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小學生寫信邀臺灣學生「雲」上共度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寧3月26日電(記者 蔣雪林)「花蓮縣北濱小學的朋友們,掐指算算,我們應該三年沒見了。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我,我和同學們曾站在校門口歡迎你們的到來,還為你們獻上繡球。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三年過去了,又到了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我們不能相聚,我們真誠地邀請你們在線和我們共慶佳節。」廣西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六(8)班學生吳泓潤近日寫信邀請臺灣學生在線共度壯族佳節。

劉語桐在給同學蘇鵬寫信。 被訪者供圖 攝

3月26日是壯族傳統節日農曆三月初三,結合目前疫情的特殊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在線上開展「壯族三月三·和諧在八桂」系列活動,開播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空中課堂」。結合本校實際,南寧市桂雅路小學精心錄製「空中課堂」,內容包括在線介紹「壯族三月三」民族節日的由來、五色糯米飯製作、投繡球、唱山歌、民族手工、民族服飾等內容,講述各族人民豐富多彩的節日生活。該校學生和家長均可在「雲」上共度佳節。

桂雅路小學校長陳一璐表示,學校所在的區域是南寧市東協商務區,臺商臺胞居住比較集中。南寧市青秀區黨委政府根據這一實際情況,要求學校打破門檻,解決臺商臺胞適齡孩子的就學問題。桂雅路小學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惠及臺胞政策,認真落實城區黨委政府的相關要求,盡最大能力為臺胞解決後顧之憂,在學校招生地段範圍內,有多名符合招生管理政策的臺籍學生入學該校就讀。

陳一璐表示,桂雅路小學不僅有多名臺籍學生就讀,還與臺灣多所中小學校有著密切的交往,學校與花蓮縣北濱小學、秀林鄉水源小學、化仁中學及景美女中等學校交流頻繁。上述學校曾到桂雅路小學參訪,桂雅路小學也多次到臺灣參訪。通過校園文化交流,桂臺兩地的孩子增進了彼此了解,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每到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孩子們已習慣要和臺灣的小朋友共度佳節,今年因疫情影響,活動改在線上進行,桂雅路小學多名孩子於是想通過書信,力邀臺灣小朋友線上一起共度佳節。

蘇鵬給劉語桐回信。 被訪者供圖 攝

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六(1)班學生甘麗煊則選擇給花蓮縣化仁中學校長寫信。她希望通過該校校長,讓臺灣的朋友,在「雲」上也能體會到壯族民眾歡度節日的場景。

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六(4)班學生劉語桐則給她仍遠在臺灣的同學蘇鵬寫信,告訴他學校雖然沒開學,但學校在網絡上建起了「空中課堂」,精彩展示壯族民俗文化,讓蘇鵬別錯過精彩的「空中課堂」。

通過電子郵箱收到劉語桐的信件後,蘇鵬立即給她回信。他在信中說:「收到你和同學們的來信,不知不覺離開大夥有兩個月了,我也特別想李老師,想我們班的同學們。」

蘇鵬說:「我今天看到我們學校錄製了『三月三』為主題的『空中課堂』,熟悉的場景,熟悉的老師,隔著屏幕我都能聞到那五色糯米飯和艾葉粑粑的味道。讓我不禁想起以前我們一起歡慶『三月三』的情景,別具一格的臺灣舞蹈和嘹亮的壯族山歌交織在一起,對我而言都是那麼熟悉親切。這期『空中課堂』播放的時候,我一定和家人一起觀看,給他們介紹這個熱鬧的壯鄉節日。通過網絡我也了解到疫情防控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們相聚的日子也應該不遠了。」

蘇鵬的爸爸是一名機長,他4歲就隨父母到南寧。目前是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六(4)班學生。(完)

相關焦點

  • 別樣聯誼情更深——桂臺各民族線上歡度「壯族三月三」後記
    本報記者 簡文湘 通訊員 湯鋒年 許耀藝5月上旬,持續1個月的2020年桂臺各民族網上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落下帷幕,畫上圓滿句號。今年的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辦得很「穿越」,別具特色。
  • 千名臺灣同胞赴廣西歡度「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
    一八桂心 臺灣情「三月三」不僅是壯族的傳統節慶,也是廣西瑤族、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節日,同時,「三月三」也是情人節,壯族男女會匯聚到山坡上對唱山歌此次「中華民族一家親 相約壯美新廣西——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從4月10日開始至4月16日,來自臺東、花蓮、宜蘭、苗慄、南投等地基層民眾、少數民族鄉親和青年學生39個團隊近千名臺灣各民族新朋舊友,特別是少數民族歌舞者將奔赴廣西各地,與當地各民族同胞一道共同慶祝「壯族三月三」。
  • 2018三月三廣西各地、南寧節日活動時間地點及精彩看點
    今年「壯族三月三」假期,武鳴又是南寧友仔友女出遊的人氣之選,4月18日「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將舉行開幕儀式  2018廣西三月三有什麼活動原生態音樂劇《壯源》首演  時間:4月14日  地點: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  結合壯族的原生態山歌、民俗舞蹈
  • 臺灣時尚青年以手指舞展示壯族傳統節日 有意赴廣西創業
    被訪者供圖中新網南寧4月5日電 題:臺灣時尚青年以手指舞展示壯族傳統節日 有意赴廣西創業作者 黃旭升 蔣雪林他是來自臺灣臺北市的手指舞達人,近年來在抖音上發表手指舞視頻超過200條,是抖音上的「網紅」,擁有粉絲達13.3萬。他就是臺灣時尚青年陸寬。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2017廣西壯族三月三放假時間及三月三習俗
    三月三也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廣西法定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曆「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的傳統風俗習慣吃什麼食物
    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三月三,這個春天裡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我的腦海中,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記憶,也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傳統節日串連而成。  在神州大地上,關於「三月三」這個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著多彩紛呈的展現形式。  漢族將「三月三」稱為上巳節,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
  • 雲上照樣「嘿撩撩螺」,廣西「三月三」直播進行時~
    南寧3月26日,2020年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雲上歌海直播拉開帷幕。舞臺上,山歌手引吭高歌、激情滿懷;屏幕前,網友們紛紛點讚、互動頻頻,"雲上之約"洋溢著歡樂氣氛。武鳴山歌手在非遺傳承基地直播分會場對唱山歌 圖片來源:南寧日報有廣西"山歌王"美譽的潘龍海在主會場以一首獨具壯族春耕氣息的《壯鄉三月天》,引爆了高潮。"山歌是我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傳統的歌唱內容和形式,也不斷融入現代、時尚元素。"
  • 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三月三節日習俗、由來簡介
    「三月三」即將到來(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說到「三月三」習俗,對歌、吃五色糯米飯已被大夥熟知,可你還知道在這個節日有哪些有趣的節日習俗嗎?廣西各地過「三月三」的方式是怎樣的?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廣西民俗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 清明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附拼假)
    節日起源於黃帝誕辰,三月三的意義在於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緬懷始祖功德。這是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節日,其他地方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有些羨慕嫉妒恨呢?  不同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說法。 說法一:【上巳節】  上巳節的由來已久: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
  • 《小劉知特產》之屬於壯族的節日
    特產是某些地方特有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或歷史,在這裡小劉給介紹一下特產的文化歷史傳說,這期我們的主角是屬於壯族的節日。三月歌圩壯族傳統節日,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曆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
  • 別樣「三月三」一樣兩岸情 臺灣北原山貓跨海送祝福
    吳廷宏在南寧臺灣名品展銷會上放歌助興。(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26日訊 農曆三月初三(今年3月26日),是廣西壯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節慶日。受疫情影響,廣西創新2020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臺灣著名民族歌手北原山貓吳廷宏積極上線參與,一大早就給廣西發來了祝福視頻,表達了對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以及廣西同胞儘快戰勝疫情的良好祝願。
  • 壯族三月三 廣西除了文旅還有祭祀儀式
    編輯:京億兆傳媒 顧問:北京市金開南寧律所 郵箱:276357155@qq.com政策分析法律諮詢文宣策劃3月26日,2020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特別節目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面向全國播出,
  • 2019唱遊絲路 壯美廣西——廣西「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
    標    題 2019唱遊絲路  壯美廣西——廣西「壯族三月三   作品 簡介 2019年,為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西衛視推出的「壯族三月三
  • 廣西民族節日三月三,一般會有什麼活動?
    廣西壯族三月三二.中國農曆「三月三」傳統節日:農曆「三月三」,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在中國除了漢族過農曆「三月三」外,還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也是過農曆「三月三」的。對於漢族來說,農曆「三月三」大有來歷,相傳農曆「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在古代農曆「三月三」稱上巳(sì)節,就是一個專門紀念黃帝的節日。而黃帝,又是中國炎黃子孫的老祖宗。中國自古就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並且一直流傳至今。
  • 過不一樣的「三月三」 「雲」上山歌也嘹亮
    (藍必祠 攝)  受疫情影響,為減少人員聚集,今年「壯族三月三」我市各縣區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圍繞「戰疫情、奔小康、奮進新時代」的主題,突出「不一樣的三月三,網聚也精彩」特色,紛紛通過網絡平臺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創意的線上活動。雖然過節形式與往年不同,但「雲」上歌聲同樣嘹亮,壯鄉山歌聲聲飄過雲海,在網上掀起嘹囉壯韻潮。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此外,民間還流傳著「三月三,吃雞蛋」的順口溜。2020年農曆三月三是陽曆3月26日星期四,也就是今天。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一、三月三是什麼節日?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也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 鹿心社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
    原標題:鹿心社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 4月1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南寧會見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一行。 鹿心社說,崐萁縣長是廣西的老朋友,這次率團來桂出席「中華一家親·相約美麗廣西——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體現了對桂臺交流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 臺灣青年創作手指舞 點讚廣西「壯族三月三」
    臺灣青年表演手指舞。 (中國臺灣網 發)中國臺灣網4月2日訊 據廣西南寧市臺辦消息,來自臺灣的青年陸寬,一直嚮往「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的壯美風光以及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最近,陸寬看到廣西今年將舉辦線上「三月三」活動以及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組織開展「我眼中的壯族三月三」微文、微頻徵集活動,便利用5天時間創作了《歌兮舞兮三月三》手指舞向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致敬並參加微視頻徵集活動,希望以手指舞這種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穎方式為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推廣盡一份力量。
  • 臺灣藝術家:晚年望把大陸山河美景「裝」入畫
    中新社廣西崇左3月27日電 題:臺灣藝術家:晚年望把大陸山河美景「裝」入畫  作者 鍾建珊  「大陸的風光真是太美了。」當桂臺書畫攝影文化藝術交流團乘坐的旅遊觀光船行駛在廣西崇左市左江之上,船體推開碧波,一幅幅古老的駱越花山巖畫由遠及近漸次迎面而來,臺灣花蓮縣粥會理事長彭明德忍不住發出感嘆。
  • 廣西百餘壯族小學生「飈壯語」 講述趣味小故事
    鍾建珊 攝中新網南寧10月31日電 (鍾建珊)10月30日至31日,來自廣西57所壯漢雙語小學的116名壯族小學生匯聚南寧,他們之中年齡最大者13歲,最幼者7歲,均不約而同穿起了壯族特色民族服飾,用壯語講述壯鄉發展趣味小故事。第四屆廣西小學生講標準壯語故事比賽此間在南寧舉行。廣西教育廳民教處處長韋蘭明31日表示,今年是《壯文方案》頒布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