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一樣的「三月三」 「雲」上山歌也嘹亮

2021-02-08 新華網

  【原標題】過不一樣的「三月三」 「雲」上山歌也嘹亮

  ①良慶山歌手通過網絡直播平臺與城區其他山歌隊隔空對唱山歌。 (莫秦嚴 攝)

  ②武鳴山歌手在非遺傳承基地直播分會場對唱山歌。  記者葉子榕 攝

  ③音樂老師楊娟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教網友唱山歌。 (藍必祠 攝)

  受疫情影響,為減少人員聚集,今年「壯族三月三」我市各縣區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圍繞「戰疫情、奔小康、奮進新時代」的主題,突出「不一樣的三月三,網聚也精彩」特色,紛紛通過網絡平臺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創意的線上活動。雖然過節形式與往年不同,但「雲」上歌聲同樣嘹亮,壯鄉山歌聲聲飄過雲海,在網上掀起嘹囉壯韻潮。

  「雲」上對歌 掀起嘹囉壯韻潮

  陣陣鑼鼓起,聲聲嘹囉音。3月24日,良慶區舉辦「山歌,線上雲對唱」活動,一曲曲悠揚婉轉的山歌「點燃」了承載著濃厚民俗文化底蘊的良慶土地。

  此次活動全程採用現場直播,由4支山歌隊在不同地點以4種山歌歌調(即壯語的良慶秀青調、那馬鎮嘹囉山歌、大塘鎮嘹囉山歌、南曉鎮曉元村斑鳩調山歌)隔空對歌,全面展示良慶區本土原生態的山歌品種及壯鄉傳統山歌的古韻之美,讓民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民歌盛宴。

  活動現場,身著壯族服飾的村民們唱著寓意祝福的山歌,跳著歡快的舞蹈,嘹亮的歌聲在四周迴蕩。「今年雖然沒有大舞臺,但感覺很不一樣。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原生態的山歌挑戰,對山歌也有了最原始的味道。」對於對歌方式的改變,南曉鎮山歌隊隊員鄭蔓清體驗到了別樣的精彩。

  此次活動,展示了良慶區深厚的民族文化魅力,市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對山歌的旋律,體驗韻味獨具的「壯族三月三」。

  聲聲飄過雲海 處處皆是歌圩

  熱情不減,歌海如潮。3月26日,武鳴區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開展2020年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雲上歌海活動,城區各地的山歌手在分會場連線對唱山歌,唱響阻擊疫情讚歌、唱盡脫貧致富歡歌,慶祝別樣風採的「壯族三月三」。

  當天10時,活動正式開始,主會場大屏幕上,武鳴各分會場的歌手們與主會場緊緊相連,齊秀歌喉,一展壯鄉風採。疫情並未影響武鳴人過節的熱情,通過直播的方式,更多人融入到雲上歌海裡,體驗別樣熱鬧的「壯族三月三」。

  山歌一首接一首,廣西山歌王潘龍海在主會場已按捺不住,一曲《壯鄉三月天》將壯族春耕生產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武鳴山歌協會主席韋秋岑在城廂鎮江濱路分會場登臺亮嗓,疫情防控期間,她組織歌手創作「抗疫」主題山歌達百餘首。

  在非遺傳承基地直播分會場,武鳴山歌手梁兆江用自己的原創歌曲《武鳴人民創新村》得到了眾多好評。近年來,他自編、自導、自演壯族山歌並製作成視頻,在網上發展了一批壯族原創山歌的粉絲,通過自身影響力帶動了更多人了解武鳴壯族文化。「武鳴的地方語言語調很豐富,具有獨特的韻律感,加上現代歌曲元素進行創作,很容易收穫人們喜愛。」梁兆江說。

  山歌傳承有方 壯鄉文化受歡迎

  楊娟是廣西—東協經開區第二小學音樂老師,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山歌文化,她便有意識地將廣西山歌引入課堂。3月26日一大早,楊娟身著漂亮的壯族服裝,準備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教網友唱山歌,更好地傳承壯鄉文化。

  在楊娟的帶領下,直播間裡熱鬧非凡,7000多名粉絲一起與她學唱地地道道的廣西山歌。在教授山歌的同時,她還向網友介紹了「壯族三月三」的傳統美食和傳統運動,以及趕歌圩對唱山歌等風土人情和民俗活動,增加了網友對「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的認識。

  楊娟表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廣西的山歌,把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更好地傳承下去。 (記者胡明峰 胡光磊 通訊員莫秦嚴 趙鳳霞 藍必祠 伍雲 原文編輯/麻家睦)  

相關焦點

  • 南寧小學生寫信邀臺灣學生「雲」上共度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我,我和同學們曾站在校門口歡迎你們的到來,還為你們獻上繡球。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三年過去了,又到了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我們不能相聚,我們真誠地邀請你們在線和我們共慶佳節。」廣西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桂花校區六(8)班學生吳泓潤近日寫信邀請臺灣學生在線共度壯族佳節。劉語桐在給同學蘇鵬寫信。
  • 雲上照樣「嘿撩撩螺」,廣西「三月三」直播進行時~
    南寧3月26日,2020年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雲上歌海直播拉開帷幕。舞臺上,山歌手引吭高歌、激情滿懷;屏幕前,網友們紛紛點讚、互動頻頻,"雲上之約"洋溢著歡樂氣氛。網友們紛紛在各個直播平臺"打CALL":"網上對歌,別有風味""山歌越唱心越寬,壯鄉越來越美麗……"柳州"現在仍是疫情期,為防傳播不聚集。恰巧三月歌節到,就在網絡趕歌圩。"
  • 別樣「三月三」一樣兩岸情 臺灣北原山貓跨海送祝福
    (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26日訊 農曆三月初三(今年3月26日),是廣西壯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節慶日。受疫情影響,廣西創新2020年「中華一家親——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臺灣著名民族歌手北原山貓吳廷宏積極上線參與,一大早就給廣西發來了祝福視頻,表達了對廣西「壯族三月三」活動以及廣西同胞儘快戰勝疫情的良好祝願。
  • 又是一年「三月三」,「蘭湯沐浴」念軒轅
    蘭花幽香沁人心脾上古時代以「幹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即「三月三」。相傳這一天軒轅黃帝誕辰,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後來三月三還演化成為人們集體郊外春遊、水邊宴飲的節日。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的傳統風俗習慣吃什麼食物
    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三月三,這個春天裡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我的腦海中,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記憶,也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傳統節日串連而成。  在神州大地上,關於「三月三」這個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著多彩紛呈的展現形式。  漢族將「三月三」稱為上巳節,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2017廣西壯族三月三放假時間及三月三習俗
    三月三也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廣西法定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曆「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
  • 清明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附拼假)
    一是說明代時有個狀元蔡復一,同安人,長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聰明,滿腹經綸。當年皇帝也愛他才能,重用他,任他為七省經略和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擁護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謀害他。有人有意讓他忙碌得連飯都吃不上,想把他餓死....另一說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閩南一帶民眾每年於三月初三日用薄餅祭祖,通稱三日節或三三節。
  • 別樣聯誼情更深——桂臺各民族線上歡度「壯族三月三」後記
    本報記者 簡文湘 通訊員 湯鋒年 許耀藝5月上旬,持續1個月的2020年桂臺各民族網上歡度「壯族三月三」活動落下帷幕,畫上圓滿句號。今年的桂臺各民族歡度「壯族三月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辦得很「穿越」,別具特色。
  • 你好三月的簡短句子,你好三月的唯美說說
    陌生人從來不給我贊,希望下一個陌生人會變化。二月再見,三月你好! ​6.三月你好!這個月開始,更勤奮一點吧。
  • 電影《又是一年三月三》時光不語 歲月風華
    但這並不代表著年輕一代失去對過去的好奇心。  關於父母所生活過的年代,他們的愛情是什麼樣子,他們的生活方式對比當下,有何不同,我們都全然不知。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又是一年三月三》這部影片在開拍之際就充滿神秘魅力,吸引覆蓋的受眾從60後70後、80後甚至到如今以90後為主體的年輕一代。每個時代的意志和氛圍都是不同的,而其中各人所處的處境都有不同的動人之處。
  • 李轉雲:古歷三月三——母親對兒子的思念
    禎子我兒:又是一年三月三,一年一度,你的古歷生日!媽媽只想說幾句心裡話:首先,生命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任何時候都要重視並維護好。要養成儘量早睡早起的習慣,工作學習時間較長的話,調節調節視力,活動活動身體。飲食要選安全且有營養的,注意休息,切記切記!其次,注重學業和學術。既已步入正軌,就要堅持下去!也來不得疏忽大意,因為搞科研是那樣的嚴密!
  • 歌聲嘹亮日報社 (第294期)
    溫馨的誦讀圓今天晚上有晚會,外面白雪,沒有雪的地方也冷……,袁新的幾個開心就好群正在熱火潮天,軍務部播音電臺也在近日由群主三哥的鼓勵下也興起,歌聲嘹亮人的臘八節尤其與眾不同,大家在網絡平臺互相問候,不分早晚,正猶如千山起舞松搖醉,萬水歡歌海蕩旋,工整的頭像,美麗的色彩,精彩的展示,都是愛的傳播,自信的歌聲嘹亮人用熱情來呼喚美麗舞臺見正著熱愛投入的好聲音人的歡樂與精彩
  • 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的傳說
    陰曆三月三,特別是湖北江漢平原地區,都有一個風俗習慣,地米菜煮雞蛋,吃了頭不疼。三月三這天才效果最明顯。關於這個風俗習慣的傳說,有一說是和華佗有關係,華佗頭疼,自己不得治。過了一天,頭疼病好了,那天剛剛是三月三。於是留下了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治療頭痛的風俗習慣。還有一說,不是關於華佗的,是關聯李時珍,如果華佗知道治療頭痛,也不會要鑿開曹操的腦殼,也不會被曹操害死。給曹操吃地米菜煮雞蛋就好。
  • 李思思一人挑大梁,《回聲嘹亮》迎來三位重量級嘉賓
    2012年,年僅26歲的李思思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在董卿、朱迅等一眾成名已久的主持人身旁,李思思絲毫不顯稚嫩,這次的春晚之旅讓李思思一夜走紅,主持的節目也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作為春晚舞臺的新鮮面孔,李思思的出現讓春晚舞臺更加年輕化,也代表著央視新一代主持人正在慢慢崛起。
  • 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三月三節日習俗、由來簡介
    「三月三」即將到來(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說到「三月三」習俗,對歌、吃五色糯米飯已被大夥熟知,可你還知道在這個節日有哪些有趣的節日習俗嗎?廣西各地過「三月三」的方式是怎樣的?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廣西民俗專家,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 又是一年「三月三」 桂臺同胞「網聚」慶佳節
    中國臺灣網3月24日訊 又是一年「壯族三月三」來臨,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廣西創新2020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遊消費品牌活動形式,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線上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為與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分享「不一樣的『三月三』」,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組織開展「我眼中的『壯族三月三』」微文、微視頻徵集活動,邀請臺灣同胞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自己與「壯族三月三」的甜蜜故事,活動一經發出,受到島內、在桂臺胞的積極反響。
  • 又到三月三,蒼巖山廟會背後的這些故事你必須知道...
    又到三月三,蒼巖山廟會背後的這些故事你必須知道...來吧,無論記不記得,小編帶你「雲」逛一圈,沒來過的當預習,下年一定來,來過的當複習了哈。廟會簡介井陘蒼巖山廟會擁有這近千年歷史,廟會的時間為農曆的二月二十六至三月十五,民間傳說,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出家在蒼巖山,俗稱「三皇姑」,被尊為「蒼山聖母「。蒼巖山廟會的起源,就源於對「蒼山聖母」三皇姑的崇拜與祭祀。
  • 三月三——你恰雞蛋了嗎?
    上巳節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農曆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三月初三放風箏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
  • 廣西將舉辦「三月三暖心生活節」活動 期間發放超億元消費券
    央廣網南寧3月24日消息(記者許大為)記者24日從廣西商務廳了解到,為釋放被疫情抑制、凍結的消費,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回補,廣西將舉辦「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系列活動。活動從3月26日(農曆三月三)啟動,至5月26日結束,持續2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