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00後對他們沒有太多的記憶,但是他們的歌卻總是在我們的耳邊響起。
而那不太多的記憶只是因為1991年傳奇過早的逝去。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對,他就是弗雷迪·墨丘裡。他有一個傳奇的樂隊叫做Queen.他有一首歌叫做《波西米亞狂想曲》。而今天我說的這部電影也叫《波西米亞狂想曲》
弗雷迪有兩顆突出的大板牙,我們也因此給其愛稱「牙叔」。他出生在一個特別的家庭,他是「印度波斯人」,也叫帕西人。雖然獨特的長相總是被別人調侃,但是對音樂的獨特品味註定了他的不平凡。
弗雷迪一直在找一個機會,一個能夠施展他天分的機會。偶然間,他找到了。他發現了一個叫做微笑樂隊的酒吧無名小樂隊。而微笑樂隊也剛剛走了主唱,陷入了無人可唱的困境。所以弗雷迪選擇合適的時機,小小地展示了一下技能包,便加入了樂隊,成了主唱。
第一次的酒吧演出,弗雷迪就展現出了獨特的舞臺表現力。他改的歌詞更像是有魔力一般,字字都能唱進人的心裡。在酒吧裡,他還認識了自己一生的靈魂伴侶,瑪麗。從這以後弗雷迪、羅傑、梅和迪肯組成了我們熟知的搖滾樂隊Queen。他們的第一首歌《keep yourself alive》也橫空出世。
一年後,EMI百代唱片公司的找到了他們,並與他們籤約。在BBC的節目「Top of the pops」中,《Seven seas of Rhye》、《Killer Queen》被更多的人聽到。所有人都開始喜歡上了皇后樂隊。
接下來,美國的小型巡演更是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他們。亞特蘭大、奧爾良、匹茲堡,每一座城市的演唱現場都被他們點燃,每一次的演出都座無虛席。
而已經收穫無數關注的Queen也更有了底氣。他們的創作接下來也更加個性、更加獨特、更讓人愛不釋手。他們的第四張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帶著《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等歌曲問世。而長達6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開始並不被唱片公司認可。當時的電臺的歌曲都被限制在三分鐘,唱片公司不想冒險推出這樣的嘗鮮創作為主打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再多的批評也無法阻擋歌迷的愛。無論是電影、漫畫或者音樂。觀眾愛,才是根基,才是成為傳奇的資本。
Queen已經勢不可擋,衝上巔峰。下一站,世界巡演……
可人總是越在接近頂峰的時候,越會放縱自己的另一面。而弗雷迪慢慢地發覺到了自己的另一面,自己是雙性戀!好吧,更多的是同性戀。這對他自己和瑪麗都是殘忍的,他心裡有瑪麗,瑪麗了解他的一切。她為瑪麗寫了《love of my life》,那首美得讓人心碎的歌。但是瑪麗最終只成為他的靈魂伴侶,僅僅心靈的相伴,直到弗雷迪離開。
巔峰的弗雷迪創作了更多的好作品《We are the Champions》、《We will Rock you》。可是與此同時,弗雷迪和她的隊友們也產生了更多的隔閡。弗雷迪的取向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但在馬仔保羅的慫恿下,過度的縱慾也一步一步把弗雷迪帶入更多的黑暗,更加混亂的泥沼。以至於有一天,我們過早的失去了我們的Queen。
馬仔保羅慫恿弗雷迪單飛後,開始切斷弗雷迪和所有人的聯繫,就連Live Aid這樣重要的慈善演出都沒有告訴弗雷迪。弗雷迪也在浪蕩的生活一步步被榨乾。沒有朋友、沒有愛人、沒有靈魂。直到一個雨夜,瑪麗找到弗雷迪,點醒了他。弗雷迪回頭了,但是他也病了。
弗雷迪重新找回了朋友們。他知道了自己的病。這種因為混亂性生活而感染的病就是愛滋。而這病直到現在也是無解。所以弗雷迪決定讓自己最後的時間不再遺憾。他不能失去Live Aid這個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演出機會。他不能浪費自己所擁有的最後的時光。《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電影對於Life Aid這場慈善演唱會的精準還原可以說最感人的地方。從場地、服裝、舞臺,乃至演出臺上的一杯啤酒都精準地還原了當時情景。
電影和當時演唱會現場
那一刻,電影絕對超出了僅僅一部電影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感動,更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唱會,也是對經典復刻的一波回憶衝擊波。而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感動、感動和無限的感動……
弗雷迪的離開是遺憾的,因為這讓傳奇過早的終結。但是欣慰的是,弗雷迪在最後又找回了朋友找回了家人,找回了那顆僅為搖滾而沸騰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