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過不一樣的「三月三」 「雲」上山歌也嘹亮
①良慶山歌手通過網絡直播平臺與城區其他山歌隊隔空對唱山歌。 (莫秦嚴 攝)
②武鳴山歌手在非遺傳承基地直播分會場對唱山歌。 記者葉子榕 攝
③音樂老師楊娟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教網友唱山歌。 (藍必祠 攝)
受疫情影響,為減少人員聚集,今年「壯族三月三」我市各縣區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圍繞「戰疫情、奔小康、奮進新時代」的主題,突出「不一樣的三月三,網聚也精彩」特色,紛紛通過網絡平臺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創意的線上活動。雖然過節形式與往年不同,但「雲」上歌聲同樣嘹亮,壯鄉山歌聲聲飄過雲海,在網上掀起嘹囉壯韻潮。
「雲」上對歌 掀起嘹囉壯韻潮
陣陣鑼鼓起,聲聲嘹囉音。3月24日,良慶區舉辦「山歌,線上雲對唱」活動,一曲曲悠揚婉轉的山歌「點燃」了承載著濃厚民俗文化底蘊的良慶土地。
此次活動全程採用現場直播,由4支山歌隊在不同地點以4種山歌歌調(即壯語的良慶秀青調、那馬鎮嘹囉山歌、大塘鎮嘹囉山歌、南曉鎮曉元村斑鳩調山歌)隔空對歌,全面展示良慶區本土原生態的山歌品種及壯鄉傳統山歌的古韻之美,讓民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民歌盛宴。
活動現場,身著壯族服飾的村民們唱著寓意祝福的山歌,跳著歡快的舞蹈,嘹亮的歌聲在四周迴蕩。「今年雖然沒有大舞臺,但感覺很不一樣。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原生態的山歌挑戰,對山歌也有了最原始的味道。」對於對歌方式的改變,南曉鎮山歌隊隊員鄭蔓清體驗到了別樣的精彩。
此次活動,展示了良慶區深厚的民族文化魅力,市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對山歌的旋律,體驗韻味獨具的「壯族三月三」。
聲聲飄過雲海 處處皆是歌圩
熱情不減,歌海如潮。3月26日,武鳴區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開展2020年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雲上歌海活動,城區各地的山歌手在分會場連線對唱山歌,唱響阻擊疫情讚歌、唱盡脫貧致富歡歌,慶祝別樣風採的「壯族三月三」。
當天10時,活動正式開始,主會場大屏幕上,武鳴各分會場的歌手們與主會場緊緊相連,齊秀歌喉,一展壯鄉風採。疫情並未影響武鳴人過節的熱情,通過直播的方式,更多人融入到雲上歌海裡,體驗別樣熱鬧的「壯族三月三」。
山歌一首接一首,廣西山歌王潘龍海在主會場已按捺不住,一曲《壯鄉三月天》將壯族春耕生產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武鳴山歌協會主席韋秋岑在城廂鎮江濱路分會場登臺亮嗓,疫情防控期間,她組織歌手創作「抗疫」主題山歌達百餘首。
在非遺傳承基地直播分會場,武鳴山歌手梁兆江用自己的原創歌曲《武鳴人民創新村》得到了眾多好評。近年來,他自編、自導、自演壯族山歌並製作成視頻,在網上發展了一批壯族原創山歌的粉絲,通過自身影響力帶動了更多人了解武鳴壯族文化。「武鳴的地方語言語調很豐富,具有獨特的韻律感,加上現代歌曲元素進行創作,很容易收穫人們喜愛。」梁兆江說。
山歌傳承有方 壯鄉文化受歡迎
楊娟是廣西—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音樂老師,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山歌文化,她便有意識地將廣西山歌引入課堂。3月26日一大早,楊娟身著漂亮的壯族服裝,準備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教網友唱山歌,更好地傳承壯鄉文化。
在楊娟的帶領下,直播間裡熱鬧非凡,7000多名粉絲一起與她學唱地地道道的廣西山歌。在教授山歌的同時,她還向網友介紹了「壯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和傳統運動,以及趕歌圩對唱山歌等風土人情和民俗活動,增加了網友對「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的認識。
楊娟表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廣西的山歌,把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更好地傳承下去。 (記者胡明峰 胡光磊 通訊員莫秦嚴 趙鳳霞 藍必祠 伍雲 原文編輯/麻家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