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
什麼是LiveHouse
——LiveHouse最早起源於日本,因為這些室內場館具備專業的演出場地和高質量的音響效果。「Live House」迅速風行於日本及歐美地區。和普通的酒吧不同,LiveHouse一般都有頂級的音樂器材和音響設備,非常適合近距離欣賞各種現場音樂。由於觀眾和藝人距離非常近,因此在Live House中的演出氣氛往往遠勝於大型的體育館的效果。(百度百科)
怎麼拍LiveHouse
——測光模式的選擇:光線較均勻的時候使用平均測光;不均勻的時候使用點測光。不少人認為點測光在舞臺攝影是萬能的,實則不然,若表演者的衣服是深色,此時焦點落在衣服上會造成表演者的臉部過曝。白加黑減的原則在舞臺攝影依舊不能丟掉。
——拍攝模式的選擇:不建議M檔(手動檔),選擇A檔,S檔,或P檔(注意限制最慢的快門速度)。
-A檔優先選擇大光圈,能保證進光量,提高快門速度。背景虛化的燈光也會很漂亮。
-S檔至少保證不慢於安全快門,一般來說,獲得清晰圖像的所謂「安全」快門速度值至少應該是鏡頭所用焦距的倒數,如70 – 200mm的鏡頭,那麼它的安全快門就是1/200 – 1/70秒(全畫幅相機,若為非全畫幅需要乘以焦距係數,有興趣請戳這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vVNzpKEDxsKrc7XrP5oRyXA_A0VqM-FtD4eGkQJ4PMSGxBgYpUQPkEuXzYTJ46FT9h-9BIFbGak9rI-SEFEWq)
——ISO的選擇:通常需要提高iso(感光度),通常為400~1600,根據實際的光線亮暗來判斷。近年來單眼相機和APS C畫幅及以上的無反相機在感光度1600甚至更高都能保證較少的噪點,拍攝前可以先去研究下自己的相機。
——白平衡的選擇:舞檯燈光絢麗多彩,如果每次拍攝都要手動白平衡可能會錯過不少精彩瞬間,推薦自動白平衡或者使用RAW拍攝,再後期手動調整。
——存儲的選擇:因為白平衡可能會不準等原因,raw+jpg是不錯的選擇,所以高速大容量內存卡不可缺少。截至2015年底,市面上已有不少價格親民的高速大容量SD卡,購買時務必注意文案中高達多少M/s是讀速度還是寫入速度。
——器材的選擇:LiveHouse因為表演者與觀眾距離較近,並不一定要用長焦鏡頭(土豪隨意),也可以使用一些定焦鏡頭。
覺
——實戰LiveHouse
實際的情況是,我帶了朋友的入門單反套機進行拍攝,全程使用快門優先,速度在1/40秒到1/50秒之間,此速度足以應對livehouse的大部分場景,除了觀眾和表演者在跳動的時候。
白平衡選擇自動或螢光燈,因為離舞臺近,實際選用ISO為400,一些場景200也可
實際操作中,MF(手動對焦)有時候比自動對焦更合適,手上的機器對焦點並不是很多,在舞檯燈光閃爍的時候,拉風箱現象嚴重,幾乎無法對焦,速度不如手動對焦,但注意使用手動對焦時不要光使用光學取景,昏暗的燈光會讓人誤以為已經對焦完畢,最好用屏幕取景放大到100%確認。
由於套機鏡頭為18-55mm,雖然在大部分情況都沒有問題,但限制了特寫鏡頭的拍攝,前排觀眾又十分熱情,難以擠到前排去。
前方多圖預警!!!
——聆聽LiveHouse
本次去的LiveHouse開場便是重金屬樂隊,果然很噪,噪到全身汗毛豎起的那種。心臟不好的同學小心你的小心臟。
開場樂隊表演現場
現場觀眾
接著是一些更年輕的樂隊表演,風格多變,連童年的數碼寶貝主題曲都搬了出來。
利用廣角將觀眾和樂隊一起攝入照片,用斜對角線構圖展現內部空間
主唱特寫。利用PS 中的加深工具對後方觀眾臉部加深避免搶鏡
也有女生作為主唱的樂隊,女生噪起來瞬間嗨翻全場。
後期裁剪將右邊的樂手裁去,避免構圖頭重腳輕。
自然少不了年度K歌必備金曲小幸運
利用PS的黑白(圖像—調整—黑白)處理,現場燈光為綠色,調高綠色百分比得到更多的照片細節
吉他手的認真臉還有歌手的深情演唱,現場表演的魅力或許就在於此。
一臉茫然的表情也很萌哈
鼓手
說好的幸福呢 Remix 重繹
GreenDay的搖滾,不止於搖滾
後面的朋友!
——The End——
個人轉載請隨意,商業使用須授權
掃一掃支持作者
聯繫作者
Wechat ID feson1996
Instagram @fes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