半,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電機系教授於歆傑早早來到辦公室。七點五十左右,他作好所有的準備,等待學生上線。
「這會兒陸陸續續已經有人進來了。」於歆傑說,「同學們進來後顯示的頭像飛得非常快,目前已有很多人進來了,我要開始上課了。」
從2月17日開始,每周一早上八點,清華大學電機系133名本科生用這種方式開始了他們本學期的《電路原理》課程的學習。正在進入尾聲的2020年春季學期,將註定以特殊的方式被記住,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國的學校無法正常開學,清華大學的老師和學生們攜手開始了全新的教學探索。
2月3日,也就是春季學期開始前兩周,清華大學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分布在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5萬多名清華師生共上一堂課。
「最重要的意義,表明了學校一種堅定的決心態度、一種承諾。教書育人是不可放棄的職責,在任何情況下,教學不能中斷,課程要保持延續。它是學校對所有學生的承諾,也是清華對整個社會的承諾。」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說。
當天,清華大學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雨課堂」進行直播。「雨課堂」是清華大學2016開發使用的智慧教學工具。通過「雨課堂」,老師和學生們能在傳統課堂內外進行高效互動。
從「在快手上清華」到「雨課堂」快速升級
本學期之前,「雨課堂」服務了超過2000萬師生,但由於針對課堂教學,每一個班級的人數往往都在300人以內。在2020年的春天,全校5萬多人要在開學前同時在一個班級裡上同一堂課,對「雨課堂」的挑戰變得空前巨大。
「伺服器可能原本在校的時候,它的承載量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導致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崩掉了。然後我們只能在快手看直播,就有一個很著名的梗,叫做『我在快手上清華』。」清華經管學院大三學生李祥瑞說。
2月5日,清華大學師生共上一堂課之後兩天,清華大學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在線教學質量保障專家組、在線教學技術保障專家組和學生學習保障組,以確保如期開學。本學期,清華大學的全部4471門課程將全部切換到在線直播模式。此時,距離開學不到兩周。
「雨課堂」快速完成升級,為了確保能夠順利地進行在線教學,清華的老師們又開始了自己的技術攻關。一時間,各種在線直播教學攻略、十大直播神器、在線課程鈴聲紛紛上線。
在全校進行技術攻關的同時,清華的老師們也必須在短時間內學習如何成為一名「網絡主播」。在這個學期,清華全校有2300多名教師需要開展在線教學,而超過2000名老師沒有網絡直播的教學經驗。
95歲老教授迎來線上授課「人生初體驗」
95歲高齡的張禮老師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已經超過60年了。本學期,共有6名研究生和10名本科生選了這門《量子力學前沿選題》。平常,每周一和周四上午,物理系都會接張禮去科技館討論室給學生們上課,而張禮也都保證每周至少有三天去科技館辦公室辦公。而這學期,張禮要在自己的家裡嘗試全新的線上授課。
"正式上課前我們也做了很多測試,其實攝像頭感覺效果不是太好,像採用手寫筆就可以隨時劃出一些重點。張老師學起來也非常快,他自己擺弄了一會兒,很多東西就能上手操作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胡嘉仲說。
每周六,是張禮和胡嘉仲在本學期增加的線上答疑課。張禮說,這麼多年來,自己的課件製作和寫書都是在電腦上完成,但是通過微信等工具與學生交流這種方式用得比較少,這個學期過後,他決定多多嘗試這些新的工具。
「我特別滿意,線上交流還真不錯。」張禮說,「我喜歡這個答疑課,過去下課了學生不懂會問我,或者到辦公室問我、問助教,現在他們發微信。我們看到微信覺得有意思,就通過微信表達我的一些觀點。我覺得這種跟學生的交流方式比過去有很大進步,將來即使是恢復了正常上課,答疑課一定要好好搞。」
95歲高齡的張禮老師快速適應並投入到了在線教學的實踐中,而清華大學體育部的老師們則陷入了無限的惆悵。
體育教師方寸屏幕之間「親授」排球技巧
清華大學體育部副主任趙青教授表示:「校長說了,延期返校、正常上課、發揮優勢、保質保量。這十六個字每一個都是很難的,我三天沒睡著覺。體育課它是在操場上、在球館裡。家裡住兩居室、一居室的人怎麼辦?我們先是考慮這種硬體,它改變不了。第二個是考慮老師的能力,老師的能力,老師對計算機的掌握。」
老師們壓力不小,學生們也是一臉茫然,如何在線上上體育課?
「今年我們剛修完一個沙排場,非常漂亮。或多或少有些手癢,就很想進去打一打。」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大三學生李祥瑞說。
清華大學電機系大一學生朱鴻凡表示:「我這學期體育課本來是足球,但是現在在家裡所以就踢不成足球了。」
「當時聽到要在網上上課時,第一反應就在想,我怎麼在網上上遊泳課呢?網絡上面只能衝浪,網上不能遊泳。」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大二學生雷雅勻有著這樣的疑惑。
2月17日正式開學之前,清華大學的66名體育老師開始研究如何在線上好體育課。除了同事間的相互支招,開學前,趙青的家人成了她的後援團,為她拍攝了各種教學視頻和照片,加入新學期線上教學的課件中。
趙青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原運動系排球專業,畢業後來到清華大學任教。今年是她在清華執教的第32年,從1990年開始擔任清華大學的女排教練。很少看網絡直播的趙青沒想到有一天自己還得親自上線去做網絡直播,每周還得直播4場。
每周三下午3:20,是清華大學三年級男生的沙排課。趙青每節課之前都會早早開始熱身,等待著這38名男生上線。5個月前,趙青剛做完十字交叉韌帶重建手術。但她說,選沙排課的男生都非常熱愛這項運動,這個學期他們沒辦法上沙排場打球,這已經是很大的遺憾,自己一定會盡所能讓這些同學感受到沙排運動的魅力。所以,所有的動作她都會親自示範。
2020年春季學期,清華全校1萬1千多名清華學生在線上完成了超過50門體育專項課的學習。疫情期間,雖然大家的活動半徑變小了,但是全校學生鍛鍊的積極性反而更加高漲。6月1日晚間,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共邀桌球國手們上直播,兩所大學的學生們同上一節桌球課。緊接著,各種姿勢的居家桌球訓練繽紛上線。
清華學子在家聽網課也總想「摸魚」
無體育,不清華。體育課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下,師生們在線上練得熱火朝天。但是鍛鍊結束後坐到電腦面前,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又如何呢?
「大家也不要把清華的學生就想得多麼自律,或者多麼厲害,就感覺大家每天都奮發圖強。我們學校肯定大部分人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們也是人。在兩個半小時的課程之內,是絕對沒有辦法做到兩個半小時都非常認真的,所以肯定你在線下上課也會有摸魚的時候,你在線上課也會有摸魚的時候。」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大三學生李祥瑞說。
韓國留學生、清華大學電機系大四學生梁禎殷表示:「和正常學期相比,我感覺自己的學習還不夠努力。因為還是在家太放鬆了,而且周圍沒有老師和同學,所以我沒有感覺到很緊張。」
為吸引學生注意力 「網紅」老師招數頻出
《電路原理》是清華大學電機系的一門「硬課」。早在2013年,於歆傑和他的《電路原理》課就出現在了清華大學電路原理慕課的宣傳片中,當時很多學校開始利用網際網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於歆傑和他的《電路原理》迅速成為「網紅」和「網絡爆款」。從那時開始,他就開始摸索與清華傳統課堂上不一樣的在線教學方式。
作為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有著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但是這次,所有課程必須在線直播,於歆傑又一次開始嘗試對自己教了19年的課程做新的調整。為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他還在原來的教學基礎上增加了與學生的交互頻率。
清華大學電機系大一學生朱鴻凡說:「比如說手機就在身邊,講到這個地方我覺得我會了,就拿手機看一看、或者拿點東西吃一吃,都容易走神。但是其實並沒有把這個地方掌握好,老師往下講的時候又跟不上了。不過,於老師的課不容易走神,因為他經常讓我們在課上講完一個知識點後做一道題,我覺得這個方式挺好的,可以讓我們保持比較高的專注度。」
在線教學經驗豐富的於歆傑在2020年也同清華的其他老師一樣,「被迫」走上網絡直播,那麼,新手主播們在直播臺上發揮得還好麼?
「男神」老師直播時三次哽咽
在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前,清華大學推出「宅家充電計劃」,邀請清華老師在雨課堂直播公開課。2月13日,在《不完美的公共管理》課程中,清華公共管理學院的梅賜琦老師曾三度哽咽。
「因為疫情跟我們太切身相關了,更何況我又是個湖北人。當時好多同學就在那兒打『老師不哭』。」梅賜琪說,「我當時在講這個的時候想法是,老師是一個過來人,你們一定要勇敢一些,我本來是抱著這樣的一種態度去鼓勵別人,但是呢,鼓勵著鼓勵著自己又繃不住了。我就把我的頭像關掉,大家就看不到了。大家就在講說:梅老師不要哭了。」
2020年的春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因為疫情,散落在各地的學生們無法返校,而在線教學卻把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也把曾經遙遠的、封閉的課堂傳播到更遠……2020年的春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學校專門成立了學生學習保障工作組。它的任務就是聯繫到所有學生,逐一詢問有什麼困難。有的同學裝備缺失,我們利用地方校友會的資源,給一些同學送上電腦和裝備。學校還設立了緊急專項,資助疫情期間堅持學習有經濟困難的同學。最後我們事後統計,總共及時資助近七百位同學。」邱勇表示。
本學期,清華大學很多不能返校的外籍老師們也紛紛加入到這場快速推進的在線教學中,距離和時差也影響不了清華大學外籍教師團隊的發揮。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的高校紛紛開始線上授課。2020年4月24日,清華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新冠疫情下大學在線教育及展望」的研討,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參與了這場直播。
「大學在人類面臨重大挑戰的時候,要自覺肩負起責任和使命,全球合作是應對疫情的唯一解決辦法。我們經常講,一個人的品格一定是在困難面前、在挑戰面前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一所大學同樣如此。最困難的環境下,它的品格、它的精神氣質、它的追求,它把什麼事情看得最重。疫情給全球的大學帶來巨大的衝擊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大學應該發揮創新和智慧的優勢,推動技術和教育教學的融合,在線教學不是簡單地把傳統教學搬到網上,它實際上帶來一場基於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範式的變革。」邱勇表示。
不知不覺,2020年春季學期即將結束,大自然有自己的節奏,清華的學生們也將迎來每學期的固定節奏——期末考試。
「今天微積分課上老師說,微積分好像要弄兩個攝像頭照著就是全身各個方位,好像要這樣。」清華大學電機系大一學生朱鴻凡說。
於歆傑表示:「考試周是在6月6號到14號,這9天裡。我們全開卷,你上網任何的搜索、各種答案都沒事。但是我們命題就保證你不可能從網上很容易地找到答案,所有東西都是綜合性的。」
節目播出時,清華的同學們已經開啟了匆忙的考試周,相信經過一個學期的在線教學,他們的表現並不會因為老師們的一些小約束和小設計而受到影響。與老師們過招,本就是在清華園中最有意思的事。
每周,梅賜琪的學生們都會收到老師給他們寫的一封信。除了每周的課程總結,梅賜琪有時會在信中附上自己在北京感受到的風、校園內某角落怒放的花朵,本學期沒有辦法相聚的教室,以及校慶後已經義無反顧奔向夏天的清華園。
「我會特別期待見到他們。有一種勝利者會師的感覺,過程越艱苦越會讓大家去珍惜重逢的艱難,我會特別地期待,看到他們在這個學校裡面的樣子。平時你走在學校裡,你並不會多看誰一眼,因為我們都是匆匆過客。但是今天他們再回來的時候,你就會有那種感覺——雖然我們彼此不一定認識,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經歷,而這個經歷呢每一個人都是刻骨銘心的。」 梅賜琪說。
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查看節目完整版
往期回顧
清華,我們回來了!
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宣傳片《追光少年》發布!
百年規格鑄重器 一流功夫育棟梁 | 邱勇校長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致辭
點擊查看��
素材來源丨新聞調查 央視新聞客戶端
視頻剪輯丨劉蓓 曹慶慶
原標題:《邀你一起走進清華大學「雲上」課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