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迥然不同的三對夫妻,與重新開啟的婚姻討論。
文 | 黎河
「一次就好,我帶你去看天荒地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開懷大笑,在自由自在的空氣裡吵吵鬧鬧……」江南的雨淅淅瀝瀝,吳京趴在窗前看著雨從屋簷上成珠地落下,屋裡的妻子謝楠唱著《一次就好》,他轉過頭問道:「你說艾倫幸福,還是夏洛幸福?」謝楠靠過去挨著吳京一起看雨,聲音中充滿了甜:「我覺得我幸福。」
今天,騰訊視頻推出的親密關係實景觀察節目《幸福三重奏》第三季再度回歸,于謙白慧明、吳京謝楠和何猷君奚夢瑤三對夫妻來到溫州泰順縣的村落,小橋流水、古屋細雨又把城市的喧囂一股腦拋諸腦後,有關婚姻的「三重奏」再度響起。
不止夫妻關係,
還討論怎樣成為「一個英雄爸爸」
你害怕結婚嗎?大部分適婚一族的回答都是:害怕。
《圍城》裡說,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一項社會調查顯示,22.3%的未婚適齡青年認為自己存在「恐婚」傾向,45.7%的人認為自己身邊就有「恐婚族」。同時,有51.7%的被調查者認為「恐婚」是正常現象。
社會面對「婚姻」正在發生整體的態度轉變,恐婚事件頻繁發生。從1982年至今,20-35歲男性和女性的初次結婚年齡一直在逐年變晚;而國內的社交媒體、影視劇和綜藝節目等面對婚姻的輿論也越來越消極。連美劇《生活大爆炸》中也有這樣一句話:「人類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的事,我一直無法理解。」
真的無法理解嗎?還是沒有真實動人的場景?一起看雨、一起唱歌、一起做飯……《幸福三重奏3》花了更多鏡頭呈現這些感情中更值得考驗的慢時間片段,啟發觀眾更直面地想像以後在婚姻中將要面對的人,以及將要經歷的生活。傍晚的雨還沒有停,于謙和白慧明端個小板凳,坐在屋外的臺階上。「應該搞點小音樂聽。」白慧明建議道,「而且這邊光線有點暗,要不然坐在這裡看看書。」于謙輕聲地應和著妻子的低語,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
除了陪伴的情感價值,節目更有理性的思考價值。面對綜藝節目中日益瑣碎的生活敘事,《幸福三重奏3》嘗試進行構建更多的內容價值。在開播的首期節目中不僅有三對夫妻最日常生活的復現,讓觀眾看到婚姻的多種幸福狀態,更呈現了對生活多元的討論,包括夫妻之間應該怎樣相處,要成為一個怎樣的父親等。
在奚夢瑤碰到吳京後感慨自己終於和「英雄」握手了,而且他的兒子也會為他感到驕傲。何猷君聽到後有點小小的失落:「那完了,我要做什麼,兒子才會覺得很驕傲呢?」奚夢瑤安慰道:「肯定會有的,老公,不用擔心了,你也很優秀。」何猷君在嘆氣後又重新鼓起勇氣:「到兒子五六歲,上小學的時候,我還有時間,讓自己也變成一個英雄!」
無聲真實的「婚姻答辯會」,
答案就在挑戰之中
生活向前,總可能出現分歧,有人善於溝通,一兩天就溝通好;有人不善於溝通,三五天達致妥協;有人拙於溝通,兩三星期持續冷戰。各對夫妻各顯技術、境界,造成如此多樣的婚姻形態。
如果說第一季中汪小菲大S夫婦、蔣勤勤陳建斌夫婦、福原愛江宏傑夫婦讓觀眾第一次在綜藝中看到了婚姻生活中的「煙火氣」;第二季中的鄧婕張國立夫婦、陳意涵許富翔夫婦、吉娜·愛麗絲郎朗夫婦又展開了一場「幸福實驗」。
那麼第三季中的三對明星夫妻——于謙白慧明、吳京謝楠和何猷君奚夢瑤更是活生生演繹了一場無聲的婚姻「答辯會」,延續了前兩季節目中不同年齡段的夫妻組合,但在關係上更為豐富,包括年齡差、婚齡差等常見的現實構成也有體現。
從白天到晚上,從驟雨初歇到蟬鳴響起,在長達一輩子的時間裡,夫妻兩人會如何度過二人時光?在浙江村落的古屋裡,于謙和白慧明既能傾心交談,也能安安靜靜地自己做自己的事。這種細水長流也讓觀眾格外羨慕。婚姻本來就是挑戰,正如我們的工作。《幸福三重奏3》與生活多重貼近,教會我們怎樣用實際行動去回應那些在外人看來無聊的「茶米油鹽」。
另一方面,節目給觀眾呈現了感興趣的談資。當何猷君奚夢瑤來到吳京謝楠家家訪,茶過三巡,他們盤腿坐著,徹底聊開了。不僅有吳京盡情分享追謝楠的艱難經歷,直言道「我們結婚,前面也有很複雜的過程啊」,還有何猷君說靠一場演講成功牽手奚夢瑤。
社會學家費孝通強調在我國傳統社會裡,婚姻是個事業共同體。夫妻之間情感關係不是居於首位的,繁衍子嗣、興家旺丁、贍養老人,維持家庭的社會門面地位這些都比夫妻間的親密關係更重要。但《幸福三重奏3》讓我們重新看到了這種獨立夫妻關係的魅力所在。「你餓不餓,咱們也得做飯吃吧。」白慧明起身提醒到于謙。「你想吃什麼?」「你給我來個蔥爆羊肉怎麼樣?」「好!」丈夫做飯,妻子也緊跟隨腳步幫忙打下手,兩個人的默契似乎依然存在。最簡單的日常對話,成了最幸福的生活註腳。
婚姻中的兩個人應該是什麼關係?這雖然沒有固定答案,但節目傳遞出了互相尊重的態度。沒有通篇的解說詞,但每一句真實的互動,都是最有力的答辯:不管是于謙白慧明的「我們倆都如同一個人似的,誰還跟自己使包袱」,還是吳京謝楠的「我們下絆子呢」,或是何猷君執意想要和奚夢瑤共撐一把傘時的浪漫——這些都是幸福多種姿態帶來的社會意義。
「三十而已」的多種解讀,
已婚女子圖鑑破題單一敘事
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有自己的困惑。
隨著女性敘事在屏幕上的異軍突起,更多作品在強調女性獨立的同時,其實也把女性的形象朝著單一化的方向進行構建。不少人對生活缺乏深度反思,對婚姻制度缺乏足夠了解,對人生應當怎麼度過總抱持一些刻板的模式設想,而且將堅持這種幻想等同于堅守理想或心懷遠方,將關係裡必要的換位思考和妥協理解為喪失自我,將面對生活不知調適理解為不向生活屈服。
「因為他現在是全國人民的于謙,不是我家裡面的于謙了。」白慧明坦言參加節目是為了「把曾經的默契度,再找回來一點」。
某種意義上,我們跟隨《幸福三重奏3》的步伐,體會到的是女性在婚姻中逐步確認自己價值,她們在婚姻中不只是一味地付出,而是與丈夫一起構建美好家庭的過程。在節目三日談妻子篇中,謝楠被問到如何看待獨立女性時,反問記者會不會問吳京同樣的問題,隨後回答道:「你認為婚姻中的獨立男性是怎麼樣的?不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認為獨立的不是錢,而是心。」正是這樣,在吳京事業遇到瓶頸時,謝楠無條件支持他轉型當導演,消除了他專注事業的後顧之憂,互補式的家庭組合,最終成就了《戰狼》現象級電影。
在夫妻關係中討論「女性」,有了更為具體的語境,幾位女性都有自己豐富的精神家園,為屏幕外的觀眾,尤其是對婚姻依然保持謹慎態度的女性而言,只要在夫妻關係中保持人格獨立,用心經營,幸福的生活也能持久彌堅。
沒有性別之間劍拔弩張的敘事,《幸福三重奏3》讓已婚女子圖鑑得以更豐富的書寫,包括樣本更真實、角色更獨特、討論也更多元;節目也為女性價值觀和家庭幸福觀提供了新思考:三十而已的女性不止要獨自打拼,在家庭情境中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在平淡的婚姻中是可以收穫幸福的。而正因如此,這種充滿煙火氣、非汙名化的故事講述,到最後也具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