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這句話已來到現實中!蘇州交警魔性標語牌刷屏,皮一下很開心

2021-02-10 人民網江蘇頻道

2月10日21時18分,今年賀歲檔電影《流浪地球》官微宣布:票房破20億!大片火了,也帶動越來越多的人來「盤它」。這不,蘇州交警因為片中的安全提示標語火了一把,甚至還被《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翻牌」。而片中的隱藏美食「蚯蚓幹」更是被人在現實中找到了,蚯蚓啥味道,大家想知道...

 電影劇照。

蘇州公安轉發導演郭帆微博。

2月10日,揚子晚報記者發現,蘇州人的朋友圈被高架上的情報板刷屏了,點開一看才發現,這些情報板上寫著: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為何蘇州人會拍照片為這個標語瘋狂打call呢,原來,這個標語正是出自於最近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

來自記者微信朋友圈。

另外,據了解,2月10日,《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在蘇州,於是也有人開玩笑:「今天,郭導走到哪兒都能看到這個標語了。」

其然,2月10日下午3點26分,郭帆便在微博發文調侃:「感覺有點怪怪的。」配圖便是在蘇州高架上拍攝的情報板。隨後,蘇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蘇州公安」在微博下留言:「嗯,安排上了!」還有網友調皮回覆:「看來郭導是去修蘇州的發動機了」

網友熱評

蘇州情報板被《流浪地球》「佔領」,引起了蘇州人極大的關注和支持。對此,蘇州市交警支隊宣傳科民警許立表示:「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據了解,該魔性標語的設置是從2月10日早上開始的,主要覆蓋在四通八達的高架上,許立表示:「蘇州高架多,今日也是春節返工高峰,流量大,再加上我們高架上的可變情報板比較齊全,宣傳效果會更好一點。」

來自記者微信朋友圈。

談及該標語,很多人感覺不押韻,讀起來不舒服,但是,蘇州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在設置時卻未進行調整,對此,許立解釋:「其實,我們指揮中心的同事早就看上這個標語了,前幾天已經在微博上發過了。不押韻其實更好,大家讀起來比較奇怪,心裡就會不自覺地再念兩遍,我們的宣傳警示作用也就達到了。

魔性標語在朋友圈熱傳,蘇州每一位交通參與者也更加謹慎、小心。對此,許立表示:「安全問題,從以前,到現在,到未來,大家的關注始終不變!從電影熱播到我們宣傳落地,其實我們也沒有多想,我們只是在盡力把交通宣傳跟熱點結合,將『開車有敬畏,騎車有路德,走路有禮儀』的『蘇州規矩』宣傳的更加深入人心!」

最後,許立也提醒大家:「『蹭熱點』的交通標語是為了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大家切不可為了發個朋友圈『二蹭熱點』,在駕駛過程中拿出手機拍照哦。」

除了標語,

電影裡的「蚯蚓幹」也被人找到了!

《流浪地球》劇照

看過《流浪地球》的觀眾肯定對這個細節記憶猶新,吳孟達飾演的姥爺為了救出自己的外孫,竟然帶著這包陳年蚯蚓幹去找警察疏通關係。可見在未來的地球上,這樣的一包陳年蚯蚓幹有多金貴!

而在另一個片段中,妹妹韓朵朵跟哥哥逃課出來之後,路過一個小吃店,裡面賣的同樣也是蚯蚓幹,而且還是榴槤味的。 

《流浪地球》劇照

不少觀眾看到這裡,可能就要有疑問了:

這未來人類怎麼對蚯蚓情有獨鍾呢?蚯蚓到底能吃不能吃?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流浪地球》的情節設定了,在電影中地球環境已經嚴重惡化,地表無法居住,人們生活在深達5000米的地下城中,普通的種植業和養殖業肯定完蛋了,缺乏草本飼料,也缺乏養殖大型動物的場地,到那時,昆蟲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資源,肯定會成為主流食品原料。

而蚯蚓,是各種蟲子中的佼佼者,因為它具備一項重要技能——吃垃圾,可以生活在垃圾和自己的糞便之中,極省空間還不會飛,同時還是避光生物,不需要光線。

地下城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場發酵,變成腐殖質,讓蚯蚓吃掉,最後蚯蚓被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再拿給人吃,於是就形成了新的食物鏈。

當下有沒有人吃蚯蚓?

 幹煸蚯蚓  來自成都晚報 攝影 劉晉川

其實吃蚯蚓,並不是《流浪地球》的作者劉慈欣杜撰的,吃蚯蚓在我國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明朝李時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道:「閩越人啖蚯蚓為饈。」

蚯蚓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達72%,並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僅能作動物性飼料及生產藥品和化妝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

在我國四川成都等地區已經出現把蚯蚓引入到餐桌的現象,用它製作各種調味包等等。幹煸蚯蚓、蚯蚓燜冬瓜,成為了不少勇於嘗鮮的人的最愛。

還有一道菜叫龍鳳配,就是蚯蚓和雞做的。蚯蚓磨成醬、或者磨成粉,作為食物配料,可以加入蛋糕、餅乾、罐頭等各式食物中,蚯蚓香蕉餅乾的味道就不錯。

那現在到底有沒有飯店有用蚯蚓做菜的呢?你別說,小編在美食軟體一搜還真在蘇州李公堤找到一家餐廳,在餐廳菜單上顯示,有一道菜叫蔬菜蚯蚓沙拉,還有14個人點了贊。用蚯蚓做沙拉,能好吃嗎?

不過當小編打電話向店家求證的時候,對方說是菜單錯誤,店裡並沒有這道菜。那在哪裡還有「蚯蚓幹」這樣的東西呢?通過不懈的努力,還真被我們找到了。

藥店售賣的「蚯蚓幹」

如果不說這是蚯蚓幹的話,很多人肯定以為這像是蛇皮吧,小編在蘇州的一家藥房裡,發現了這個「蚯蚓幹」,其實「蚯蚓幹」是一味中藥,叫地龍。聞上去有一股中藥的苦腥味,它的主要作用有清肺平喘、通經活絡、清熱利尿的功效,而且價格不便宜,通常要賣到200多塊錢一公斤。不過醫師表示,地龍不可直接食用,只可熬製後服湯治病,據服用過的人說藥湯味道較腥,望大家莫循跡嘗鮮。

雖然「蚯蚓幹」在電影中只是一筆帶過,但是我們看到了未來世界對於食品科學的認知,當危機來臨,重要的不是僅僅是軍事科技,食品科學也會隨著社會需求而發展,這是更現實更關乎民生的小事,《流浪地球》做到了。

來源:揚子晚報、樂活六點檔(sbs_lh6)、成都晚報、新浪微博、知乎等

近期熱點:

江蘇迎返程高峰!高速免費「1小時延長期」今年沒了,最新高速路況看這裡...

一年一度「返程後備箱攝影大賽」開始!網友:最怕家人送行時的目光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人民網江蘇頻道】

網羅江蘇大小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魔性的交通提示語怎麼來的?因為吳京曾在北京酒駕被拘…
    其實自從影視演員吳京憑藉自創電影品牌《戰狼》受到國內影迷關注以後,這幾年吳京和張譯等人所組成的「黃金搭檔」幾乎包攬了國內這一年所有的票房冠軍,從《攀登者》到《金剛川》,吳京和張譯的資源越來越好,而真正讓吳京受到眾人關注和力挺的電影,還是上一年的科幻神作《流浪地球》,今天小編也要給大家來簡單說一個有關於《流浪地球》的彩蛋
  • 《流浪地球》幕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影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生存,面臨絕境人類開始帶著地球流浪的故事。 郭帆說:「這跟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有關,我們從小就被告知寸土不讓,將地球帶走是中國人對土地特有的情感。文化內核是科幻文化的基石,而且你不覺得帶著地球去流浪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嗎?」
  •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運載車有哪些黑科技?
    大劉的《流浪地球》載於2000年7月的《科幻世界》,這本科幻雜誌陪伴了小編的童年,如今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 《流浪地球》:一部電影,讓我學會了這3件事
    手機上一直被《流浪地球》刷屏,渴望了好幾天,昨天終於把這部電影看完了。在這樣絕望的困境下,主人公劉啟腦海中閃過小時候父親的一番話,接著,某個突然閃現的靈感,讓他想到了一個拯救地球的方案。但是,這個方案卻早已被聯合政府想到並否決了,他們認為行不通,結局只會是失敗,但劉啟和他的隊友們堅持去嘗試。
  • 《流浪地球》吳京加20字臺詞火出圈,靈感來自酒駕被拘「黑歷史
    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想必大家至今記憶猶新,影片中「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是非常出圈的名臺詞,被玩成了梗,就連交警都互動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20字臺詞是吳京要求加上的,沒想到火了。
  • 《流浪地球》之後,讓這款神器帶你流浪宇宙星河!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是否被《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影片刷屏了呢?相信看過《三體》的小夥們應該都知道,《流浪地球》和《三體》的作者都是劉慈欣老師,作為一個偽科幻迷,雖然很早就期待能夠看到《三體》的科幻電影,但是後來居上的《流浪地球》同樣讓科幻迷們備受期待,這部被譽為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影片,從大年初一上映七天以來,票房已達到26億,還沒有看的小夥伴應該抽空去看看。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在這方面,製作團隊下的功夫觀眾是能夠感知的,冰封的城市地標建築,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溫馨提示,卡式電視遊戲機,毛筆書寫的大紅福字,這些精心選擇的細節都與未來場景構成了有意味的衝突,使觀眾在會心一笑中實現沉浸感和臨場感。物境營造這個科幻電影最基礎部分,是《流浪地球》最硬氣的所在。
  • 流浪地球•科幻、現實與未來漫談
    》,還有《瘋狂外星人》上映後都很火爆,《流浪地球》更是創下了40多億元的票房記錄,可見受歡迎的程度。這兩部電影最大的特點,是均屬於科幻片,都是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有人說,《流浪地球》大火,是開創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也有的稱之為新時代的。筆者作為一名科幻迷,當然也為之興奮。有人看科幻片,感覺就像神話故事。其實科幻與神話還是有區別的。神話故事不需要解釋,比如嫦娥奔月是怎麼奔的?而科幻故事就要交代清楚,不管是奔月也好,奔火星也好,他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是如何飛行的等都要加以說明。
  • 《流浪地球》細節考據及影評
    《流浪地球》上映之初,我曾經更新過一篇考據細節的頭條文章,不過由於涉嫌劇透,所以很快刪除。如今正片上線,因此特意重新搞一個高清重置版。 1、新聞報導「流浪地球」計劃時,下方滾動播出簡訊:汽車方向球技術誕生,減輕駕駛重型車輛的身體負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韓子昂七十多歲了還能承擔高級駕駛員職責。
  • 《流浪地球》,硬
    小說以宏大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講述了太陽災變對於地球的毀滅性影響以及人類建造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逃逸的過程。文中,天體物理學科普段落比比皆是,對於電影改編以及特效呈現來說難度極大,這也是為什麼《三體》電影不斷延期的原因之一。如果將小說中的情節一五一十還原出來,那影片難免會變成一部「大而全」的科教片。
  • 「回家」是人類最深情的告白——再觀《流浪地球》
    每個人都渴望家的溫暖,當我再刷電影《流浪地球》時,這種深刻在內心的感受尤其明顯。這部電影講述了未來的太陽急劇老化,而賴以生存的地球就面臨著被吞噬的危險,人類為了逃離太陽系,為地球安裝了上萬個發動機,通過發動機的動力,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前往距離最近的比鄰星,從此,人類帶著地球踏上了四點二光年的流浪旅程。
  • 《流浪地球》到底有多「噁心」?
    《流浪地球》上映之後,卡卡的朋友圈裡一片好評,大家都在給他刷屏打call,卡卡也覺得這部電影算是國產科幻之光。但放眼豆瓣知乎微博,卻有一群人在瘋狂差評,理由很簡單:「看見吳京就噁心,看見「愛國」就覺得矯情。」
  • 劉德華肖央同框走出"六親不認"步伐 "人潮洶湧"劇組"砸場"流浪地球...
    時光網訊 11月26日,電影《人潮洶湧》導演饒曉志攜領銜主演劉德華、肖央,製片人張寧驚喜亮相金雞電影節《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特別放映會的現場。四位主創現場再次相聚魔性步伐熱舞出場,與導演郭帆真情互動,爆梗頻頻。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流浪地球》金句引人發笑,靈感來源卻引人深思
    電影《流浪地球》宣傳海報《流浪地球》作為2019年春節檔最大的黑馬,截止日前,已經強勢拿下近45億的票房,依託大劉強大的故事依託與維塔工作室特效的加持下,郭導對於影片的執著,以及神級操作的「空手套戰狼」,才算開創出中國新時達的科幻題材紀年
  • 電影《流浪地球》口碑炸裂!意外的是導演大學是在海南念的
    春節假期你的朋友圈被電影《流浪地球》刷屏了嗎?很多人看完後意猶未盡表示要二刷三刷……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該電影導演郭帆畢業於海南大學、曾在海南工作電影《流浪地球》海報之一電影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同心協力拯救地球的故事:地球即將「墜入」木星,宇宙危機四伏,流浪地球時代中的人們只能挺身而出共同戰鬥 ,既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人類尋找新的家園
  • 周筆暢獻唱《流浪地球》推廣曲 | 世界之外 是冒險與希望
    今天再看看由周筆暢獻唱的MV(流量不夠的小夥伴趕緊可以點這裡)作為多部優秀影視作品獻唱歌曲的周筆暢不僅有著獨具個人魅力的中性聲線,更有著沉穩紮實的歌唱實力,此次周筆暢與電影《流浪地球》的合作展現了非一般的默契。伴隨著周筆暢空靈的嗓音——「世界之外,有一個等待」娓娓道來,畫面中,「領航員空間站」正在浩瀚宇宙中獨自航行。
  • 流浪地球的臺詞原來是這麼來的...
    其實,這句不押韻卻出奇洗腦的臺詞和《流浪地球》的劇情關係並不大,那麼為什麼電影非要重複這句臺詞呢?網友查看了各種「蛛絲馬跡」,發現吳京可能要對這句話「負全責」!原來這可不是普通地宣傳交通安全知識,事情還要從2006年吳京酒駕事件說起。2006年12月12日深夜,吳京駕駛一輛現代小客車被北京交警發現疑似有酒後駕車的嫌疑。經過酒精檢測,他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103毫克,屬於醉酒駕車!於是他被北京警察帶回了交警大隊。
  • 流浪地球 | 科幻黑科技
    在剛過去不久的春節檔期,一顆「小破球」刷屏了中國各大新聞版面,甚至朋友圈中也聲名鵲起。
  • 流浪地球憑什麼能成為內地票房第二名
    截止目前為止,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到達了45億,從小破球到流量地球,從備受質疑到成為票房黑馬。流浪地球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影片本身的質量,流浪地球穩紮穩打的宣傳與精準的營銷動作是非常值得學習的。除此之外,吳京自帶6000萬進組等故事的話題性,在宣傳前期打出優質故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