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姐:男人就是小蝌蚪,一輩子都在找媽媽

2021-02-15 關燈拆電影

陳小姐:製片人,紀錄片導演,專欄作家

評論代表作品:《權力的遊戲7》分集劇評、《西部世界2》分集劇評、《紙之月》,《我在故宮修文物》,《路邊野餐》,《我們誕生在中國》,《海邊的曼徹斯特》,《妖貓傳》、《後來的我們》、《完美陌生人》、《如懿傳》等。

 

《路邊野餐》公映之後,我寫了一文

陳小姐:憑什麼說他是中國電影的希望之星?

        你聽到的啪啪啪,不一定是OOXX,也可能是打臉

在夢裡,人是氫氣做的,所以會漂浮在空中

現實中,記憶是石頭做的,所以會沉入大海,下落不明

並不是十分重要的故事情節

羅紘武(黃覺)因為父親去世重回了家鄉凱裡,在父親的遺物中發現一張女人的照片,照片上有一個聯繫方式。他順著線索找到一個監獄中的女人打聽萬綺雯(湯唯)的過往。萬綺雯是他早年在凱裡認識的神秘女子,他們短暫地有過一腿。

萬綺雯有一個開賓館的老公,還有一個情人叫左宏元(小姑爹),她擺脫不了左宏元的糾纏,便央求羅紘武替自己殺了他。

萬綺雯是一個戀愛達人,一個很有招的姑娘,一個講故事的高手。為了免費住在一個男人的旅館裡,她每天給他講一個好聽的故事,講著講著她成了旅館老闆娘。跟羅紘武在交往的時候,她送了他一本缺了一半的愛情小說,並告訴他,只要念扉頁上的咒語,愛情的房子就會轉起來。

張無忌的媽臨死留下金句:越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

只有好看並會騙人的女人才悟得出這個道理。

羅紘武的生命裡有兩個最重要的女人都不打招呼地離他而去。一個是他母親,早年跟人私奔,另一個就是萬綺雯。這兩個女人的過往深深困擾著他。

故事被分為兩條敘事線索,一條是12年後的現在進行時,羅紘武尋找萬綺雯的過去。一條是12年前,兩人相愛後萬綺雯消失。敘事線在回憶(幻覺與夢境)和現實中來回跳躍,有時跳躍會給點提示,有時不給。對意識流電影的敘事有一定的觀影經驗的觀眾,理解起來會稍微容易一些。

影片最後一個小時,羅紘武戴上3D眼鏡,在電影院裡做了一個綺麗的夢。

你可能沒注意的隱晦設計

1、羅紘武人物出場時在焊接,人物的主要任務就是拼接自己七零八碎的記憶。

2、被遺棄的房子,美術處理成礦洞,代表內心的黑洞,進入礦洞就是進入泥濘的記憶。

3、影片開場不久羅紘武坐在礦洞中撥一隻壞的鐘,地上積水的倒影裡,鐘被逆時針撥回去,導演隱晦地將敘事時間軸撥回了多年前。

4、羅紘武在火車上找到萬綺雯,鏡頭忽然接到一個幽暗的隧道裡拍攝兩人的交往。火車並不是空間意義的火車,火車是記憶的符號(義同王家衛《2046》),隧道也不是空間意義的隧道,只是兩人的交往在記憶中的一幕。

5、羅紘武的甜蜜回憶被一個手機來電打斷,這就是為什麼兩人躺在地上的接吻場面被分剪成兩段。

6、火車又出現,觀眾跟隨羅紘武進入兩人討論懷孕的記憶。水杯震動時的音效是火車離開,代表要從記憶中回到現實。水杯震動是因為現實時空有大型貨車從身邊開過。懷孕回憶是羅紘武開車時的內心世界。

7、得知萬綺雯的老公在龐海鎮開賓館,羅紘武立刻從凱裡開車趕去旁海。在山路上被警察攔下。長途車身交代了凱裡-龐海的旅途信息。

8、凡是動蕩的交通工具上,羅紘武就會陷入回憶(或者說,是在羅紘武沉睡中陷入夢境)小姑爹現身的唯一一場戲,是羅紘武被警察扣下車後換乘長途車的路上進入的回憶,兩人偷情被抓。

9、小姑爹唯一一句唱詞正是男主人公全片最精準的狀態描寫:愛上了你,將一切都抹去,我靜靜悄悄默默淡淡地止住呼吸。是這樣吧,我知道你要離開我,卻無法去停止,讓眼淚掉下來。歌詞中的「你」既指母親也指女友。

10、陳慧嫻就是萬綺雯。

11、影片並沒有交代在現實時間線上羅紘武有沒有在蕩麥的野柚子歌廳裡找到萬綺雯。歌廳老鴇說,距離開門還有一小時,你去電影院耍一下,羅紘武戴上3D眼鏡睡去,做了一個正正好好一小時的3D長鏡頭夢。夢境裡,他內心所有的秘密與焦慮都聚集在了一起,所有現實中出現過的道具和符號變形地出現(義同《穆赫蘭道》)。不告而別的母親和女人也在夢境裡化身成了他想像的樣子。

14、礦洞就是白貓被拋屍的地方,羅紘武最害怕的地方。夢裡的羅紘武走進了這個地方並試圖進行一場密室逃脫。他見到的孩子是他與萬綺雯的兒子,桌球作為指認的符號。他叫孩子小白貓,在這裡,我第一次覺得是他與白貓兩個人物其實是合璧的。

15、所以片中有兩對人物是合璧的,一對是萬綺雯與小鳳,女人不辭而別的痛苦與母親不辭而別的痛苦是合璧的。找萬綺雯就是找媽媽,男人是小蝌蚪,一輩子都在找媽媽。鍾後面的照片既是萬綺雯也是小鳳。影片暗示是同一個人。另一對合璧的形象就是白貓和羅紘武。趴在白貓背上的女人處於軟焦,很難辨認,但我覺得應該是那個幫助羅紘武查人口信息的女人,她的前妻。

16、夢境不需要符合現實規定性,所以男女主人公說飛就可以飛。羅紘武跟凱珍(同為湯唯飾演,萬綺雯在夢境中的化身)跟到半路,又轉身去目睹自己母親當年跟養蜂人私奔的一幕。夢境裡羅紘武幫助自己的母親私奔,私奔時隔阻他們的鐵門是由許許多多個六小型的鐵窗組成的,應該是美術定製的,蜂巢的形狀。

請允許我迷戀小姑爹

1、探索夢境與現實的反射關係是西方電影早已拍爛的母題。1928年,達利與布努埃爾合作拍攝《一條安達魯狗》,整個影片16分鐘,描寫了兩個人怪誕的夢境。從伯格曼的《野草莓》開始,導演們嘗試用意識流的手法參與敘事。從那個時候開始,現實與夢境的切換是沒有過渡的,導演們不再照顧到觀眾明不明白,不再用一個逼進主人公臉部特寫的推鏡頭來暗示接下來是內心戲。探討記憶的曖昧,即便在中國電影中也很舊了,《陽光燦爛的日子》、《蘇州河》都是涉及探討此類話題的經典作品。運用弗洛伊德理論對夢進行解析的名作是《穆赫蘭道》,《地球的最後夜晚》並沒有對此命題有重大突破,或者特別的見解,也沒有讓我覺得表達方式上更加高明。

2、影像層面,尤其取景角度,這部非常地王家衛和蔡明亮,並不十分畢贛。

那天晚飯的時候

我發現她的妝花的樣子,和我媽媽特別像

我記得日曆上寫著

正午太陽最高的一天,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

3、預告片的那一分鐘長鏡頭居然是全片最贊的鏡頭了。

4、小姑爹在一個鏡頭裡展現了對侄兒的充分信任與膜拜,充分相信導演的演員才會那麼驚豔。

5、湯唯三板斧:右側顏點菸,看電影痛哭,頭髮隨便扯。

6、也許被長鏡王的名聲所累,也許設計60分鐘調度花費了太多的精力,總之這次的詩寫得很趕。

7、桌球,流氓,粵語歌,小鎮導演三大寶。

8、時間的沼澤、記憶的泥地,夢境的鐵軌,可以是文藝青年們的符號,但不必非要從自己不擅長女人角度切入。媽媽和女友,都是直男一輩子都弄不懂的生物。

9、比起《路邊野餐》給我的驚豔,影像精緻的《地球》仿佛才是一部學生作品。

畢贛作品的去現實性

中國電影自第六代作品開始出現「小鎮題材」。其中最受西方世界認可的代表人物就是賈樟柯。

賈樟柯的作品始終是沉重的。對於現實,他從不別過臉去,不迴避人性的沉淪,不迴避現實對人的摧殘。他們這一代所受的教育,令其作品始終帶著一種殘酷審美,他們永遠不能捨棄對於現實的凝視,他們的電影必須要對現實有所幹預。唯有《三峽好人》結尾時的魔幻一筆讓人意外,賈樟柯仿佛輕輕一躍,但隨即就又重新沉重地落地。

但是畢贛完全不同。

他甚至沒有進過城,沒有接受過科班訓練。但是這有什麼關係,他的第一部作品震驚了全世界。他是網際網路時代眾多迷影人群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他能夠憑著聰明讀懂大師作品的美妙,能夠憑藉悟性模仿大師作品的手勢。

他的現實主義與第六代全然不同,他選擇將現實生活所賦予電影的枷鎖全部斬斷,只留下詩意。他的作品中不再有上一代小鎮導演對於現實的集體焦慮,不再有上一代小鎮導演對於現實的強烈抨擊,取而代之的是回歸追尋人的情感本能。

比如,對於母體的依戀,成長中的茫然,由年齡所決定的叛逆,情感中的糾結。你可以說是一種退縮,也可以說是不一樣的時代決定了不一樣的作品氣質。

在《地球》這部作品中,畢贛依舊將他的審美語言與獨特的凱裡情結結合在一起,沉溺在個體生命經驗的表達中。

銀幕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青年詩人用影像書寫憂鬱。

骨子裡,是社會的革命激情消散後,一代人的精力與情感無從寄託,也無處安放。

成功來得太早並不一定是好事。第二部影片,畢贛的答卷並不讓人十分滿意,至少我不太喜歡。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他總還是有非凡的天賦,大把的年輕,和已經暈頭轉向、看不清前路的投資人們。



也許此文有搞錯人臉或者混淆故事的部分,不歡迎指正

照度那麼低,誰TM在影院裡看得清楚啊~

   陳小姐:《如懿傳》抄的是《紅樓夢》?

陳小姐:奶茶阿姨,你是對愛情和電影都有什麼誤會吧!

陳小姐:《犬之島》撲街!韋氏職業生涯最差!

陳小姐:憑什麼說他是中國電影的希望之星?

陳小姐:我想要對父親說……

陳小姐:我再也不上裝逼文藝男精英的當!

陳小姐:這部影片第50分鐘請你hold住淚腺!

陳小姐:優秀的女人主動獵捕愛情

陳小姐:這個滾燙的女人我愛到無法自拔

陳小姐:擼完「妖貓」,工傷!

陳小姐:只跟看過「芳華」的人聊那麼細

陳小姐:活剝諾蘭

陳小姐:這支熱播紀錄片我很感動

陳小姐:王位比男人好玩

陳小姐:看完權遊新一集就想棄劇原因是……

陳小姐:美劇逼死文科女:權遊符號學解碼

陳小姐:比起你的靳東,我情願睡那個侏儒

相關焦點

  • 在B站看《小蝌蚪找媽媽》感覺如何?
    《小蝌蚪找媽媽》是1960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片,相信很多網友對此都很熟悉,因為它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因為1960年技術設備受限,當年這部動畫片是用一張張水墨畫堆出來的,可以說部動畫片其實是給我們展示中國的水墨畫,它濃聚了中國水墨藝術彩色,是一部非常經典具有年代感的動畫片。
  • 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國家保密技術,拷貝國外遭竊
    這就是齊白石老先生和上美影廠的緣分,他逝世於1957年,所以是不太可能親自給上美影廠畫畫的,但《小蝌蚪找媽媽》裡確實有齊白石的藝術成分。三、《小蝌蚪找媽媽》賞析,每一幀都可以截出來當水墨畫筆者也不太懂動畫技術層次的問題,但作為一個觀眾,從小到大看過很多遍《小蝌蚪找媽媽》,對這部動畫片還是有自己感受的。
  • 小蝌蚪找媽媽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國產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上個世紀60年代製作成的一部水墨動畫片。也正是這部動畫片,開創了用中國傳統的水墨山水國畫風格製作一部動畫片。水墨動畫電影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 是一幅流動的中國水墨畫作為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全片整體的氛圍就是那種中國畫特有的素雅,再配合以古琴和琵琶,那優美意境直接就把你溶入其中。
  • 著名的彩墨畫《小蝌蚪找媽媽》陳秋草
    無岸的海作者:呂長河編輯:雪狼異族陳秋草 《小蝌蚪找媽媽》1979年至1981年,他創作多部兒童圖畫讀物和兒童故事插圖,如《小蝌蚪找媽媽》《唱的是山歌》《迎春花》《太湖遊記》等。其中用彩墨畫創作的幼兒科普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獲聯合國教科文1979年度的拿瑪獎,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兒童所熟知和喜愛的名作。陳秋草 《小蝌蚪找媽媽》陳秋草是我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西畫家、國畫家。以專工花鳥、山水為知者所稱道。他的畫汲取了西洋水彩畫的某些技法,用水較多,用色頗為鮮豔。
  • 【節目】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這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典雅的中國水墨畫與動畫的完美結合,在詩一樣的意境中,將動畫藝術推到了更高的審美境界。這一年,一個新的名詞在世界動畫史上誕生:中國水墨動畫。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上映之後,迅速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是世界動畫史上一次高難度的創舉。當時,外國媒體毫不吝嗇地高度讚譽說:這部影片充滿了魅力和詩意。
  • 電影雲放映|水墨動畫系列之《小蝌蚪找媽媽》
    青蛙媽媽:居住在池塘的青蛙媽媽蝌蚪寶寶:一路尋找媽媽的小蝌蚪雞媽媽一家:在池塘邊找食物的雞媽媽一家蝦公公:鬍子長,和藹的蝦公公金魚:大眼睛的金魚螃蟹:白肚皮的螃蟹烏龜一家:四條腿的烏龜鯰魚:生氣的鯰魚一個小池塘裡,青蛙媽媽生下小寶寶。
  • 小蝌蚪找媽媽,看到烏龜它喊媽媽,烏龜笑道:孩子我不是你的媽媽
    雖然日本動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在全世界都少有對手,可是早期的國產動畫片並不比日本動畫差,比如本篇文章要分享的這部國產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日本動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不僅富有童趣,而且還蘊含著很多哲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被收錄進了小學語文課本當中,從而讓這則故事家喻戶曉。
  • 新版《小蝌蚪找媽媽》,你是這樣的媽媽嗎?
    這是新版的,小蝌蚪找媽媽。最近朋友圈被這組圖刷屏了,親愛的們,一起來看看,反思一下,自己是這樣的媽媽嗎?孩子們,激動地朝媽媽跑過來,可是得到的一句卻是作業寫完了嗎?寫完了作業,之後又來找媽媽。得到的卻是除了作業外的其他課業負擔。
  • 被埋沒的經典國產水墨動畫三《小蝌蚪找媽媽》 意外•別處沒有的
    原創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15'02"(請在wifi下打開,別怪意公子沒告訴你)先來看看它的背景:1961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的《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影片改編自曾經收錄入小學課本的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而角色形象則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
  • 圖說國產動畫經典(7)《小蝌蚪找媽媽》換個名字叫青蛙
    【視頻 | 小蝌蚪找到了媽媽】《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
  • 《小蝌蚪找媽媽》(親子特輯)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這則童話故事的原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主要通過講述一群小蝌蚪尋找青蛙媽媽的過程,寓教於樂地講述了蝌蚪發育的科學規律。作者巧妙地把一個科普故事,講得韻味悠長。 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原型出自於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聲十裡出山泉》。當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了創作這部作品,用大量精力在技術上加以探索。雖然國畫技法的特殊性在實現連貫的動態效果方面存在很大困難,但最終通過拍攝手段解決了這個難題,並且營造出了的單純、質樸、簡潔的童話世界。這部影片在1962年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上榮獲最佳美術片獎,1964年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榮獲榮譽獎等。
  • 錢家駿:《小蝌蚪找媽媽》,唯美而神奇的中國水墨動畫的創始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錢家駿:《小蝌蚪找媽媽》,唯美而神奇的中國水墨動畫的創始人1916年11月26日,錢家駿出生於江蘇吳江,和著名學者錢鍾書、錢穆等是同族。10歲時,他第一次看到動畫電影。影片中,一個小孩子從墨水瓶裡跳出來,嬉戲玩耍,令他十分驚奇。上中學後,他又看了一些美國迪斯尼的動畫片,十分喜愛。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手寫筆記,暑假孩子預習好幫手
    《小蝌蚪找媽媽》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媽媽的經過,同時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巧妙地把知識蘊含在小故事裡,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藉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 二年級上《小蝌蚪找媽媽》,一線老師:抓住這幾個重點!
    課文主題和體裁:《小蝌蚪找媽媽》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學童話。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 經典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做勇敢有毅力的好孩子
    大頭爸爸講故事北大教授每天給百萬孩子講好聽的睡前故事中間貫穿:奧爾夫音樂 - 活潑、歡快的音樂結尾音樂:鄧超 - 搖籃曲《小蝌蚪找媽媽父母育兒必讀今天大頭爸爸要給孩子們講一個非常經典的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 小蝌蚪找媽媽:一部60年代的動畫短片,為何到現在仍能家喻戶曉?
    「小蝌蚪,不發愁,一心一意找媽媽,加把勁,往前遊。」你聽過這句話嗎?這句話來自一部經典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該片講述了一群小蝌蚪百折不撓最終找到青蛙媽媽的故事。小蝌蚪的原型出自於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的水墨名作《蛙聲十裡出山泉》,所以在動畫中不僅僅是蝌蚪青蛙、就連魚蝦螃蟹都表現得栩栩如生都是這個原因——取材原型出自大師之手。就連「高畑勳」和「宮崎駿」都表示對這部水墨動畫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這是一部藝術水平極高的動畫作品。
  • 又一老藝術家去世,是《小蝌蚪找媽媽》設計者,被譽為美術片大師
    對於大多數出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童年記憶中一定有一幅像《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漫畫。然而,不幸的是,我們再也見不到《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設計師焦。焦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時候,他的創作環境很艱苦,連一張畫畫的紙都沒有。1950年3月,為了改變落後的創作環境,焦一伙人來到上海,跟隨東方電影藝術製作集團來到上海電影製作集團。1957年4月1日,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成立,開啟了中國動畫的新時代。焦成為東方電影集團的創作骨幹和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的第一批創作人員。焦在美國電影公司工作,瘋狂地學習。
  • 19:35《金猴降妖》20:20《小蝌蚪找媽媽》 上海教視經典動畫播不停
    今明19:35,上海教育電視臺將播出動畫長片《金猴降妖》,今天20:20,還將播出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敬請關注。  今天20:20,上海教育電視臺還將播出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它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隻大眼睛。小蝌蚪們看到金魚有兩隻大眼睛,便高興喊金魚「媽媽」,但金魚說小蝌蚪的媽媽有個白肚皮。小蝌蚪們繼續尋找,見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對螃蟹齊喊「媽媽」,但螃蟹說它們的媽媽只有四條腿兒。小蝌蚪們見烏龜正好是四條腿,又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但小烏龜卻說這是它的媽媽,因為它與烏龜媽媽長得一樣。
  • 課文1《小蝌蚪找媽媽》生字解析,學會24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
    生字解析二年級語文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這是一篇充滿童趣的科學童話,其巧妙之處在於將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識很自然地蘊含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裡。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媽媽的奇妙經過,自然活潑地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以及生活習性的變化,蘊含了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識字寫字教學目標。認識「塘、腦」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會寫「兩、哪」等10個生字,會寫「看見、哪裡」等8個詞語。1. 識字。
  • 非常父子檔:小蝌蚪找爸爸!暖心萌娃歡樂多~
    現在好看的電影在各大視頻平臺上都是需要會員才能看,甚至有一些還要付費才能觀看,今天要推薦的這一部,雖然評分不高,但是小仙女個人覺得很好看的一部愛情喜劇片,它就是由是由李治廷、文梅森、金荷娜主演的《非常父子檔》我們都知道「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小蝌蚪找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