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瀲紫(資料圖)
編者按:「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自己的「閱讀書單」,並深情講述了閱讀對人生的重要意義,「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2014歲末人民網讀書頻道特別推出《文化名家曬書單》年終策劃,力邀多位文化名家聊聊那些令他們愛不釋手的好書,分享各自難忘的閱讀經歷和感悟。
2012年,古裝劇《甄嬛傳》火遍大江南北,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絲絲入扣,讓觀眾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作為《甄嬛傳》的原作者,流瀲紫喜歡看哪些書?哪些書賦予她創作的靈感?她對閱讀又有哪些感悟?聽流瀲紫娓娓道來。
《宮女談往錄》為《甄嬛傳》的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記者:在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哪些書對您的影響比較大?請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書單」。
流瀲紫:張愛玲的《十八春》,金易與沈義羚合著的《宮女談往錄》,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以及程靈素的《情懷已死》。
記者:您是如何與這些書結緣的?它們您留下了怎樣的感受?您如何評價這些書?
流瀲紫:一直很喜歡張愛玲的小說,尤其對《十八春》記憶深刻,也許是曼楨和世鈞擦肩而過的情緣,也許是他們重逢時的那句,「世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讓我在描寫感情的時候更多帶了點現實的因素,也讓我後來寫小說的時候帶著一種悲劇的色彩。
《宮女談往錄》一書以生動的筆觸,記述了一位隨侍慈禧前後達八年之久的宮女何榮兒對往事的回憶。是非常難得的一手晚清朝廷生活實錄,真實呈現了宮女和太監紫禁城底層人的心酸和可憐,更為我創作以清代為背景的電視劇《甄嬛傳》和小說《後宮如懿傳》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參考資料。
因為教師職業的緣故,看了太多太多父母對孩子各種各樣的要求。其實很多時候,作為父母已經忘了對自己孩子最初的要求,在孩子降生前,我們想得最多的就是,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好!可是曾幾何時,我們又為了什麼,丟掉了自己的初衷呢?希望與所有父母分享《孩子你慢慢來》享此書。
《情懷已死》是一本偏文藝的書,滿足一代看TVB電視劇長大的孩子懷舊情懷的書,這是一整代同齡人的集體記憶,又是僅專屬於自己的別樣情懷。
小時候常泡在書店裡蹭書看 練就了快速閱讀
記者:在您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一些令您難忘的故事?請您詳細講講。
流瀲紫:小時候家裡沒有很好的條件滿足我購書的需求,所幸離家不遠便有一個小書店,因此小時候可以常常泡在書店裡蹭書看。蹭書看的經歷也訓練了我比較快的閱讀速度,最快的一次看完一本十幾萬字的小說,大概花了四個多小時吧,不過看完後覺得眼睛會比較累。小的時候,印象中書店老闆都很和氣,都不會趕我們這些蹭書看的小朋友,現在回想那時候能看免費書還是覺得幸福的。和現在大城市的孩子不同,我們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買許多書看,小鎮上也沒有圖書館,小書店便是滋養我們的圖書館,至今感謝和善的書店老闆。
記者:請談談您未來的寫作計劃。
流瀲紫:當前主要完成《如懿傳》小說的寫作,按照計劃《如懿傳》第六冊將完結,未來首先是要完成這一冊的寫作。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精力將主要放在《新月格格》電視劇劇本的改編創作工作,再之後的計劃目前還沒有想好。
往期回顧:
王蒙推薦《我從新疆來》 閱讀讓他「看見世界」
嚴歌苓推薦賈平凹《老生》 未來想寫「上海舞男」
劉心武:晚年重讀《紅樓夢》有新領悟
高洪波:當圖書管理員「監守自盜」 和戰友偷書看
安妮寶貝:禪宗書對我影響大 30歲後看《禪者的初心》
軍旅作家王樹增:18歲第一次讀《靜靜的頓河》
趙麗宏憶八旬老人贈書落淚 新解"書中自有顏如玉"
王海鴒難忘錢鍾書的《圍城》:每次出差都要帶著
張悅然:書永遠放在離自己很近的地方 最愛《焚舟紀》
【人物名片】
流瀲紫,原名吳雪嵐,浙江湖州人,1984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5年末開始從事業餘寫作。2006年2月開始嘗試寫長篇小說,8月轉戰新浪博客從事博客文學創作。2007年2月出版50萬字長篇小說《後宮·甄嬛傳》三部,由此崛起於網絡文學之中。2007年9月出版《後宮》系列第四部。同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學士學位,因其作品《後宮·甄嬛傳》而名動網絡,並被譽為浙江80後作家群的領軍人物之一。2013年,當選浙江省作家協會第八屆主席團委員。2014年1月7日,擔任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