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運動損傷中40%是這種損傷,一旦中招該怎麼辦?

2020-12-23 騰訊網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大叔某天一個踉蹌不小心就發生扭傷了腳踝,旁邊的陳阿姨勸他趕緊用冰敷止痛、降溫,另一邊的張大爺卻說應該要用熱毛巾敷,活血散瘀。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扭傷後究竟應該怎麼辦?

關節扭傷後的真相

關節扭傷指在運動中關節由於用力不當或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超常範圍的活動,受損部位發生了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輕者韌帶纖維受傷,重者發生關節脫位。人體最常發生關節扭傷的大關節有踝關節、膝關節和肘關節。其中,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發生關節扭傷後,關節內部受傷部位組織大量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形成局部淤血,血液越積越多無法排除或自我吸收,形成關節腫脹。同時,由於受損關節的毛細血管處於開放狀態,血管通透性增加,滲出液體增加,可能造成受損部位感染發生。

正常情況下,在關節扭傷24小時後,大部分毛細血管已停止出血,腫脹不再繼續加重,局部損傷產生的瘀血和滲出液會被人體緩慢自行吸收,漸漸恢復健康。

冷敷還是熱敷

知道了關節扭傷的真相後,我們就更容易理解處理關節扭傷到底是該冷敷還是熱敷了。

1、冷敷的作用

冷敷是利用溼冷毛巾、冰袋等放在扭傷部位,降低體表局部溫度,使皮下周圍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減少進一步淤血和液體滲出,緩解出血和腫脹。此外,冷敷可某種程度上「麻痺」神經末梢的「痛覺」,減輕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二次受傷,暫時減慢局部神經傳導速度,起到止痛效果。

因此,關節扭傷24小時內是適合冷敷的,可有效緩解局部紅腫熱痛。

(圖片來源於網絡)

2、熱敷的作用

熱敷是利用溼熱毛巾、熱水袋、熱雞蛋等敷在扭傷關節表面,提升局部溫度,促進血液循環和局部新陳代謝,加快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有利於傷口儘快消腫、癒合。同時,熱敷可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預防關節僵硬及肌肉痙攣,緩解疼痛。

因此,關節扭傷24小時之後,如果受傷局部無持續出血、腫脹,便可以利用熱敷來促進扭傷部位儘快消腫、止痛。

其實,不管冷敷還是熱敷,都只是針對扭傷後不同階段的輔助治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冷敷或熱敷不要時間太長,20分鐘以內較佳;感覺神經較遲鈍(如腦梗後遺症、糖尿病患者)或有周圍血管疾病的朋友,冷敷和熱敷時都應謹慎小心,經常查看所敷部位顏色變化,警惕冷敷和熱敷造成的局部損害;受損處有開放性傷口的,應避免冷敷和熱敷。

扭傷後的正確處理

1、判斷傷勢

關節扭傷後首要是停止其他活動,安靜觀察受傷關節,判斷傷勢如何,如有無破損、出血甚至骨折。如果發現傷勢嚴重,應及時呼叫120或自行送到醫院拍片檢查。

2、制動、冷敷、不亂揉亂按

倘若只是單純地紅腫脹痛,沒有明顯出血和骨折,應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局部水腫;求助身邊的人幫忙拿來冰袋、冰礦泉水或者溼冷毛巾進行局部冷敷止痛、降溫消腫。

冰敷時建議不要用冰物體直接接觸皮膚,儘量用毛巾或布條包裹冰塊敷在腫脹處,每次冷敷15-20分鐘,隔1-2小時重複一次,直至腫脹不再加重為止。同時,切勿以「化瘀」之名亂揉亂按,反而會造成軟組織二次傷害,加重紅腫。

(圖片來源於網絡)

3、間斷熱敷

關節扭傷24-48小時後,等到受傷部位腫脹沒有持續加重、疼痛稍微緩解,再進行局部熱敷為宜。熱敷每次15-20分鐘,每天1-3次,溼熱毛巾溫度為40℃左右,不可過熱以免燙傷皮膚。熱敷有利於促進淤血和滲出液被重吸收,消腫並加快恢復。此時,可適當對腫脹部位進行輕揉以輔助化瘀。

4、後期康復不能少

扭傷後根據病情輕重1-3周內應儘量減少活動。當局部腫脹消除,疼痛明顯緩解時,可適當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無負重到有負重循序漸進地進行關節鍛鍊,以促進關節康復癒合。千萬不要怕痛就不動了,反而會造成關節僵硬、肌肉韌帶退化可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信大家都能分清冷敷和熱敷的各自特點和適用情況了。關節扭傷後應及時正確處理,才能使損傷部位儘快康復,享受自由健康的生活。

所有運動損傷中40%是這種損傷,一旦中招該怎麼辦?-----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2226帖

馬醫生推薦

相關焦點

  • 運動中發生開放性損傷要怎麼處理?傷口感染了怎麼辦?
    運動損傷一般包括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對於開放性損傷來說,由於機體跟外界有一個相通的地方,空氣中的一些細菌是很容易進入而引起感染的。因此出現傷口要儘快清創消毒,之後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處理,儘可能減輕感染發生的機會。
  • 運動中導致腰背損傷,想吃保健品恢復?勸你別想太多
    運動是綠色健康的項目,他不僅可以瘦身還以增強體質,但是在做完運動後有不少人會感覺到腰背部酸痛,這可能就是由於運動而導致的腰背損傷,那麼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損傷改怎麼辦,生活中常見的腰部損傷的保健品真的能保護我們的腰背嗎,今天來談談這兩個問題
  • 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隨之帶來的損傷也越來越多。 跑步、騎行等運動健身方式近年來在國內火熱起來,有效的體質鍛鍊,可以提高人體抗擊外界各種因素侵襲的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積極鍛鍊身體,卻發現越鍛鍊毛病越多,這些都是運動損傷惹的禍!
  • 膝關節運動損傷怎麼辦?簡單幾步,愛運動的朋友收藏一下
    膝關節經常發生運動損傷,這與它的解剖位置和結構密切相關。膝關節的運動損傷也包括很多種,損傷部位不同,嚴重程度不同,處理手段也是有所區別的。如果發現膝關節疼痛,卻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哪裡痛,最好能去醫院諮詢醫生,讓醫生幫忙確診,然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及時進行處理。
  • 擦傷、肌腱拉傷、韌帶損傷,常見運動損傷應急處理攻略在這裡!
    總體來看,在運動中較易發生的急性損傷為關節韌帶損傷和肌肉拉傷,而慢性損傷大多是由於急性損傷處置不當而使組織的細微結構發生病變,進而導致相應的組織結構發生病變,最終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和功能。全民健身日正逢貼秋膘之時,再不「操練」起來,就真的變成懶羊羊了呦~快快行動起來吧~這些文章可能也會幫到您▼運動中腕關節受傷的處理攻略,超全!胳膊肘疼痛無力,小心患上網球肘!肩袖損傷中這塊肌肉最易受傷,動圖演示如何預防!半月板為什麼容易受傷?損傷後如何康復?
  • 運動時肌肉損傷多發怎麼辦?有這幾個症狀表現得當心
    籃球賽場上,不乏看到籃球運動員們華麗地轉身、急剎、跳躍等技術動作,觀眾們看得各個叫好,可有時就在觀眾們準備歡呼吶喊時,運動員們可能就倒地不起,原因很簡單,肌肉損傷了。肌肉損傷不僅僅在籃球運動中多見,在其他運動中也經常發生。如果在運動時發生肌肉損傷,會有哪些症狀?該如何緊急處理呢?
  • 運動後損傷該怎麼辦?兩個肌肉恢復的小知識送給你,請收好
    腿部運動損傷是運動損傷中常見的一種,可能會涉及肌肉、關節的一些損傷,會表現出疼痛、腿部腫脹的症狀,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運動。發生這些損傷後,及時的診斷很重要,這樣才能對應的做出處理,避免損傷的發展擴大。運動損傷小腿肌肉脹是怎麼回事?運動損傷,如果小腿肌肉脹的時候,急性期還是要注意要做一下拉伸,如果很多朋友就像跑步,突然間跑步,小腿脹比較嚴重的。沒有充分休息時,它還發生抽筋、抽搐的情況。如果它脹,其實就是機體給我們一個信號、一個提示,就是它疲勞了,要適當的停下來、要做做拉伸。
  • 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運動損傷按時間可分:新傷和舊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性質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按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損傷和重傷。運動損傷是無法避免的,那麼當發生運動損傷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成都骨科醫院急診科主任邱斌給我們帶來詳細講解。
  • 健身運動中如何保護膝關節、預防膝關節損傷
    專家簡介:由顯丹東市中醫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兼任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委、省中醫藥學會軟傷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丹東市中醫藥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圖解常見運動損傷檢查方法
    關節運動功能檢查 1.頸椎關節活動範圍 運動創傷特殊檢查方法 1 頸部損傷檢查法
  • 中年人健身當心膝關節損傷
    不過,威海市中醫院的專家提醒,中年人健身時,應注意防範膝關節損傷。膝蓋的堅強與薄弱人的膝關節(俗稱膝蓋)看似十分強大,不僅能支撐體重,而且行走跑跳運動也非常靈活,但它也有薄弱的一面。首先它的關節面是平面,不如球狀關節如髖關節那樣穩定性好,一不小心很容易扭傷。
  • 腳踝關節韌帶損傷怎麼辦?如果是肌腱拉傷可以冰敷嗎?
    腳踝關節是人體運動中很重要的一個關節,踝關節的損傷也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損傷。腳踝損傷後局部會疼痛、會腫脹,影響踝關節的運動。這個時候,患者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讓醫生通過一些檢查來確定損傷的情況,也好能及時做出處理。
  • 前交叉韌帶損傷,我還能運動嗎?
    前叉韌帶損傷是常見的運動損傷,損傷後還能再運動嗎?也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ACL重建術後能夠重返跑步(RTR)是運動員重返運動關鍵。如何對於RTR的準確把握需單單關注股四頭肌肌力是遠遠不夠的,今天我們聊一聊前叉韌帶損傷後,重返運動的契機。
  • 科學健身,讓女性遠離運動損傷
    近年來,平板支撐、瑜伽、「擼鐵」等運動健身項目風靡一時,受到包括明星在內的許多女性青睞。那麼,是否所有人都適合練平板支撐、瑜伽或其他類似運動?練平板支撐時間是越長越好嗎?這些時尚運動中有哪些易被忽略的健康隱患?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近日採訪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管康復師苗欣博士。
  • 陝西省人民醫院骨科專家詳解骨性關節炎、膝關節運動損傷
    此外膝關節的主要運動形式為屈曲和伸直,在屈伸活動的過程中合併有一定的旋轉、內外翻、前後側與內外側的位移,這些因素導致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容易受損的關節。 主持人:常見的膝關節運動損傷有哪些? 陳主任:根據膝關節的解剖結構,膝關節損傷可分為骨性損傷和軟組織損傷以及混合損傷。
  • 如何避免膝關節運動損傷 日常養護+氨糖軟骨素
    雖說經常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好處,但是也非常容易出現損傷,尤其是膝關節運動性損傷極為常見。膝關節是人體所有關節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也是人體最容易發生損傷的關節之一。膝關節損傷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所以經常運動如何避免關節損傷就很重要。那麼應該如何避免膝關節運動損傷呢?
  • 馬尾神經損傷早期的三大症狀是什麼?
    馬尾神經症候群是屬於一種十分令人困擾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對我們病人造成很多難題!馬尾神經損傷能不能治好?患病後還可以工作嗎?馬尾神經損傷了以後家裡人怎麼辦呢?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由於每個人病情進展各不相同,所以具體也是因人而異的。 在馬尾神經損傷的早期,大部分病人的三大症狀是什麼?
  •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檢查方法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處理
    肌肉韌帶損傷如何能檢查出來對於疾病,我們若想有效的遠離,就必須掌握清楚它到底是因何而起,畢竟只有根據其原因,找到相關的治療與預防方法才是避開病症的有效途徑。那麼,你知道滑囊炎這種疾病是為何而出現的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德勝門劉泉鵬看脊髓損傷:脊髓損傷的主要病因及症狀表現是什麼?
    脊髓損傷是指由於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在損害的相應節段出現各種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肌張力異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應改變。其治療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一大難題。脊髓損傷及其相關併發症不僅給患者本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而且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脊髓損傷的發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 冬季如何避免運動損傷?專家教你這樣「動」!
    因冬季氣溫變化大,易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公眾運動時應做好哪些防護措施?如何治療運動損傷?,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可隨著小腿一起運動,保持膝關節穩定性,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