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眼中的謝晉導演

2021-03-02 上海老底子

直到今天,謝晉的小兒子阿四,還不知道「死亡」是什麼。大家覺得,這次該讓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麼解釋,他誠實的眼神告訴你,他還是不知道。這情景,很像一群哲學家在討論死亡,而最後,評判者沒有讓他們及格。在人類一些最本原的問題上,最低智能和最高智能,首尾相銜。是啊,還能說話的人誰也未曾抵達過死亡,那又怎麼說得清呢?既然說不清,那就與嚴重弱智的阿四沒有太大的差別。

十幾年前,同樣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這位小哥到哪裡去了,爸爸對大家說,別給阿四解釋死亡;兩個月前,阿四的大哥謝衍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爸爸對大家說,別給阿四解釋死亡;現在,爸爸自己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家裡只剩下了他和八十三歲的媽媽,阿四已經不想聽解釋。誰解釋,就是誰把小哥、大哥、爸爸弄走了。他就一定跟著走,去找。

●謝晉與兒子阿四

阿三還在的時候,謝晉對我說:「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門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門,他就離不開門了,分分秒秒等我回來。」謝晉說的門孔,俗稱「貓眼」,誰都知道是大門中央張望外面的世界的一個小裝置。平日聽到敲門或電鈴,先在這裡看一眼,認出是誰,再決定開門還是不開門。但對阿三來說,這個閃著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種永遠的等待。他不允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因為爸爸每時每刻都可能會在那裡出現,他不能漏掉第一時間。除了睡覺、吃飯,他都在那裡看。雙腳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脫落了,他都沒有撤退。

有一次,謝晉與我長談,說起在封閉的時代要在電影中加入一點人性的光亮是多麼不容易。我突然產生聯想,說:「謝導,你就是阿三!」「什麼?」他奇怪地看著我。我說:「你就像你家阿三,在關閉著的大門上找到一個孔,便目不轉睛地盯著,看亮光、等親情,除了睡覺、吃飯,你都沒有放過。」我又說:「你的門孔,也成了全國觀眾的門孔。不管什麼時節,一個玻璃亮眼,大家從那裡看到了很多風景,很多人性。你的優點也與阿三一樣,那就是無休無止地堅持。」

他與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個小孩,腦子正常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謝衍。謝衍的兩個弟弟就是前面所說的老三和老四,都嚴重弱智,而姐姐的情況也不好。

這四個孩子,出生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六年這十年間。當時的社會,還很難找到輔導弱智兒童的專業學校,一切麻煩都堆在一門之內。家境極不寬裕,工作極其繁忙,這個門內天天在發生什麼?只有天知道。我們如果把這樣一個家庭背景與謝晉的那麼多電影聯繫在一起,真會產生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憊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門的圖像,不能不讓人一次次落淚。落淚,不是出於一種同情,而是為了一種偉大。

我曾多次在他家裡吃飯,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圍著白圍單、手握著鍋鏟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萊塢明星、法國大導演、日本製作人,但最後謝晉總會搓搓手,通過翻譯介紹自己兩個兒子的特殊情況,然後隆重請出。這種毫不掩飾的坦蕩,曾讓我百脈俱開。在客人面前,弱智兒子的每一個笑容和動作,在謝晉看來就是人類最本原的可愛造型,因此滿眼是欣賞的光彩。他把這種光彩,帶給了整個門庭,也帶給了所有的客人。

● 謝晉招待客人

他有時也會帶著兒子出行。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輛麵包車,路上要好幾個小時,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謝晉過一會兒就要回過頭來問:「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嗎?」「阿四要不要睡一會兒?」……每次回頭,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謝晉夫婦與兒子阿四

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家後代唯一的正常人,那個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典雅君子,他的大兒子謝衍,竟先他而去。謝衍太知道父母親的生活重壓,一直瞞著自己的病情,不讓老人家知道。他把一切事情都料理得一清二楚,然後穿上一套乾淨的衣服,去了醫院,再也沒有出來。

他懇求周圍的人,千萬不要讓爸爸、媽媽到醫院來。他說,爸爸太出名,一來就會引動媒體,而自己現在的形象又會使爸爸、媽媽傷心。他一直念叨著:「不要來,千萬不要來,不要讓他們來……」直到他去世前一星期,周圍的人說,現在一定要讓你爸爸、媽媽來了。這次,他沒有說話。

●謝晉與兒子謝衍觀看彩排

謝晉一直以為兒子是一般的病住院,完全不知道事情已經那麼嚴重。眼前病床上,他唯一可以對話的兒子,已經不成樣子。他像一尊突然被風乾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謝衍吃力地對他說:「爸爸,我給您添麻煩了!」他顫聲地說:「我們治療,孩子,不要緊,我們治療……」從這天起,他天天都陪著夫人去醫院。

獨身的謝衍已經五十九歲,現在卻每天在老人趕到前不斷問:「爸爸怎麼還不來?媽媽怎麼還不來?爸爸怎麼還不來?」那天,他實在太痛了,要求打嗎啡,謝晉和夫人陪在兒子身邊,那夜幾乎陪了通宵。工作人員怕這兩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撐不住,力勸他們暫時回家休息。但是,兩位老人的車還沒有到家,謝衍就去世了。

謝衍是2008年9月23日下葬的。不久,家鄉上虞的母校春暉中學打來電話,說有一個紀念活動要讓他出席,有車來接。他一生,每遇危難總會想念家鄉。今天,故鄉又有召喚,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春暉中學的紀念活動第二天才開,這天晚上謝晉在旅館吃了點冷餐,倒頭便睡。這是真正的老家,他出走已久,今天只剩下他一個人回來。他是朝左側睡的,再也沒有醒來。這天是2008年10月18日,離他85歲生日,還有一個月零三天。

●謝晉與兒子阿四

此刻,謝晉上海的家,只剩下了阿四。他的夫人因心臟問題,住進了醫院。阿四不像阿三那樣成天在門孔裡觀看。他幾十年如一日的任務是為爸爸拿包、拿鞋。每天早晨爸爸出門了,他把包遞給爸爸,並把爸爸換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來,他接過包,再遞上拖鞋。

好幾天,爸爸的包和鞋都在,人到哪裡去了?他有點奇怪,卻在耐心等待。突然來了很多人,在家裡擺了一排排白色的花。白色的花越來越多,家裡放滿了。他從門孔裡往外一看,還有人送來。

阿四穿行在白花間,突然發現,白花把爸爸的拖鞋遮住了。他彎下腰去,拿出爸爸的拖鞋,小心放在門邊。這個白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個人,還有一雙鞋。

相關焦點

  • 《紅色娘子軍》導演謝晉:父母相繼逝世,4個兒女1個患癌3個痴傻
    一邊繼續他的導演生涯,一邊操持著家裡的雞毛蒜皮,要說不苦,誰信呢?但就是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謝晉依然創造出一部部不朽之作,這才是最令人佩服的地方。這一點也造就了他今後走演藝路的種種,後來謝晉跟著父母遷移到了上海,在這裡謝晉接觸到了電影,他明白了原來這就是大家眼中的電影。於是他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電影方面的知識,還參加了社會上組織的學生戲劇活動,這些都是他瞞著父母偷偷做的,因為家裡的產業大,父親想讓他子承父業。
  • 姜文:「毫無疑問,謝晉導演是座豐碑!」
    在百花獎和金雞獎的歷史上,有一項紀錄的創立者,正是謝晉導演。謝晉導演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1962年,第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謝晉導演憑藉《紅色娘子軍》拿到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1981年,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謝晉導演憑藉《天雲山傳奇》同時獲得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也獲得第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 他有兩個智障兒子,導演謝晉聚光燈前後的巨大反差
    謝晉,中國第三代導演,執導《紅色娘子軍》《芙蓉鎮》《牧馬人》等多部影視作品,獲得金雞獎終身成就獎,一個才藝雙馨、德高望重的導演謝晉妻子徐大雯:我不相信菩薩,也不相信上帝,可是我要懺悔的是,兩個不健全的孩子,我把他們帶到世上來受苦,我就是以這種心情來撫養兩個孩子的。也許是和妻子抱著同樣愧疚的心態,比起其他兩個正常的孩子,謝晉對待這兩個智障的兒子,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 著名導演謝晉的悲情人生:三個兒子,一個肺癌,兩個智障
    謝晉導演謝晉是國家著名一級導演,一生為我們留下了多部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影視作品,謝晉與夫人一共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但不幸的是最小的兩個兒子都是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老三和老四這兩個孩子不僅智力低下,而且體弱多病,謝晉導演和夫人幾十年辛苦操勞,盡心盡力照顧這兩個孩子,但老三還是在38歲那年過世了。
  • 12年前,謝晉葬禮範冰冰情緒失控,劉曉慶:不收錢我就撒大廳
    說起我國的著名導演不知道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誰,但在我的眼中謝晉有著無人可及的地位。02第一次身為導演站在幕後的他非常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在4年之後獨立指導了電影《藍橋會》的拍攝。,老戲骨紛紛趕到了現場,包括在圈內與謝晉關係友好的演員。
  • 謝晉的偉大,無需多言
    餘秋雨說,如果把20世紀按前後50年分成兩半,列舉出後半個50年中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人,那麼,即使把名單縮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謝晉。作為中國第三代導演中最為知名的一位,謝晉的電影伴隨很多人走過了青澀歲月。
  • 翻出舊照片——馬曉晴:謝晉導演兩次改變了我的人生
    1989年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時,一下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輯、最佳錄音等獎的提名,而最佳女配角獎提名僅馬曉晴一人。在參評者眼裡,最佳女配角獎非馬曉晴莫屬,因為那屆金雞獎的評委會主席正是帶領馬曉晴走上電影之路的謝晉導演,馬曉晴得到的最佳女配角提名也是唯一提名。
  • 影視巨匠謝晉導演:他有4個孩子3個智力低下,人到晚年哀送兩子
    他叫謝晉,被稱為是當代中國電影導演第一人。而對於個人導演而言,姜文說:「嚴格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後來做導演的勇氣。」他的第三個兒子阿三,在出生的時候因為徐大雯十分的虛弱,於是家裡商量著給孩子找一個奶娘,這樣就可以緩解妻子的壓力。
  • 《牧馬人》:看導演謝晉從大時代的小人物入手,撫慰傷痕文學之痛
    這就是謝晉對自己電影格局的鞭策。謝晉是中國第三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是中國電影界載入史冊的代表。上個世紀80年代,他的電影三部曲《牧馬人》、《芙蓉鎮》、《天雲山傳奇》彪炳史冊,據報導《牧馬人》的觀眾就達到了一億三千萬。
  • 謝晉這位中國導演金字塔尖的男人,37年前,他就打造出了中國偶像
    在這個撥亂反正、追求真理的新時代裡,誕生了許多反思歷史、展望未來的「傷痕電影」,其中成就最高的,莫屬第三代導演謝晉的「反思三部曲」——《牧馬人》、《天雲山傳奇》、《芙蓉鎮》。:謝晉主演:朱時茂 / 叢珊 / 劉瓊 / 牛犇 / 雷仲謙 / 奇夢石
  • 2008年謝晉葬禮,範冰冰情緒失控,劉曉慶:不收錢我全撒大廳
    這是鬼才導演謝晉去世的時候,娛樂圈的人對他的評價。謝晉一生給影視界創造了無數經典。但是他卻在2008年10月18日永遠的離開了人世。都曾經受到過謝晉導演的提攜。謝晉一生導演多部電影,但是因為給孩子看病。夫妻二人的生活總是十分拮据。
  • 中國電影中第一個女特務,與謝晉同學,打過謝晉一巴掌,晚年幸福
    這個電影由中國著名導演成蔭導演,是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 電影是根據歌劇《鋼筋鐵骨》改編的。可能正因為電影移植自歌劇,相對而言,電影的現實主義成份並不足,整個電影的情節比較大路化,因為大家都知道,歌劇不可能對人物有更為深刻的觸及心靈的表現。
  • 「電影大師」謝晉,堅持夢想的路上,是父母和孩子的悲哀
    在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最早的一批導演,從1950年擔任副導演到1954年獨立拍劇,謝晉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他所執導的《紅色娘子軍》《牧馬人》《天雲山傳奇》等等,多次榮獲國際大獎。姜文稱他是「豐碑」,張藝謀也評價謝晉這一代導演比他們更會講故事。種種都可看出,謝晉當時在影視圈中德高望重的地位。
  • 導演謝晉:中年痛失雙親,晚年哀送兩子,生活可以消滅他,卻無法打敗他
    謝晉的父母親在「文革」時期遭受牽連,雙雙以自殺的方式含恨離世。古人說人生有三大悲劇:幼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大悲,經過一次就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而謝晉導演竟然經歷過兩次。回首來看,謝導的整個一生就是一部與坎坷命運搏擊的苦難片。但他在生活中表現的堅強,對親人的摯愛,身為父親的責任和付出,都讓人感動流淚。
  • 12年前謝晉靈堂上,範冰冰情緒失控,劉曉慶:不收錢我全撒大廳
    在2008年有這麼一件怪事,一個導演的離世,驚動了半個娛樂圈,現在我們看來的各個大腕悉數到場。劉曉慶深知謝晉的不容易,拿著一麻袋的現金就是為了能讓他們家的生活過的好一點,而謝晉的妻子一開始是不想要的,但是劉曉慶就說:你要是不要我都撒大廳裡。
  • 節目|喜歡足球的導演謝晉,為何拍了一部籃球電影《女籃五號》?
    其實,導演謝晉起初想拍的是一部足球電影。為了更深入地體驗與觀察,謝晉特意與足球運動員生活了一段時間。運動員訓練時,謝晉就跟著一起踢兩腳,累了就站在一邊為他們撿球。就在構思著新電影劇本的時候,謝晉發現了一個問題。戴眼鏡者為謝晉足球隊裡,從教練到運動員,清一色是男性。
  • 11歲被謝晉看中,和著名導演同居多年慘被拋棄,今52歲仍單身
    年紀尚小的她,也在其中迷失的雙眼,與一位著名導演走到了一起,同居多年。不過,最終的她卻慘遭拋棄,這段感情也在她生命中留下重重一擊。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她一直是乖乖女的形象,在學習上更是十分優秀。馬曉晴11歲時,因出眾的容貌被大導演謝晉看中,邀請她出演《啊!搖籃》中的「小湘竹」。
  • 12年前謝晉葬禮上,範冰冰情緒失控,劉曉慶:不收錢我全撒大廳
    曾經有這樣一位導演,捧紅過範冰冰、趙薇、斯琴高娃、劉曉慶等一眾影視明星,他們中大多現在還是流量級的當紅花旦。他就是著名導演——謝晉。當年劉曉慶參演謝晉導演的《芙蓉鎮》一炮而紅,因這部片子劉曉慶,獲獎無數。2008年10月18日,謝晉導演在家鄉去世。
  • 謝晉和他的兒子
    謝晉在六十歲的時候對我說:「現在,我總算和全國人民一起成熟了!」那時,文革結束不久。他們不知道,年邁謝晉眼睛深處的一半憂鬱,與他們有關。能成為謝晉的朋友,非常愉快。我從旁觀察,發覺謝晉交友,有兩個原則。一是拒絕小人,二是不求實用。這就使他身邊的熱鬧中有一種少有的乾淨。有時,好人也會利用小人,但謝晉不利用。他對小人的辦法,不是爭吵,不是驅逐,而是在最早的時間冷落。他的冷落,是炬滅煙消,完全不予互動。
  • 謝晉葬禮上:範冰冰情緒失控,劉曉慶提現金大喊:不收就撒大廳
    在謝晉導演離世之後,劉曉慶也是出面幫助了他的家庭度過了困難。想必小夥伴們也都很好奇在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吧,下面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謝晉導演的一生,以及在他葬禮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不過之後他又深深的喜歡上了電影,並且還勵志自己要做一名導演,不過後來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1948年的時候,謝晉正式踏上了導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