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連結:
發布時間:2021-1-5
中風後,別讓排尿難住
多喝水稀釋尿液 應儘早訓練膀胱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 李月紅 □醫師 王 衝
中風是目前致殘率最高的疾病,患者生活中會遇到一系列困難,比如行動不便、言語障礙等,甚至連過去最簡單的排尿都變成了一件難事。
臨床統計顯示,中風後1個月內,尿失禁發生率高達40%,1年後仍有15%的中風患者受尿失禁的困擾。正常成年人的膀胱容量約為400毫升,白天一般排尿4~5次,夜間0~1次。中風患者則可能出現幾類排尿障礙,比如尿頻、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難、尿不出或尿瀦留等。如果白天排尿多於6次,夜間多於2次或24小時多於8次即可認定為尿頻。尿急則是指突發強烈排尿感,有尿就要馬上去廁所,不能等待。尿失禁指對膀胱不能進行控制,尿液自行溢出或流出,常令患者尷尬不已。受漏出尿液的長期刺激,患者還會出現會陰部及大腿根部皮疹、皮膚感染、潰爛,進而造成泌尿系統感染。排尿困難是指尿急時排不出或排不乾淨,需要用較大力氣才能排出。尿瀦留是尿液不能排出而積存於膀胱內,會引起膀胱內壓力升高,導致膀胱內的尿液反流回腎臟,造成輸尿管擴張、腎臟積水,嚴重者可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中風後之所以會出現排尿障礙可能有4方面原因:一是大腦中樞控制排尿活動的神經傳導路徑受損;二是由於患者失語導致交流困難,排尿時不能清晰表達所致;三是有些患者因活動受限,處於某些體位,如長期臥床等而妨礙排尿;四是有些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導致尿瀦留。一旦發現中風患者有排尿障礙,要儘快尋求康復治療師的幫助,進行膀胱功能訓練,以恢復排尿功能。生活中,護理者應細心觀察,主動詢問,定時給患者提供排便器,取合適的排尿排便姿勢。尿失禁患者應及時更換內衣褲、床單、被褥,每天清洗會陰部,保持清潔舒適。尿瀦留患者應儘量避免導尿,可用誘導和按摩膀胱區的方法協助患者排尿。如必須導尿,首選間歇性導尿術。不保留尿管,需要時將尿管插入膀胱,排空後即拔除,注意需無菌操作,避免尿路感染。另外,護理者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發熱、畏寒、尿頻、尿急、尿痛、濁尿、血尿等泌尿系統感染症狀。鼓勵患者多喝水以稀釋尿液,增加尿量,自然衝洗膀胱和尿道,預防感染。
【來源: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