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 / 鄒沅錚
疫情之下,服裝企業正在經歷一場寒冬。此前,美國牛仔服飾公司李維斯(Levi’s)公布了截止5月24日的第二財季業績。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李維斯營收同比下降62%至4.98億美元,去年同期營收為13.1億美元;淨虧損3.6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淨收入為2900萬美元。其中,亞洲地區銷量下滑61%。
李維斯方面透露,該報告期內,由於受疫情影響,整體毛利率下降19.2%至34.1%,不過亞洲地區的毛利率有所上升,得益於中國強勁的毛利率。對此,李維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Amy Yang表示,將繼續其在中國的投資,並計劃今年年底前在中國一二線城市升級或開設多達30家門店。
疫情期間,大量線下門店不得不關閉,因此不少企業紛紛選擇主攻電商、試水直播。李維斯財報顯示,在電子商務方面,第二財季的線上業務增長25%,約佔淨營收總額的15%,而去年同期佔比只有5%。
Amy Yang稱,疫情確實使得各行業線上化加劇,「線上化的好處主要集中在營銷方面,由於短視頻技術和文化的發展,全矩陣的直播成為新的潮流,營銷不再單純依賴於明星或者KOL運營,而可以來自於每一個人。」
但同時,Amy Yang認為,對於服裝行業的銷售和消費來說,門店依然重要,因為線下體驗更真實強烈,容易提高消費者粘性,「疫情下破局,就需要全渠道數據化賦能,而線下和線上互有不可取代的地方。」
8月21日,李維斯旗下品牌李維斯的上海南京東路新生代旗艦店正式揭幕,據Amy Yang透露,這家店成為了亞洲最大的旗艦店。Amy Yang表示,這是出於對中國經濟和市場復甦的信心,「雖然疫情還在,但魔都現在每天的遊客達到了100萬,而這條街(南京東路步行街)也已經恢復到八九成。」
不過,Amy Yang直言,疫情的發生的確改變了線上線下的銷售佔比。根據李維斯銷售數據,在疫情發生前,線上銷售佔其中國銷售收入的20%,而疫情期間,線上銷售佔比激增至50%;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內實體店重新開張,線上銷售略有收縮,降至30%。
實際上,李維斯實體店在中國的布局仍然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多為經銷商的實體店,相對而言數目比較有限,Amy Yang稱,在這種情況下,電商的覆蓋也不可或缺。
財報顯示,分地區來看,李維斯第二財季美國和歐洲銷量分別下滑59%和68%,亞洲銷量下滑61%。李維斯執行長Chip Bergh表示,雖然全球90%的門店已經重新營業,但是客流量和銷售額仍然落後,完全恢復可能會需要一些時間。他同時強調,儘管已經開始看到一些復甦的萌芽,但仍需保持謹慎。因為可能會爆發第二波新冠疫情,並導致店鋪再次關閉。
因為疫情控制良好,一些國際品牌將中國作為挽救業績的重點市場。「中國一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中國市場目前佔李維斯全球市場比重的3%,在疫情之後,我們也會堅持這條路。」Amy Yang解釋,現在不只把中國當作主要供應鏈或者生產基地,而是希望將其轉型為創新基地。
無論怎麼恢復,疫情對服裝行業的衝擊是事實,一些國際品牌開始逐步縮減人員、退出部分市場。Amy Yang認為,疫情不是淘汰品牌的核心原因,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近年來,中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水土不服的品牌不能與時俱進,被淘汰是正常的。
她覺得,目前中國市場屬於「機大於危」,一些較大的牛仔品牌都開始撤出中國市場,這對於李維斯來說,也是是機會增長點之一。
另外,Amy Yang表示,市場變化速度很快,因此,在基礎的年度和長期計劃之外,他們現在越來越強調每個季度的計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