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不乏黑暗的事情,但是有人總能在黑暗中伸出援手,拉一把黑暗中的人,讓他們成為幸運的存在。 64歲的張菲是位拾荒阿姨,她經常出沒在垃圾桶邊,在裡面邊搜尋可以拿去賣的東西。她在外人看來是位可憐的拾荒者,殊不知她靠拾荒,默默地撫養了三十多個孩子長大,被人親切地稱為「拾荒媽媽」。
她很特殊,但她給棄嬰的愛和別人家的父母一樣,毫無差別。是什麼讓她有如此大的母愛呢?原來,她小時候也是一名棄嬰,拋棄她的父母是如此狠心,把她放到街市的角落裡,打算讓她餓死,但是,她也很幸運,一個農夫在逛街的時候聽到了嬰孩的啼哭聲,命運的牽引下,婦人來到嬰兒被丟棄的地方,看到一個粉嫩的嬰兒在襁褓中哇哇大哭,婦人頓生憐憫之情抱起嬰兒,送到家中。
很快,張菲在婦人家中長大,她從來不認為自己的母親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儘管別人會說笑話,但她從不在意,可惜,幸福的生活沒過多久,張菲的母親在她八歲年離世了。她沒有了親人,但為了活下去,只能自力更生,她還小,哪裡有維持生計的技能?好心人教給她拾荒的技巧,張菲依靠拾荒換來的錢來生活。
張菲雖小,可遊歷的地方卻很多。遊歷期間,她慢慢長大,到了22歲那年,她來到徐州。那時候他覺得徐州是個很美的城市,正當她獨自欣賞這城市的美景時,忽然聽到不遠處有人議論紛紛。她慢慢走進人堆中,看到一個粉嫩的嬰兒頭被動物咬破皮了,孩子已經沒有了動靜,這件事給她極大地震顫,她不忍心看到一個個鮮活的小生命從她眼皮子底下流逝生命,下定心收養這些被拋棄的嬰兒。
說到做到,她開始留心起周圍被拋棄的嬰孩,漸漸地,從一個增至三十個,養的孩子越多,花銷越大,對於一個拾荒的人來說,撫養這些孩子太過困難了,但她沒有放棄,咬咬牙堅持,後來別人知道了拾荒媽媽張菲的事情後,紛紛給她捐錢捐物,還有獎善款聚集起來,讓她購置一處房產,她和孩子們有了一個定所,這是張菲始終想不到的。
孩子們也長大了,但是他們卻沒有張菲想得那樣有孝心。一半的孩子成年後不與張菲聯繫,他們可能在不同城市的一個小角落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母親,但就是不聯繫了。或者找張菲的時候是他們需要錢的時候,這讓張菲的心冷了半截。她做的這些有什麼意義呢?這麼辛苦把孩子撫養長大,可是孩子竟然這麼狠心將她拒之千裡之外。
另一半孩子感謝張菲的付出,他們知道張菲辛苦撫養他們,所以努力學習,成年後努力打工賺錢,其中有個女孩在所有孩子中學習成績最好,她懂得孝順,工作以每月幾千塊錢的補貼送到媽媽家裡,這一刻她們如同一對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