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人物之間的交流受阻,獨白和畫外音的使用便成為必須。通過對被隔絕的個體在生活中瑣屑無聊、喋喋不休狀態的表現,王家衛「把對外部事件的陳述內在敘事化,顯示出人與人之間某種傾訴、溝通的渴望以及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之不可能性」《重慶森林》中最經典的獨白是警員223對鳳梨罐頭的剖白。
在與店員交流過期罐頭的可貴不得之後,畫面呈現為外拍站在超市內的何志武,黑色的超市牆面成為畫框,超市玻璃成為屏幕,導演與觀眾共同遠距離審視一個現代人的狀態,傾聽其內心的聲音:「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一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醬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從四處尋找將過期的罐頭,到為日這個時間節點一晚吃掉30罐鳳梨罐頭,其間穿插與店員、拾荒者、寵物犬、多個女性交流的被阻塞,再到用4種語言以鳳梨罐頭開始與女毒梟的單向交流,主除了對現實的模仿,何志武的怪異行為表現著人物心靈的一種欲望、想像和記憶。他以行為反抗整個世界對時間流逝的默認與無視,期望挽回即將流逝之物的價值,但卻註定失敗。除了對「表達與拒絕」主題的陳述,這段獨白更主要地表達了王家衛電影中的記憶母題。
「王家衛對於記憶的解釋是矛盾的,一方面,當他面對現代都市生活時,他為記憶的易逝而感到困惑,渴望沿著記憶的線索來解釋現代都市生活,所以我們會見到他是那麼懷舊,總是在電影中塑造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往日的氛圍,另一方面,當他進入歷史敘述時,他又對記憶抱以怨的情緒,他知道記憶是如何消磨著人的生存意志,如何使人無法面對現實和未來的,這時的王家衛又會沿著記憶來時的路,探求消解記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