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老藝術家去世,是《小蝌蚪找媽媽》設計者,被譽為美術片大師

2021-02-08 小猛的日記

對於大多數出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童年記憶中一定有一幅像《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漫畫。然而,不幸的是,我們再也見不到《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設計師焦。

2月10日,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官方博客稱,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主任焦同志於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52分逝世,享年91歲。

考慮到目前的特殊情況,上海電影製片廠在與焦的親屬商量後,忍住悲痛,決定推遲宣布。因此,直到今天我們才知道老教師焦已經離開了人世。

焦是一個帶著孩子般的興趣來到這個世界的人。

1929年8月,焦出生於黑龍江省薊縣。由於對動畫的熱愛,焦從家鄉搬到了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

焦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時候,他的創作環境很艱苦,連一張畫畫的紙都沒有。

1950年3月,為了改變落後的創作環境,焦一伙人來到上海,跟隨東方電影藝術製作集團來到上海電影製作集團。1957年4月1日,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成立,開啟了中國動畫的新時代。

焦成為東方電影集團的創作骨幹和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的第一批創作人員。

焦在美國電影公司工作,瘋狂地學習。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焦為美國電影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動畫片,也為美國電影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動畫人才。

焦可以說是一生都在從事動畫工作,也設計了許多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優秀動畫作品,如《小蝌蚪找媽媽》 《草原英雄小姐妹》 《小鯉魚跳龍門》 《牧笛》等。

焦在中國動畫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他不僅是動畫設計師,還是《革命兒歌好》《小白鴿》《嬌嬌的奇遇》《老虎學藝》《嬌嬌的奇遇》等電影的導演和《童心回放》的編劇之一。

2009年,央視拍攝系列0103010,節目組邀請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十位藝術家來拍攝。焦,作為長者,接受了項目組的採訪。

在節目中,焦對每一件作品都了如指掌。他從未忘記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對每張照片都了如指掌。

對於他的工作,焦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和非常必要的,因為孩子們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引導他進去。如果他對教育孩子沒有興趣,他會覺得很無聊。

最後,焦把教育和娛樂結合了起來。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官員的話來說,他熱衷於動畫,並引導孩子們以他們喜歡的方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焦同志雖然也離開了我們,但他對動畫的熱情和優秀作品始終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焦葉松# #老藝人# #蝌蚪找媽媽#

相關焦點

  • 小蝌蚪找媽媽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國產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上個世紀60年代製作成的一部水墨動畫片。也正是這部動畫片,開創了用中國傳統的水墨山水國畫風格製作一部動畫片。水墨動畫電影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 是一幅流動的中國水墨畫作為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全片整體的氛圍就是那種中國畫特有的素雅,再配合以古琴和琵琶,那優美意境直接就把你溶入其中。
  • 錢家駿:《小蝌蚪找媽媽》,唯美而神奇的中國水墨動畫的創始人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錢家駿:《小蝌蚪找媽媽》,唯美而神奇的中國水墨動畫的創始人1916年11月26日,錢家駿出生於江蘇吳江,和著名學者錢鍾書、錢穆等是同族。10歲時,他第一次看到動畫電影。影片中,一個小孩子從墨水瓶裡跳出來,嬉戲玩耍,令他十分驚奇。上中學後,他又看了一些美國迪斯尼的動畫片,十分喜愛。
  • 小蝌蚪找媽媽,看到烏龜它喊媽媽,烏龜笑道:孩子我不是你的媽媽
    雖然日本動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在全世界都少有對手,可是早期的國產動畫片並不比日本動畫差,比如本篇文章要分享的這部國產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日本動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不僅富有童趣,而且還蘊含著很多哲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被收錄進了小學語文課本當中,從而讓這則故事家喻戶曉。
  • 著名的彩墨畫《小蝌蚪找媽媽》陳秋草
    無岸的海作者:呂長河編輯:雪狼異族陳秋草 《小蝌蚪找媽媽》1979年至1981年,他創作多部兒童圖畫讀物和兒童故事插圖,如《小蝌蚪找媽媽》《唱的是山歌》《迎春花》《太湖遊記》等。其中用彩墨畫創作的幼兒科普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獲聯合國教科文1979年度的拿瑪獎,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兒童所熟知和喜愛的名作。陳秋草 《小蝌蚪找媽媽》陳秋草是我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西畫家、國畫家。以專工花鳥、山水為知者所稱道。他的畫汲取了西洋水彩畫的某些技法,用水較多,用色頗為鮮豔。
  • 被埋沒的經典國產水墨動畫三《小蝌蚪找媽媽》 意外•別處沒有的
    原創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15'02"(請在wifi下打開,別怪意公子沒告訴你)先來看看它的背景:1961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的《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影片改編自曾經收錄入小學課本的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而角色形象則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
  • 《小蝌蚪找媽媽》(親子特輯)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這則童話故事的原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主要通過講述一群小蝌蚪尋找青蛙媽媽的過程,寓教於樂地講述了蝌蚪發育的科學規律。作者巧妙地把一個科普故事,講得韻味悠長。 小學課本第四冊(1995年版)插圖這個故事於1961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是中國動畫藝術史上第一部水墨動畫。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的原型出自於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聲十裡出山泉》。
  • 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國家保密技術,拷貝國外遭竊
    動畫片一秒多少張原畫啊,那這動畫片的原稿就不是一般值錢了,幾乎一秒鏡頭就能買半個小區,十五分鐘的動畫片算下來……能買一個小國家。這兩件真真假假的事情,都和一部動畫片有關,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被很多網友譽為國漫經典的《小蝌蚪找媽媽》。可能有網友會疑惑,這個上古時期適合給學齡前兒童看的動畫片有什麼神奇之處?
  • 19:35《金猴降妖》20:20《小蝌蚪找媽媽》 上海教視經典動畫播不停
    今明19:35,上海教育電視臺將播出動畫長片《金猴降妖》,今天20:20,還將播出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敬請關注。  今天20:20,上海教育電視臺還將播出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
  • 趙忠祥之後,又一位老藝術家去世,曾被譽為「中國電影美術教父」
    1月8日,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老藝術家曹燦去世,享年87歲,曾經是一代人的回憶,他在《小喇叭》節目之中,講述的一個又一個故事,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1月16日,著名的主持人,名嘴趙忠祥也離開了,同樣帶走了一代人的回憶,趙忠祥老先生,是中國第一位男播音員,堪稱「中華播音教父」
  • 圖說國產動畫經典(7)《小蝌蚪找媽媽》換個名字叫青蛙
    【視頻 | 小蝌蚪找到了媽媽】《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
  • 【節目】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這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典雅的中國水墨畫與動畫的完美結合,在詩一樣的意境中,將動畫藝術推到了更高的審美境界。這一年,一個新的名詞在世界動畫史上誕生:中國水墨動畫。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上映之後,迅速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是世界動畫史上一次高難度的創舉。當時,外國媒體毫不吝嗇地高度讚譽說:這部影片充滿了魅力和詩意。
  • 電影雲放映|水墨動畫系列之《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一隻螃蟹在淺水裡爬著,小蝌蚪看見了,就在附近轉來轉去。螃蟹遊走之後碰見了被水草纏住的青蛙,趕忙相救,得知青蛙正在找寶寶,就告訴它小蝌蚪們剛剛遊過去。小蝌蚪們遊啊遊啊,又遇到了一隻大烏龜,見它有四條腿,就激動地大喊「媽媽!」這一叫,小烏龜可著急了,趕緊說:「它是我媽媽!媽媽跟孩子總是一個樣的嘛!」小蝌蚪們看著兩隻烏龜漸漸遠去,也只好繼續往前遊。
  • 在B站看《小蝌蚪找媽媽》感覺如何?
    《小蝌蚪找媽媽》是1960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片,相信很多網友對此都很熟悉,因為它曾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因為1960年技術設備受限,當年這部動畫片是用一張張水墨畫堆出來的,可以說部動畫片其實是給我們展示中國的水墨畫,它濃聚了中國水墨藝術彩色,是一部非常經典具有年代感的動畫片。
  • 小蝌蚪找媽媽:一部60年代的動畫短片,為何到現在仍能家喻戶曉?
    「小蝌蚪,不發愁,一心一意找媽媽,加把勁,往前遊。」你聽過這句話嗎?這句話來自一部經典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該片講述了一群小蝌蚪百折不撓最終找到青蛙媽媽的故事。小蝌蚪的原型出自於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的水墨名作《蛙聲十裡出山泉》,所以在動畫中不僅僅是蝌蚪青蛙、就連魚蝦螃蟹都表現得栩栩如生都是這個原因——取材原型出自大師之手。就連「高畑勳」和「宮崎駿」都表示對這部水墨動畫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這是一部藝術水平極高的動畫作品。
  • 專輯 ▎拍攝《大鬧天宮》、驚豔宮崎駿,如今大師離去,帶走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九色鹿》、《天書奇譚》、《舒克和貝塔》,這是多少人兒童時代的美好記憶。《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九色鹿》、《舒克和貝塔》、《天書奇譚》等60多部經典動畫中,他都在其中擔任攝影和特技製作。王世榮老師和他的動畫夥伴們創造出一部又一部經典的動畫,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形象,填滿了我們的整個童年。
  • "美術電影「之水墨動畫(一)
    》的人都忍不住直呼「這才是中國動畫的靈魄」,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個片子的創作時間竟然是1988年,也就是差不多30年前的作品,我們的過去相當輝煌,但這一部竟也是老美影廠水墨動畫的終結。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廠成立了由阿達負責人物和背景設計、呂晉負責繪製動畫、段孝萱負責拍攝和洗印技術的試驗小組,經近三個月的時間(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動畫片斷》試驗獲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攝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宣告了中國水墨動畫片首創成功,首創之作便成為經典。
  • 新版《小蝌蚪找媽媽》,你是這樣的媽媽嗎?
    這是新版的,小蝌蚪找媽媽。最近朋友圈被這組圖刷屏了,親愛的們,一起來看看,反思一下,自己是這樣的媽媽嗎?孩子們,激動地朝媽媽跑過來,可是得到的一句卻是作業寫完了嗎?寫完了作業,之後又來找媽媽。得到的卻是除了作業外的其他課業負擔。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手寫筆記,暑假孩子預習好幫手
    《小蝌蚪找媽媽》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媽媽的經過,同時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巧妙地把知識蘊含在小故事裡,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藉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以光影的名義,向經典老片或傑出影人致敬
    趙博 攝在這個傾述懷舊情懷、展現人文精神的單元裡,組委會精選了諸多在時間長河中仍熠熠生輝的作品,讓觀眾們在大飽眼福中,回顧歷史,不忘初心,以電影的名義,向經典老片或傑出影人致敬。其下設的二級單元包括了「百年經典4K修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經典2K修復」及「薪火相傳」於藍作品回顧展。
  • 陳小姐:男人就是小蝌蚪,一輩子都在找媽媽
    《路邊野餐》公映之後,我寫了一文陳小姐:憑什麼說他是中國電影的希望之星?找萬綺雯就是找媽媽,男人是小蝌蚪,一輩子都在找媽媽。鍾後面的照片既是萬綺雯也是小鳳。影片暗示是同一個人。另一對合璧的形象就是白貓和羅紘武。趴在白貓背上的女人處於軟焦,很難辨認,但我覺得應該是那個幫助羅紘武查人口信息的女人,她的前妻。16、夢境不需要符合現實規定性,所以男女主人公說飛就可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